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自稱「朱元璋」,不如自比秦始皇,現實的殘酷常令我們幻想

2021-01-08 陽光尚熱

我們常調侃「現實虐我千百遍,我待生活如初戀」,複雜困難的生活,有時常使人處在鬱悶和壓抑中,想逃脫,卻又免不了被現實的種種殘酷所壓倒,只能默默地忍受生活中帶來的痛苦,在骨感的現實面前幻想顯得那麼美好卻縹緲。

羞恥度爆棚的幻想常人都會隱匿於心中,像一樁深埋於內的心事不會向外表露出來,可能是怕被別人所恥笑,更怕自己受到傷害。有時候壓力沒有有效的解脫途徑,只能獨自承受,為了安慰自我不自覺地幻想。明知道這是錯的,可又控制不了自己。

這是人逃避苦難下意識的舉動,不傷害他人,沉溺於片刻的自我世界,這並沒有錯。

譬如夜深人靜的時候,疲於奔忙的我們好不容易有了休憩喘息的機會,望著空蕩的天花板,身子平靜下來了,腦子卻開始天馬行空,頭腦裡不斷浮現千奇百怪的事物。

憧憬著武俠小說裡的機遇,譬如主角們遇到的那些神奇的機緣,掉入懸崖而不死,意外進入谷中洞窟,收穫傳承亦或絕世武功,從此一飛沖天,讓這天遮不住我的眼,哈哈,到這為止吧,朋友們,早點睡吧,明天還要起來上學或上班。

是這樣的,良性的幻想舒緩,對壓力有一定的緩解作用,至於惡性,認知出現錯誤,分不清虛幻與真實,就會導致脫離現實,更嚴重地便成為了精神病患。自我慰藉尚好,如果帶入現實,在他人面前做出浮誇舉動,這幅場面你敢想像嗎?

近日,K596次列車運行到商丘至開封區間,一名旅客大聲喧譁,乘警在對其勸解過程中,發現該旅客舉止怪異,還自稱是朱元璋轉世。「知道寡人姓什麼嗎?我姓朱!到西安去打聽打聽我是誰!還不速來接旨!」多次對其勸解無效後,乘警對其採取保護性約束措施。乘警通過信息研判與其家人取得聯繫,其家人稱,男子工作壓力較大,平時對玄幻類小說和電視劇較為入迷。列車到達西安站,在乘警批評教育後男子被平安送下車。

這是不是有「我,秦始皇,打錢!」的韻味了:「我在西安存有黃金若干,只要給我轉帳就可以讓你統領三軍,封你做大將軍!」到此,大家可能都笑了笑。

物質條件與精神要求相互矛盾,所以開始幻想,幻想自己多麼快樂、幸福,不堪重負而被敗給現實,既然不能走出現實,通過幻想給我們插上了一副騰飛的翅膀。

作為芸芸眾生的一員,也是繁忙的都市人中的一員,有時我會思緒繁雜,學習上少了以往的動力,工作上少了平時的熱情,生活中沒了開始的激情。甚至有時想不清楚自己想要什麼,該做些什麼,我的目標,我的方向,一時間茫然一片。

壓力的潮水快要滿溢出來,思量著是時候該為自己開閘放水了,聽一聽喜歡的音樂;想一些令自己開心快樂的人或事;找一部鍾愛的喜劇電影;找朋友聊聊天、爬山逛街乃至遊戲;甚至可以啥也不想倒頭就睡。這都是舒緩壓力的方法,就是取決哪一個更適合自己罷了。

當然我不希望你把現實抽象化,如上文一樣,大吵大鬧徒增鬧劇,給別人帶去困擾,這是不對的哦!開心是一天,不開心是一天,何不給自己一個微笑!

