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橋位於宣武區東部的正陽門外,東接北京天壇公園。清光緒年間由於社會動蕩,很多江湖藝人靠出賣自身雜耍本事為生,很多江戶藝人在天橋圈地擺攤,意思就是在地上畫一個圈,作為表演舞臺,這也就有了吃飯的飯碗。
口吞大寶劍,在老北京天橋絕對是一絕。天橋正如其名肯定有橋,這座橋正是供皇帝到天壇祭天時用的,功與名此地為天橋,來自全國各地的雜耍藝人在這裡爭相表演,成為當時北京城最熱鬧的地方。
老北京人應該都知道北京城裡有一個江湖藝人賣藝的地方,現在已經早就沒有了,這就是北京有名的「天橋。」1900年開始這裡就成了眾多雜耍藝人混跡江湖的好地方,老北京人逛天橋看雜耍也成了每天必做的事。圖中一個成年人正站在一個小男孩身上,向圍觀者展示小男孩的力量。
拉洋片也叫西洋鏡,其實原理很簡單就是利用今天幻燈片的原理播放畫片。往往表演者在木箱裡放入畫片,用燈具照明,外加配樂和演說。觀看者通過木箱子上的孔洞觀看畫片。
天橋附近不僅有藝人表演,還有著名的天橋市場,圖為一位商販正挑著兩筐大鵝趕往天橋市場。
老北京街邊上的理髮攤,那時沒有理髮店,人們搭理頭髮都是在這種街邊的理髮攤,攤主裝備十分簡單一個火爐一盆水,一把剃頭刀就可以開張了。
街邊帶人寫文書的老秀才,舊中國帶人寫字也是一種職業,那個年代不是所有人都會寫字。
一位老者正在與幾個出家和尚下棋面對鏡頭他們看起來不知所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