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分享美食的時間呦!哈嘍,我是高興。您的做飯小幫手!
蒸饅頭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饅頭塌陷、開裂、幹硬、回縮是很常見的事情,總結其主要原因有這4點:酵母用錯了、面沒有揉到位、發酵不起來、冷水蒸還是熱水蒸?今天就分享一個不需要廚師機、壓面機,就能做出光滑的牛奶饅頭!而且今天分享的都是乾貨知識!比例配方、搓揉手法、如何發麵、蒸製時間都有講究,建議先收藏再看哦!
蒸牛奶饅頭需要的食材
主料:麵粉300克、牛奶175克。
調味料:酵母3克、白糖10克、食用油5克。
【食材介紹】麵粉和酵母的比例是100:1。家裡沒有牛奶也可以用清水代替,清水160克。因為是手揉饅頭,所以建議使用低筋或中筋麵粉,揉起來不用很費力哦!
牛奶饅頭的做法+小竅門
【你的酵母是不是失活了?】
我們先將牛奶隔水加熱到35-38度,放入3克酵母攪拌均勻,放到一旁靜置5-10分鐘,讓它充分溶解。
這個過程叫做「活化酵母」,你可以看到它表面會產生小的氣泡,這說明酵母在活動,活化過的酵母能讓麵團發酵的更好!
高興的小貼士:酵母是有活性的,水溫太高酵母就會失去活性。夏天用常溫的牛奶或水融化就可以;春天、秋天要用28-30度左右的;冬天室溫比較低,需要用35-38的溫牛奶或者溫水。
【麵團的軟硬度要牢記!】
麵粉中加入10克糖,糖可以促進酵母發酵。加入剛才的牛奶,邊倒邊攪拌,一定要認真攪拌,攪拌至盆裡都是面絮、完全沒有乾麵粉的情況下,你的水量就是合適的。
這個時候我們加入5克食用油,再揉製成麵團。剛揉好的麵團是偏硬的,如果太軟了可以再加一點麵粉。麵團揉好後應該是「面光、手光、盆光」。
高興的小貼士:
做饅頭的麵團偏硬,水量是麵粉的40%-50%,不同季節、不同品類的麵粉吸水量不同,要看情況調節水量。冬季空氣乾燥,麵粉也幹,用水量就多一些;夏天潮溼,用量就少一些。平時做饅頭會曝皮,我們可以在揉面時加一點油,一是防止表面曝皮,二是讓饅頭吃起來不乾巴。【讓饅頭擁有「光滑表面」的關鍵1步!】
把麵團轉移到案板上,用兩隻手的掌根部分交替地去揉面,從一頭開始,把面揉細、揉長。
相比用「搓衣服」的手法,這樣揉面效率更高、更省力!揉長之後折到中間再繼續揉,重複這個過程3-4遍,揉到麵團表面很光滑,沒有坑坑窪窪的才行哦!
高興的小貼士:充分揉面是讓饅頭擁有光滑表面的關鍵,如果麵團沒有揉光滑就去蒸,它是無法變成光滑的大饅頭的!
【其實,只需1次發酵】
案板上撒一些麵粉防粘,將揉好的面搓成長條,用刀切成大小均勻的劑子,切的時候用手拍一下刀背,刀口會比直接切下去更平整!
將饅頭不規則的部分稍稍整理一下,整理好的饅頭下墊上蒸籠紙或是溼潤的屜布。
饅頭之間要留有空隙,防止粘在一起。夏天把饅頭放在室溫下發酵,不用蓋蓋子;冬天乾燥,可以在表面噴一點水,蓋上蓋子,防止表面過於乾燥,在蒸的過程中裂開。
【如何判斷你的饅頭醒發好了?】
饅頭髮酵的時間和溫度有關係,室溫高就醒發的時間短一點,室溫低則要延長發酵時間。我這裡室溫24℃,醒發了50分鐘。判斷發酵好的標準是:饅頭體積長到原來的1.5倍大,用手按上去可以回彈。
【蒸饅頭時需要注意這些!】
饅頭要冷水上鍋蒸,這樣隨著水溫慢慢升高,酵母不會瞬間失活,還可以發酵一會兒,蒸出來的饅頭會更加彭松!
先開大火,等蒸鍋中有蒸汽冒出來轉至中小火,根據饅頭的大小,蒸15-25分鐘。時間到關火,燜上3-5分鐘,可以有效避免饅頭突然遇冷回縮。
看著這麼光滑的表面,是不是很有成就感呢?軟硬度是剛剛好的,鬆軟香甜。如果你喜歡也試試吧!
恭喜你又學會了一道菜!如果您不知道每天吃什麼,請點擊我的頭像去「高興的飯」主頁查看更多菜譜哦!
希望高興的文章對您有所幫助!如果您有更好的見解,請不吝賜教。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對您有所幫助,請幫我點個讚、收藏起來哦!您的支持是我最大的動力!
往期優質菜譜推薦:
什麼樣的「沙糖桔」不要買?好多人不清楚,3招學會,看完漲知識
正宗的蔥爆羊肉做法,大廚教你家常小技巧,好吃不出湯,步驟詳細
醃臘八蒜,最忌諱直接放醋!先切2刀,3天就變綠,幾乎不失敗
抄襲、盜取、搬運將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