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聲在「外」,國內寵物食品品牌如何突圍?

2020-11-26 和訊

  在中國的寵物食品市場中,國外品牌仍處於主導地位,然而,中國本土品牌也正在快速崛起。

  文丨獵雲網 ID:ilieyun

  作者丨盛佳瑩

  「貓糧、維生素、溼糧罐頭、羊奶布丁、營養膏、凍幹肉、小魚乾、餅乾、雞肉條、磨牙棒......」這林林總總十幾個品類都是小鹿每個月需要為她的寵物貓查理購入的食品,而除此之外,每個月查理還需要一次定期驅蟲,以及最少24公斤的豆腐貓砂。

  可能每個養寵物的人此前並沒有這麼清晰的算過帳,但算過帳之後,才恍然發現,原來一個月,一隻小小的貓需要需要的東西並不少,而相應的支出也隨之而來。

  小莉在武漢從事金融工作,2016年和男友第一次租房後,他們領養了一隻長毛貓團團,「完全是把它當作女兒在養。」女兒當然是要富養,從智能恆溫貓窩、自動餵食機、活水飲水機、全自動智能貓廁所、實木貓爬架,都想給它最舒適的生活。

  「這兩年的雙十一,我自己都沒買什麼東西,都在給團團買貓糧、買零食。」她拿出計算器仔細地算了關於團團的每筆支出,她自己也感到驚訝,不知不覺中,一年下來,從基本食品、用品到醫療、美容,寵物的支出已經超過2萬元。

  天圖投資合伙人李康林在接受獵雲網採訪時表示,由於社會結構的變化,社會底層單位由家庭轉變成個人,情感陪伴的需求,讓寵物市場迎來了增長機會。從公開數據統計,2018年我國寵物數量已超過1.68億隻,其中寵物狗共有2740萬隻,中國養狗的人數已位居世界第三,寵物貓達5810萬隻,僅次於美國。越來越大的城市,越來越孤獨的年輕人,撬動起了寵物經濟的大市場。

  小寵物的大市場

  2018年,我國人均單只寵物消費5016元,比2017年增加15.3%。但是因為愛它們,每個寵物的主人都很願意為它們花錢,寵物主人都是父母心態,這和商場日益繁榮的兒童經濟一樣,而這些費用裡,食品是主人們最大的支出。

  寵物食品作為高頻剛性需求,市場份額已超過了整體市場的1/3。2017年,國內寵物食品市場規模約為150億元,並仍保持著10%左右的增速,高於其他寵物用品市場。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的數據顯示,預計寵物食品市場到2022年市場規模有望突破1000億元。

  同時,寵物食品也收到了資本的青睞,獵雲網根據公開資料整理了2017年至今寵物食品品牌相關的項目:

  2017年至今,據不完全統計,至少有13家寵物食品企業獲得融資,有三家寵物食品企業在2017年上市,其中佩蒂股份和中寵股份是A股中唯二的兩家寵物食品企業,根據中寵股份空開的財報數據顯示,寵物零食收入達5.34億,佔總收入比82%。

  但在中國的寵物食品市場中,國外品牌仍處於主導地位,瑪氏、雀巢等幾家巨頭企業幾乎佔據了中國中高端市場,其市場佔有率在七成以上。

  一直關注寵物賽道的九通資本投資經理宋卓依然看好國內寵物食品市場,「雖然目前寵物食品市場國外佔比更高,但從日韓兩國的市場分析來看,雖然市場佔有率最高的都是瑪氏,但日本排名前十的寵物食品企業中有6家是本土企業,韓國除瑪氏第一以外,其二、三名也均是本土企業。」宋卓認為,進口替代的需求在國外品牌主導下的市場上更突顯。

  數據也佐證了宋卓的觀點,根據相關數據顯示,中國本土品牌正在快速崛起,2018年上半年零售份額已超過整體市場的1/3,其增速要遠超過國外品牌。與此同時,國內消費升級、新零售風口的興起,也為國內的寵物食品行業帶來了新的機會。

  國內寵物食品品牌如何突圍?

