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腎病患者,多吃水果對身體好,醫生提醒:這種情況,要管住嘴

2021-01-08 跟著喬妹做營養

很多朋友可能還不知道,慢性腎病的發病率是很高的。據有關統計資料顯示,中國人慢性腎病的患病率大致在11%-13%之間,計算下來腎病患者的總人數不會少於1億人。近年來,高血壓和糖尿病成為造成慢性腎損傷的主要原因,也是眾多慢性腎病患者的重要來源。無論高血壓、糖尿病還是腎病,飲食調整都是疾病治療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會直接影響患者腎功能的好壞。 #百裡挑一#

得了慢性腎病,怎麼吃才能保護腎功能?如果你去請教專業人士,他們大都會給你一些「限制性」建議,比如限制蛋白類食物、不能吃脂肪含量高食物、不能吃含糖量高的食物,還要控制鈉、磷、鉀的攝入。我們日常吃到的食物,無論是肉、蛋、奶,還是穀物、蔬菜、水果和豆製品,大都含有相當數量的蛋白質、脂肪、澱粉以及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這些營養物質都是維持生命活動所必須的。

腎病患者也是要吃這些食物的,關鍵在於該怎麼吃?既要滿足患者的營養需求,還要防止「過量」對腎功能的進一步損傷,這是一個權衡利弊的過程。權衡利弊之後,往往是一人一策、一事一策的,不可能存在一個固定的模式,也不可能是一成不變的。就拿腎病患者要不要多吃蔬菜和水果這個問題來說吧,通常的建議是可以多吃一些的。儘管很多蔬菜和水果都含有豐富的磷和鉀,但它們的吸收率卻大大低於動物性食物。多吃蔬菜和水果,還有利於控制患者的血壓、血脂和血糖指標,對保護腎功能是有一定好處的。

但凡事也是有一個限度的,對於被診斷為腎病症候群或腎衰竭的患者來說,殘餘腎功能已不足以代謝食物中的磷和鉀了,是要限制鉀或磷含量高的蔬菜和水果的。對於腎病患者來說,需要請醫生評估一下您的殘餘腎功能,如果腎小球濾過率(eGFR)比較理想,多吃蔬菜和水果是有利於保護腎功能的;如果不理想,吃了含鉀和磷含量高的蔬菜水果,對腎功能反而是有害的。不管怎樣,腎病患者的日常飲食,還是要把握以下三個基本原則:

1、限制蛋白質的攝入總量

按照公斤體重計,每天飲食中攝入的蛋白質要按0.6克/公斤計算,而且要選擇脂肪含量低的優質蛋白類食物;一旦發展到了尿毒症階段,蛋白質的日攝入量還需要進一步控制。

2、嚴格控制每天食鹽的攝入量

低鹽飲食對慢性腎病患者十分重要,還有利於控制患者的血壓。慢性腎病患者每天食鹽的攝入量,要控制在3克以下,即正常人的一半以下。

3、保證日常所需的熱量供給

大多數慢性腎病患者都需要限制蛋白和脂肪類食物,這就很容易造成熱量攝入不足的問題,也不利於腎病的康復。為了保證膳食總熱量的達標,可以選擇一些小麥澱粉、玉米澱粉和紅薯澱粉類食物,以滿足日常生活所需的熱量供給。

