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蝟的優雅》:我們在生活中都是刺蝟,不過多半時候不怎麼優雅

2020-12-07 舍友的橘貓

一棟豪華公寓裡住著三隻刺蝟。 一個是11歲的富家女芭洛瑪,極聰明、很早熟、非常敏感,尖銳得可怕、才華橫溢得驚人。因為太聰明,她看透了自己的宿命,決定自殺。自殺前她想用爸爸送的DV機拍一部記錄自己和周圍人的記錄片。她有條不紊地實施著自己的計劃。一個獨居的日本老頭小津,富豪,花白髮的平頭,謙遜、有修養、細緻,內心渴望著愛和溫暖。 一個54歲的胖女門房勒妮,寡婦,其貌不揚,深居簡出,脾氣有些大。但小女孩和日本老人都看出她是一隻內心極其優雅的刺蝟。在她那間極少人踏入的門房小屋裡,四面牆都圍著書架,書籍和碟片摞到了房頂。滿滿的文學、哲學、音樂、電影,在這裡,她的心靈穿越平庸的身份、笨拙的身軀,優雅輕靈的飛翔。這三個孤獨的人要怎樣互相取暖,而又保持優雅,不刺到對方呢?

芭洛瑪小小年紀古靈精怪,有些清高或者說叛逆,但卻是真誠的,在虛偽的大人世界裡,不懂得假裝附和的她不知道要如何生活下去,困惑,不安,衝動,輕狂,執著,她所想到的只有離開這裡,而最徹底的方式就是自我了斷。但這不是一個絕望的故事,靈動的音符帶來了一絲新的希望,她在最後的生命裡努力得用攝像機去體會這個世界,在最精彩的時候死去,這一生也就有意義了吧。

影片中芭洛瑪拍攝的鏡頭頗有意思,她想要表現被困在魚缸中的感覺,用杯子倒滿了水,從水杯中拍攝虛偽而不可一世的姐姐,此時呈現的鏡頭就像一個真實的被關在水杯中的人。而另一個鏡頭,芭洛瑪快翻一頁頁紙而拍攝出最原始的動畫,水壺一天天澆水,植物發芽,長大,最後長出的樹葉竟是一顆顆抗抑鬱的藥片,就像她母親雖然表面上生活幸福美滿,卻掩蓋不了內心的恐慌和壓抑。

用金魚來比喻這些一生都活在虛偽荒謬裡的人是最直觀的,在芭洛瑪的眼中,她也是那隻金魚,被困住逃脫不了,漂亮的觀賞魚,註定沒有自由沒有靈魂。所以對於和她一樣命運的金魚,她想要解救它,用她想到的唯一能解救自己的辦法一樣,餵了藥片,衝進廁所,徹底遠離這個悲劇的家。殊不知在影片將近末尾處,荷妮從自家的馬桶舀起了這條死而復生的金魚,就像她和芭洛瑪的相遇,照亮了芭洛瑪壓抑灰暗的心。

影片的男主,小津格朗,一位優雅的日本老人,款款而來,與荷妮在書籍和電影的探討中,兩人悄悄走進了彼此的心,原來夕陽戀可以那樣的優雅。在愛的面前,荷妮從自卑,膽怯到坦然接受,荷妮的優雅漸漸得從內散發到外,連流浪漢尚皮耶都讚嘆道:「您真優雅」。

人的死亡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死前在做什麼,荷妮在生命的最後勇敢得做好了愛的準備。芭洛瑪感受到了,雖然悲傷得泣不成聲,但看到死去的金魚重新出現在荷妮家時,她笑了。這場奇妙的相遇雖然短暫,但卻會影響她一輩子。格朗先生把原來贈與荷妮的《安娜卡列尼娜》重新送給了芭洛瑪,這本書象徵著女性所追求的自由和愛情,荷妮做到了,在生命的最後,而芭洛瑪,不再逃避命運,從她說選擇做一個門房開始,她找到了屬於自己的藏身處,做一隻刺蝟,一隻優雅的刺蝟。

大多數的時候我們面對死亡永遠都是臆測,就如同電影裡那些或悽美,或慘烈的死亡總會被賦予各種象徵的意義,而我們卻永遠也無法知道在死之前,我們會想到怎樣的意義,或者死亡本身對於自體生命消失有何註解。所以當那隻優雅的刺蝟就那樣離開了她或許不曾眷戀抑或將要眷戀的世界,小小的女孩卻也只能想到:再也看不到深愛的人 再也看不到愛您的人 如果這就是死亡的話 那真的跟大家說的一樣 ,是個悲劇 。

而最讓人心疼的還是小津先生,那麼溫柔優雅的老人,有慧眼越過世俗去發現真正的知音,在不惑左右的年紀就能夠真的不惑,有著東方式的細密與含蓄也有著西方的浪漫與灑脫。可惜這個完美的化身終究逃不過生離死別,看著最後小津先生那滿是疼惜的眼神,就會想到——他以後可怎麼辦呢?