  1、差異化競爭

  「查理的腸胃不是很好,接過來之前它吃冠能,我怕換糧對它腸胃有影響。」從2017年10月接到查理起,小鹿一直沒有更換過主糧。貓咪對陌生環境容易產生緊張戒備的情緒,而情緒對貓咪的身體會產生生理影響,糧食的更替也容易讓貓咪出現拉稀等問題,一般主人更換主糧的頻率都不高。

  而一般寵物貓生病的原因,主要是食品、天氣、環境等,作為主人可控的食品而言,大多數主人都願意為寵物選購優質的食品。「我在買主糧的時候,基本是看評價和成分配比表來判斷,高端糧原料會用雞肉,但是有一些貓糧的原料會用雞粉、雞副產品粉,這些營養價值肯定沒有雞肉高。」養了三年的寵物貓,小莉對貓糧已經非常熟悉,她為團團選購的也是國外品牌Orijen(渴望)。

  小莉告訴獵雲網,此前帶團團去寵物醫院打疫苗,醫生也會推薦國外的品牌。國外的寵物食品品牌由於起步早,經驗豐富、研發能力突出,加上國外食品質檢更嚴格,因此擁有較高的品牌知名度、美譽度及忠誠度。

  雖然目前國外寵物食品品牌更為強勢,但隨著消費升級,國內本土品牌也打出了定製糧、訂閱糧等差異化競爭。

  鮮寵機密創始人郭淵濤認為,國外品牌市場佔有率高有很多原因,整體上來說國內品牌近年來不論是產品本身還是品牌定位都有比較大的進步,加上監管日趨規範,市場佔有率的提高只是時間問題。「但是想要突圍的話我認為還是差異化,足夠有競爭力的差異化才有可能實現彎道超車。」

  相對目前主流的貨架模式,鮮寵機密採用的定製化模式,根據寵物個體專屬需求提供保姆式餵養方案。餵養方案中包括主糧、零食、營養補充劑等專屬的定製產品。

  作為新品牌,不少用戶一開始都會存在猶豫心態,為了建立用戶對品牌的信任度,郭淵濤將每處配方都配有第三方質檢報告,同時將其他老用戶的反饋體現在「用戶評論區」。

  郭淵濤坦言,項目初運營的調研期,有不少人表示不接受定製的概念,仍停留在讓寵物「吃飽」的階段,因此鮮寵機密最初定位在高端人群,但隨著項目的推進,在接觸了中端用戶後,發現中端人群也日益關注寵物健康,開始接受定製糧的模式,「大家漸漸意識到,即使是同一品種,寵物個體也有差異,需要更針對性的方案。」

  此外,國外寵物糧食品牌最初大多生產邏輯都是供給給本國寵物,但由於氣候、環境等因素不同,國外品牌進入中國市場,並不完全適配國內寵物。聯萌工坊創始人顧駿表示:「這和西餐、中餐的觀念一樣,我們可以吃西餐,但一定不是最適合我們的。」他認為,國內品牌可以結合本身市場、氣候等條件,進行技術和營銷的本土化,從而形成突圍。

  2、抓住新零售機會

  過去主人買寵物糧食主要以線下商超或寵物店為主,但隨著電商的崛起,大多數主人都願意選擇網購。從狗民網對寵物主人的調查數據顯示,有74%的人選擇線上消費。線上寵物消費佔比已從2005年的0.1%上升至2017年38%,2017年僅在淘寶天貓平臺寵物行業銷售額達121億元,同比增長71%。

  新電商、新零售風口的興起,也打破了傳統國外品牌強勢的渠道能力。過去寵物食品銷售主要以商超渠道以及專業渠道為主,通常需要通過經銷商或者代理商下放至終端銷售。由於國外品牌進入市場早,在渠道方面更成熟,但隨著新電商和新零售風口的興起,在新流量高地的爭奪中,國內品牌並不佔下風。

  2018年以來,國內寵物食品品牌中寵開始布局電商渠道,與蘇寧易購、阿里巴巴分別籤署《戰略合作備忘錄》,共享線上線下供應鏈以及渠道,從而助推營收增長。除了與頭部電商平臺合作以外,中寵也通過增資雲寵智能、南京雲吸貓以及合肥俊慕電子,切入到電子商務領域。這些平臺將幫助中寵對消費者消費行為、意願進行深入分析研究,並通過與線下零售渠道的融合,精準地為消費者提供個性化服務,線上線下協同發展。

