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前面的話
今年妞妞在澳洲已經進入kindy班了(4-5歲班),他們班裡每周一都會帶孩子們去圖書館,讓孩子借一本書回家。過了好幾周,我才突然發現,妞妞借回家的書上面都標註了等級!
和妞妞的交流後,我才知道,孩子們借的書不是整個圖書館隨便選的,老師會根據對孩子的了解,讓孩子選指定區域的繪本。
我忍不住跟同班同學的媽媽打聽了一下,發現周圍好幾個孩子讀的繪本要比妞妞高几個等級。老母親的心瞬間遭到一萬點暴擊。
妞妞剛去這個班裡的時候,是她才從國內上了半年幼兒園回去,且剛剛從Perth搬家到墨爾本,她在班裡一個認識的人都沒有,因為英語跟不上,還遭到老師的冷落——我明顯感覺到老師躲著妞妞。妞妞哭著進教室,她就立即往教室裡躲。她不許妞妞講中文,也跟我們說,讓妞妞講英語,不要說中文。
妞妞的英語明顯落後於班裡的孩子,加上這個繪本分級制度,一時間我感到擔心極了。
於是認真去了解了這個英文繪本閱讀的分級制度,想要幫妞妞儘快趕上其他孩子的進度。
可是當我更深入地了解後,我發現,分級制度本身不是為了給孩子打分的!而是為了讓孩子能更好地享受閱讀的樂趣,充分地理解故事,能夠讓他們感到有一點點難度挑戰,以便通過一次次地閱讀,一點點進步。
閱讀分級制度也是基於「最近發展區概念」來建立的:通過閱讀和自己認知能力相比,難度略微高一點點的繪本,來讓孩子獲得更好地發展。
同時,利用分級閱讀,我們也可以嘗試讓孩子相對獨立地閱讀那些和他的閱讀水平相當的繪本,而由大人帶領著,共同閱讀那些稍高於孩子閱讀水平的繪本。
語言是建立人際關係的關鍵。在語言關係中,能力較弱的人會向能力較強的人學習。在爸爸媽媽的引導下,孩子能夠達到更好的學習效果。通過與閱讀能力更強成年人合作,孩子往往能取得比獨自一人更好的發展。
為了孩子的閱讀,我自己真的學習了非常多的理論知識(比如政府給老師的閱讀教學指導和一些幼兒閱讀教學理論),有一種茅塞頓開的感覺。我之後再詳細跟大家分享和交流提高孩子閱讀能力的技巧。
我也跟老師溝通過我之前關於孩子英語和閱讀的焦慮,老師說,那些一開始閱讀等級比較低的孩子,未必在今後的學習裡,落後於那些一開始起步很早很快的孩子。
說說妞妞後來的情況吧,後來開了三次家長會(一對一),每一次老師都會表揚她語言的進步。現在她在班上和老師、同學交流完全不成問題了。
老師每天放學前,都會給孩子們講一個故事。一邊講,一邊和孩子們溝通。他們班上完全不像之前3-4歲班(在另外一個幼兒園),會教孩子認字,但是我發現妞妞已經通過閱讀,會認很多單詞了。
孩子能夠理解,能夠把自己「級別」的書讀懂比超前閱讀更重要。對於幼兒來說,培養閱讀興趣和習慣遠遠比學會很多單詞,以及能「自主閱讀」要重要。
所以,在這篇文章介紹12套分級閱讀繪本之前,我特別想要告訴大家的是,分級閱讀的意義是幫助孩子找到適合他的認知發展的,「最近發展區「的書籍。千萬不要著急追趕學習進度,不要一味地追求更高的「級別」,不要把本來應該是一種終身享受的閱讀,變成你和孩子的噩夢。
什麼是「分級」?
如何確定孩子的級別?
在詳細介紹分級讀物之前,我們先來簡單了解一下「分級」。對於很多爸爸媽媽來說,最頭疼的就是找到自己孩子所在的級別。而且現有的分級標準那麼多,看得人眼花繚亂。別急,分級換算表已經給你們準備好了:
▲分級換算表:年級-GRL-DRA-Lexile(藍思);幼兒園對應Kindergarten(橙色那一行)。
這張表裡有「年級」和另外三個主流分級標準的對應關係。
Scholastic Guided Reading Level(簡稱GRL),是用A到Z來劃分難度等級的,也因其創始人的名字而被稱為「Fountas and Pinnel Guided Reading」。這在低幼英語教學中比較常用,幼兒園適合的等級是GRL中的A、B、C、D四個等級。
Developmental Reading Assessment (DRA)是按數字A1-80來劃分難度。
Lexile(藍思)是美國學校使用的標準,測評在學校完成,暫時沒有我們可以用的測試工具。
比較實用的一個測試自己孩子英文等級的方法是「五指法(Five Finger Rule)」:
▲「五指法」使用說明。一頁中不認識的單詞數:
• 0-1個:太簡單了
• 1-2個:等級正合適
• 3-4個:可以挑戰以下(有助提高等級)
• 5個以上:太難了(需換成更簡單的書)
市面上的分級繪本特別多,最便宜的也要接近100元一級,貴的要將近500元一級。而分級讀物動不動就是8、9級的,就算只是買「學齡前」的,要要好幾級,比如牛津樹,學齡前的幾級買下來也要大約2000元了!
每一套分級閱讀的書也特別多本,要是買回來孩子不喜歡或者難度梯度不適合,不僅浪費錢,放在家裡還佔地方。
當我開始研究分級閱讀,想要入手相關繪本時,還真是一時間摸不著頭腦,不知道該買哪一套。網上有很多關於分級閱讀繪本的介紹,但是單獨看介紹和評價,感覺每套都特別好!有一些測評和對比,但涵蓋的書目也不全面。
於是咬咬牙做了這個選題,把目前國內引進的,適合0-6歲學齡前孩子(或者說英文初學者)的分級讀物,一共12套買了回來。
我在初篩的時候,首先考慮國內有售(這也是我沒有選擇「海尼曼」的原因——國內沒有渠道購買正版)。
其次是選擇知名度比較高、購買評價較好的分級讀物(「企鵝分級」那一套除外,是衝著它出版社的名聲去的,後來才發現買它的很少)。
最後,儘量選擇原版的。因為擔心書在被引進時會被刪減或改動、不夠原汁原味,所以有原版的儘量買的原版,沒有原版的才找的引進版。買回來後的確也發現,一些引進版在做了內容修改,一些引進版分級和原版不同(至於調整後是否更適合中國孩子閱讀就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
最終,我買回來做對比的12套分級讀物為:I Can Read, 蘭登Step into Reading, 紅火箭, 迪士尼分級讀物培生兒童英語,培生幼兒英語,學樂小讀者,牛津閱讀樹,企鵝分級讀物,ABCtime, 大貓,我的第一套圖書館。
I Can Read, 蘭登Step into Reading, 紅火箭, 迪士尼分級讀物培生兒童英語,培生幼兒英語,學樂小讀者,牛津閱讀樹,企鵝分級讀物,ABCtime, 大貓,我的第一套圖書館。
這些分級讀物,各有特色,希望通過這篇文章的詳細梳理,能幫你選到適合自己孩子的分級讀物。
文章特別特別長(這可能是我的公眾號發表過的最長一篇了),怕長的同學可以先看這個總結表:
每套書我都簡要總結了它的特點和不足之處。圖文的星級評價我是按照以下標準來評價的:
內容星級評價標準:
分級是否體系完整、分布均勻
內容重複性是否合適
故事是否有趣
是否包含多個題材
是否有受孩子喜歡的中心人物
圖片星級評價標準評價:
配圖是否能反映文字內容
圖片細節是否處理得好
圖片配色是否賞心悅目
整套書配圖風格是否一致
紙張質量
雖然我儘可能客觀地呈現出每套的書的特點,但可能對於某些細節,你會有不同的看法,比如「整套書的配圖和文字風格不一致」,說不定正是你想要的特點;又比如「是否包含多個題材」,你可能覺得某類題材家裡已經有很多了,不需要包含豐富的題材……這也是為什麼我說,沒有最好的分級讀物,只有最適合你的孩子的。
接著看下去,來詳細了解一下每一套書吧!介紹順序是:
1. 紅火箭
2. 牛津閱讀樹
3. 美國版大貓
4. ABCtime(RAZ)
5. 學樂小讀者
