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南永州市一擬建國家溼地公園發現新物種
中國園林網12月6日消息:近日,筆者從湖南省永州市林業局獲悉,據今年湖南師範大學調查顯示,江永永明河溼地發現新物種1種和湖南省新記錄物種1種,均已通過學術界鑑定,目前新物種尚未命名。
-
煙雨中的永明河畔 令人陶醉
站在五一橋上放眼望去,煙雨中的永明河風光帶令人陶醉,近看,清波蕩漾、柳絮飄搖;遠眺,起伏的小山,屹立的文昌塔伴著雨霧,若隱若現,美不勝收。永明河是瀟水上遊重要支流,發源於江永縣涼傘界,於道縣祥霖鋪鎮兩河口注入瀟水。流域內為亞熱帶季風氣候,春夏時節可行小船。
-
河北壩上閃電河國家溼地公園首次發現斑頭雁
壩上閃電河國家溼地公園管理處供圖新華社石家莊9月24日電(記者秦婧)記者23日從河北壩上閃電河國家溼地公園管理處了解到,閃電河國家溼地公園工作人員近日在進行候鳥監測時,首次發現兩隻斑頭雁。該物種的發現,使閃電河國家溼地公園內的鳥類從187種增加至188種。據了解,被列在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中的斑頭雁繁殖在高原湖泊,尤喜鹹水湖。斑頭雁有遷徙的習性,遷飛距離較遠。
-
崇明島溼地又現原生動物新物種
圖說:顧氏拉姆蟲模式標本產地——崇明島北灘溼地 受訪者供圖(下同)芸芸眾生的上海本土生物本來就千奇百怪。最近,科學家們又在這個大家族裡發現了一個以前沒見到過新物種——纖毛蟲原生動物。發現地點在崇明島溼地,發現者是華東師大生命科學學院副研究員範鑫鵬課題組。
-
新疆塔裡木河溼地大批野生候鳥雲集
天山網訊(記者李伶 通訊員汪志鵬報導)6月4日,記者在新疆塔裡木河溼地尉犁段看到,水草隨風搖曳,黑鸛、白鷺等野生鳥類悠閒覓食……一幅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畫卷展現在眼前。隨著塔裡木河流域生態環境綜合治理不斷推進,塔裡木河溼地生態修復成效日益凸顯,這裡也成為野生鳥類棲息繁衍的樂園。
-
黃河溼地發現極危物種黃胸鵐
在黃河溼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河南孟津管理中心科研人員在稻田裡發現了世界極危物種黃胸鵐。 郭 準攝(中經視覺)近日,黃河溼地河南孟津管理中心科研監測人員在保護區進行日常監測過程中,發現80餘只世界極危物種黃胸鵐。黃胸鵐俗稱「禾花雀」,屬雀形目,鵐科,為小型鳴禽。
-
上海崇明島溼地再現原生動物新物種
央廣網上海3月10日消息(記者唐奇雲 通訊員戴琪)記者今天(10日)從華東師範大學獲悉,《Scientific Reports》雜誌於2月28日發表該校生命科學學院範鑫鵬副研究員課題組的研究論文,報導了有關發現於上海崇明島溼地的一纖毛蟲原生動物新物種。
-
黃河口溼地發現粉紅背鵜鶘 收入中國鳥類新物種目錄
黃河口溼地發現粉紅背鵜鶘 收入中國鳥類新物種目錄 2015-11-25 13:50:33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圖為在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拍到的粉紅背鵜鶘
-
馬達加斯加發現罕見食肉動物新物種
據國外媒體報導,英國杜瑞爾野生動物保護信託基金會生物學家近日發表研究論文稱,他們在馬達加斯加島上發現了一個食肉動物新物種
-
黃河溼地發現「極危」物種黃胸鵐
近日,河南黃河溼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孟津管理局工作人員進行野外監測時,發現國家珍稀野生鳥類黃胸鵐(wú)(俗稱「禾花雀」)。據了解,這種鳥已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列入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中的「極危」物種。 雄性黃胸鵐肚子上亮黃色的羽毛很醒目 近日,河南黃河溼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孟津管理局工作人員進行野外監測時,發現國家珍稀野生鳥類黃胸鵐(wú)(俗稱「禾花雀」)。
-
今年在海南發現的新物種有不少!這些罕見的「小精靈」你見過嗎?
