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漁期也能吃到海味!寧波人工養殖的虎斑烏賊最快7月上市

2021-01-10 瀟湘晨報

中國寧波網記者 金鷺 張璟璟 實習生 伍子涵 通訊員 王虎羽

目前正處于禁漁期,寧波人很難吃到「透骨新鮮」的海鮮。

不過,記者今天從市科技局了解到,經過十年努力,寧波已攻克虎斑烏賊大規模人工繁育難題,累計育出苗種120餘萬隻、養成500克以上商品烏賊11萬隻,創造了國內人工養殖數量最多、單體最大的歷史記錄。最快今年7至8月,市民將可在市場上採購到大批鮮活的虎斑烏賊,一飽海鮮口福。

「這標誌著寧波人工養殖虎斑烏賊取得新突破,為開展大規模養殖奠定了基礎。」項目牽頭人,寧波大學教授蔣霞敏這樣告訴記者,目前,這一市級重大科技專項已通過專家驗收,相關技術已經在浙江、福建等地開展應用推廣,效果顯著。

據悉,虎斑烏賊肉質爽脆,上世紀70年代在東海有分布,無論是生吃還是紅燒都別具風味。然而,這一美味卻一度遭遇過度捕撈,在東海幾乎滅絕。

為了豐富寧波水域海鮮品類,從2011年開始,寧波市科技局即對虎斑烏賊的人工育苗技術開展支持,組織寧波大學、寧海縣雙盤塗水產養殖公司、象山來發水產育苗場等單位,向這一「世界級」難題開展攻關。

要養活虎斑烏賊絕非易事。蔣霞敏教授告訴記者,由於該烏賊有噴墨的習性,長途運輸難養活,團隊只能在廣東租賃水產育苗場,等野生虎斑烏賊產卵後,再以「南卵東調」的形式將烏賊受精卵運送到寧波水產育苗場內進行人工育苗。

幾年來,團隊突破了開口餌料選擇、鹽度控制、分級養殖、大規格苗種培養等難題,將養成率從30%提升至70%,極大地提升了本地養殖戶的經濟效益。

「在寧波大學團隊幫助下,我們今年再度改良了餌料選用、優化了分級措施,成活率大大提升。」象山來發水產育苗場負責人黎盛告訴記者,烏賊苗種還未長大,已經有不少酒店下了訂單,平均每隻烏賊能賣到一百多元,每年可為養殖場增收二十萬元以上。

由於這一品種的烏賊經濟效益好、抗病性佳,今年,寧波培育的這批苗種供不應求,不少來自廣東、福建等地的養殖戶登門拜訪,討教技術、搶著購買苗種。

據了解,該項目已入選寧波科技創新2025重大專項,未來幾年,團隊將在市科技局的支持下,針對虎斑烏賊開展「全人工規模化育苗」,破解種質退化、全人工繁育等技術難題,加大虎斑烏賊苗的供應力度。