文中圖片來源於網絡

相關焦點

  • 蜂準、長目、摯鳥膺、豺聲秦始皇到底長什麼樣
    綜合臨床醫學,萌叔覺得秦始皇是一個軟骨病患者。 如果這就是嬴政大叔的光輝形象,有多少秦粉會哭暈在長城腳下。還不如李雪健老師扮演的形容猥瑣、身體羸弱的秦始皇呢。 萌叔雖然對郭沫若很有看法,不過他的學識還是很深厚的,這個結論大家可以聽,但是信不信我們另說。
  • 秦始皇為什麼要用「朕」自稱?把朕字拆開,也許會明白
    作為中國首位大一統皇帝,秦始皇對後世的影響可以說是非常大的。甚至放到現在來看,這種影響依然還在,我們之所以能夠使用統一的漢字,用統一的漢語,秦始皇功不可沒。春秋末年,周王朝宣布徹底滅亡,中原大地上出現了七國爭雄的局面,歷史的年輪推進到了戰國。
  • 秦始皇為什麼要自稱是「朕」?專家:把「朕」字拆開,你就明白了
    秦始皇嬴政上位以後,憑藉著秦國強大的實力,將其他六個國家逐一擊敗,成功的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封建王朝,並且稱自己為始皇帝,將自己的功績和上古時期的三皇五帝相提並論。皇帝這個稱呼自從秦始皇開發出來之後,成功的在中國流傳了近兩千年的時間,同時流傳下來的還有秦始皇對於自己的專屬稱呼——朕。那麼秦始皇為何用「朕」做專屬自稱?史學專家表示:將「朕」拆開看就明白了。
  • 朱元璋母親早死了,此人卻自稱朱元璋之母,朱還朝她下跪!
    朱陳之好指的是兩家結成煙親,是明太祖朱元璋所創。主要內容就是說,朱姓子孫和陳姓子孫要永遠相親相愛,男的要成為好兄弟,女的要成為好姐妹,男女看對眼了就通婚。朱元璋為何要對陳姓人士許下這樣的一個「承諾」呢?這都要從朱元璋還沒有出名之前說起。
  • 朱元璋問女子「天下什麼東西最大?」,女子答4個字成朱元璋兒媳
    伴君如伴虎,群臣恐怕不如皇帝意,怎麼回答的都有,有說「皇帝最大」的,這一看就是溜須拍馬之輩,有說「寬容、情誼等」之類的話,但這些答案都沒有讓趙匡胤滿意,他又問趙普這個問題,趙普的回答讓大家拍手叫好,趙普回答說:「道理最大」,而趙匡胤對這個答案很滿意,天子犯法與庶民同罪,人人都要遵守道理!
  • 秦始皇為什麼要自稱為「朕」?專家:你試試將「朕」拆開念
    秦始皇為中國的封建王朝制度的建立以及完善做出了很大貢獻,在他以後,所有封建王朝的統治者都被稱作是皇帝,自稱詞也沿用了秦始皇的「朕」。當時有那麼多自稱詞,秦始皇為何要自稱為「朕」?專家表示:你把「朕」拆開來念,就明白了。古代因為生產工具落後,很多資源都沒有得到有效開發,所以在秦朝很多居民都喜歡住在水邊,因為水資源是他們為數不多能夠利用和依賴的資源。
  • 為避免百姓犯忌,他給豬起了個可愛別稱,想不到你是這樣的朱元璋
    例如,他設立了錦衣衛,監督朝臣的言行;也曾明令規定,宦官完全不能干政,違令者殺無赦;還曾下令,宦官不得娶妻,否則也會被處斬。更令人心驚的是,他還創造了一種刑罰,即「剝皮實草」,可謂慘絕人寰。有這些事實,朱元璋的冷血、無情,根本不容辯駁。不過,朱元璋也是人,他雖然有很多極端的行為,但並非嗜殺成性,也並非完全不講道道,為什麼要這麼說呢?我們都知道,明朝的皇帝姓「朱」,諧音是「豬」,而豬是人們日常食物之一,民間很容易犯忌諱。甚至明武宗時期,曾下令不得食用豬肉。
