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脫貧故事」開著貨車奔小康丨黃平縣舊州鎮寨勇村丁國俊

2021-01-08 天眼新聞

青山環抱,綠水縈繞,一棟棟小樓鱗次櫛比,掩映其間。

這裡是黃平縣舊州鎮寨勇村,我是丁國俊,我家的3層小洋樓就在公路旁邊。

房前,是一片綠油油的茭白;屋後,是一排排溫室大棚。進了門,客廳裡空調、冰箱、電視機一應俱全,過道上,10來輛玩具車擺得滿滿當當……

就在幾年前,我家還是建檔立卡貧困戶!

以前,我父母在家守著幾畝薄田,一年下來,掙不了幾個錢,又要供我和妹妹兩人讀書,一家人生活很清貧,辦酒席的人戶多個一兩家,送禮錢都不夠。

為了減輕家裡的負擔,初中畢業後,我跟著老師傅學開貨車,駕照到手後,便開始了貨車司機生涯,我和父親一起挑起家庭的擔子。

最初,訂單很少,我四處奔波、忙忙碌碌,也沒能改變家裡的境況。

2014年,我一家被納入建檔立卡貧困戶,隨著醫療保障、扶貧項目聯結分紅等政策的實施,一家子的生活有了保障。同時,藉助政府貼息貸款等幫扶措施的有力支持,我用自己的努力一點點改變著家庭生活。2017年,我獲得了5萬元貼息貸款,和朋友合夥養魚。短短兩個月的時間,就修好了魚塘,購買了魚苗,開始發展水產養殖。2017年,我家收入達到5萬元,成功脫貧摘帽。

丁國俊一家

室內照片

政策好、人努力,怎麼可能奔不出好日子?這幾年,我常跑的路線是黃平至甕安、黃平至貴陽、黃平至湖南,最遠的一趟是黃平到廣州,一個來回要一個星期。苦雖苦,但家庭狀況越來越好了。從前我家住的是木瓦房,由於年久失修,連個遮風避雨的基本功能都達不到,這樣的生活,我再也不想要!我們父子倆一邊打工、一邊蓋新房,今年砌牆磚,明年安房梁,終於建成了現在這棟足足270平方米的3層的小洋樓。

搬進新房,我們一家的生活更是蒸蒸日上。

現在,我自己開貨車,一年有3萬多元的收入,愛人在凱裡務工,每月有3000元收入,土地流轉一年有600多元的收益,加上項目分紅,去年,我們一家收入達到了6萬元。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楊錦燾 整理