6. 迪士尼分級讀物
7. 培生幼兒英語(Rigby Star)
8. I Can Read系列
9. 我的第一個圖書館
10. 蘭登分級(Step into Reading)
11. 企鵝分級
12. 培生兒童英語(Story Worlds)
文末有我仔細對比這些分級讀物後的體會和我的個人推薦。沒時間看完的朋友可以直接拖到文末看「我的總結與推薦」。
《紅火箭(Red Rocket Readers)》這套書分級明確、循序漸進,非常適合用來當作英語入門的分級讀物。
每個級別包含24本虛構類(Fiction)和24本非虛構類(Non-fiction)的書,內容足夠多,以此擴展、鞏固孩子的知識。
它對初學者的等級劃分較細,並且開始階段的句式重複性很強。書中內容貼近生活,因此孩子很容易學以致用。值得一提的是,這套書在保證科學分級的同時,故事也完全沒有忽略趣味性和完整性,這是不少其他分級讀物沒能做到的。
▲適合學齡前的一共有5套,
每一套《紅火箭》都有盒子,方便收納
出版社:Flying Start Books(紐西蘭)
作者:Pam Holden
插圖:Pauline Whimp,Lamia Aziz等
特點:分級科學、體系完整;
含虛構類&非虛構類 48本/套;
適合學齡前孩子閱讀的書目多;
內容貼近生活、趣味性較強;
句式有重複性、加深印象。
編寫這套書的Pam Holden是有30多年教育經歷的老師、作家,她的學生包括那些把英語當做第二語言的孩子。因此她很熟悉英語學習者進階的過程,以及如何引導他們。因此,這套書循序漸進,按「字母—單詞—短句—段落」的順序逐漸提高難度。
▲主編Pam Holden,
教師、普及識字專家、作家。
這套書一共有15個級別,符合Guided Readig Level、藍思等多個權威分級標準。所有分級如下圖(每個級別用不同顏色區分):
▲《紅火箭》的所有分級,以及對應的
Guided Readig Level、
R/R intervention和Lexile(藍思分級)。
按照Guided Reading Level, 學齡前的孩子適合ABCD等級的書,對應《紅火箭》中的:
• 字母探索 Alphabet Explorers(紫色)
• 預讀階段 Prereading(粉色)
• 啟蒙階段 Emergent(洋紅色)
• 初階一 Early Level 1(紅色)
• 初階二 Early Level 2(黃色)
購買渠道:京東 、淘寶、噹噹
版本:「蓋世童書」引進版(和原版一樣)
參考價格:228-336/級(30-48冊不等)
▲從上到下依次為:
「字母探索」、「預讀階段」、
「啟蒙階段」、「初階一」、「初階二」。
左邊為非虛構類,右邊為虛構類。
字母探索( Alphabet Explorers)
這一階段著重學習26個字母,外加4個字母組合("ch"、"ph"、"sh"、"th")。不同於其他階段,這一階段的書只有30本,且都是用真實照片配圖的。
每本書針對一個字母,每頁介紹一個包含該字母的單詞。讓孩子熟悉該字母的大小寫,以及它在單詞中的發音。比如「A-a」本:
▲封面圖提示了與「A」有聯繫的單詞——Apple;頂端有A-a的大小寫。
▲每頁頂端都有大小寫的A-a、加深印象;
在單詞中出現的A/a都被標紅。
這個階段仍然是以熟悉字母為主,但是加了一點:每本書都有一個主題。因此,與該主題相關的多個字母都被歸納到了同一本書中。
相比上一個階段,這個階段更激發孩子的思考、對字母的運用也更加靈活。另外,這個階段出現的不再僅僅是字母,而是句子——雖然都是「Ais forapple.」這一相同句式。
比如,《Dress-up Day(換裝日)》一書就以換裝小遊戲為主題,把p、q、s、l等字母鞏固了。
▲標題是「換裝日」,提示這本書出現的所有單詞都是不同的裝扮;
封面圖是一個扮成海盜樣子的人。
▲教學指導。「Teacher Talk」裡提示
一些能提起孩子興趣的問題;
「Key Letters」中列出了
本書著重學習的字母。
▲Pirate海盜、queen女王、sailor水手、
lion獅子等8個不同的裝扮
從這個階段起,就是正式開始閱讀了。「啟蒙階段」的句式重複性很高,通過這些重複,孩子們能記住固定的表達方式,外加一些單詞的變化。
每本書都有一個主題,因此孩子們能知道在什麼樣的情境下可以用上這些表達。
比如,《Let's Play Ball (一起玩球吧)》就描述了玩球的場景,重複句式:「We like to throw balls(我們喜歡扔球)」
「throw(扔)」可以換成「hit(擊)」、「kick(踢)」、「bounce(彈)」等來表達不同的動作。
▲封面是有趣的小丑耍雜技。
你猜到這幅圖對應的句子是什麼了嗎
——「We like to juggle balls.
(我們喜歡用球來耍雜技。」)
▲We like to throw balls.
(我們喜歡扔球。)
▲We like to hit balls.
(我們喜歡擊球。)
▲We like to kick balls.
(我們喜歡踢球。)
▲We like to bounce balls.
(我們喜歡彈/拍球。)
讀完這一本書,下次孩子打球的時候就能把學過的語言和真實情景聯繫起來。我們再加以提醒,他們很容易就能用英文表達自己了。
這一階段的書裡還有許多其他的表達,比如描述高的東西《How Tall?》、喜歡的食物《Yes, Please!》、什麼東西是燙的《Hot Stuff》、我們能聽到什麼《Listen to That》……
別忘了和孩子一起把這些句子應用到生活中來,隨學隨用,自信心簡直要爆棚!
從之前那張分級表中就可以看得出來,「初階一」和上一階段的難度等級交叉很大。但差別是,「初階一」中較難的書佔比變多了。於是在補充更多話題和表達方式的同時,逐漸過渡到更難的閱讀層次。
這一階段的書普遍句子更長、單詞更豐富。比如《Spots and Stripes(斑點和條紋)》,這本書介紹了各種各樣帶有斑點或條紋的小動物:
▲《Spots and Stripes》的封面,
顯眼等級色——紅色。
通過這一階段的學習,孩子們會掌握更多的表達方式,在日常生活中能運用的機會也更多。
這個階段的難度有顯著上升,字體變小。每一頁不再是以單句為主,而是變成了2-4句前後關聯的話(仍有固定模式),這意味著表達變得更複雜、有邏輯。
比如《Everyone Reads(每個人都讀書)》這本書中,就以每個人不同的喜好為話題,把不同的人「喜歡什麼、會做什麼、他會閱讀什麼相關書籍」三個句式有邏輯地聯繫在了一起。
▲媽媽喜歡做菜。
她會做好吃的食物。真香!
她會看關於烹飪的書。
▲爸爸喜歡運動。
他也喜歡看一些體育賽事。
他會看關於運動的書。
▲哥哥喜歡飛機。
他會做一些飛機模型。
他會看關於飛機的書。
▲姐姐喜歡跳舞。
他會做一些飛機模型。
他會看關於飛機的書。
另外,這個階段中引入了過去時,並在幾乎一半的書中使用。這是因為在英語中,人們默認敘述的事總是已經發生過的,因此他們在故事敘述中幾乎總是使用過去時。所以,這個階段還是從日常表達到故事敘述的過渡。
比如《The Birthday Surprise(生日驚喜)》就記敘了Grace生日這天發生的事。
▲爸爸媽媽給Grace準備了一個驚喜,
需要她沿著繩子去發現它。
▲生日快樂,Grace!
繩子通向門外。
Grace沿著繩子走出門外。
▲經過一段長長的旅程,
Grace終於來到繩子盡頭——
她的禮物原來是一隻可愛的小狗!
