大家好,我是古月,關注古月,有更多的美食知識和美食做法供大家參考。
今天和大家聊聊羊肉。讓大家看看甘肅的羊肉是怎麼吃得,怎麼做的。來看看你見過嗎?都說要穿秋褲,不如吃頓羊肉。現在這個季節的羊肉非常好吃,羊肉可以驅寒補血、益氣補虛、在寒冷的冬天一鍋熱氣騰騰的羊肉真的再好不過了。
甘肅的羊吃的是中草藥,喝的是礦泉水,當地的草場中有甘草、苦豆子、鹽蒿等中草藥牧草,羊群喝的也是富含無機鹽的水質,這些都形成了甘肅羊肉獨特的風味。
甘肅8個月內的羔羊肉質鮮嫩,爆炒和黃燜是最佳方法。這裡的羊肉肥瘦比例簡單水煮便是美味的手抓肉,超過兩年的羊肉煮才更醇香。煉製羊油在嘉峪關這是各家常備的烹飪原料,選取羊身上的肥肉小火慢熬,再加入香料,去除羊肉中的異味,低於40攝氏度羊油開始凝固。
嘉峪關這裡的人們格外鍾情一種瀟灑熱烈的羊肉美食,看似普通的烤肉卻有獨到的處理方式。細膩潤澤,如同白玉,羊油受熱激發出複雜的香味。肉串兒短暫預烤放入特製的鐵桶中快速過滾油。濃鬱的油脂迅速鎖住汁水,也給羊肉帶來更多的風味,藉助羊油的表面調料可以均勻附著,過油的肉串兒,再次炙烤直到表皮焦酥,有了羊油的緩衝內裡依然彈嫩多汁。
整隻羔羊被分解成20多個部位,在嘉峪關人手裡每個部分都能獲得不同風味,骨髓質地柔嫩,烤制後如奶油般細膩。羊肚灌滿羊油炙烤油花翻滾質地韌彈,羊皮晶瑩剔透膠質在炭火上緩緩收縮。瘦肉小火慢烘濃香有嚼頭,最誘人的還是肥瘦相間的羊排,大口吃肉,酣暢過癮。
八月水草豐美,牧民生活以羊為重心,隨季節變化在不同海拔往返,羊肉是他們主要的肉食來源,高寒氣候讓乾嘉藏羊生長緩慢,風味積累充足。新鮮羊肉呈現誘人的嫩粉色,筋膜纖薄肉質細嫩,由於脂肪酸含量較低,幾乎沒有腥羶,只需用鹽簡單醃製。
羊肚洗淨要派上大用場,羊肉裝入羊肚加入蔥和花椒增添更多風味,真正的烹飪即將開始,用鵝卵石持續炙烤緩緩吸收熱量,一小時後溫度超過200攝氏度。滾燙的鵝卵石投入羊肚開始釋放巨大能量,高溫炙烤下羊肉逐漸滲出水分。適時添加石塊熱量不斷積累,羊肚密不透風,內部壓力升高,宛如天然高壓鍋。部分汁水化為蒸汽,炙烤、蒸、煮同時進行,羊肉被湯汁包裹表面焦黃,加速成熟。
只需15分鐘烹飪完成,此時燉羊肉香軟嫩滑,同時帶有獨特的炙烤香氣,濃鬱鮮美,用石頭烹飪在藏語裡叫「道食合」,這種方法滿足了遊牧途中炊具與熱源的需求,便捷方便,最大限度發揮羊肉原本的風韻,因地制宜造就一道別致美味。
你們去過甘肅嗎?吃過藏民的美食嗎?去過的都知道那裡的羊特別多,用羊來做各種美食也特別多,以上這些烹飪你們吃過嗎?有什麼感受,是不是很好吃。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我是古月,感謝大家對古月的支持,喜歡美食知識和做法的朋友別忘記點讚+關注,古月在此謝謝 大家的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