「下一步,寧波將幫助科研團隊集聚國內科技資源共同攻關,讓更多虎斑烏賊『遊』上桌,將虎斑烏賊打造成寧波的一張『金名片』。」市科技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來源:寧波日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虎斑烏賊實現全人工培育 寧波養殖烏賊有望7月批量銷售
    寧波市培育的大批虎斑烏賊魚苗。記者 王元卓 攝  目前正處于禁漁期,照理寧波人是很難吃到透骨新鮮的活海鮮的,但是記者從市科技局獲知,寧波大學的虎斑烏賊產業化養殖項目取得了歷史性突破,現已培育出大量小烏賊,有望7月向市民供應大批鮮活的虎斑烏賊。
  • 浙江寧波人工養殖虎斑烏賊首獲成功
    浙江寧波人工養殖虎斑烏賊首獲成功2017-10-16 13:45: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餘姚市人民政府網站        瀏覽量: 1874 次 我要評論 &nbsp&nbsp&nbsp&nbsp日前,位於象山縣塗茨鎮的來發水產育苗場負責人黎盛從養殖池裡挑選了11隻個頭較大的虎斑烏賊,送往縣城的一家飯店,標誌著虎斑烏賊人工養殖正式獲得成功
  • 攻克人工繁育養殖難題!虎斑烏賊有望7月「遊」上寧波人的餐桌
    目前正處于禁漁期,照理寧波人是很難吃到鮮活海鮮的,但5月22日,記者從寧波市科技局了解到,寧波大學的虎斑烏賊產業化養殖項目取得了新突破,現已培育出大量小烏賊,有望今年7月端上市民的餐桌。蔣霞敏團隊培育出的虎斑烏賊早在2011年,「虎斑烏賊的人工育苗與試養技術研究」就已經成為市科技局的擇優委託項目。該項目由寧波大學承擔,在蔣霞敏教授的帶領下,團隊深入福建、廣東、海南等地,摸清了虎斑烏賊的繁殖規律。人工繁育虎斑烏賊並不容易。首先要考慮運輸中的死亡率。
  • 寧波人工養殖虎斑烏賊端上餐桌 11隻賣了2200元
    「這批虎斑烏賊要運到象山縣城的一家飯店,這是人工養殖的虎斑烏賊第一次進入飯店餐桌,在國內也是首次。」黎盛說。  首批11隻烏賊賣了2200元  今年寧波大學的虎斑烏賊產業化養殖項目首次實現讓虎斑烏賊親體在寧波越冬、產卵並培育出30餘萬隻長度在3釐米左右的小烏賊。受精卵的孵化率也從原來的6%升高到了85%。
  • 禁漁期也能吃上活海鮮 寧波突破虎斑烏賊規模化繁育養殖技術
    5月22日,從寧波市科技局和寧波大學聯合召開的相關發布會上傳來好消息,由寧波大學海洋學院蔣霞敏教授等牽頭的虎斑烏賊產業化養殖項目取得了歷史性突破,累計育出苗種120餘萬隻,並以較高成活率養成虎斑烏賊11餘萬隻,有望今年夏天投放市場。烏賊曾是東海四大主捕對象之一,但隨著過度捕撈與生存環境的惡化,其資源已日益減少。
  • 人工養殖虎斑烏賊新鮮上市 首批11隻賣了2200元
    據介紹,目前來發水產育苗場的20個養殖池中,有30多萬隻烏賊。    野生烏賊一度在東海難覓蹤影    上世紀70年代,東海漁業資源發達,光烏賊就有多種:曼氏無針烏賊、虎斑烏賊、擬目烏賊……想吃到並不難。不過,隨著漁業資源衰退,曼氏無針烏賊、虎斑烏賊一度在東海難覓蹤影。
  • 攻關9年,寧波科研團隊攻克虎斑烏賊大規模人工繁育養殖難題!
    目前正處于禁漁期,照理寧波人是很難吃到鮮活海鮮的,但是5月22日,記者從市科技局了解到
  • 「南卵東調」後育苗十年,寧波突破虎斑烏賊大規模人工繁育難題
    洪恆飛 王虎羽 科技日報記者 江耘5月下旬,在浙江象山縣來發水產育苗場內,呈乳白色的小烏賊像硬幣般散落在水泥養殖池中。這是該育苗場不久前新投放的一批虎斑烏賊幼苗。「到今年8月份左右,它們就會被送上寧波人的餐桌,甚至運往外地。」
  • 寧波大學在國際上首次實現虎斑烏賊大規模人工繁育
    中新網杭州5月27日電(童笑雨 遊玉增)5月27日,記者從寧波大學獲悉,該校課題組團隊攻克了虎斑烏賊大規模人工繁育難題,在世界上首次實現該物種的規模化苗種繁育與養殖。成年虎斑烏賊。校方提供  據悉,寧波大學課題組團隊累計育出虎斑烏賊苗種120餘萬隻,養成500克以上商品烏賊11萬隻,創造了中國人工養殖數量最多、單體最大的歷史記錄,為開展大規模養殖奠定了基礎。  烏賊曾是東海四大海產之一,但因過度捕撈和環境問題,面臨瀕危。其中,虎斑烏賊在東海已難覓蹤跡。進行繁育,就要從南海引種。但烏賊又有噴墨習性,性成熟個體很難運輸養活。
  • 寧波首次在世界上實現虎斑烏賊大規模人工繁育
    人工養殖虎斑烏賊(央廣網發 寧波大學供圖)央廣網寧波5月23日消息(記者杜金明 通訊員翁長春 李明遠)5月22日,寧波市科技局和寧波大學共同發布消息,2014~2019年,寧波大學人工養殖虎斑烏賊團隊累計養成虎斑烏賊11萬隻,創造了國內虎斑烏賊人工養殖數量最多,單體最大的歷史紀錄