孤獨的人是可恥的。這句話仿佛已經從一個命題,漸漸地轉變成了一個真理。特別是在現在這個時代,人際交往成了決定生存軌跡的重要一環,人又不斷被各種交際渠道所裹挾。荷妮和芭洛瑪來自於自身的特別而帶來的無奈。荷妮可以用書本去裝滿自己寂寞的靈魂,芭洛瑪也可以憑藉自己的聰明去摸索人生,可是她們自己都知道,她們只能自己去了解自己,而不能將自己的孤獨作為她們特別的展示。

她們只能在自己的天地裡去品嘗自己的苦樂。即使那些覺得獨處的時光最自在,能在自己身上獲取能量的人,也難免會在某些時刻自慚形穢吧。畢竟大部分孤獨的人都是敏感又聰明,一個人的狂歡,對他們來說就如同一場悖論。

可是話說回來,誰又不孤獨呢?芭洛瑪每天對著花說話的的媽媽不孤獨嗎?看上去永遠紳士卻略帶疲態的爸爸不孤獨嗎?身為富家女兒,所以就註定要擁有野心的姐姐不孤獨嗎?孤獨也許是人類永遠逃不開的命運吧。如果這樣的話,我寧願選擇成為荷妮或芭洛瑪,儘管會擁有漫長的等待,但是還是會在人群中一眼就發現自己的同類,可以坦承自己,不要偽裝,發現那份特別的孤獨和特別的美好。