  寵物食品屬於消費品,不像寵物美容、寵物醫療等領域過度依賴線下服務體驗,並且線上渠道更便利同時產品也豐富,因此電商渠道未來仍將是重點方向。

  同時,郭淵濤表示,新零售對寵物行業來說,基於社交、體驗的消費場景將會越來越多,「定製模式、訂閱模式、快閃店、場景式體驗店包括寵物咖啡、寵物餐廳、寵物親子酒店等,都為行業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寵物鮮食品牌聯萌工坊即主打中央廚房+體驗式餐廳,更近距離在線下接觸用戶,購買者可以通過可視化的中央廚房看到鮮食的原料、加工等生產全流程,寵物也可以在餐廳現場體驗鮮食,給出直接的反饋。

  顧駿認為,寵物行業本身存在社交性,產品與服務結合到一起,真正走到用戶跟前,可以更好的體現品牌理念。顧駿向獵雲網透露,目前聯萌工坊線上銷售佔比更高,但線下影響力、口碑更高。

  3、抓住寵物零食突破口

  寵物食品從用途劃分,可分為主糧、零食和保健品三類,其中,主糧是寵物日常生活的必需產品,類似於人類食品中的主食,可分為乾糧、半乾糧和溼糧三類;零食主要供犬、貓類寵物食用,類別豐富,可滿足於寵物增加食慾、健康保健、靚麗毛髮等多樣性需求,類似於人類食品中的副食,可分為肉乾類、咬膠類和餅乾類等類別;保健品是根據寵物的生理狀況等制定的營養調理品,有利於寵物的健康發育和成長,同時也可作為輔助治療用於患病寵物的恢復,主要有營養膏、維生素、鈣粉、羊奶粉等品類。

  根據公開數據顯示,2015年以來,寵物主糧市場份額逐步下滑,降幅達到7.84%,而零食市場卻增長了3.79%,在寵物市場消費類佔比達21.8%。

  由於寵物零食市場的多樣性,全球狗(貓)類零食在量價上複合增長率都高於整體寵物食品行業,Euromonitor數據顯示,自2009年起,寵物零食市場增速(複合年均增長率5.9%)顯著高於主糧市場(複合年均增長率1.97%),預計到2022年,寵物零食佔比將由2016年13.44%上升至14.43%,複合年均增長率達 7.1%。

  主糧市場國外品牌強勁,競爭強烈,而寵物零食的門檻更低,消費者嘗試的意願也更強。同時,寵物肉質零食中的主要原料為雞肉,其佔比直接材料將近70%。而我國正是世界上主要的雞肉生產基地,2018年,全球雞肉10大生產國中,中國僅次於歐盟,排在第4位。且較之歐美普遍喜好食用雞胸肉,我國民眾對雞胸肉需求相對較小,價格較低。

  除此之外,由於寵物零食產品並不標準化,不能像主糧一樣可以實現高度機械化的生產。同時,零食較之主糧更多樣性,品類更豐富,寵物零食的許多環節仍然需要手工製作,人工成本佔比達10%-15%,而國內在人工成本方面較發達國家有更強的優勢。零食不失為一個好的突破口。

  結語

  隨著消費升級、新零售風口的興起,以及國內零食品牌的本土優勢,相信寵物零食賽道將迎來更多的國內創業者,中國品牌崛起之路已經拉開了序幕。

  (文中小鹿、小莉皆為化名)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獵雲網。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責任編輯: HN666)