補充一點,我這裡舉的例子大多數是虛構類的書(fiction),是由不同的插畫家配圖的。但還有同等數量的書是非虛構類(non-fiction),這些書則是用的實拍照片配的圖。
雖然在圖片美不美這個問題上「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不過就我看來,《紅火箭》是賞心悅目的。
小結
《紅火箭》分級非常細、每一級都有大量的讀物。「基礎階段:字母探索」和「預讀階段」都是以熟悉字母為主要目的;正式的閱讀則是從「啟蒙階段」開始。「啟蒙階段」、「初階一」和「初階二」都比較適合學齡前孩子閱讀。
總的來說,在保證重複性的情況下,這套書中每個故事的趣味性還是被平衡得很好。有主題、有線索,而且能激發孩子的辯證思考,讀起來不會覺得枯燥。配圖也總體精美,為這套書增色不少。
只要談到分級閱讀,就一定少不了《牛津閱讀樹(Oxford Reading Tree)》。它在英國是很多學校的閱讀教學材料,在全球有130多個國家使用。我測評的是其中最有名的《Biff,Chip and Kipper》系列,學校版。
出版社:Oxford University Press(英國)
作者:Roderick Hunt
插圖:Alex Brychta
特點:分級科學、體系完整;
只有虛構類故事 約30本/套;
適合學齡前孩子閱讀的書目多;
內容貼近生活,趣味性強;
相同的人物、角色貫穿整套書;
敘述方式符合英文閱讀習慣。
BBC在《牛津閱讀樹》30歲「生日」的時候,還專門發了一篇報導祝賀它:
▲BBC在2016年時發的報導,「Biff, Chip and Kipper系列:30年教孩子閱讀」。
但誠實地說,我在剛拿到這套書的時候,心裡是充滿懷疑的。其中很大一個問題是,這套書從最開始的1+階段就大量運用過去時。我不禁想:這真的適合初學的孩子用嗎?
為此我查了很多資料,甚至了解到,因為「過去時」這個問題,香港在引進這套書的時候——也就是《牛津故事樹(Oxford Reading Tree)》,特地把前幾個階段的時態都改成了現在時,以適合中國孩子的學習。但是,這樣的改變真的有必要嗎?
▲香港引進版,改名為
《牛津故事樹(Oxford Story Tree)》
我的結論是沒有必要。「過去時」在英文中,本來就是故事敘述的主導形式。學一種語言並不只是記住多少個單詞、背會它的各種變位,更重要的是了解它的實際應用以及背後的思維模式。《牛津閱讀樹》之所以稱之為「閱讀樹」,就是因為它是用來培養英語為母語的孩子的閱讀習慣的——這種「習慣」包括了熟悉故事敘述的基本形式。孩子今後閱讀英文小說,「過去時」真的是再常見不過了,現在為了符合中文的思維模式而改了時態,今後又要花多久去糾正呢?
▲大意:「大多數故事都是用一般過去時敘述的。這些故事都是已經發生過了、然後才被講述出來的。這是多年以來流行的敘述方式,也是最為讀者、作家所習慣的。」
摘自:The Editor's Blog
因此,我們完全不用對「過去時」大驚小怪,要想孩子像學母語一樣學外語,就使用原汁原味的教材就好了。不過我們的確沒有國外孩子的語言環境,對此,可以用《紅火箭》之類的分級讀物來配合使用。
《牛津閱讀樹》和其它分級讀物還有一個顯著的差別是,別的分級讀物幾乎都有各式各樣的角色,可《牛津閱讀樹》卻只有固定的幾個:Biff、Chip、和Kipper三個孩子、爸爸媽媽和Floppy小狗。難道不是角色越多樣化越好?
▲全家福:
爸爸媽媽Biff, Chip, Kipper和小狗Floppy
這還真不一定,多樣的角色可能會給孩子帶來新鮮感,但始終如一的角色更有可能給他們一種這些角色在陪伴他們成長、是他們的好朋友的感覺。而且,「多看效應(Mere-exposure Effect)」揭示了一種心理現象,即人們會更傾向於他們經常看見的事物。因此,角色的重複正是《牛津閱讀樹》的出彩之處。
▲橫軸:接觸機會;縱軸:偏好。
表示:人們對某人、物接觸的閱讀,
越傾向於喜歡他。
當然,喜好還得看孩子自己。我上星期收到的留言裡,既有說孩子對《牛津閱讀樹》、甚至把閱讀它當成「獎勵」項目的,也有說一買回去就閒置了的。所以,不管我的測評把它說得多好或多不好,都不如真真正正地讓孩子體驗一下、讓他自己決定。
另外,我也會在之後的文章裡和大家分享一些閱讀技巧。也許很多優秀繪本實際上是被不會講故事的爸爸媽媽耽誤了呢。
好了,把疑慮解決了,接下來詳細介紹《牛津閱讀樹》的分級。這裡我選的是「學校版」(相比之下,「家庭版」只是輔助閱讀,內容不及「學校版」豐富)。牛津對分級有自己的一套體系,根據年級、年齡有對應的級別,如下圖:
根據上圖,適合學齡前孩子閱讀的級別有:
• Level 1(無字書)(淡紫色)
• Level 1+(粉色)
• Level 2 (紅色)
• Level 3(黃色)
• Level 4(淺藍色)
購買渠道:京東 、淘寶、噹噹
版本:牛津原版
參考價格:約380-550元/級(24-36冊不等)
音頻:支持毛毛蟲點讀筆
再詳細介紹之前,我先說明一下《牛津閱讀樹》裡的三種書:「初句(First Sentences)」、「固定模式的故事(Patterned Stories)」和「故事(Stories)」。
「初句」本中,所有句子都是適合孩子最開始學認字用的短小、簡單的句子;
「固定模式的故事」中,句子的模式會重複出現;
到「故事」本時,重複率減少,變成完整、流暢的故事了。
每一本書後面都會註明是哪一種類的。
前四級就是「初句」-「固定模式的故事」-「故事」的過渡。具體我會在後文分析。
另外,《牛津閱讀樹》的故事很有趣,故事雖然短小,但每一個故事都有完整的故事線:開端、發展(高潮/轉折)和結局。沒有一個故事是平鋪直敘的,每個故事都會先拋出一個「包袱」,引起你的興趣,而最後都有一個比較讓人意外的結局。加上故事有固定的主角,真的有看迷你美劇的感覺。
不過這也只是我的觀點,不強行給大家灌輸。大家可以看看我之後舉的具體例子,自己感受。
因為Level 1是無字書、只有擬聲詞,是用來讓孩子適應書本的,我覺得沒有必要,就直接從Level 1+開始分析了。
Level 1+主要是讓孩子熟悉一些簡單的句子,並過渡到閱讀故事。因此,約2/3是「初句(First Sentences)」,1/3是「固定模式的故事(Patterned Stories)」。
這一階段的「初句」主要是日常表達,因此句子都是從「我」的角度出發的。比如:
「我」發出命令,讓貓走開:
▲《Kipper's Diary(Kipper的日記)》
即使主人公切換成了小狗Floppy,也仍然是從Floppy的角度出發。「我」是一條好狗:
到了閱讀故事的階段,敘述者由「我」轉換成了講故事的人,時態也從「一般現在時」轉換成了「一般過去時」。
講述在公園裡大家都玩了什麼:
這個階段的故事都是「Patterned Stories」,即故事裡的每句話都有固定的、重複的模式。比如《What a Mess!(真是一團糟)》中,就一直重複「Sb. made sth. (某人做了某事) 」這個句式:
▲ Chip做了一條圍巾。
Biff做了一個小貨車。
這一級增加了「故事(Stories)」,相比於「固定模式的故事(Patterned Stories)」,這種類別中的句子重複性低、故事更自然流暢。
▲Level 2中的「First Sentences」、「Patterned Stories」和「Stories」大概是1:2:3的比例。
這一階段的「Patterned Story」中,重複的部分變長、變複雜,不再僅僅是重複單句,而是重複由多個句子構成的一個模式。比如《Monkey Tricks(猴戲法)》中:
另外又沿用「They looked for(Animal). (Animal) were (adj.)」的形式繼續介紹鸚鵡、大象、猴子。到故事的結尾來了個小幽默:
「故事(Stories)」就跳脫出了固定模式的限制,不再有重複,專專心心講故事。比如《The Baby Sitter(保姆)》這本書,就講了爸爸媽媽不在家、保姆照顧三個孩子時發生的故事:
這就是一個完整的「Stories(故事)」故事了。之後的三、四級都是以這種類型為主,我就不在累述了。可以看一下二~四級的難度攀升:
小結:
《牛津閱讀樹》能成為英國經久不衰的閱讀教材還是有其原因的。它有受孩子喜愛的角色、連續性強,而且故事都很有趣。
但它的優點也同時是它的不足:它的題材相對單一,全都是圍繞這家人的故事;沒有其它例如科技、自然等主題。因此,可以選一些其它讀物作補充。
最後,雖然我只介紹到Level 4,但到Level 5會有更大的驚喜——《The Magic Key(魔法鑰匙)》系列,孩子們找到了魔法鑰匙,引入幻想的元素。到這個程度的小朋友可以開啟更奇幻的旅程。
《大貓(Big Cat)》同樣是被英國學校列為教材的一套書,內容和圖片質量沒得說。它的涉及的題材相當豐富,包括故事、自然、科學等方面。插圖我覺得也很有特點,不像一般插圖那樣一板一眼——勾線顯得很稚嫩,色彩運用卻非常大膽,完全就是孩子的繪畫模式嘛!而且它的書都是大開本的,對孩子很有視覺吸引力。
出版社:Harper Collins(美國)
作者:多個
插圖:多個
特點:分級科學、體系完整;
含虛構類&非虛構類 約22本/套;
內容豐富,涉及自然、科學等主題;
插圖顏色鮮明;
句式有重複性。
需要解釋一下,《大貓》分為英版和美版。在英國,它是被當作教材使用,所以體系龐大、數量多。 而美版是在此基礎上精選出部分書籍,按每個級別科普類和故事類5:5配比的。
《大貓》按倫敦大學學院的分級設置,可以看到每個級別對應的年齡段,以下是英版的全部分級:
如圖,最開始的兩列顯示了適合3-5歲孩子閱讀的等級:
• 00級(無字書) (淡紫色)
• 第1級:1A & 1B(粉色)
• 第2級:2A & 2B(紅色)
• 第3級:3A & 3B(黃色)
購買渠道:京東、噹噹
版本:美國版
參考價格:約480元/級(44冊)
音頻:支持小達人點讀筆
這一級別的書以詞組、短句為主,用生動的圖畫吸引孩子,培養興趣。
通過生活裡常見的事情,讓孩子熟悉一些單詞。比如《Getting Dressed(穿衣服)》就介紹了穿戴的各式衣物該怎麼說:
接著,還以「My ...」的模式介紹了靴子(boots)和傘(umbrella)。最後是一個回顧圖,裡面有這本書中出現過的所有物件:
這是《大貓》的一個特色:在結尾展示出所有重點內容相對的圖案,可以引導孩子回憶這本書主要講了什麼。比起文字測驗,這樣的形式更輕鬆有趣。
在《Fly Away Home(飛走)》中,這個圖就指示了小瓢蟲(ladybudg)從家飛走後經歷的旅程:
通過這張圖,就知道原來這本書裡寫了小瓢蟲從樹上(tree)到葉子上(leaf),再到棚子上(shed)、到池塘裡(pond)等地方:
比起文字測驗,這樣的形式不是更輕鬆有趣嗎?