  • 讀明史系列之——超級牛人皇帝朱元璋
    可是,現實總是很殘酷的,尤其是對窮苦的人來說。1343年,朱重八的家鄉濠州發生旱災,次年春天又發生了嚴重的蝗災和瘟疫,不到半個月,他的父親,大哥以及母親先後去世。只剩下朱元璋和二哥,家裡又沒錢買棺材,甚至連塊埋葬親人的土地也沒有, 隔壁劉地主給了他們一塊墳地。兄弟二人找了幾件破衣服包裹好屍體,將父母安葬在劉家的土地上。 為了活命,朱元璋與他的二哥、大嫂和侄兒被迫分開,各自逃生。
  • 古人常說的「七尺男兒」到底有多高?為何男人都自稱「大丈夫」?
    古人常說的「七尺男兒」到底有多高?為何男人都自稱「大丈夫」?「身高」作為一項比較重要的體貌標準,從古至今都深受人們的重視。無論男性還是女性,一旦被人恥笑為「五短身材」,不僅會有一種特別傷自尊的感覺,而且在一些比較重要的場合還會無地自容。在古代男性作為國之棟梁和一家之主,更是特別在意外在與內心的完美。
  • 因為一個人人皆知的成語,秦始皇被痛罵了兩千年
    胡適認為,李斯的焚書抨擊復古思想,在當時代表的是一種厚今薄古的改革精神,對其大加讚賞:「政治的專制固然可怕,崇古思想的專制其實更加可怕……我們不能不承認李斯是中國歷史上極偉大的政治家。他們採取的手段雖然不能完全叫我們贊同,然而他們大膽的反對『不師今而學古』的精神是永遠不可埋沒的,是應該受我們的敬仰的。在當時新文化運動的浪潮中,胡適的這一觀點也很別致。
  • 朱元璋手下第一猛將,面對降軍有一不良嗜好,令其40歲英年早逝
    朱元璋手下第一猛將,面對降軍有一不良嗜好,令其40歲英年早逝文/聞聲擇行眾所周知,朱元璋能夠建立大明王朝,身邊可謂是猛將如雲。其中最讓人津津樂道的就是朱元璋手下的第一猛將了,長被稱為常勝將軍,參加過無數的戰役,從未唱過敗仗,被網友們評選為明朝第一猛將。
  • 男子自稱「秦始皇轉世」,創邪教J淫玩弄女弟子,X關係能增強法力...
    讓40歲的張魯一演12歲的嬴政,真特麼難為他了說實話啊,劇拍的只能說是一般,但架不住「千古一帝秦始皇」這個IP太受國人關注,好多人都是邊看邊罵,罵了還看……秦始皇的熱度人人想蹭,當初有這麼個老農民,自稱秦始皇轉世
  • 洪秀全為什麼自稱朱元璋的不孝子孫?
    在太平天國運動之初,洪秀全就以民族革命為宗旨發布《奉天討胡檄》,試圖以此標榜其行動的正統性、正義性,這與朱元璋北伐元朝時發布的《諭中原檄》如出一轍。在檄文中,洪秀全稱滿清統治者為「胡虜」和「妖人」,大力宣揚滿人入主中原時曾經犯下的滔天罪惡,否定其統治中原的合法性。
  • 自秦始皇之後為什麼皇帝不敢穿黑色的龍袍?
    在我們的印象中龍袍是黃色的,黃色才是最尊貴的顏色,看到《大秦賦》時,大家會發現秦始皇身上的龍袍是黑色的。有人就開始議論說秦朝之後的皇帝不敢穿黑色的龍袍,事實真是這樣嗎? 每一朝推崇什麼顏色是很有講究的,不是由某個皇帝喜歡什麼顏色決定的,這背後是有一套完整的理論在這裡的。
