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為何要把太子之位給朱標?而不是朱棣?

2021-01-07 網易

2020-12-15 12:49:32 來源: 帶你觀遍世界

舉報

  熟悉歷史的朋友肯定都知道朱元璋是自己親手打下的江山,他從小時候的給地主放牛,到成年後的一統大業,可謂是滿滿的勵志史。而且朱元璋本人也可以算的上是明朝一位十分優秀的皇帝了。

  那想必大家也會發現這樣一個事情,就是在中國古代,開國皇帝對繼承人往外是非常挑剔的。很多開國皇帝都會感嘆嫡長子「不類我」,因此在傳位問題上遲遲下不了決心。

  

  比如,秦始皇覺得嫡長子扶蘇「不類我」,把他發配到邊關修長城。劉邦覺得劉盈「不類我」,就算已經立劉盈為繼承人了,也想把他換掉。朱棣覺得他的嫡長子朱高熾「不類我」,遲遲不願立他為太子。趙匡胤也是覺得他的兒子趙德昭、趙德芳都「不類我」,沒有很快確立他們為繼承人,才給弟弟趙光義留了機會。康熙皇帝(他從功績上說,其實也算一個開國皇帝)也是覺得他立的繼承人胤礽「不類我」,因此,雖然很小就把他立為太子,但後來兩次廢黜了他。

  

  但是,這個問題在朱元璋身上並不一樣,朱元璋幾乎沒有思考,就立了朱標為太子,難道就真的是因為朱標是嫡長子這麼簡單嗎?其實,你可能不知道,朱標厲害著呢!

  朱標在小的時候就經常被朱元璋帶在身邊,朱元璋為了培養他還請了當朝文學造詣比較厲害的宋濂輔導朱標。

  在各種詩書唱經教出來的朱標,性格跟他的父母一樣,溫柔帶點狠辣。除此之外,朱標很會做人,很會收買弟弟們的人心,不管他們犯了什麼錯,朱標都會耐心的勸導朱元璋放過他們,這讓朱標的弟弟們都覺得這個哥哥特別仗義。

  

  不難看出,朱標的性格與父親朱元璋確實有很大不同,朱元璋更是兇狠無情,但朱標顯然是非常溫和、老實的,而且還很有禮貌,虛心接受教育,而且也非常注重兄弟之家的感情。

  除此之外,朱標展現出來的聰明才智以及領袖風範讓朱元璋更加喜歡這個嫡長子,那朱元璋也自然把太子之位直接給了朱標。

  當時的朱標有著卓越的能力,而且有著自己的人脈,還有政治上的人來輔佐他,他從不缺人才,在朝廷中的聲望也是很高,當時大家都覺得他肯定就是皇帝了。

  

  可是我們忘記了一件事,那就是有的人命薄,承受不住這麼大的福氣,歷史上很多的太子,都是要麼被殺了,要麼就被廢了,要麼就是死了,沒一個好的,畢竟這個位置常年都有人爭奪。現在朱標的地位跟別人倒是不一樣起來了,他的位置沒什麼人跟他爭奪,可是他終究還是沒有坐上皇帝的位置。

  到了公元1392年,也就是洪武二十五年,朱標病逝,此時朱元璋真是非常傷心,痛哭不已。

  

  對朱元璋來說,也許他在戰爭中受傷或吃敗仗時並沒有這樣哭泣,但他的太子死了,對朱元璋來說,實在是打擊很大啊。而朱標置諡號為「懿文」。這「懿」字倒是並不特別,但這「文」字就比較有說服力了,「文」字一般指歷史上著名的賢君,這個字是很有講究。《明太宗實錄》:懿文太子以柔弱牽制文義,不稱太祖意。

  而這也正是朱元璋給自己兒子朱標的諡號,自己還沒死,就把兒子當了皇帝,可見朱元璋對朱標真的很有好感。

  