這個階段的科普類書籍也相對簡單,重點單詞不僅在句子中出現,還在圖中被重點標示出來:
這一級別的故事,句子變長、變複雜,不過仍有固定的模式。
《大貓》裡有不少優秀的故事,我們可以來看一個感受一下。《Where Is the Wind?(風在哪兒)》,講述了一隻小鼴鼠,從沒見過風,於是四處詢問、執著地想要見見風的「真面目」:
▲鼴鼠說:「你好,蜜蜂。
你見過風嗎?」
蜜蜂說:「沒有。」
▲鼴鼠說:「你好,老鼠。
你見過風嗎?」
老鼠說:「沒有。」
鼴鼠又問了鹿、蛤蟆,大家都沒見過。最後,保護小鼴鼠一顆童心的媽媽還問小鼴鼠是否見到了風,小鼴鼠懊惱地說:「根本就沒有嘛!」
▲媽媽問:「你見到風了嗎?」
小鼴鼠說:「沒有。它根本就不存在嘛!」
這一等級的科普類內容顯然豐富了很多,有關於植物的、動物的、人體科學的、自然的等等。
《What's in the Shell?(殼裡有什麼)》介紹了有帶殼的植物,和卵生的動物:
《Shapes on the Seashore(海灘上的形狀)》通過海灘上常見的東西來認識形狀:
我的推薦中,第3級是被標灰了的。這是因為這是官方推薦更大的孩子閱讀的,但是這一級中有很多前兩級沒有的、新奇的類型(如韻律詩)的書,我按捺不下地想要分享給大家。況且,我試讀了一下,難度也就還行,用作親子閱讀完全可以。大家可以看我接下來的介紹,再根據自己孩子的水平選擇。
這一級的故事的確難度比前面兩級高一點,但可以當成繪本來讀,不要求孩子一定要認識書上的每一個單詞,只要他們能享受故事就行:
▲《It was a Cold, Dark Night
(那是一個又冷又黑的夜晚)》
這一級別還引進了有韻律的故事(rhyming story),是我覺得很有意思的,比如《Rat-a-tat-tat(敲門聲)》中:
這裡面的「cat(貓)」和「hat(帽子)」形成韻律。另外「a goat in a coat」、「a dog and a frog」、「pajamas...bananas」也都形成韻律,讀給孩子聽會特別有意思:
小結:
《大貓》最出彩的一點就是它豐富有趣的內容和活潑的配圖,相信是很多孩子會喜歡的類型。適合初學者的等級包括第1級和第2級,不過有點基礎的孩子還可以選擇第3級。
美版的數量不算多,每個等級分A&B兩套,一套大約20本書,因此不會陷入「刷書」的枯燥局面。
真要說有什麼缺點的話,可能價格算一個,不過這是原版書的通病——太貴啦。
ABCtime其實就是RAZ(Reading A-Z)的引進版。因為原版體系太龐大,所以在引進時精選了450本讀本,做成10個級別的套裝。這套書在低階段仍然以重複性為主。
出版社:「現代教育出版社」引進
作者:多個
插圖:多個
特點:體系完整,內容豐富;
含虛構類&非虛構類 45本/套;
句式重複性高;
有應用軟體「ABC Reading」。
Reading A-Z原本是幾乎完全按照Guided Reading Level(GRL)來分級的:
引進之後,考慮到中國孩子英語啟蒙較英語國家的孩子更晚,所以做了一些調整:
▲引進後的分級(最右列為Guided Reading Level-GRL)
因為很難說這個「調整」是以什麼為準、是否有科學依據,我還是以原來的分級標準為準向學齡前的孩子推薦(大家可以視自己孩子的具體情況選擇):
• 第1級 (對應原版的aa級)
• 第2級 (對應原版的aa級)
• 第3級 (對應原版的A、B級)
• 第4級 (對應原版的B、C級)
• 第5級 (對應原版的D、E級)
購買渠道:京東 、淘寶、噹噹
版本:「現代教育出版社」引進版
參考價格:約158元/級(45冊)
音頻:「ABC Reading」app
這一級主要是認識字母的。每個字母都有一本小書,裡面有以該字母開頭的5個單詞。除此之外,還有按字母順序分的幾個字母的合集。
比如字母F本:
▲以字母「F」開頭的單詞:
four(四),fox(狐狸)
合集本按照字母順序分組,把之前出現過的單詞整理一部分出來,比如A-F本:
這一級讓孩子通過圖示的內容猜到說的是什麼東西,因此還有很多未連成句的詞組、短語,比如《Hallow(萬聖節)》這一本:
這一等級也有很簡短的句子的表達,比如《Get Dressed(穿衣服)》這本中:
每個等級都有一本「閱讀指導」,裡面有該等級書籍的所有翻譯:
在引進時做得不太好的一點是,每本書原本GRL的等級沒有標註,且書的題材也沒有標註。好在他們還同時引進了線上學習軟體:ABC Reading,包含了全套1800多本書,可以對照使用:
每本書的情況在開頭有詳細的介紹,比如單詞數、適合年齡等。還可以選擇「閱讀繪本」或「跟讀挑戰」:
小結:
原版Reading A-Z是體系非常全面的一套書,它覆蓋的題材也非常豐富。通過閱讀RAZ能夠給孩子迅速「掃盲」,並且明確他/她在Guided Reading Level(GRL)的哪一級,然後去找相應的書籍閱讀。
在引進時,紙質書上沒有標出原本的分級,可能會讓一些為了知道自己孩子英文水平的父母找不到參考。不過,對大多數父母來說,教孩子閱讀並不是一個如此「科學、嚴謹」的任務。只要能讓孩子學到東西,就是好書。
另外,這套書還有配套的應用軟體——ABC Reading,裡面的內容更全(包含1800多本書),並配有音頻和小測。
《學樂小讀者(First Little Readers)》是美國Scholastic出版的一套專門針對低齡孩子的英語學習書籍,這也是為什麼它就叫「First Little Readers(初級小讀者)」的原因。
它沒有非虛構類(non-fiction)的主題,如自然、科普,全是小故事。不過,因為它的趣味性不錯、分級明確,而且性價比高,所以還是比較推薦的。
出版社:Scholastic(美國)
作者:Deborah Schecther、Liza Chalesworth等
插圖:未介紹
特點:針對初級小讀者,分級明確;
只有虛構類 25本/盒;
趣味性較強、重複性高;
價格較低。
它和《紅火箭》其實可以算作一個類別的,都注重重複性。但相比之下,《學樂小讀者》更加「樸實」——每本書只有巴掌大,用的是普通紙張而非光面紙,配的插圖細節較少(不過也挺好看)。
《學樂小讀者》是按Guided Reading Level分級的,一共有ABCD和E-F五套,其中前四套適合學齡前孩子閱讀:
• A級(Level A)
• B級(Level B)
• C級(Level C)
• D級(Level D)
購買渠道:京東 、淘寶
版本:Scholastic原版
參考價格:70元/級(25冊)
音頻:有音頻,但不支持點讀
A-D級的形式變化不大,都是以重複句型為主,不過在句子長短、詞彙量上有所提高。
因為《學樂小讀者》確實「樸實」,沒有搞那麼多類別,而且每一級確實只是詞彙和句型的拓展、而沒有更複雜的變化,我就不一級一級地分析特點了。接下來,我挑了一個小故事,讓大家感受一下它的趣味性:
A 級中的《What Shines?(什麼會發光)》:
大家可以看看接下來我隨機抽取的幾本書的內頁,主要看看它的插畫是否是你喜歡的風格:
《What Do I Need?(我需要什麼)》,A級。
▲《What Do Monsters eat?(怪獸吃什麼)》,B級。
▲《Snow tracks(雪地裡的足跡)》,C級。
▲《Hot Dog, Hot Dog(熱狗,熱狗)》,D 級。
小結:
《學樂小讀者》分級明確,適合學齡前孩子閱讀的書籍較多。它的內容有趣,都是一些有意思的小故事。主要能夠培養孩子對英語的興趣,並增加孩子對詞彙、句型的積累。
這套書沒有關於自然、科學等非虛構類的書籍。另外,雖然配有音頻,但不能點讀還是比較遺憾的。但是對一些有英語基礎的家長來說,《學樂小讀者》是非常不錯的選擇。價格很有優勢。
是不是大家都有這種感覺:打著「迪士尼」的旗號來做分級閱讀是認真的嗎?