編輯 謝靜靜

編審 尹長東 李玲

相關焦點

  • 「我的脫貧故事」林下養雞給我家帶來幸福生活丨黃平縣舊州鎮大碾...
    我是吳恩喜,原來住在黃平縣舊州鎮大碾房村海拔1200多米的青槓樹組,近年來在脫貧攻堅政策幫扶下,依靠林下養雞項目帶動,過上了幸福生活。從大碾房村委會出發,汽車在松林大山公路盤旋半個小時後,才緩緩爬進南園生態養雞場。
  • ...故事」肉兔養殖讓我走上致富路丨黃平縣舊州鎮岑花村村民雷安健
    2006年以前,在外務工我是廠長,賺了錢之後回家就想自己搞養殖當老闆。我是我們村第一個開上小車的人,養殖失敗後,負債30多萬,我賣車抵債,2014年被識別為建檔立卡貧困戶。我叫雷安健,是黔東南州黃平縣舊州鎮岑花村的一個養殖戶,我有過幾次創業失敗的經歷,但我始終保持著樂觀的心態,在黨和政府的幫助下,找路子、興產業,通過發展肉兔養殖,我在2019年成功摘掉了貧困的「帽子」,過上了幸福的好日子,走出了一條自己的致富路。
  • 「我的扶貧故事」掛職掛心助脫貧丨黃平縣委常委、黃平縣人民政府...
    我是顧建強,是杭州市拱墅區湖墅街道黨工委副書記、辦事處主任。2018年4月,我被選派到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黃平縣掛任縣委常委、縣人民政府副縣長。到任後,我走訪了全縣11個鄉鎮及包保的金河村等18個貧困村和深度貧困村。
  • 「我的扶貧故事」爭做脫貧領頭雁 帶領村民奔小康
    帶領村民奔小康  ——滴水巖村黨支部書記趙輝的扶貧故事  來到以朵街道滴水巖村,首先看到的是古香古色的觀景平臺,沿著寬敞的旅遊公路繼續向前,一排整整齊齊的村民住宅,圖文並茂的塗鴉文化牆,綠意盎然的花草樹木,……這展現了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嶄新面貌。
  • 「我的脫貧故事」在厄難面前撐起一片天地的女強人丨黃平縣一碗水...
    我叫彭澤蘭,貴州省黔東南州黃平縣一碗水鄉楊龍坪村人。在脫貧路上,我在一碗水鄉黨委政府的關懷下,在一碗水鄉楊龍坪村村支兩委的支持下,實施生態移民搬遷,後憑著一雙勤勞的雙手,在黃平縣新洲鎮平湖路經營一家黃平四川雜醬麵粉店,我每天早起晚睡,終於將兩個兒子撫養到大學畢業,現兩個兒子一個在黃平縣平溪中學教書,一個在廣東自主創業,我家生活狀況是欣欣向榮,蒸蒸日上,目前我家年收入已達8萬多元。
  • 「我的扶貧故事」脫貧攻堅是一場不用槍炮的戰鬥丨黃平縣重安鎮巖...
    我叫陶武勇,是一名退役軍人,2020年2月19日,受組織安排,我正式成為黃平縣重安鎮巖頭村一名駐村幹部。說實話,第一次到這個村的時候,我很是驚訝,山路十八彎,走了一彎又一彎,還沒到村裡,我一個有著「國防身體」的退役軍人就暈車了。  雖說到這樣偏遠的村駐村多少還是有點畏懼情緒,不過後來一想,作為一名退役軍人,服從命令是天職,哪裡有需要,我就在哪裡戰鬥,脫貧攻堅也是一場戰鬥,只不過我把戰場搬到了村裡而已,只要把自己當成一名戰士,打贏這場戰鬥一定是勢在必得。我在心裡這樣安慰自己。
  • 【我的脫貧故事】李高宏:養殖鴨子奔小康
    【我的脫貧故事】李高宏:養殖鴨子奔小康 發布時間:2020-12-23 16:28:40      來源:黔東南新聞網   我叫李高宏,今年39歲,家住三穗縣瓦寨鎮觀音閣村四組,家中有4
  • 「我的扶貧故事」發展產業促脫貧丨黃平縣重安鎮天堂村黨總支書記...
    我叫沈成義,現年36歲,現任黃平縣重安鎮天堂村黨總支書記。  天堂村位於重安鎮政府所在地,共有村民996戶4143人,下轄9個村民小組,其中2014年建檔立卡貧困人口228戶843人,通過開展貧困戶精準幫扶後,目前貧困戶、貧困人口已經全部清零。
  • 「我的脫貧故事」養蜂讓我一家過上了「甜蜜」生活丨黃平縣紙房鄉...
    我叫毛庭武,是黃平縣紙房鄉墮坪村的一個普通村民。5年前一直在外務工,一度被識別為建檔立卡貧困農戶,2015年我返鄉創業,成了紙房鄉墮坪村一位養蜂人,我通過養蜂脫貧了,但是我最大的願望還是帶領村裡的貧困戶大力發展養蜂業,共同增收致富。
  • 「我的脫貧故事」好政策接二連三 好日子蒸蒸日上丨黃平縣野洞河鎮...
    我叫雷國芬,是黃平縣野洞河鎮茶山村人。因為黨和政府的關心,現在我家住上了安全舒適的移民搬遷新房,孩子讀書相關問題在各級政府、脫貧攻堅隊幹部的關心下也得到了解決,現在大兒子在貴陽讀大學,兩個孩子在讀高中,兩個孩子在讀初中。
  • 「我的扶貧故事」掛職又掛心 以實幹助力脫貧攻堅|黃平縣平溪鎮...
    我叫李宏清,經中共黔東南州紀委黔東南州監委選派,於2020年1月到貴州省黔東南州黃平縣平溪鎮掛任鎮黨委委員、副書記。這次掛職與我上一次來平溪掛職的想法一樣,打算在平溪這片充滿生機的土地上幹點事,為平溪的老百姓過上更加幸福的生活踐行責任擔當、貢獻一份力量。撲下身子,深入群眾。