  最後,朱元璋還把朱標的兒子朱允炆立為儲君,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朱允炆的性格都很像自己的兒子朱標,朱元璋這次是把朱允炆身上有朱標的影子。不管怎麼看,朱元璋是真的很愛這個兒子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朱標被朱元璋立為皇太子,為什麼沒有人敢反對?
    「帝王之家是非多」,明太祖朱元璋一生共有26個兒子,16個女兒,朱元璋立儲之事本應勾心鬥角,刀光劍影,為什麼嫡長子朱標被立為皇太子時,其餘的皇子包括野心最大的朱棣,都不敢提出異議呢?此時的朱棣就算想染指太子之位,也沒有那個機會,在「嫡長子繼承制」的壓制下,順位的話朱棣還排在第四位,除朱標外上面還有秦王朱樉和晉王朱棡,兩個哥哥都沒出聲,他就算有野心也只能偷偷收斂了。
  • 朱元璋26子,為何沒人敢和朱標爭太子位,甚至連朱棣都選擇隱忍?
    在中國幾千年的歷史上,東宮太子之位歷來是最危險的「職位」。雖說是一人之下,萬萬人之上,但他對上要面對皇帝的猜忌,對下要應付無數明槍暗箭和派系之間的權利爭鬥,稍有不慎就是萬劫不復。做了太子的人,可以說只有兩種選擇,要麼擊敗所有競爭者,登頂皇位;要麼就是退位讓賢,等待清算,下場悽慘,沒有第三個選擇。
  • 朱元璋有二十多個兒子,為啥朱標的太子之位如此穩固?實在搶不了
    歷朝歷代爭奪皇位之事可以說是屢見不鮮,唐朝李世民弒兄奪位,血濺玄武門;清朝康熙年間的九子奪嫡,數位皇子被囚禁而死,終免不了手足相殘的悲劇。然而在明朝朱元璋時期,雖然老朱閣下也有二十多位皇子,數量不少,但是在太子朱標在位時期,卻並沒有發生有其他皇子爭奪太子之位的事件,這是為什麼呢?
  • 如果朱標不死,其他王爺敢造反嗎?
    古人造反,一般都要找一個冠冕堂皇的藉口,也就是要師出有名。看當時大明朝的政治情況,如果朱標不死,那麼皇帝大位的繼承人就不存在爭議,繼承人不存在爭議,造反就沒有理由,也就造不成反。也就是說,如果朱標不死,那麼,那些王爺們(尤其是朱棣)就不會造反,或者說一時半會兒不會造反。
  • 朱元璋喜歡朱標,是因為他是皇后所生,還是因為嫡長子的緣故?
    我們知道歷史上的朱元璋有二十六個兒子。他與馬皇后所生的有長子朱標,次子朱樉,三子朱棡。有人說朱棣和朱橚也是馬皇后所生,不過始終存疑。朱元璋有很多妃嬪,但在眾多妃嬪中,他最敬重的還是結髮妻子馬氏。朱元璋與馬氏的感情非常好,各種關於馬皇后的故事在民間廣為流傳。
  • 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後,生下二十多個兒子,為什麼沒有人對朱標下手
    相信有很多人對於朱元璋也是非常熟悉了,他憑藉著自己的能力建立了大明王朝,在很早的時候,他能夠成為開國皇帝必然也擁有著非常大的能力,在坐上皇帝之位的時候,他就開始立下了祖訓。他所立下的祖訓就是家裡的繼承人也只能傳給長子,無論其他的兒子有多麼優秀,最終的皇帝繼承人只能是長子。
  • 朱元璋最長壽的兒子,12歲封王,72歲去世,為何3次被貶為庶民?
    比如明太祖朱元璋,光兒子就二十六個,皇長子朱標和四皇子朱棣最為知名。這些皇子之中,有的小時候就夭折了,比如九皇子朱杞,生於公元1369年,即明朝建立的第二年,未滿周歲因病夭折,實在令人惋惜不已。八皇子朱梓,與丞相胡惟庸走得很近,朱梓的嶽父於顯,以及小舅子於琥,因胡惟庸牽連被殺,朱梓嚇得睡不著覺,聽說父親朱元璋派使臣來找他談話,竟然帶著妻子自焚而亡。
  • 建文帝失蹤後,叔叔朱棣如何對待他妻兒的?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利益的地方自然少不了紛爭,對於古代皇子皇孫來說,看似光鮮亮麗、錦衣玉食,其實危險重重,不得不讓人發出「無情最是帝王家」之感嘆。為了坐上皇位,皇室成員明爭暗鬥,甚至拔刀相向,弒父殺兄的事情並不罕見,建文帝朱允炆卻與眾不同,他是祖父朱元璋指定的繼承人,卻被親叔叔朱棣奪走皇位。
  • 朱元璋為何不傳位於朱棣?帝王心術究竟是什麼?他想學成吉思汗