不過,還真別對這套書存有偏見。它的趣味性是真的強,都是一些孩子們會喜歡的人物——Elsa公主、獅子王、小汽車……尤其是當孩子們看過這些動畫片、想要了解更多這些人物的故事,這套書就會對孩子產生很難得的吸引力,讓他們主動閱讀。還有什麼比這更珍貴的呢?
另外,它的分級也做得不錯,我看了預備級的三個級別,自然拼讀、常用句式、趣味故事,循序漸進,倒是挺適合孩子讀。分級加上趣味性,也許這就是為什麼它的購買評論普遍贊好的原因吧。
出版社:人民郵電出版社(中國)
編輯:童趣出版有限公司
插圖:迪士尼版權
特點:分級明確、體系較完整;
只有虛構類 約30本/套;
改編自迪士尼動畫的經典故事,
趣味性很強。
這套書不能點讀,但每本書的背後都有二維碼,可以掃碼聽音頻。我試驗了一下,發音是很標準的美音,但不管是原速還是「跟讀」,播放速度都比較快,可能需要大家手動暫停讓孩子跟上了。
這套書的共分「預備級」、「基礎級」、「提高級」三個大級:
其中,「預備級」中的三個小級都很適合年齡較小的孩子閱讀:
• 預備級 第1級:自然拼讀
• 預備級 第2級:常用句型
• 預備級 第3級:趣味故事
購買渠道:京東 、淘寶、噹噹
版本:人民郵電出版社
參考價格:約120元/級(32冊)
音頻:掃書後二維碼聽音頻
第1級是學習自然拼讀的,讓孩子認識字母,以及每個字母的通常發音。書中重點字母被標為紅色,很顯眼。
我們就以《Be Careful, Pooh Bear!(小心,維尼熊)》為例,來看看這一等級的編排結構:
▲《Be Careful, Pooh Bear!
(小心,維尼熊)》封面
▲首頁列出重點單詞,
其中紅色的是高頻詞(Sight Words)
這一階段主要是用來熟悉字母、認識一些單詞的。句子都較為短小,重複性低。
這一階段介紹了常用的30個句型,每本書重複某一個特定句型。句型包括「It is (季節) 」、「I like (我喜歡)」、「I feel (情緒)」等。
《I Am Sofia (我是Sofia)》中介紹了「I am」句型來表達自己的角色:
也會有一些更難的句型,比如《We like colors!(我們喜歡各種顏色)》中,就介紹了「sb. likes 顏色)」和「as...as (和...一樣)」:
▲《We like colors!
(我們喜歡各種顏色)》封面
▲Lightning喜歡紅色。
他像玫瑰一樣紅。
/Sally喜歡藍色。
他像天空一樣藍。
▲Mater喜歡褐色。
他像土壤一樣是褐色的。
/Fillmore喜歡綠色。
他像仙人掌一樣綠。
最後還有一個小互動,可以用配套的卡片來做。從指定顏色的卡片中挑選一張,最後拼成的就是這本書的重點句型啦:
這個級別官方推薦是5-7歲孩子閱讀的,不過其實也不是很難,小一點的孩子在家長陪伴下也可以讀下來。不再是重複單一句型,不過仍有一定重複性。篇幅變長,每本約22頁。要注意的是,這些故事都是由迪士尼故事改編而來,和原故事相關,但並不完全按照原來的主線來講,也沒有那麼多細節。
▲《Anna's best friends(安娜的朋友們)》,改編自《冰雪奇緣》。
因為篇幅較長,我就不展示整本書了,以下是其中兩張圖,可一參考一下難度:
▲馴鹿斯文是克裡斯多夫的朋友。
他們總是呆在一塊兒。
▲這是在雪橇上的一場冰雪冒險。
快跑,斯文!快逃離狼的追趕!