  • 一圖飽覽丨浙江日報記錄接力奔小康路上的浙江故事、中國精神
    一圖飽覽丨浙江日報記錄接力奔小康路上的浙江故事、中國精神 2020年06月30日 17:42:03來源: 12097363一圖飽覽丨浙江日報記錄接力奔小康路上的浙江故事、中國精神4044浙江新聞
  • 「我的扶貧故事」精心做強茶產業 助農增收奔小康丨貴州省怡豐原...
    自參與「脫貧攻堅·代表在行動」活動以來,我緊緊圍繞「一紅一白」扶貧主導產業發展規劃,依託公司現有資源優勢不斷做優做強茶葉產業,與群眾一道合作互助、用心用情助力脫貧攻堅。2014年,我組建了貴州省怡豐原生態茶業發展有限公司,帶領公司全體員工,立足普安縣羅漢鎮戈汆村茶葉資源稟賦,採取「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的模式發展。  我與鎮村幹部一道,白天上山實地測土規劃茶園,晚上進村入戶到群眾家中宣傳黨的脫貧攻堅政策,宣傳縣委、縣政府重點打造茶產業的決心,我用心用情引導當地群眾積極投入到興農致富的發展路子上來。
  • 寧鄉養蜂能人脫貧奔小康 傳授「甜蜜事業」帶富鄉鄰
    寧鄉養蜂能人脫貧奔小康 傳授「甜蜜事業」帶富鄉鄰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通訊員 陳燕近日,記者走進寧鄉市夏鐸鋪鎮長龍新村7組,採訪了養蜂「能人」段仁義,聽他講述自己脫貧致富奔小康的故事。段仁義1992年和妻子高映蘭結婚,屬於晚婚,育有一女,現在讀高三。
  • 了不起的「田教授」|海口舊州鎮六旬阿公變身「田教授」,傳授致富經
    作為脫貧致富典型,王茀安被舊州鎮聘為「田教授」,60多歲的他不辭勞苦奔波于田間地頭,向大家傳授著他的致富經。 守著幾畝薄田度日,曾是建檔立卡貧困戶王茀安種植的冬季瓜菜長勢很好。記者 陳衛東 攝王茀安和愛人羅明榮學歷都不高,也沒有一技之長,自結婚後,二人一直守著5畝薄田過活。
  • 「脫貧攻堅·全面小康」美麗鄉村②——小金縣沃日鎮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實現之年,也是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收官之年。今年2月,阿壩州13個貧困縣(市)全部脫貧摘帽,全州累計完成10.34萬名貧困人口脫貧,606個貧困村退出。如今的阿壩大地,一個個藏寨羌鄉充滿詩情畫意,老百姓的日子也蒸蒸日上。脫貧,還要奔康。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說說我家開心事② || 我享受到了好政策
    今年是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收官之年。2020年10月17日是我國第7個扶貧日,也是第28個國際消除貧困日,現推出「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說說我家開心事」系列,通過聚焦低收入農戶家的開心事,展示全區扶貧結對幫扶工作成果,講述衢江人民脫貧奔小康故事。今天推出第二期《我享受到了好政策》。
  • 健康幫扶,開對「藥方」奔小康
    健康幫扶,開對「藥方」奔小康 2021-01-04 16:0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你的我的他的我們每個人的故事 一起繪就「小康繽紛色彩」
    我們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小康生活,正向我們踏步而來。在百年夢圓之際,上遊新聞、重慶晨報2020年7月2日開啟「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主題採訪報導,為大家講述重慶人民奔小康的故事。小康承載初心「小康領路人」講述黨員的感人故事小康承載初心,充分彰顯了我們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一諾千金的不懈追求。為了實現對人民的這一莊嚴承諾,數代中國共產黨人與人民想在一起、苦在一起、幹在一起,緊緊扭住小康的目標,一茬接著一茬幹,一棒接著一棒跑。
  • 【脫貧攻堅奔小康】永昌縣新城子鎮: 「咕咕雞」 「喜羊羊」唱響...
    韓國蘭是新城子鎮毛家莊村的一戶建檔立卡貧困戶,近年來她通過村上實施的小庭院、小作坊、小買賣、小家禽、小手工 「五小產業」政策,養起了雞和羊,唱響了脫貧路上的致富歌。走進韓國蘭家的後院,雞鳴羊叫,聲聲入耳,幾十隻小羊羔正在撒歡,一群群純綠色無公害的蘆花大公雞不安分的跑來跑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