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彭澤蘭,貴州省黔東南州黃平縣一碗水鄉楊龍坪村人。在脫貧路上,我在一碗水鄉黨委政府的關懷下,在一碗水鄉楊龍坪村村支兩委的支持下,實施生態移民搬遷,後憑著一雙勤勞的雙手,在黃平縣新洲鎮平湖路經營一家黃平四川雜醬麵粉店,我每天早起晚睡,終於將兩個兒子撫養到大學畢業,現兩個兒子一個在黃平縣平溪中學教書,一個在廣東自主創業,我家生活狀況是欣欣向榮,蒸蒸日上,目前我家年收入已達8萬多元。
以前,我的丈夫在跑貨運,一年收入還不錯,我也在家做點零工並帶兩個小孩讀書,一家人其樂融融。
彭澤蘭生態移民搬遷
但是,天有不測風雲,丈夫在跑貨運時,因為過度勞累而去世。遭此厄難,全家人悲痛交加,對未來也充滿惶恐。家裡的頂梁柱倒了,家裡的經濟來源轟然斷流。
當時我的大兒子正在就讀四川師範大學,小兒子正在讀高中,馬上要參加高考,讀書的孩子每個月的生活費壓得我喘不過氣來,精神幾度崩潰。
「丈夫倒下了,我不能倒下!」我堅強地站起來,強忍著悲痛,咬緊牙關,挑起重擔。一邊充當男子漢,抓生產、抓經濟,並撫養兩個兒子讀書。幸運的是小兒子在2013年也考起了吉林工商學院,家裡的悲痛和困難並沒有把我們打倒。
我家能度過重重困難,離不開黨委、政府和鄉親們的幫助。
彭澤蘭門面
2014年我家被立為建檔立卡貧困戶,駐村扶貧幹部和結對幫扶幹部對我家關愛有加,經常到我家來和我拉家常,作政策宣傳,鼓勵我要堅強,在他們的幫助鼓勵下,2014年我家實施生態移民搬遷到黃平縣新洲鎮中心村。
2015年11月我註冊開了一間雜醬麵粉店,每年除去房租等開銷我也有2萬左右的淨收入。因黨委政府的政策補助和我兩個兒子在校的勤工儉學,我家的開銷也不是很大,每年我開雜醬麵館得到的收入綽綽有餘,雖然累,但是很充實,很開心。
2016年我大兒子從四川師範大學畢業併到西藏地區支教,我備受煎熬的心得到了一絲撫慰,幹活更有信心。
2017年7月,小兒子大學畢業,在扶貧幹部和幫扶幹部的關懷關心下,小兒子到廣東虎諾網絡科技有限公司上班,工作相對穩定,工資待遇也還不錯。
彭澤蘭正在自己的門面裡忙碌
現在,我的大兒子在黃平縣平溪中學教書,有了穩定的工作和收入,小兒子也有點積蓄選擇在廣東自主創業。我則繼續在黃平經營我的雜醬麵粉店,增加收入。我將不負黨委政府、各位扶貧幹部和幫扶幹部以及社會各界人士的關心,繼續靠我勤勞的雙手發家致富。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楊錦燾 整理
編輯 徐濤
編審 尹長東 李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