相關焦點

  • 寵物產業:國內寵物食品企業崛起
    據GfK線下監測數據,國內企業在北京上海寵物食品市場2017年上半年份額為26%,2018年上半年達34%,增長主要來自於本土品牌高檔寵物食品的銷售,且增速要遠超過國外品牌。在價格布局上,國產品牌順應一線城市市場的變化,高端佔比不斷提升。
  • 京寵展觀察|多個國內寵物食品品牌亮相,寵物疾病檢測成關注熱點
    大批新興寵物食品品牌參展,多以品牌宣傳為主京寵展的展出範圍包含寵物的衣食住行醫教等,其中寵物食品及用品是主打品類。寵物食品是為寵物提供最基礎的生命保證、生長發育和健康所需的營養物質。此次京寵展的寵物食品展區中,除有ZIWI 巔峰、歐冠、Simba&Moji 吉辛、Tiki Cat、Orijen 渴望等國際知名品牌的展位外,還有大批國內新興寵物食品品牌出現,如帕特諾爾、託馬仕、cat king、哈斯緹爾等,都是在今年京寵展上展出的國內寵物食品品牌。參展的部分寵物食品。
  • 我國擁有寵物貓狗數量位居世界第一寵物食品市場前景如何
    根據歐睿國際不久前發布的數據,我國現在擁有的寵物貓狗數量位居全球第一,在2018年首次超過美國。預計到2024年,我國將擁有2.48億隻寵物貓狗,遠超過美國的1.72億。我國的寵物擁有量的激增導致寵物相關消費快速增長,那麼,我國寵物食品市場發展前景如何?據前瞻產業研究院報告統計數據顯示,2009-2018年我國寵物食品市場規模增速大體呈現出逐年遞增的趨勢。
  • 寵物食品區域公用品牌「南和犬貓糧」華麗亮相!
    但人均寵物數量仍遠遠落後於發達國家人均寵物數量。2019年,中國寵物產業消費市場規模已達2024億元人民幣,進入蓬勃發展的時期。所謂「寵以食為天」,寵物食品作為寵物消費的絕對剛需,令中國寵物食品市場成為國內國外主要食品生產企業必爭的之地。 當前,國內寵物市場整體競爭格局用一句話可概況為:中型體量的寵物食品企業增速最快,國產品牌開始突圍。
  • 國產寵物食品投資機會分析
    儘管主糧市場競爭激烈,但是外資品牌集中在中高端市場,且在線上渠道並無優勢,國產主糧品牌依然有機會實現突圍。零食市場的競爭相對緩和,增速更快,且中國企業具有人工、原材料成本優勢,更具有投資潛力。 2. 國產品牌有望憑藉高性價比或者產品創新通過電商渠道突圍,但是要想建立長期競爭力,還需要通過豐富的產品矩陣和線上線下全渠道營銷布局。
  • 寵物食品十大品牌 貓糧價格 狗糧品牌排行榜
    寵物食品是專門為寵物、小動物提供的食品,能為各種寵物提供最根基的生命保障、生長發育和健康所需的營養物資。
  • 國內寵物食品市場現狀分析
    因此,中國的寵物食品市場也成為國內國外主要食品生產企業必爭的風水寶地。  寵物食品市場品牌之爭  幫小狗買衣服,可能不會具體有什麼牌子的要求,看著舒服就買。而寵物食品市場卻和寵物用品市場不同,消費者對於品牌的認知程度非常高。因此,寵物食品生產企業打起了品牌之戰。品牌之爭的背後,我們看到的是各大生產企業為了爭奪中國的寵物食品市場利潤所進行的明爭暗鬥。
  • 2000億寵物市場,看好寵物品牌主糧
    寬窄創投作為一支專注於消費零售的產業研究型基金,長期保持對國內寵物市場的研究觀察,2000多億的寵物行業,為什麼我們更青睞主糧品牌?在發達的歐美和日本市場,寵物食品又呈現出怎樣的市場格局?中國本土的寵物食品企業市場面臨什麼樣的破局點和機會?
  • 中國寵物食品行業研究報告
    雖然近年來中國寵物食品市場規模迅速擴張,但是,目前中國包裝寵物食品的滲透率不足20%,與歐美發達國家90%以上的滲透率相比,仍有巨大提升空間。在此情況下,食品夥伴網食品行業研究中心發布了中國寵物食品行業研究報告。
  • 國內寵物消費市場「擼」出千億規模 國產寵物食品品牌有望迎接藍海
    中國寵物行業的發展時間較短,但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增長,寵物行業發展迅速。據《2019年中國寵物行業白皮書》的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寵物(犬貓)消費市場規模達到2024億元,較2018年增長18.5%。人均GDP的提升、寵物飼養比例的提高、寵物消費意願的增強等因素,將持續推動寵物行業的發展。