    洪武元年春正月乙亥,祀天地於南郊,即皇帝位。定有天下之號曰明,建元洪武。追尊高祖考曰玄皇帝,廟號德祖,曾祖考曰恆皇帝,廟號懿祖;祖考曰裕皇帝,廟號熙祖,皇考曰淳皇帝,廟號仁祖,妣皆皇后。立妃馬氏為皇后,世子標為皇太子。以李善長、徐達為左、右丞相,諸功臣進爵有差。
  • 朱元璋給兒子剝桔子吃,兒子很是開心,母親得知後:趕緊逃命吧!
    坊間有一說法稱,朱棣的生母是一個高麗美女,長得丰韻迷人,別有異國風情,當年朱元璋第一眼見到她就被其美貌吸引,遂後納入後宮,封為碽妃,所以韓國人又有的吹了。起初,碽妃入宮,朱元璋還是對她較為寵信,後來有了兒子朱標,就開始寵愛此子,冷落了不少妃子。就算朱棣出世,當爹的朱元璋也沒多開心,一心從政,剷除有威脅的功臣老將。
  • 靖難之役時,假如馬皇后還活著,朱棣還敢不敢以清君側名義造反?
    朱棣是史上最偉大的帝王之一,他開創了永樂盛世,把明帝國提升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但他的創業史並非那麼光明正大。 洪武二十五年,太子朱標病逝,朱元璋把因為悲痛和思念,把朱允炆立為皇太孫,而沒有立他的其他兒子為太子。自古皇室爭端殘酷且血腥,本應有機會成為皇帝的其他兒子會甘心嗎?朱棣雖是四子,但他並非沒有機會成為繼承人。
  • 朱標究竟有多厲害,為什麼說他不早死,朱元璋子孫就不會內鬥
    朱標是嫡長子,很早就被朱元璋立為太子,這一點是不可動搖的。其他兄弟不能有任何非分之想,也不會和他爭吵。李世民不是和太子李健吵架了嗎。的確,朱英在專業方面有點像李世民。但是總的來說,朱英不如李世民。可以說他參與了戰爭,但並不像李世民一樣在戰爭中發揮主導作用。還有一件事,朱俊和朱標沒有矛盾。李健和李世民,矛盾尖銳對立不同。因此,朱宏不會試圖剝奪朱標的權利。
  • 朱元璋臨終前曾吃力地念叨4個字,眾皇子皇孫卻都假裝聽不到!
    文/行走天涯朱元璋臨終前曾吃力的念叨4個字,眾皇子皇孫卻都假裝聽不到!朱元璋是明朝的開國皇帝,相比較很多朝代的開國皇帝而言,朱元璋應該是最勤勉的一位,雖說他對自己的兄弟們的手段令人不恥,但是對待百姓的心卻是親厚的,因此朱元璋依舊是一位名垂千史的好皇帝。
  • 明朝開國大將藍玉,為何最後落得剝皮實草的下場?
    與此同時,在打江山的階段,朱元璋通過政治聯姻,對元勳加以籠絡,形成「命運共同體」。常遇春的女兒便選作太子朱標之妻,成為了太子妃;藍玉的女兒,許配給了朱元璋的十一子蜀王朱椿。可見,藍玉不僅是太子朱標的舅舅,還是朱元璋的親家,且屢立戰功,可謂是顯赫一時。
  • 彌天大謊:朱棣竟然說自己的生母是馬皇后,事情的真相是怎樣的呢
    那麼為什麼朱棣反其道而行之呢?這與他得來皇位的不正當有巨大的關係。 皇位對任何皇子來說都有巨大的誘惑力。朱元璋開創了大明朝,也生了很多兒子。他把嫡長子,馬皇后所生的太子朱標立為皇位繼承人。朱標仁厚,有能力,很有人緣,頗得大臣和父皇的賞識,所以他繼位是眾心所歸,大家都沒有異議,他的弟弟們也都擁護他。
  • 朱棣稱帝前,發生過哪些日怪事?
    焦躁的皇帝朱元璋,立即召來欽天監監正,讓他分析這個天象的吉兇。監正匯報說:「 武英殿起火,皇城地基下沉,宮內的地勢前高后低,預示著皇上的接班人要發生變化。根據雨後的天象,煞星直指燕地! 」燕地就是北平一帶。燕王就是朱棣。欽天監監正作出「科學」論斷,朱元璋有些不信。奈何天象不吉,不得不防。
  • 朱元璋臨死前,一直硬撐著念叨4個字,在場眾人卻全都裝聾作啞,置若...
    然而,由於長途旅行和不斷的旅行,朱標生病了,當時,古老的醫療技術並不發達,朱標很快去世,享年37歲。此時,70多歲的朱元璋非常悲痛,他心愛的兒子去世了,他不知道什麼時候也會死去。因此,朱元璋花了大量精力訓練皇子。
  • 朱元璋不計名聲,將藍玉剝皮,歷史證明他並不明智
    尤其在1388年捕魚兒海之戰中一舉摧毀北元殘餘勢力,北元名存實亡,為朱元璋的一統天下畫上圓滿的句號。而當時的藍玉如「登臨瀚海,封狼居胥」的霍去病一樣風光。由此可見,藍玉為朱元璋鞠躬盡瘁二十餘年,建功無數,功名利祿滾滾而來,更拉近了同朱元璋的關係。所以藍玉同朱元璋的關係很近,並不是簡單的君臣,而是盤根錯節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