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改編自法國小說家妙莉葉·芭貝裡,同名小說地法國電影《刺蝟的優雅》,突然覺得同時間的其他電影都不好看了。
影片故事的發展和結局,都給了我很深的衝擊,意料之外,卻又帶有深刻的哲理與感動。
看完之後,我深深地覺得,豆瓣沒有給這部電影一個合理的評分。可以說《刺蝟的優雅》是被埋沒的少有佳作。非常推薦大家觀看,從中你會找到人生的意義,以及女人一生的幸福密碼。
為了不全面的劇透,本文節選影片的一個視角,解讀一個女人最好的狀態。
0101 一句對話,兩個陌生靈魂的同頻碰撞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同
一句簡單的對話,將兩個孤獨的靈魂拉近、融合。那一刻簡單的對望,無需多言。
她,54歲,女寡婦,身材臃腫,待人苛刻,是一棟高級公寓的看門人,身處社會的最底層。
他,生活在上流社會,高級公寓的新房客,溫文爾雅的日本人。
他們,在外人看來完全是兩個階層,毫無關聯的兩個人。
而就是這樣的兩個人,因初見時,對答了一句列夫·託爾斯泰在《安娜·卡列尼娜》扉頁上的名言,浪漫的開啟了他們在文學中邂逅的愛情。
有些人見了三百次都不夠,但有些人只要見一面,一個眼神,一句話就夠了。
0202 愛,給了她跨越階層的勇氣
開門、關門、打掃衛生、整理郵件……
這是外人想要看到的看門人形象,也是荷妮展現在大家視野中的形象。
在這所高級公寓裡,沒人會去關注這樣一個不起眼的小角色,直到小津格朗先生的出現。
初次相遇時的對話,讓小津先生篤定荷妮的與眾不同。的確,這個在外人眼中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看門人,在工作結束後,還隱藏著不為人知的另一面。
在她所居住的狹小空間裡,隱藏了一扇門,門後堆滿了一排又一排整齊的圖書。工作結束後,荷妮會煮上一壺茶,品嘗著黑巧克力,走進那個只屬於自己的精神小天地,任由優雅的靈魂飛翔。
相遇的第二天,荷妮收到了小津先生贈送的精裝本《安娜·卡列尼娜》。
打開禮物的荷妮莞爾一笑,轉念又猛地搖頭讓自己清醒過來。小津格朗對於她來說,是她一直不敢妄圖融入的另一個階層。她寫了一張又一張的便籤,想要回絕小津格朗的好意,但最後她還是謹慎地寫下自己的感激之意。
收到回信的小津格朗,親自邀請荷妮共進晚餐。荷妮受寵若驚,她只是個微不足道的看門人。但小津格朗卻認為,一個人可以有兩種身份,而荷妮是優雅且值得被欣賞的那一位。荷妮在多次與內心的掙扎和鬥爭中,接受了小津先生的邀請。
在之後的接觸中,小津先生和荷妮相處得很融洽。他們是頻率相同的兩個人,能夠覺察到彼此身上的與眾不同。靈魂的齒輪也在碰撞中,進一步的咬合。
小津先生也慢慢地引領著荷妮從自卑和封閉中走出來,陪伴著走向更好的生活。他們遇到了,那個真正懂彼此的人。
在故事的最後,荷妮決定接受小津格朗的愛。即便他們跨越了階層,相差甚遠,但她還是勇敢的選擇了去愛。
我們都是孤獨的刺蝟,只有頻率相同的人,才能看見彼此內心深處不為人知的優雅。
而你總會遇到一個頻率和你一致的人,發現你的與眾不同,並堅定的選擇你。
0303 女人要始終敢愛,有所熱愛
雖然,故事最終以荷妮車禍的離世為悲劇結尾,但是影片想要傳達給大家的思想已遠超於故事本身。正如影片的旁白:
重要的不是死亡,而是死亡的那刻在做什麼。
而荷妮在那一刻剛好準備去愛。
回顧荷妮的一生,她一直都在扮演著他人眼中不被看好、又不被關注的小人物形象——她是苛刻、不知變通、粗陋的看門人,她失去丈夫,又是一個獨居的老女人。
再加上,底層看門人和高級公寓房客的愛情,在大多數人的認知中是極其不般配、不對等的,兩人的結合勢必會很辛苦,絕大多數人不會也不敢開始這樣一段感情。
但是,荷妮愛了。
雖然,在這個故事裡,我們沒等到一個圓滿的結局。可從荷妮勇敢的接受小津先生的邀約吃飯,到主動說一起看電影。直到死亡的那刻,她一直都在追求自己的幸福。
即便在這個過程中,她也曾一度陷入過自卑、痛苦、思想的鬥爭與折磨中,但最後她還是堅定地去愛了,勇敢的去靠近那個吸引、懂她的男人。
一個女人最好的狀態,莫過於像荷妮一樣,始終敢愛,有所熱愛。
永遠不要活在別人的眼中和評價裡,要始終相信自己是值得被愛的,每個女人也都有權利去主動追求屬於自己的幸福。喜歡一個人,並不丟臉。勇敢地去爭取你想要的愛情,永遠是一件很酷的事。
文|青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