相關焦點

  • 腎病患者的水果"宜忌",醫生說這種水果絕對不能吃!
    到底腎病患者能不能吃水果,能吃什麼水果,不能吃什麼水果呢?楊桃具有明顯的腎臟毒性!有關誤食楊桃造成急性腎衰竭、中毒的案例時有發生。楊桃中毒的主要表現還有頑固性呃逆、嘔吐及神經精神異常、高鉀血症、血尿、慢性腎功能急性加重等,嚴重的會導致死亡。其次,要明確什麼能吃什麼不能吃,是和腎病的類型及腎病的階段有關。1.
  • 慢性腎病7分靠「養」,患者日常牢記4個自我管理事項,好處自然來
    腎病發病遷延難愈,只要超過三個月,腎小球有效率過率小於60%就被稱為慢性腎病。慢性腎病沒有得到及時救治,可使得病情越來越惡化,甚至發展成慢性腎功能不全、腎衰竭或尿毒症。人們常說腎病3分治,7分養,除了積極配合醫生治療外,也要掌握好自我管理核心。慢性腎病患者如何做好自我管理?
  • 2種水果,堪稱腎病「加速器」,喜歡也別多吃,腎臟或承受不了
    但是現在的腎病患者越來越多了,究其原因,跟日常飲食習慣脫不了關係,特別是已經得了腎病的人,有些食物若不管住嘴,容易加重腎病,比如水果,有2種水果,堪稱是腎病的「加速器」,再喜歡也別多吃,甚至或承受不了,別拖到腎病終末期才後悔,下面向大家具體介紹下。
  • 慢性腎病患者日常飲食掌握這個原則
    腎病患者應實行低蛋白飲食。(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張青梅)在我們身體中有一個臟器具有排汙功能,可以將我們身體的代謝廢物排出體外,這個臟器就是腎臟。如果腎臟的排洩、過濾功能受到損害,就會患上慢性腎臟病。得了慢性腎臟病,除了必要的藥物治療外,飲食也是治療的重要環節。
  • 慢性腎病患者要「會吃」
    文:國家腎臟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腎內科 梁敏 楊亞亞慢性腎臟病是一種常見疾病。目前我國成人患病率為10.8%,約有1.2億患者;部分慢性腎臟病會逐漸進展,最終發展為終末期腎病,即尿毒症。
  • 慢性腎炎患者,有哪些好的食療方法?腎病患者的飲食三原則
    對於慢性腎病患者來說,積極治療是必須的。不然的話,腎功能會迅速衰竭,一旦發展到了尿毒症的階段,再強大的治療措施也是徒勞的,最後只剩下血液透析或者腎移植手術可以選擇。目前為止,還沒有哪種飲食方案可以逆轉慢性腎病的病情。但慢性腎病患者一定要注意自己的飲食,因為飲食不當,很可能會加重病情的發展。
  • 腎炎患者飲食注意事項,管住嘴,6個禁忌應規避
    如不幸得了腎炎,除了要積極配合治療之外,還要注意日常飲食。因為有些食物對腎炎患者特別不友好,吃下去對病情的控制百害而無一利,但有些食物就相反。腎炎的6大飲食禁忌,患者要控制住自己的嘴:高脂肪食物腎炎患者對於高脂肪食物是要敬而遠之的。因為大部分的腎炎病人身體同時還伴隨著高血壓、貧血等毛病,如脂肪過量攝入則會抑制體內的造血功能,加劇動脈硬化。
  • 為了保腎又不傷身,腎病患者吃什麼水果最好?
    周遜 腎內科主任醫師要保證一個人營養的全面,除了一日三餐外,水果也是必不可少的食物。適量吃些水果,除了可以享受它絕佳的口感外,還能為咱們人體提供每天所需營養成分。同樣,如腎病患者長期不吃或不敢吃水果,必然會對身體產生不利影響,甚至造成不良後果。
  • 慢性腎病患者適當運動,別光看到好處,別忽略了這3個注意事項
    俗話說生命在於運動,每一個人都離不開運動,即使慢性腎病患者也是如此。保持適度運動能調節血脂、血糖和血壓,同時也能提高身體素質。但不能做劇烈運動,以免加重腎損害,那慢性腎病患者該如何運動才能保護腎臟呢。慢性腎病患者運動有什麼意義?
  • 慢性腎病要在什麼情況才需要透析?別輕視,當心發展成腎衰竭 - 家庭...
    我國已成為腎病大國,據權威數據表示,我國慢性腎病患者數高達1.3億人。由於供體器官短缺,對於終末期的腎病患者來說,腎移植的可實施性極為受限,但患者可以通過腹膜透析和血液透析來治療。但很多人都不知道在什麼情況下需要透析,因而錯過了最佳治療時機。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什麼情況下才需要透析?
  • 得了腎病,身體5個症狀已經提醒你,有任何一個,都應及時檢查
