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樓過道堆滿雜物 致使樓道裡跳蚤泛濫(圖)

2020-11-28 半島網官網

  

  近日,有市民反映,在市南區壽康路2號一棟居民樓的樓梯拐角處有煤池子和雜物,衛生情況很差,致使樓道裡跳蚤泛濫多年,屋裡也會進來跳蚤,給居民生活帶來煩惱。

  10月25日上午記者來到該居民樓,發現這是一棟老樓,一層四戶,一共八層,樓梯拐角處有煤池子,還堆著一些雜物,像是木材、桌椅、櫥櫃和沙發等,但是記者從一樓爬到八樓,並沒有看到或者感覺到跳蚤的存在。

  「可能有的住戶家裡有吧,我們家沒有跳蚤,但是有螞蟻 。」一位準備下樓的居民說。

  在七樓,記者詢問了正在洗刷餐具的居民,「雜物堆了好幾年了,有時候想搬一些大一點的東西上下樓都很費勁,這些雜物弄得樓梯比較髒,還有野貓過來,能不髒嗎?三年前,我們這裡就開始集中供暖了,有的樓層已經把煤池子砸了。」這位居民指著門前的一個小櫥櫃說,「這個雜物是我放的,誰家都會放一點,要是居委會的人過來讓我們清理出去,我肯定同意,只要大家都清理,我就清理,清理出去會幹淨一些。有雜物確實會招跳蚤,我家也發現過。」

  不過有的居民並不在乎,住在五樓的一位大叔說自己在這裡住了很多年了,從來沒有發現跳蚤。記者問他有沒有在樓梯拐角堆雜物,大叔沒有正面回答,只是說雜物不會招來蟲子。

  之後,記者聯繫了社區居委會,工作人員說還沒有聽說過這件事,「我們派人過去看看吧,看看有沒有雜物,有沒有跳蚤,如果有的話,我們會呼籲一下,讓他們儘量把雜物都清理出去。」文/圖 記者 宋義彪

   (來源:半島網-城市信報) [編輯: 郭新舉]