,屬肉質腐草科水玉杯屬,本物種為海南島首次報導的新記錄科、新記錄屬和新種,目前僅見於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尖峰嶺熱帶山地雨林。許涵研究員供圖 尖峰水玉杯的發現,是海南尖峰嶺森林生態系統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的科研監測人員,通過60公頃大樣地及網格樣地的長期監測工作的成果。自2011年以來,已經相繼發現了尖峰黴草、尖峰馬兜鈴、樂東馬兜鈴、海南線柱蘭、海南樺、雪影薹草共6個新植物種類,尖峰水玉杯的發現是第7個新植物種。此外,該研究團隊還發現了無葉鰾唇蘭、桂越馬藍等海南新分布記錄種。
-
紐幾內亞島十年發現淡水鯊粉海豚逾千新物種
據英國《衛報》6月26日報導,國際環保組織「最後陣線」和世界自然基金會公布的最新報告顯示,過去十年間,在紐幾內亞島的森林和溼地中發現了1000多個新物種,包括各種哺乳動物、鳥類、魚類、昆蟲以及植物,這座太平洋上的島嶼堪稱是一座物種寶庫。
-
南沙溼地發現52隻黑臉琵鷺創下歷史新紀錄
南沙溼地上發現的黑臉琵鷺(央廣網發 通訊員供圖)央廣網廣州12月7日消息(記者何偉奇 通訊員郭雯珺 萬君)記者從廣州市南沙溼地工作人員處獲得消息,12月4日、5日,溼地工作人員在日常巡查觀鳥平臺安全狀況時發現大量黑臉琵鷺,經反覆確認,這批黑臉琵鷺共有52隻之多!
-
洛陽孟津黃河溼地驚現「極危」物種——黃胸鵐
近日,河南黃河溼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孟津管理中心工作人員在野外監測時,發現80餘只珍稀野生鳥類黃胸鵐(wú)(俗稱「禾花雀」),這種鳥已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列入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中的「極危」物種。 近日,河南黃河溼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孟津管理中心工作人員在野外監測時,發現80餘只珍稀野生鳥類黃胸鵐(wú)(俗稱「禾花雀」),這種鳥已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列入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中的「極危」物種。
-
創下歷史新紀錄!南沙溼地發現52隻黑臉琵鷺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從南沙溼地工作人員處獲得消息,12月4日、5日,溼地工作人員在日常巡查觀鳥平臺安全狀況時發現大量黑臉琵鷺,經反覆確認,這批黑臉琵鷺共有52隻之多!創下了來南沙溼地越冬的黑臉琵鷺數量歷史之最!這也是暨今年1月發現25隻黑臉琵鷺後,再次觀測到規模巨大的黑臉琵鷺。
-
長沙銀行江永支行捐贈物資馳援抗「疫」一線
紅網時刻永州2月15日訊(通訊員 任澤旺 雷慧琳 吳雨晴)2月14日,長沙銀行江永支行將價值2萬餘元的抗「疫」物資送到江永縣委疫情防控物資保障工作組,支援縣內抗「疫」一線。當天,長沙銀行江永支行向江永縣委疫情防控物資保障工作組捐贈了2000副一次性手套、580公斤消毒液、50公斤醫用酒精等醫用物資和100餘件牛奶、八寶粥、方便麵、礦泉水等物品,緩解縣內抗「疫」一線醫用物資緊缺的境況,向奮戰在阻擊新冠肺炎疫情的一線工作人員奉獻愛心。
-
大興安嶺砍都河國家溼地公園有猞猁出沒
近日,大興安嶺松嶺林業局砍都河國家溼地公園的工作人員在整理紅外相機影像資料時,發現了珍稀野生動物猞猁出現的畫面。猞猁是國家二級野生保護動物,近年來在砍都河國家溼地公園經常出現。入冬以來,工作人員們定期往返溼地公園架設紅外相機,拍攝下許多珍貴的野生動物影像資料。
-
世界極危物種白頭硬尾鴨在烏倫古湖溼地添新家
天山網訊(記者趙梅報導)世界極危物種白頭硬尾鴨在新疆烏倫古湖溼地添了新家。目前,新疆觀鳥會已聯合烏倫古湖溼地公園管理局對白頭硬尾鴨棲息地展開監測調查。2019年夏天,烏倫古湖拍攝到的白頭硬尾鴨家族。據新疆觀鳥會「任鳥飛」項目團隊負責人苟軍介紹,早在2017年,新疆觀鳥會成員就發現有白頭硬尾鴨在烏倫古湖棲息,「當時發現的白頭硬尾鴨數量不是很多,每年遷徙季節或者夏季,有幾隻或者十餘只,但一直沒有記錄到幼鳥繁殖現象。」
-
最新最全國家溼地公園名錄,旅遊用的著
遼寧瀋北七星國家溼地公園遼寧撫順社河國家溼地公園遼寧葫蘆島龍興國家溼地公園遼寧北鎮新立湖國家溼地公園遼寧鳳城草河國家溼地公園遼寧凌源青龍河國家溼地公園遼寧盤山繞陽灣國家溼地公園遼寧昌圖遼河國家溼地公園遼寧康平遼河國家溼地公園遼寧義縣大凌河國家溼地公園
-
大興安嶺砍都河國家溼地公園現三隻「大貓」實為野生猞猁
東北網2月23日訊(彥波 記者 霍梟涵)近日,大興安嶺松嶺區砍都河國家溼地公園工作人員在查看紅外線攝像資料時,發現在溼地公園內出現了三隻非常有氣場的「大貓」。經核實,「大貓」為野生猞猁。 紅外照相機鏡頭裡的猞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