如果這樣的話,我也會選擇作一隻刺蝟,孤獨並且優雅。

相關焦點

  • 《刺蝟的優雅》生活中我們每個人都是刺蝟,只是多半不怎麼優雅
    即便擁有看似完美的一切,卻著實厭倦生活中的所有,小小眼睛已看透成人世的虛偽與空虛,被老愛大驚小怪的媽媽誤認為精神異常。面對荒謬的外在世界,她為自己定了個人生目標一在十三歲生日當天自殺,並放火燒了父母的豪宅……一個是人見人不愛的門房,在住滿達官顯貴、菁英分子的高級公寓,過著隱形人般的生活。耍笨、裝醜、耍粗俗,這是她每天必須謹守的本分。
  • 我們都是孤獨的刺蝟,但也可以活得很優雅
    「從外表看,她滿身都是刺,是真正意義上的堅不可摧的堡壘,但直覺告訴我,從內在看,她不折不扣地和刺蝟一樣的細膩。刺蝟是一種偽裝成懶洋洋樣子的小動物,喜歡封閉自己在無人之境,卻有著非凡的優雅。」然而她卻有另一個不為人知的世界:一屋子品位高雅的書籍和唱片,她喜歡讀書時喝茶、抿巧克力,優雅至極,在她侷促、拘謹、卑微的外表下,藏著一顆豐富、深邃、優雅的心靈。她像一隻刺蝟,將自己的優雅、興趣小心翼翼地藏好,在無人紛擾的世界裡,享受自己內心獨處的那一片寧靜。她與芭洛瑪一樣,都是現實生活的格格不入者,她們把自己蜷縮在硬刺的包圍裡,冷眼打量著這個世界。
  • 《刺蝟的優雅》,即使生活卑微,依舊能擁有優雅的人生
    《刺蝟的優雅》改編自法國女作家妙莉葉·芭貝裡的同名小說,妙莉葉本身是哲學教授,她寫的這部小說充滿了對生命意義和藝術真諦的哲學思考。這部電影也是如此,它是一部法國小眾的文藝影片,在豆瓣上的評分高達8.8分。
  • 《刺蝟的優雅》願生活中的你我,都如刺蝟一樣,外硬內軟
    「誰的青春不迷茫」,迷茫不止是當下。想做生活中的刺蝟,銅牆鐵壁把自己包裹起來,不被生活的張牙舞爪嚇哭,但我遠遠沒有自己想像中那樣堅硬。在鋼鐵稜角中穿行到頭破血流,然後悲戚痛哭到沒有優雅可言。所以我喜歡甚至隱隱羨慕平凡至極但優雅無比的荷妮。
  • 《刺蝟的優雅》:人們從來不曾認識你
    「外表全是刺,防守嚴密,內心卻像刺蝟一樣細緻,喜歡偽裝成慵懶的模樣,特別愛好孤獨,而且非常高雅」,這是《刺蝟的優雅》扉頁上的話,也是對女主人公勒妮最準確的評價。像刺蝟一樣優雅的究竟是什麼樣的人?用帕洛瑪的話來說,勒妮「從外表看,她滿身都是刺,是真正意義上的堅不可摧的堡壘」,「從內在看,她也是不折不扣的有著和刺蝟一樣的細膩」「喜歡封閉自己在無人之境,卻有著非凡的優雅」。主人公勒妮和其他的人,總是會形成一種不一樣的氛圍,她努力學著一個門房應有的模樣,儘管這和原本的她格格不入。
  • 刺蝟的優雅:你很美麗而不自知,死無法避免唯有愛永垂不朽
    可是,我們都知道很可能終其一生都找不到靈魂伴侶,更多的時候,我們都像個孤獨患者,像刺蝟一般用刺築起自己的城堡,自卑,膽怯,怕與人交談...事實上,我們每個人都可能是是刺蝟,只不過多半不怎麼優雅。今天推薦一部關於閱讀、關於優雅、關於愛的影片——《刺蝟的優雅》法國,巴黎某高級公寓。12歲天才少女芭洛馬是個古靈精怪的女孩,整天拿著一個攝影機拍著生活中荒謬的一切。她每天抱著自殺的念頭過活,小小年紀卻儼然一個對這個世界早已看透了的人。
  • 《刺蝟的優雅》:人性的高貴與地位和財富無關,它來自靈魂的優雅
    」這是個很難回答並且沒有標準答案的哲學問題,因為每個人的理解是不一樣的,但我相信,凡是問過這類問題的人們通常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他們困在一個可以一眼望到底的既定的生活狀態中,走不出去,看不到希望,又無可奈何。如何走出這個困局?
  • 豆瓣8.8《刺蝟的優雅》:成長影片的背後,是永無止境的求知
    刺蝟性喜孤獨,用尖銳的刺保護弱小的自己,正如影片中的幾位角色,他們將波瀾的內心世界隱藏在孤寂的外表下,在平凡生活中尋找相似的靈魂世界。「勒妮,帕洛瑪,小津格郎」是三個真正優雅的人。他們相互吸引,彼此理解,超越年齡,超越相貌,超越階層,超越國界。《刺蝟的優雅》充滿了隱喻,耐人尋味。
  • 高分劇情片《刺蝟的優雅》:你逃避的樣子,像極了一隻刺蝟
    遊走在人世間的每一個靈魂,都像幸福的人,又像不幸的人。幸福是因為,我們窮其一生,能夠在有限的歲月裡做幾件自己想做的事情。 不幸是因為,我們花費了一生的時間,到最後卻變成了自己最討厭的人。就像一隻刺蝟,渾身長滿尖刺,拒人於千裡之外,害怕每一個人來傷害自己。內心深處住著一顆孤獨的靈魂,彷徨度日,期待最後的審判。
  • 一個54歲女門房教會我的道理——刺蝟的優雅