相關焦點

  • 文明調查:樓梯轉角堆滿雜物小區樓道成了私人儲藏間
    記者李莉攝11月25日,記者走訪發現,無論是老舊小區還是新建小區,在樓道內堆放雜物、亂停自行車和電動車等現象都比較普遍。隨意堆放雜物,不僅佔用了公共空間,影響了樓道裡的環境,還帶來了安全隱患。調查:堆放雜物現象普遍在德城區北園小區,記者隨意走進一棟居民樓,看到一樓到二樓的轉角處堆放著木料、地毯、舊家具、鞋盒子等物品,使原本就不寬敞的過道更難通過。記者繼續往上走,發現在每一層的樓道轉角處多多少少都放著雜物,有舊防盜門、花盆、紙箱等,上面都布滿了灰塵。
  • 居民樓道亂堆雜物,該誰來管?(圖)
    樓梯拐角處堆滿雜物,影響其他居民通行  記者李嵐文圖  核心提示家住鄭州市建設西路163號院28號樓的居民代先生,因樓道內堆滿雜物卻找不到人清理,很是煩惱。
  • 上海東明苑小區配電箱內堆滿雜物 居民:發生火災影響疏散
    東明苑小區的過道堆滿雜物/本版圖片 晨報記者 張佳琪  高層住宅的多個樓層內,過道被堆滿了雜物,甚至在消防箱上、配電箱內也被放置了雜物。業主陸先生住在34號樓,這段時間他發現這棟高層住宅樓內,有不少樓層的樓道上堆滿了雜物和垃圾。  「廢舊沙發、紙箱、泡沫箱、舊床墊堆在過道上,一直沒有清理。這些都是易燃物,竟然隨意堆放在外面。夏季高溫炎熱,一個小火星就能引發大火。」陸先生擔憂說。  「這些堆放物就如同埋下的定時炸彈,給業主的生命安全帶來隱患。」
  • 樓道堆滿雜物,物業單方管不好?破除小區消防隱患這些都不是藉口
    看著佔了大半個樓道的陶瓷馬桶,康家園小區居民曹莉莉蹙了蹙眉頭。每天走出家門,她都得與這個泛黃的馬桶見上一面。這裡的居民,正經歷一場司空見慣的「暗戰」——堆滿樓道的垃圾雜物與貼滿牆壁的清退公告,宣示著利益雙方的不調和。而這也是京城諸多小區的縮影,樓內堆雜物,樓外亂停車,佔用消防通道獲得的收益與潛在的風險,又該怎樣選擇?
  • 樓梯間堆滿雜物 安全隱患讓人憂
    23日,一名熱心市民通過微博向本報反映,城區金騰豪庭小區2號樓的樓道內雜物堆積嚴重,並在微博中@「德州消防」,希望引起有關部門的重視。雜物「佔領」樓梯間23日中午,一位市民通過微博發布了一組照片,反映在金騰豪庭的2號樓,從17樓一直到1樓,樓梯間裡堆滿各種雜物。該市民在微博中@了本報記者與「德州消防」,希望相關部門儘快解決。
  • 不光在樓道堆放雜物,居然還把老人趕到樓道住!
    最近,上海的湯女士反映,自家家門口的通道被鄰居佔為己有,不僅堆滿各種雜物,還住著一位八旬老人。 對此,阿婆的兒媳婦表示,家裡實在沒有給老人住的地方,她承諾等洪阿婆百年後就把違建拆了。
  • 樓道堆雜物死灰復燃愁壞居民 清理成老大難問題到底該找誰?
    近日海澱區紅聯南村46號院2號樓居民向12345反映,2號樓是一棟塔樓,現在樓內的電梯間裡堆滿了雜物,有的還是易燃易爆物品,清理雜物的問題也不知該向誰反映。昨天記者來到了居民們提到的這棟老塔樓,無論按下電梯面板上哪一層的按鈕,電梯門一開,眼前都有一種「琳琅滿目」的感覺,電梯間裡的雜物幾乎擺滿了整面牆。
  • 小區樓道堆雜物屢治屢現,堆放三四年業主不聽勸
    7月29日上午,新京報記者來到朝陽區望京街道花家地小區,居民樓內樓道約一米寬,多棟居民樓的一層二層都有雜物堆積,其中多是破舊柜子和報紙,雜物上落滿了厚厚的灰塵。一棟樓內的樓道牆上貼著一則通知:「2020年7月17日社區物業將對樓道進行集中清理,請悉知! 」 居民張女士告訴新京報記者,她4年前搬到小區,樓道內就堆滿雜物。
  • 樓道不能堆放雜物?市中城管集中整頓興隆山莊樓道雜物
    ,共清理了2棟樓各類雜物70餘處。  據了解,興隆山莊原為單位宿舍,自3月初物業公司正式進駐後,發現小區內樓道堆積雜物情況非常嚴重,不僅給小區居民的生活、出行造成不便,還容易對居民樓消防安全造成威脅,引發鄰裡矛盾。
  • 樓道不能堆放雜物!這個小區樓道雜物被集中清理
    ,共清理了2棟樓各類雜物70餘處。  據了解,興隆山莊原為單位宿舍,自3月初物業公司正式進駐後,發現小區內樓道堆積雜物情況非常嚴重,不僅給小區居民的生活、出行造成不便,還容易對居民樓消防安全造成威脅,引發鄰裡矛盾。  據物業公司朱經理介紹,物業先後組織工作人員對業主進行過勸導,並在一周前在小區每個單元口張貼清理通知書,然後挨家挨戶向居民宣傳保持樓道整潔的重要性,但是收效甚微。