  • 秦始皇嬴政究竟是怎樣一個人?這三件事體現了他非凡的自信
    自稱「皇帝」,嬴政為何會有如此的自信呢?別急,我們來看看他的功績就知道了。在中學歷史課本上,對於嬴政稱「皇帝」是這樣介紹的:「皇帝」二字,「皇」字取自「三皇」,是傳說中開創宇宙的三位神仙;「帝」字取自「五帝」,是上古時期以皇帝為代表的五位半人半神的領袖。所以,「皇帝」是三皇五帝的合稱。
  • 豆瓣評分9.5的電影美麗人生,現實殘酷,卻壓不倒我們
    鏡頭一轉,兩人從房間裡笑著追著兒子來到院子裡,這一家三口的幸福生活也是令小編羨慕不已。大家還記得電影的海報嗎?男主用自行車載著美麗的妻子,車框裡坐著機靈的兒子,他們飛馳而過。但是,他們都不知道這時候的街道上,已經出現了納粹的鐵絲網。
  • 朱元璋有兩個乾娘,一個受到朱元璋的厚報,另一個卻死得早
    至元五年,朱元璋十二歲的時候,他的父親朱五四帶領全家遷到了太平鄉孤莊村,也就是現在的安徽省鳳陽縣府城鎮二十郢社區二十郢,孤莊村比較偏僻,人煙也稀少,朱元璋在這裡認了兩個乾娘。朱元璋的第一個乾娘為趙母。趙母是孤莊村趙積善的妻子,她有三個兒子,一個女兒,她的丈夫趙積善有弟兄五個,在孤莊村是個大家族,她家和朱元璋家來往比較密切。趙母的長子趙璧和朱元璋年齡相近,脾性相投,二人常在一起玩耍,有時趙母看見朱元璋的衣服髒了,就讓他脫下來給洗乾淨,衣服破了就給補一補。趙母比較長壽,朱元璋做了皇帝後,她仍然在世。
  • 與秦始皇論劍\白頭翁
    後人崇仰的敬畏,他們要表現出秦始皇千古一帝的雄姿和不同凡人的氣質,望滄海,滄海則小;觀群山,群山則低,秦始皇彷彿在頂天立地之中。  其實秦始皇長得沒那麼偉大。司馬遷用見過秦始皇的大梁人尉繚的話來描述秦始皇:「蜂準,長目,摯鳥膺,豺聲,少恩而虎狼心。」秦始皇的長相實在不敢恭維。秦始皇看見後人為他的造像也會陌然視之,呼之誰也?但有一點秦始皇是滿意的,塑造的這位千古一帝的腰間都懸?
  • 朱元璋為何要把太子之位給朱標?而不是朱棣?
    比如,秦始皇覺得嫡長子扶蘇「不類我」,把他發配到邊關修長城。劉邦覺得劉盈「不類我」,就算已經立劉盈為繼承人了,也想把他換掉。朱棣覺得他的嫡長子朱高熾「不類我」,遲遲不願立他為太子。  朱標在小的時候就經常被朱元璋帶在身邊,朱元璋為了培養他還請了當朝文學造詣比較厲害的宋濂輔導朱標。  在各種詩書唱經教出來的朱標,性格跟他的父母一樣,溫柔帶點狠辣。除此之外,朱標很會做人,很會收買弟弟們的人心,不管他們犯了什麼錯,朱標都會耐心的勸導朱元璋放過他們,這讓朱標的弟弟們都覺得這個哥哥特別仗義。
  • 歷代帝王廟:為何沒有秦始皇,卻有關雲長?
    歷數一百八十帝,不見秦始皇,卻有關雲長。.人生苦短轉頭空,唯餘大名留汗青。功過業績論成敗。是非任評說,終屬老百姓!位於北京白塔寺附近的歷代帝王廟,簡稱「帝王廟」或「王廟」,是朱元璋為紀念華夏先祖以及歷朝開國皇帝而設置的廟宇,起初建在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