    家裡每個人的生活在她看來都是無聊的,甚至被她鄙視,父親在外是政客,工作非常忙碌,在家裡跟孩子缺乏溝通。母親雖是高學歷,但經常對著植物自言自語,不間斷看精神科醫生,需要每天服用安眠藥來緩解神經。對生命的無意義狀態,她無從改變,於是她做了一個決定,決定在自己12歲生日的時候自殺,並放火燒了自己家的公寓。
  • 《刺蝟的優雅》,生活不只有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
    法國當代女作家妙麗葉·芭貝裡曾是一位哲學教授,處女作《終極美味》講述了一位法國美食作家對其一生的回顧,第二部作品《刺蝟的優雅》更是將目光聚焦在了兩個個性鮮明的女性角色身上:門房勒妮和小女孩帕洛瑪。通過以「刺蝟」的隱喻來說明與社會格格不入的女人,儘管外表醜陋但是內心卻細緻優雅。
  • 《刺蝟的優雅》:稀罕的是遇到了願意理解你、包容你的人
    (以下含大量劇透)開篇,11歲的女孩帕洛瑪拿著攝像機自拍:我們全家都很有錢,但我想在12歲生日那天自殺。意不意外?電影應該可以歸為文藝片。音樂精怪卻雅致,有種不疾不徐的優雅和恰到好處的距離感。這是一個關於同類的故事。刺蝟有著醜陋的外殼和極具攻擊性的尖刺,可是,誰會知道,外殼的下面是不是柔軟和優雅呢?
  • 《刺蝟的優雅》:靈魂契合是上天給你最浪漫的一次相遇
    浮生偷得半日閒,無意之間在圖書館裡尋到《刺蝟的優雅》,如獲至寶。前幾日剛剛看了同名的電影《刺蝟的優雅》,既文藝又養眼又有深度的電影。《刺蝟的優雅》是法國女作家哲學教授妙莉葉·芭貝裡創作的長篇小說,首次出版於2007年。
  • 豆瓣8.8:人人都像刺蝟,但很少保持優雅!
    《刺蝟的優雅》(2009)《刺蝟的優雅》改編自法國小說家、哲學教授妙莉葉·芭貝裡撰寫的小說,由莫娜·阿查切導演。「2006年,女作家、哲學教授妙莉葉·芭貝裡(MurielBarbery)寫出了自己的第二部小說《刺蝟的優雅》,小說一經推出就十分暢銷,並先後獲得了喬治·布哈桑獎、國際扶輪社獎、07年度法國書商獎等多項大獎。」
  • 豆瓣8.8,《刺蝟的優雅》,暖色調的邊緣人故事
    新年舒心醬重溫了09年的法國電影,《刺蝟的優雅》。豆瓣10萬多人打出8.8的高分,常規意義上的「高分作品」,但《刺蝟的優雅》這樣的故事片,與其說勝在品相的硬核、不如說妙在角度的精巧。雖然結局是殘酷的死亡,雖然開篇就是「死亡宣言」,雖然故事的角落裡滲透出銳利的冷硬的寒意,但整部電影依舊是暖色調的。
  • 《刺蝟的優雅》往往是,「隱藏」在內心最柔軟處的東西!
    《刺蝟的優雅》刺蝟的優雅,往往隱藏在內心最柔軟處每個人都會有不想讓別人知道的一面,而隱藏在最深處的這一面,也可能是帶有善意的。在這個姿態各異的大世界,為了生活,亦或是被現實所迫,每個人都戴著不同的面具來適應這個世界。
  • 《刺蝟的優雅》:僅存的兩隻獨角獸,門房老太太和富家小千金
    《刺蝟的優雅》:僅存的兩隻獨角獸,門房老太太和富家小千金現在正值冬日,大街上路人們都裹得嚴嚴實實的。也就像是每個人心裡的那堵密不透風的牆,就算外面寒風凜冽,也就是呼嘯而過,內心絲毫不受影響。也許是網際網路的發展太迅速,很多人都善於在網絡上伸展正義施捨愛心,在現實生活中又是另一幅模樣,互相之間缺乏交流,而且有時不只是在陌生人或者是朋友之間,甚至有時候在家人之間也是如此。慢慢的我們的外表就會變得越來越堅硬,而同時內心又會變得細膩又敏感,就愛像是一隻刺蝟。擁有堅硬的外殼,一有人接觸就會被嚇得縮成一團,露出鋒利的刺,以此來保護自己柔軟的軀體。
  • 《刺蝟的優雅》:女人要始終敢愛,有所熱愛
    看了改編自法國小說家妙莉葉·芭貝裡,同名小說地法國電影《刺蝟的優雅》,突然覺得同時間的其他電影都不好看了。影片故事的發展和結局,都給了我很深的衝擊,意料之外,卻又帶有深刻的哲理與感動。看完之後,我深深地覺得,豆瓣沒有給這部電影一個合理的評分。可以說《刺蝟的優雅》是被埋沒的少有佳作。
  • 刺蝟的優雅:重要的不是死 而是死的那刻在做什麼
    片名:《刺蝟的優雅》  推薦理由:一個愛思考的小女孩,和一個愛看書的女門房和一個日本男人之間的故事。你是不是也和我一樣懷疑,這個世界上到底會不會有一個人真正的愛上你?或者說,不是真正的愛上你,而是愛上真正的你。
  • 可愛刺蝟的優雅生活
    這些可愛的刺蝟照片,來自於Elena Eremin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