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歷史的朋友肯定都知道朱元璋是自己親手打下的江山,他從小時候的給地主放牛,到成年後的一統大業,可謂是滿滿的勵志史。而且朱元璋本人也可以算的上是明朝一位十分優秀的皇帝了。
那想必大家也會發現這樣一個事情,就是在中國古代,開國皇帝對繼承人往外是非常挑剔的。很多開國皇帝都會感嘆嫡長子「不類我」,因此在傳位問題上遲遲下不了決心。
比如,秦始皇覺得嫡長子扶蘇「不類我」,把他發配到邊關修長城。劉邦覺得劉盈「不類我」,就算已經立劉盈為繼承人了,也想把他換掉。朱棣覺得他的嫡長子朱高熾「不類我」,遲遲不願立他為太子。趙匡胤也是覺得他的兒子趙德昭、趙德芳都「不類我」,沒有很快確立他們為繼承人,才給弟弟趙光義留了機會。康熙皇帝(他從功績上說,其實也算一個開國皇帝)也是覺得他立的繼承人胤礽「不類我」,因此,雖然很小就把他立為太子,但後來兩次廢黜了他。
但是,這個問題在朱元璋身上並不一樣,朱元璋幾乎沒有思考,就立了朱標為太子,難道就真的是因為朱標是嫡長子這麼簡單嗎?其實,你可能不知道,朱標厲害著呢!
朱標在小的時候就經常被朱元璋帶在身邊,朱元璋為了培養他還請了當朝文學造詣比較厲害的宋濂輔導朱標。
在各種詩書唱經教出來的朱標,性格跟他的父母一樣,溫柔帶點狠辣。除此之外,朱標很會做人,很會收買弟弟們的人心,不管他們犯了什麼錯,朱標都會耐心的勸導朱元璋放過他們,這讓朱標的弟弟們都覺得這個哥哥特別仗義。
不難看出,朱標的性格與父親朱元璋確實有很大不同,朱元璋更是兇狠無情,但朱標顯然是非常溫和、老實的,而且還很有禮貌,虛心接受教育,而且也非常注重兄弟之家的感情。
除此之外,朱標展現出來的聰明才智以及領袖風範讓朱元璋更加喜歡這個嫡長子,那朱元璋也自然把太子之位直接給了朱標。
當時的朱標有著卓越的能力,而且有著自己的人脈,還有政治上的人來輔佐他,他從不缺人才,在朝廷中的聲望也是很高,當時大家都覺得他肯定就是皇帝了。
可是我們忘記了一件事,那就是有的人命薄,承受不住這麼大的福氣,歷史上很多的太子,都是要麼被殺了,要麼就被廢了,要麼就是死了,沒一個好的,畢竟這個位置常年都有人爭奪。現在朱標的地位跟別人倒是不一樣起來了,他的位置沒什麼人跟他爭奪,可是他終究還是沒有坐上皇帝的位置。
到了公元1392年,也就是洪武二十五年,朱標病逝,此時朱元璋真是非常傷心,痛哭不已。
對朱元璋來說,也許他在戰爭中受傷或吃敗仗時並沒有這樣哭泣,但他的太子死了,對朱元璋來說,實在是打擊很大啊。而朱標置諡號為「懿文」。這「懿」字倒是並不特別,但這「文」字就比較有說服力了,「文」字一般指歷史上著名的賢君,這個字是很有講究。《明太宗實錄》:懿文太子以柔弱牽制文義,不稱太祖意。
而這也正是朱元璋給自己兒子朱標的諡號,自己還沒死,就把兒子當了皇帝,可見朱元璋對朱標真的很有好感。
最後,朱元璋還把朱標的兒子朱允炆立為儲君,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朱允炆的性格都很像自己的兒子朱標,朱元璋這次是把朱允炆身上有朱標的影子。不管怎麼看,朱元璋是真的很愛這個兒子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