  • 雙11寵物市場悖論:廠商突圍,電商敗退
    更令人矚目的是,在天貓剛公布的雙十一熱銷榜單上,排名前十的寵物品牌,有半數為國產,可以說這是國產寵物品牌的一次突圍。但另一面,雖然銷量暴增,但因寵物食品長期依賴進口,電商經銷商們幾乎沒有定價權,參與雙11打折活動只能無限壓縮自身微薄差價,湊了熱鬧卻有苦難言。
  • 疫情下海外寵物食品需求增長 佩蒂股份相關產能進一步釋放
    但記者調研發現,目前除了醫療物資外,寵物用品行業出口訂單也出現增長。佩蒂股份作為國內寵物食品行業龍頭,產品主要出口歐美,來自歐美發達國家的外銷收入佔佩蒂股份全年營收的九成以上。公司相關負責人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近期,海外寵物食品尤其是零食類產品以及玩具產品的需求增長,公司目前在海外的生產基地未受到疫情影響,均運行正常,同時公司正在加緊越南基地產能擴充。」
  • 佩蒂股份:國內稀缺的寵物食品上市公司
    寵物食品處於寵物產業鏈的中遊,相對上遊活體和下遊服務而言,寵物食品貫穿寵物整個生長周期,且商業模式成熟。近年來,國內如佩蒂股份等寵物食品上市公司,正在享受行業的成長紅利,並且正在藉助資本力量打造自身品牌護城河。
  • 寵物食品:國產品牌逐鹿新藍海
    與主糧市場相比,零食市場競爭相對緩和,一方面因為零食市場增速較快,高於寵物食品整體的增長速度,市場仍有空間,另一方面因為國際品牌對於零食市場的布局力度不如主糧市場。根據Euromonitor統計,2017年零食市場的CR3為49.7%,其中國內廠商就有28.6%。因此零食市場的特點為國內品牌進入寵物食品市場提供了機遇。
  • 雙11寵物市場悖論:廠商突圍,電商敗退
    今年雙十一,天貓上的寵物智能商品增速已經超過了1000%,而在去年的雙十一當天,貓糧的銷售量超過了嬰幼兒牛奶粉,排在了最受歡迎的進口商品第一名。不知不覺中,寵物消費市場已經超越了第二梯級的兒童。更令人矚目的是,在天貓剛公布的雙十一熱銷榜單上,排名前十的寵物品牌,有半數為國產,可以說這是國產寵物品牌的一次突圍。
  • 寵物食品競爭升級,「它經濟」個性化時代來臨
    面對強勢的外資品牌,本土寵物企業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鮮寵機密創始人郭淵濤認為,國外品牌市場佔有率高有很多原因,國內品牌想要突圍的話還是要走差異化,並且要有足夠競爭力的差異化才有可能實現彎道超車。提升研發技術優勢則是實現差異化的關鍵。
  • 對標美國寵物食品行業,萌寵時代的千億藍海將如何布局?
    市場集中度高,各類細分市場都存在優勢明顯的龍頭品牌,小企業突圍難度大。華泰證券分析師看好國內寵物食品賽道未來的成長空,以及中寵股份、佩蒂股份在國內市場的品牌布局(完善產品矩陣),以及渠道布局(線上+線下)。國內唯二 A 股寵物食品企業有望憑藉先發優勢、資金優勢在國內寵物食品賽道突圍。
  • 寵物食品行業:成長性十足,布局賽道
    產品類型和渠道上,國內外品牌各有側重。外資品牌在主糧領域優勢較大,國產品牌率先從零食市場突圍;從產品渠道上,國內品牌發力線上渠道,有望藉助電商紅利彎道超車,外資品牌如皇家、偉嘉等背靠零售集團線下優勢較強。
  • 對話大咖|秦華:立志做中國寵物食品第一品牌
    秦華表示,預計2018年其國內自主品牌業務佔比將超過一半,乖寶已經成功從一家外貿公司實現國內品牌業務轉型。而到今年為止,乖寶旗下品牌麥富迪銷售額已經連續4年實現翻番式增長,在天貓京東等線上平臺,麥富迪一直佔據著寵物零食銷量第一的榜單。齊魯晚報·齊魯壹點:創業過程中有沒有遇到過挫折?遇到過最大的危機是什麼?您是如何應對化解的?
  • 2000億的寵物市場,本土資本如何突圍大鱷控局?
    4、在這些領域,本土民營資本的生存狀況究竟如何呢?帶著以上問題,我們來看今日分析。不光人要消費升級,寵物也在消費升級,寵物食品最先走上升級之路。具有營養全面、消化吸收率高、科學配方、飼餵方便等優點,目前已逐漸成為現代社會養寵的剛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