  • 人工培育擬目烏賊在象山育苗成功
    「這是今年成功大規模孵化的擬目烏賊。經過兩個月的培育,一共孵化了兩三萬尾烏賊苗。這也是全國首次大規模育苗成功。目前最大一批胴長已經長到5至6釐米。」工作人員介紹,擬目烏賊在東海接近絕種,很難捕撈到親體,而且活的親體不能長時間運輸。因此只能到南海捕撈親體,在廣東進行產受精卵,然後送到象山進一步培育。
  • 寧大10多年技術攻關獲突破 野生烏賊將大量上市
    作為寧波市科技重大專項以及市農業擇優項目,寧波大學蔣霞敏教授負責的「虎斑烏賊產業化養殖技術研究與示範」項目近日通過了專家驗收,並獲得突破性的進展,使得味道鮮美的烏賊重新回到市民餐桌。受寧波市海洋與漁業局的支持,2003年寧波大學烏賊團隊開始在東海海域(從東極到南麂)進行實驗捕撈,結果一年時間裡一共只捕到38隻曼氏無針烏賊,東海海域這一常見的頭足類生物陷入瀕危,當地百姓的餐桌上也再見不到它的蹤影了。為了挽救這一瀕臨滅絕的海洋生物種類,寧波大學海洋學院蔣霞敏教授帶領團隊開始長期從事烏賊養殖技術研究,希望讓烏賊能夠大量繁殖。
  • 寧波市試養虎斑烏賊喜獲成功
    繼去年在國內率先攻克南海墨魚大規模人工育種難題之後,由寧波大學教授蔣霞敏團隊承擔的市重大農業專項《虎斑烏賊產業化養殖技術研究與示範》再獲突破。10月10日,該項目的子項目「虎斑烏賊規模化養殖關鍵技術研究」,順利通過了有關專家進行的年度現場驗收。  上午10時,記者隨專家組在奉化市臭皮匠水產養殖場看到,2個面積20多平方米的水泥池內,趴著一隻只巴掌大的虎斑烏賊。
  • 廣東海洋大學教授劉建勇:虎斑烏賊有望成為新興的養殖品種
    國內虎斑烏賊主要是通過海域捕撈獲得,人工規模養殖尚未出現。虎斑烏賊人工養殖過程中會出現個體發育不良,存活率低等情況。  據了解,廣東每年海洋捕撈有近2萬噸烏賊,平均個體都在0.5公斤以下,其中有2000噸為活捕。廣東海洋大學教授劉建勇認為,活捕的烏賊可以繼續育肥,育肥後個體可增至2.5公斤以上,如此框算可以增加8000噸烏賊的產量。
  • 烏賊養殖市場潛力巨大 抗病力強生長快
    我國南方經常食用的虎斑烏賊,主要廣泛分布菲律賓群島,馬來群島,大洋洲北部、東部和西部,印度近海,紅海,在我國主要分布於南海近岸海域。  虎斑烏賊暖水性較強,主要生活於亞熱帶和熱帶海域,具有餌料轉換率高、適合高密度養殖、抗病力強、生長快等優點,是一種極具養殖前景的經濟水產動物。  記者在南方沿海地區走訪時,時常能發現虎斑烏賊身影。
  • 寧大師生實現烏賊規模養殖 預計每年經濟效益可逾一億
    佚名    中新網寧波6月16日電 (謝盼盼 童笑雨 王湖清 高曉蘭)虎斑烏賊不僅有醫療作用,還深受消費者喜愛,但由於捕撈業發展、環境惡化和人工育種技術等局限,虎斑烏賊面臨滅絕的危機。
  • ——講述湛江師範學院陳道海教授養殖烏賊的故事
    他認為,烏賊資源的恢復,在短時間內幫助烏賊種群恢復到正常水平,其實是維護生態平衡的一個重要方面。這對於保護和恢復海洋生物多樣性,豐富湛江市的水產養殖結構,推進海洋漁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等都具有重要的意義。在我國,目前有金烏賊和曼氏無針烏賊工廠化育苗成功的報導,虎斑烏賊的人工養殖卻是空白的。虎斑烏賊具有生長快和體形大,適應較廣的溫度和鹽度,對空間要求小、抗病能力強等優勢。
  • 曼氏無針烏賊人工養殖成功 市民或有口福啖「賊」
    市水產研究所副所長周文玉研究員昨天透露,曼氏無針烏賊已由市水產研究所的專家養殖成功,人工養殖成功的曼氏無針烏賊已經可以上餐桌供市民食用。  據悉,生長在海洋裡的烏賊有數百種之多,而生長在東海南部福建海域的曼氏無針烏賊是優質烏賊品種,與上海市民經常在菜場裡買到的烏賊不同,曼氏無針烏賊彈性好、鮮嫩、肉質纖細,口感好,每隻只有1-1.5兩大小,一般整隻烹調後,入口非常好吃。近年來,受環境汙染、資源退化等影響,曼氏無針烏賊的捕撈量逐年減少。
  • 正宗東海烏賊回來了 這種烏賊從餐桌消失了20年
    正宗東海烏賊回來了 這種烏賊從餐桌消失了20年www.zjol.com.cn 2007年02月14日 09:25:46  浙江在線新聞網站
  • 能人工養殖嗎?馬鮫魚的種類有哪些?
    馬鮫魚能人工養殖?馬鮫魚能人工養殖。馬鮫魚味道最為鮮美,是最受美食愛好者追捧的「魚中極品」,被沿海一帶的人稱為「串烏」,由於資源稀少,魚價「嚇人」,經常賣出一條魚幾千元的價格。不過,今後將有很有可能一年四季都能吃到這美味的魚鮮,而且價格還會降低不少,這是因為經過科研人員的努力,在寧波的海灣種苗培育中心人工繁殖馬鮫魚已經取得了成功,並且養殖了不少。馬鮫魚產地在哪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