小結:
《迪士尼分級讀物》的亮點就是用了經典的角色,看過迪士尼動畫的孩子很容易感興趣。這樣,他們自發地閱讀就是自然而然的事了。興趣是學習最大的驅動力。
從編排上來看,這套書比預期得要好。「預備級」含有自然拼讀、常用句型、趣味故事出了三套,針對性很強。
這套書也有一個明顯的不足,就是對自我「I」、「We」的表達較少,因為都是講迪士尼裡的「別人」的故事的——不過,也不要低估了孩子變通的能力。
雖然中譯版直接譯為「培生幼兒英語」,但其實培生(Pearson)是英國一個很大的教育和出版集團,這套書只是它出版的其中一套。它和後面會介紹到的《培生兒童英語》沒什麼聯繫,甚至都不是一個公司出的,大家不要混淆了。
它的原版叫「Rigby Star」,原本就是一套針對幼兒園(Reception)和低年級(KS1)孩子的一套讀物,由湖北少年兒童出版社引進到中國後反響也很好。因為內容簡單、易懂,初學英語的孩子對它沒有牴觸情緒,用來培養興趣是很不錯的選擇。
不過,內容相對《紅火箭》、《樂學小讀者》來說偏少,體系不那麼完整,所以要是孩子已經有一些基礎、想要積累更多更全的英語表達,建議選擇體系更完整的分級讀物。
出版社:Pearson(英國)
作者:多個
插圖:多個
特點:針對幼兒園和低年級孩子;
含虛構類&非虛構類 約30本/套;
內容簡單有趣,適合英語啟蒙。
「Rigby Star」中的「Rigby」其實是美國動畫《天兵公園(Regular Show)》裡的一個動畫角色的名字,有文化差異不好理解,難怪翻譯的時候省略了。
▲「Rigby」的出處:
《天兵公園》裡的浣熊角色。
《培生幼兒英語》按照年級分成了「預備級(Gigby Star Guided)」、「基礎級(Rigby Star Independent)」以及「提高級(Rigby Star Shared)」,分別對應學前班、一年級和二年級。每個級別中還用顏色區分了難度,比如「預備級」中就包含了粉、紅兩個難度梯度。
如圖,學齡前孩子屬於「Reception(幼兒園)」,對應的等級為:
• 預備級(Rigby Star Guided)
(包含粉、紅兩個難度)
購買渠道:京東 、淘寶、噹噹
版本:"湖南少年兒童出版社"引進
參考價格:118元/套(35冊)
音頻:掃碼聽音頻
市面上還有一個引進版本是按Level A、B分的禮盒裝。它是跨等級混裝的,和「預備級」、「基礎級」內容有重合。Level A、B的分法和原版分法相差大,因此我們還是建議選擇按「預備級」、「基礎級」、「提高級」分級的那一套。
這個等級一共35本書,既有虛構類,也有非虛構類。每本書都只有巴掌大,都是8頁的小故事。「預備級」是一個套裝,含有粉色和紅色兩個難度梯度,不過總體較簡單。
這套書裡不乏一些富有想像力的故事,比如《What is it?(這是什麼)》就講述了一個小男孩如何看到一系列的「新奇事物」,最後發現了藏在屏障後的人的真面目:
這套書比較受非議的點是它的插畫,可能是由於插畫家水平、審美參差不齊。不過我倒覺得這不是什麼大問題,和前面幾個備受追捧的分級讀物裡的插畫沒差太多。比如:
雖然細節偏少,但不失童趣:
▲《Big Monster is Running Away》
《逃亡中的大怪獸》
這個巨人也太油膩了吧——不過他也確實符合了人物個性「greedy 貪婪」:
小結:
《培生幼兒閱讀》引進較早,價格便宜,評論普遍很好。「預備級」適合學齡前孩子用作英語啟蒙。但作為分級讀物,它的覆蓋面不夠廣、知識點較零散。因此,如果是為了培養興趣這套書是完全可以的,但是對於已經有一定基礎、想用分級讀物「爬坡」的孩子來說,建議選擇體系更完整、編排跟嚴謹的分級讀物。
I Can Read其實並不是為了分級而專門編寫的書,而是把幾個系列故事按照Guided Reading Level(GRL)分級,列成書單叫「I Can Read」。因此,即使同一個系列裡的故事,難度跨度也比較大。而且適合零基礎孩子閱讀的系列較少。
但是我仍然推薦這套書,是因為它裡面的每個故事都精美到可以當做普通的繪本來讀。而且,它也的確出了不少經典,比如《Biscuit(餅乾狗)》系列。
出版社:Flying Start Books(紐西蘭)
作者:Pam Holden
插圖:Pauline Whimp,Lamia Aziz等
特點:分級科學、體系完整;
含虛構類&非虛構類 48本/套;
適合學齡前孩子閱讀的書目多;
內容貼近生活、趣味性較強;
句式有重複性、加深印象。
它的每個系列都有一個中心人物,整個系列都是圍繞ta的故事。之前我們談《牛津閱讀樹》的時候就討論過,這樣的中心人物會更讓小孩子對故事產生感情牽連,因為這個始終一致的人物會伴著孩子們成長。
I Can Read大致分為5級:
My First主要是讓孩子熟悉書本,以簡單故事為主,句式有一定重複性,這個階段建議父母讀給孩子聽。
Level 1也是一些簡單故事,讓孩子在父母的幫助下可以自己讀出聲來。
Level 2仍然需要在父母的幫助下進行,不過故事更長、更複雜了。
Level 3開始,孩子應當能夠獨立閱讀了。
Level 4已經到了「橋梁書」的階段,以段落、短章節為主,為孩子閱讀「章節書」做準備。
這樣看是不是有些點讓人摸不著頭腦?別急,它的書還經過了Guided Reading Level(GRL)評估的。適合學齡前孩子讀的只有:
• Learn to Read with Tug the Pup and Friends!(跟塔戈小狗和它的朋友們學閱讀) :
第一盒
第二盒
購買渠道:京東 、淘寶、噹噹
版本:原版
參考價格:約50-120元/盒(11冊)
音頻:無音頻
不過,I Can Read的精髓其實在難度等級更高的圖書。因此,如果父母願意協助孩子,接下來的幾套書也可以考慮(它們的難度大概是GRL分級系統的E、F):
• …Tug the Pup… (塔戈小狗)的第三盒
• Biscuit(餅乾狗)
• Pete the Cat(皮特貓)
• Little Critter(小毛怪)
購買渠道:京東 、淘寶
版本:「原版
參考價格:Biscuit 250元/22冊
音頻:有音頻
Learn to Read with Tug the Pup(以下簡稱「Tug the Pup」)是這個系列最簡單的一套書。每個盒裝約11本,都是巴掌大的小書,約120元/套(建議要買一起買,或至少前兩盒,不然內容太單薄了),暫無音頻。因為它的插圖風格太得我心了,所以我個人還是比較喜歡這套書的。
▲Learn to Read with Tug the Pup 盒裝
Tug the Pup其實就是一隻叫做「Tug」的小狗(Pup):
它的朋友們名字也是按這個規律取的,比如Nat the Cat(Nat貓)、Pen Hen(Pen雞)、Big Pig(大豬)。這些押運的組合是為了幫孩子們更好地記住讀音,可我很懷疑:這樣真的不會把他們搞得更暈嗎?
第一盒的內容非常簡單,都是短小、有重複性的句子,每本6頁(6句)。比如《The Fireflies(螢火蟲)》這一本:
第二盒重複性變低,故事也變得更有趣了。比如這本D級別的《The Corn(玉米)》:
▲玉米太高了。Big Pig想了個主意。
(他用彈弓把玉米樹打彎)可玉米還是太高了。
▲Big Pig想到另一個主意。他跑去找援兵。
(朋友們把他舉起來,卻還是不行)
「我怎麼才夠得到這個玉米呢?」
▲玉米掉下來。這下Big Pig有很多玉米了!
Nat the Cat有了個主意。
Guided Reading Level(GRL)推薦學齡前孩子讀A、B、C、D四個等級的書,但如果不強求孩子把書上的字都認識、只是為了享受故事本身的話,再高一兩級(E、F)也不錯。而且,我介紹I Can Read也不想因為年齡限制把好書省略掉,所以就先列在這兒,你們的孩子長大點之後要是有需要,也可以參考。
《Biscuit(餅乾狗)》是很經典的一套繪本,它的主角是一隻叫做「Biscuit(餅乾)」的小狗。故事是從小主人的角度寫的,像是Biscuit的專屬日記:
每本書大概25頁,因為篇幅較長,我找了一個朗讀視頻,以便來讓大家更好地感受這套書裡一個完整的故事是怎麼樣的:
▲《Biscuit Takes A Walk(散步)》
視頻來源:Mrs.E's Audiobooks
我很喜歡這套書的插圖,都是由一個插畫師配的,風格一致,都是很溫馨的感覺。接下來我再展示一些內頁,大家可以感受一下:
《Pete the Cat(皮特貓)》也非常經典,已被列入「紐約客兒童暢銷書榜」,現在已發行超過60本,深受世界各地孩子們的喜愛。
Pete the Cat是一隻樂觀、幽默的貓,它的快樂情緒絕對能夠感染孩子。之前按照難度買,這套被我漏掉了,後來才發現是個寶藏:
▲《Pete the Cat Play Ball(打球)》,
視頻來源:Simicrane
因為太受歡迎,這套書還被翻拍成動畫版,在Amazon Prime上能看。
《Little Critter(小毛怪)》更難一點的,也是優質好故事:
這套書還能在App Store裡下載到,叫做「Little Critter Library」,這裡面有大約50本書!