    腎病是一種慢性疾病,他們患上的話,患者便會出現一系列不舒服的症狀,如果想要擺脫疾病的困擾,必須得及時去醫院檢查並配合醫生治療。 導致腎病發生的原因很多,例如長期憋尿,熬夜或者濫用藥物,這些不良的生活習慣都會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患慢性腎病的機率。
  • 近期研究成果:可使慢性腎病患者顯著獲益的「列淨類」藥物之解讀
    今天筆者要說的重點並非如上這類藥物,而是原本用於治療糖尿病的「鈉-葡萄糖協同轉運蛋白2抑制劑」(SGLT2i,即通常說的列淨類藥物),包括達格列淨、卡格列淨及恩格列淨,以及最新的索格列淨。其中部分列淨類藥物已於2013年獲批上市,之初只用於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的治療。
  • 提醒孕婦:3種水果愛吃也管住嘴
    而自從肚子裡有了寶寶之後,很多女性朋友們,在很多方面都多了許多的禁忌,尤其在飲食這方面,更是要遵循著健康的原則,一切都為了寶寶去考慮。為了肚子當中寶寶營養充足,很多時候,孕婦朋友們都經常都會多去吃水果蔬菜。要知道在這裡面也是有很多講究的,如果說吃得不對,還可能會引起血糖升高,患上妊娠糖尿病,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 腎病患者能不能喝咖啡?醫生:可以,但在飲食上要牢記這5點!
    許多腎病患者為了維護自己的身體健康,為了讓自己的病情得以控制,在飲食上總是躊躇不前,不知道什麼東西該吃,什麼東西不該吃。咖啡就是經常被懷疑的一種,很多腎病患者不知道自己該不該喝咖啡。 腎病患者到底能不能喝咖啡呢? 腎病患者是可以喝咖啡的,但是一定要在量上多加控制。
  • D 「管住嘴」不是要餓肚子 老年人應合理調整飲食
    「管住嘴邁開腿」,是對健康生活方式的一種形象比喻
  • 腎病並非毫無徵兆,身體接連給出五個信號,提醒你腎亮「紅燈」了
    近些年來,我國腎病的患者是在逐步增多的,慢性腎病發病率增加到了11%,並且由於糖尿病和高血壓引發的慢性腎衰竭人數也是在不斷的增加的,因此患腎病的人越來越多,我們需要高度重視腎病的預防。很多人腎病早期不痛不癢的,導致出現明顯症狀時,一檢查就是腎病中晚期,增加了治療難度。
  • 這種水果吃了可能致命,尤其是腎病患者!
    最近到了吃楊桃的最佳季節(此時為應季水果),朋友圈裡陸陸續續有人曬出了吃楊桃的照片,而小編的醫生朋友們全都在轉發這樣的新聞,讓我們不得不重新正視這種美麗又美味的水果。     只是當時可能大家年幼的腦袋瓜裡只想著:楊桃好不好吃?我能去哪裡買到?  很可惜,這種熱帶水果小編也是直到成年後才嘗到:形狀漂亮,口味酸甜,生津止渴。更沒想過這種水果會是致命毒藥,直到看到新聞和文獻層出不窮的報導。  楊桃中毒會有怎樣的表現?  在印度,成熟的楊桃可用於止血或減輕痔瘡出血。
  • 腎病患者做好這5件事,才有希望遠離尿毒症!
    就算是絕大多數都可以治癒的急性腎小球腎炎與部分原發性腎病症候群,或許仍有部分化驗指標超出正常範圍,也或許有少部分腎病症候群患者出現病情復發。從嚴格意義上來說,誰都不敢說,治癒後的急性腎小球腎炎或原發性腎病症候群就全都真正擺脫了腎病,或許在某一天因某種誘因導致病情出現變化。然而,在腎科醫生看來,能擺脫腎病固然好,腎友關注與重視的應該不僅如此,而是如何遠離慢性腎衰竭與尿毒症的問題。
  • 多吃水果真的對身體好嗎?中醫師終於說了大實話
    我告訴她,養脾胃必須以主食為主,一定要多吃主食少吃菜,保持每頓七八分飽,並且細嚼慢咽,這樣身體才能好。身體好了面色就能改善,面部的疹子和痤瘡實際上是身體的毒素引起。毒素從哪裡來?吃進去的東西,無法完成正常的消化、吸收、代謝,最後堆積下來就變成毒素。毒素為什麼跑到面部?
  • 腎病患者總害怕尿毒症降臨,用藥時守住4條底線,則不用太擔心
    尿毒症是大部分腎病的最終結局,治療腎病患者科學規範性治療,定期做隨訪合理用藥,就能讓疾病逐漸好轉且穩定。反之,腎病進一步惡化或加重,最終發展到尿毒症階段或引發致命的併發症。那腎病患者用藥該注意什麼才能防止病情加重。腎病患者用藥需守住哪幾條底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