  • 小區業主,禁止在樓道堆放雜物,那是緊急時刻的「生命通道」!
    在此,清標物業服務中心溫馨提醒廣大業戶請勿在樓道堆放雜物,例如:鞋櫃、儲物櫃、廢紙殼、自行車、電瓶車、包裝紙、泡沫箱等等。大部分雜物都是極易燃燒的物品,如果火勢蔓延到樓道,其燃燒產生的濃煙,勢必會給人員的疏散和消防官兵的救援帶來較大的阻礙和傷害。
  • 物業清理樓道雜物,業主拒不配合,被行政拘留!
    7月27日上午10時許,金寨縣城管局物業管理服務中心工作人員在指導惠民家園小區物業清理樓道雜物時,發現18棟19層弱電井內堆滿雜物,物業在清理時1902室業主江某阻撓清理,拒不配合,且江某之女將執法人員所佩戴的執法記錄儀摔毀。隨後公安機關介入調查。
  • 消防通道門被私自上鎖 樓道成私人儲物間
    ■見習記者吳曉豔文/圖    「安全通道被私自上鎖,樓道裡堆滿了各種雜物紙箱,萬一發生什麼突發情況,如何是好?」近日,家住南安市區錦江嘉園小區的業主黃先生撥打本報熱線0595-26531010反映,該小區部分樓層通往樓梯間的消防通道被業主私自上鎖,具有安全隱患。    對此,記者進行了走訪。
  • 小區無物業管理 樓道雜物堆放已影響正常通行
    網友供圖  膠東在線消息  近日,問題編號為997557的網友留言建議:萊山鎮明泉村樓區屬於村內蓋的,一梯兩戶六層,很多樓的樓道內都被住戶堆滿了雜物,有家裡生爐子的放的煤炭,還有生爐子撿的木頭,並且在一到六樓的樓道內普遍都有,平時走就要側身上樓梯,很多一樓大門裡還放的雜草木頭
  • 小區野貓出沒煤房跳蚤成群 居民叫苦不迭
    小區野貓出沒煤房跳蚤成群 居民叫苦不迭
  • 樓梯口堆滿雜物引人憂 居民憂心安全隱患
    近日,方莊芳群園二區20號樓1單元13層的肖女士向北京晨報反映,13層樓梯口附近堆滿了雜物,堆積時間長達三四年。社區居委會回復稱,小區物業常跟堆物業主進行溝通,但對方不配合工作,他們一定會再和屬地社區溝通。
  • 居民樓內跳蚤泛濫成災 不少人被咬滿身疙瘩(圖)
    本報記者 孟燕 攝  半個月來,歷下區歷東小區3號樓內上演了「瘋狂的跳蚤」,不少居民都被叮咬了滿身疙瘩,家家必備殺蟲劑。而流浪貓出入、衛生環境差都是跳蚤泛濫的原因。9日,歷下區衛生局工作人員噴灑了殺蟲劑。  家家備著殺蟲劑  「最近我們小區跳蚤太多了,很多人都被咬了,現在家家都備著殺蟲劑,效果不是很明顯,愁死人了。」
  • 蘇州一小區跳蚤泛濫·都市快報
    早在一個月前,洪女士在小區地下車庫裡發現了跳蚤,剛開始沒當回事,直到最近跳蚤越來越多,甚至爬進電梯、樓道裡,很多大人小孩都被咬了。現在每次坐電梯,洪女士都要不停地手舞足蹈,不然蟲子就會叮上雙腿,一旦被咬,癢勁兒真心受不了。 眼看跳蚤越來越多,大有泛濫之勢,洪女士生怕這些蟲子被帶進家裡,到時候更沒辦法控制。為此,她動了賣房的念頭。
  • 生命通道不通 海口部分小區"逃生通道"變"雜物間"
    「好多人習慣了往樓道放雜物,說也沒用!」小區住戶王先生告訴記者,他們小區很多居民都習慣把樓道的空間當成了私產,家裡放不下的東西通通往樓道堆,有的人甚至還把撿回來的雜物堆在樓道裡。  記者來到A棟發現,幾乎每個樓層的樓梯口都堆放著雜物,電梯出入口的公共走道上,也堆放著不少雜物,除了玩具、嬰兒車、自行車等物品,還有餐桌和木製儲物櫃等大型家具。  記者發現,該小區樓道裡除了有雜物外,應急燈也存在問題。有些燈光昏暗,有些已經損壞,還有一些樓層沒有安裝應急燈,整個樓道十分昏暗。
  • 鄰居雜物亂堆佔用樓道不聽勸 找物業還可找消防
    《還我樓道》系列報導刊出後,不少市民來電反映他們也遇到了樓道佔用嚴重的問題,家門口都堵成了山,可鄰裡之間抬頭不見低頭見,愣是沒好意思把話挑明。對此,導報記者採訪了相關部門、諮詢了專業意見,希望佔用樓道的問題能喚起更多人的重視,並能得到有效緩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