▲「Little Critter Library」手機應用軟體
這個app裡都是有聲書,我聽了一下,是很生動的朗誦,不是機器自動識別轉換成語音的。可以選擇「朗讀」、「跟讀」、「自動播放模式」:
▲《The Fall Festival(秋天的節日)》第1頁
▲《The Fall Festival(秋天的節日)》第2頁
▲《The Fall Festival(秋天的節日)》第3頁
介紹再多,不如親自去試試。「Little Critter Library」有7天試用期:
小結:
I Can Read像一個書單,裡面的每一套書都是精選出來的優秀故事,製作非常精良。它並不是嚴格按照分級來編寫的,而是將已成熟的故事按照再分級。
適合學齡前讀的只有「I Can Read with Tug the Pup and Friends(跟塔戈小狗和它的朋友們學閱讀)」系列的前兩盒,但是有一定基礎、或感興趣的孩子可以讀它的第三盒。這套書都是小開本,第一盒內容較少(主要學發音),看某東評價,有些買家就是因為不值得又退了的;第二盒內容就豐富起來了。
孩子稍大一點後可以讀《Biscuit(餅乾狗)》、《Pete the Cat(皮特貓)》、《Little Critter(小毛怪)》。看到這些書的時候我真是巴不得孩子快快長大,能趕緊接觸到這麼有趣的故事。其中,《小毛怪》可以通過App Store下載「Little Critter Library」閱讀。
《我的第一個圖書館(My First Reading Library)》是英國尤斯伯恩(Usbourn Publishing)推出的的分級閱讀項目中最簡單的一套,包括「Very First」和「First Level 1、2」三個等級。
這套書對於不再喜歡重複、轉而對故事本身感興趣的孩子來說,是非常好的選擇。它的故事都是改編自經典的童話,完全不愧稱為「圖書館」。
但網上很多爸爸媽媽對這套書的很多評價都是:「難」,但如果你覺得它難,很有可能是方法沒用對,接下來就和我一起來看看這套書的詳細內容吧!
▲《My First Reading Library
(我的第一個圖書館)》盒裝
出版社:Usbourne Publishing
(英國)
改編者:多個
插圖:多個
特點:只含虛構類 50本;
偏重故事性,句式重複性低;
改編自經典童話。
「尤斯伯恩」是按照自己的一套體系分級的,First Reading Level 1-4都是童話故事改編的。
到Young Reading Level,就會依次增加非虛構類故事、經典系列(如莎士比亞)、歷史和生物等內容。
除下圖以外,最低等級還有個Very First,是爸爸媽媽輔助孩子讀的,主要以熟悉拼讀規則為目的。
學齡前、但有一定英語基礎的孩子可以讀:
• 我的第一個圖書館(套裝包括):
Very First
First Level 1
First Level 2
購買渠道:京東 、淘寶、噹噹
版本:原版
參考價格:248元/套(50冊)
音頻:喜馬拉雅
▲「第一套圖書館」中的三級:Very First(綠色)、First L1(黃色)、First L2(紫色)
很多爸爸媽媽覺得「我的第一套圖書館」難,就是中了這個Very First的陷阱。怎麼最初級看上去就一大堆字?
▲Very First中的第一本《Pirate(海盜)》
一看,Very First都這麼難,後面的不知道得難成什麼樣,怕了怕了。
別急,後面的First級別還真沒這個難。Very First之所以一上來就這麼多字,是因為——這裡面大部分字不是給孩子讀的!
這就是母語和非母語學習的區別了。母語孩子雖然不能認字,但「聽力」已經相當好了。Very First的設計就是父母念主要情節(小字部分)、孩子認一些簡單的單詞(大字部分):
在這一階段,他們會逐漸過渡到自主「拼讀」,指導意見原話是:「鼓勵孩子儘可能讀出來,但在他們遇到困難時,幫助他們拼讀。」
▲Very First 第8冊《Zoom Zoom》
這樣設計,是為了讓母語為英語的孩子既能享受故事(聽爸爸媽媽讀),又能參與到閱讀中來,並學習一些簡單的拼讀。
但是,非母語的孩子並沒有這樣的聽力基礎,給他們念這麼一大段可能除了「催眠」再沒有別的作用。所以我建議,這個「Very First」還是放在「Not Very First」的階段(略有基礎)再看吧。
相比之下,First Level 1、2反而簡單些。而且,因為都是改編自經典童話,故事也更流暢。這個階段的每本書32頁,篇幅較長。Level 1(黃色)每頁2-8詞,總數不超過150詞。Level 2(紫色)每頁6-10詞,總數不超過250詞。
比如Level 1中的《The Ant and the Grasshopper(螞蟻和蛐蛐)》這一本就講了螞蟻和蛐蛐在夏天一個工作一個玩耍、到了冬天得到不同的結果的故事:
▲《The Ant and the Grasshopper(螞蟻和蛐蛐)》,改編自伊索寓言(Aesop's Fable)
螞蟻用一個夏天築好了巢、囤好了食物,蛐蛐卻只顧著玩。到了冬天:
這樣一看,是不是也沒那麼難?以下是Level 2,難度增加了些,每頁6-8詞,總詞數不超過250個。
▲《Doctor Foster Went to Glouster》,
朗朗上口的押運短句
▲《The Genie in the Bottle》,
改編自「一千零一夜」中的《農夫與魔鬼》
小結:
如果孩子有一定的英文基礎,並且已經到了對故事性的要求較高的年齡階段,《我的第一套圖書館》會是一個非常不錯的選擇。其中,Very First是專門編寫來讓孩子學拼讀的,從First Level開始,故事都是改編自經典童話,讀起來非常有趣。
建議大家從其中的First Level 1、2讀起,從經典童話種感受閱讀的樂趣。Very First反而可以放在後面讀,主要以拼讀、認字為目的。
另外,整套書的圖畫都很精美。
《蘭登分級(Step into Reading)》最大的特點就是:韻律感強,讀起來朗朗上口,是我測評這麼多套裡這個特點最突出的。
但是,它的難度跨度比較大,即使是初階也是需要有一定英文基礎的孩子才能讀的。沒有重點句型的重複,而是像兒歌一樣,流暢地敘述整個故事。
出版社:Random House(美國)
作者:多個
插圖:多個
特點:韻律感強,朗朗上口;
只含虛構類 約30本/套;
難度跨度大,適合有基礎的孩子。
《蘭登Step into Reading》按照自己的標準,分了五個級別:Ready to Read(熟悉書本)、Read with Help(在爸爸媽媽幫助下閱讀)、Reading on Your Own(自主閱讀)、Reading Paragraphs(閱讀段落)和Ready for Chapters(橋梁書)。
同時,它的書還按Guided Reading Level(GRL)分了級:
可以看到,它的最簡單的都是D,而且只有4本,因此適合學齡前孩子閱讀的很少:
• 第一階(Step 1)
購買渠道:京東 、淘寶、噹噹
版本:原版
參考價格:600元/級(30冊)
音頻:支持毛毛蟲點讀筆
不過,因為它韻律感強,所以拿來磨耳朵還是很不錯的。就像學說話一樣,很多孩子可能剛開始話還說不了幾句,兒歌卻能整首整首地背了。因此,我介紹一下它的第一階,供大家參考。
官方介紹中,「ryhme and rhythm(押韻和韻律)」就是這個階段的主打特點。官方推薦這一階段是給學齡前孩子讀的,不過非母語的孩子讀起來可能有些吃力,需要有一定基礎、並在父母協助下閱讀。
▲第一階的重要特點就是「ryhme and rhythm(押韻和韻律)」
接下來,我們就來具體看看這套書是怎麼「朗朗上口的」的。
Giant tracks.
Is it a bear?
Just a boy with
bright red hair!
Pull the sled
up that big hill.
Slide down too fast.
Take a spill!
Pile up snow
to build a fort.
Your wall is tall.
Mine is short.
You throw first.
Missed by a mile.
Splat! Got your hat!
Made you smile.
接下來這本《Ballet Stars(芭蕾明星)》更難一點:
Ballet show today—hooray!
We all dress up a fancy way.
Sparkly ribbons.
Ballet shoes.
Bright white tights.
And new tutus.
We do stretches.
We do bends.
We warm up
with fancy ballet friends.
Ballet arms.
Ballet feet.
Toes point out
and fingers meet.
我對這套書唯一不太滿意的,是它的編排沒有一致性。首先,它的插圖風格差異太大,看上去不像一套書。插圖水平也參差不齊:
▲《Robot Go, Bot!》繪圖簡單畫面看上去有些「霧」
▲《Monkey Play》畫面不清晰,有些「糊」
▲《Jack and Jill and T-ball Bill》這一本的配圖還是挺生動的
▲《Polar Bear Babies》的插圖也不錯
其次,它封面標題用的字體也沒個準,好像想到什麼就用什麼了:
其實標題字體不一致的情況在《培生幼兒英語(Rigby Star)》也有出現,但是培生的畫面要精美一些,看著就協調,蘭登這一套不論配色、構圖還是印刷,它的不協調顯得很突兀。蘭登的好內容值得更好的配圖。
小結:
《蘭登Step into Reading》也是比較難的一套讀物,需要孩子有一定的英文基礎。不過,它的第一階(Step 1)韻律感強、朗朗上口,可能反而比單純重複句式更有利於孩子學習。因為這些有趣的節奏和韻律都能幫助孩子記憶。
「韻律感」這一特點讓《蘭登(第一階)》成為我所測評的這12套讀物中無可取代的一套。
在我測評的所有12套分級讀物裡,只有這一套《企鵝分級閱讀(Penguin Young Readers)》是我不太推薦的。一開始是衝著它的出版社很有名,但拿到手後有些失望。
它只是簡單地按照Guided Reading Level(GRL)的標準,把很多書集合在一起。沒有什麼特點,對不起它的價格。
▲《企鵝分級閱讀(Penguin Young Readers)》
出版社:Penguin Books USA(美國)
作者:多個
插圖:多個
特點:按照GRL標準集合的一套書,
質量不高。
這套書一共分4個等級,每個等級對應GRL裡的不同等級群。比如,Level 1包括A、B、C、D四個等級。
按照Guided Reading Level, 學齡前的孩子適合ABCD等級的書,對應《企鵝分級閱讀》中的:
• 第一級(Level 1)
購買渠道:淘寶、噹噹
版本:和原版一樣
參考價格:198元/10冊
音頻:無
因為這套書的內容比其它測評的實在遜色不少,我就不詳細介紹了,展示一些內頁供大家參考:
▲《Max Finds an Egg
(馬克思發現一個蛋)》
▲《Clara and Clem Under the Sea
(克拉拉和克萊姆在海裡)》
▲《Clara and Clem Take a Ride
(克拉拉和克萊姆去旅遊)》
其實光看圖還看不太出來。它的主要問題是分級不成體系、內容零散。只是把很多書湊在一塊兒,而且這些書的內容參差不齊,質量普遍,還不如去讀正兒八經的繪本。
小結:
這套書既沒有專門為分級編寫的書(如《紅火箭》)那麼嚴謹,單本又達不到繪本的質量。不推薦。
這套書是培生集團出版的另一套分級閱讀,比之前介紹的《培生幼兒英語(Rigby Star)》難得多。因為翻譯的緣故這兩套很容易被搞混淆。
其實,《培生兒童英語》原版叫做「Story Worlds(故事世界)」,原版從最初階段就是大篇大篇的故事。它的故事都很精彩,圖書質量也很好,不過因為確實句子太長太多了,對非母語的學齡前孩子來說,難度較大。
▲《培生兒童英語(Story Worlds)》盒裝
出版社:Pearson(英國)
作者:迪·雷德、黛安娜·本特利等
插圖:貝覃·馬修、伊莉莎白·蒙森等
特點:原版含虛構類&非虛構類
(20本/級);
引進後沒有非虛構類;
且有刪減部分書目;
故事有趣、圖書質量好;
字太多,不適合學齡前孩子。
《Story World》按照年齡劃分了12個等級。1-3級推薦年齡段為4-5歲的孩子;4-6級推薦年齡段為5-6歲的孩子;7-9級推薦年齡段為6-7歲的孩子;10-12歲是橋梁書,過渡到閱讀完整章節。
由「長江少年兒童出版社」引進之後,沒有了非虛構類部分(最右列),並且縮減了書目,把適合同一年齡段的書不論原分級、放入一盒中。因為最初級的都很難,所以沒有可以推薦給學齡前孩子的。
購買渠道:京東 、淘寶、噹噹
版本:「長江少年兒童」引進版
(較原版有刪減,有翻譯)
參考價格:178元/級(20冊)
音頻:掃碼聽音頻
這套書之所以命名為「Story Worlds(故事世界)」,是因為它包含了五個不同的「世界(world)」,每個世界裡的故事類型都不一樣。
▲《Story World(培生兒童英語)》第一級
「Our world(我們的世界)」裡講的都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的故事,比如學校、老師:
▲《The Lost Story Book
(故事書不見了)》
▲《The New Children
(新來的孩子)》
「Animal World(動物世界)」裡是一些關於小動物的故事,比如小狗:
▲《Bingo Wants to Play
(Bingo想玩耍)》
▲《The Big Surprise
(大大的驚嚇)》
「Fantasy World(幻想世界)」中有很多想像的形象,比如巨人Mr.Big:
▲《Mr Big Goes to the Park
(大個子去公園)》
▲《Mr Big Goes on Holiday
(大個子去度假)》
「Once Upon a Time World(經典童話世界)」裡,每個故事都是以「Once Upon a Time」開頭,都是經典的童話故事:
▲《The Lion and the Mouse
(獅子和老鼠)》
▲《The Little Red Hen
(紅色小母雞)》
另外,「Fact World(現實世界)」是非虛構類的,在引進時被刪減了(至少我買的第1級中沒有)。
比較好的一點是,每本書後有中文翻譯,可以幫助到英文不那麼好的爸爸媽媽確定文本意思:
小結:
《培生兒童英語(Story World)》還是一套很不錯的書,它的故事都很精彩。不過,對於學齡前的孩子來說,這套書太難了些。
看完這麼12套,包含了很多個等級的幼兒讀物,說真的,都有點審美疲勞了。到後來看著覺得這個也不錯,那個也不錯,有些第一「眼緣」不太好的,在經過深入了解之後,也發現了它值得喜愛的特點。
不過我還是儘量客觀地總結一下:
綜合來看,我推薦從紅火箭、大貓、ABCtime裡面選一套,搭配牛津樹使用。這四套都是專門為分級制定的,體系完整,可以根據這些讀物確定孩子的英文閱讀等級,並按等級一點點往上爬。它們之間的主要差異是,紅火箭、大貓、ABCtime都是題材廣泛的,而牛津樹故事有連續性,所以建議搭配使用。
另外,對有一定基礎的孩子,推薦蘭登Step into Reading、I Can Read系列和「我的第一個圖書館」。
蘭登Step into Reading韻律感強,可以加強孩子的語感,韻律也能讓孩子記得更快(缺點是繪本不夠精美)。
I Can Read裡有很多優秀的系列繪本(比如《餅乾狗》、《皮特貓》、《小怪物》),每個系列都是圍繞一個中心角色的連續故事,非常有趣。
「我的第一個圖書館」則是改編自很多經典童話,其實並不想傳說中的那麼難,只是要調整閱讀順序,先讀First,再讀Very First。因為Very First和First是按照英語為母語的孩子設計的,不適合中國孩子。Very First原本的設計是父母讀長的部分,孩子只讀一點點,因為國外孩子雖然還不能認字,但聽力已經非常棒了,他們能聽得懂父母讀的那部分,但中國孩子有可能聽不懂。相比之下,First是設計給孩子獨立閱讀的,文字反而少一些,所以對於英文基礎不夠好的孩子可以和父母一起先讀First。
小舒說:這篇稿子接近2萬5000字,寫了一個月,我和編輯Yukie連續周末加班了一個月。我不想把它分成兩篇,因為覺得信息匯總起來更有價值。如果你覺得它對你有用,請轉發分享,便是對我們辛苦工作的最好支持了。謝謝大家!❤️
相關閱讀:
如果喜歡,請轉發分享:)
本文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
未經允許,請勿轉載到其他公眾號,
請在評論留言獲取內容授權。
關注「夏天的陳小舒」,
回復以下關鍵字,就可以看到對應的推送啦
回復【懷孕】備孕知識、孕期疼痛、孕期營養、孕期美容 等;
回復【哺乳】開奶、母乳不足怎麼辦、母乳成分、哺乳期用藥 等;
回復【奶粉】配方奶知識及奶瓶餵養;
回復【乳腺炎】漲奶、母乳過多怎麼辦以及如何擠奶餵養;
回復【溼疹】了解嬰兒溼疹;
回復【生病】關於感冒、打鼾、發燒、咳嗽、便秘等幼兒常見病;
回復【睡覺】嬰兒睡眠知識綜述、新生兒睡眠安全等;
回復【頭型】如何塑造寶寶的漂亮頭型;
回復【食譜】輔食食材與食譜目錄;
回復【兒歌】兒歌精選與推薦;
回復【繪本】 繪本推薦、書單、親子共讀等;
回復【雙語】 雙語、英語學習;
回復【刷牙】 兒童牙刷的選擇,刷牙方法,牙膏用量等;
回復【語言】 語言學習、語言發育遲緩;
回復【蒙特梭利】 蒙特梭利遊戲;
回復【生長曲線】 正確解讀生長曲線,判斷孩子的發育狀況;
回復【不吃飯】 孩子不吃飯怎麼辦;
回復【輔食】 了解關於孩子輔食添加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