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陝西洛南縣:小小工藝品 做出大產業

2020-12-08 西部網

草編手工藝製作成品。

7月16日,在陝西商洛市洛南縣四皓撫龍湖社區巧手草編專業合作社裡,工人正緊張地進行草編手工藝製作。所謂草編,指的是以玉米苞葉和小麥秸稈等農業廢棄物為原料,通過純手工編織出瓶子、草鞋、果籃、搖籃等各種生活用品,這些變廢為寶的手工藝品漂亮時尚,兼具實用價值,深受群眾喜愛。

心懷仁愛 結緣草編

說起與草編手藝結緣,洛南縣巧手草編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巧手工藝品有限公司董事長屈軍俠笑稱是機緣巧合。1998年,她開了個藥店,平日哪家孩子頭疼腦熱都會去她的藥店看病買藥,那時候一天最多收入4000多元。屈軍俠說,當時覺得自己做的事情可以幫助周圍群眾,她也覺得很自豪。

「那時農村人普遍沒錢,我在賣藥的過程中,有時看到一些老人買藥時慢悠悠掏出手絹,一層一層地打開摺疊了好多層的手絹,付幾毛錢的藥費,那種小心翼翼地神情,看得我心裡很難受。想著如果自己可以幫助這些人,讓他們不為生計發愁,能夠不出家門賺錢就好了。」2005年,在她家藥店隔壁一做草編生意的小夥子家中突發意外,著急盤出店面。屈軍俠想,草編生意也算是一門老手藝,自己平日耳濡目染也了解一些,接手後能幫助更多老人,讓他們在不出門的情況下就擁有一份收入,同時還能將這門老手藝傳承下去。帶著這樣一份初心,屈軍俠將店面接了過來,開始做起草編手工藝品生意。

有了想法,就開始行動。對外貿生意一竅不通的她,一邊學習外語,一邊進村入戶收購編織的籃子。「最開始,沒人肯編手工藝品,我就挨家挨戶上門收購,有些人不願意,不得已採用獎勵的方式,除過收購價格,編一個手工籃子獎勵兩元,只要攢夠10個就可以一次性拿到20元,依靠獎勵鼓動周圍人都來學習編織手藝。」說起往事,她感慨地笑了笑:「那時候也沒想著賺錢,就覺得不能讓這個老手藝失傳,我就天天在周圍村、鎮上收購這些東西。」

在收購過程中,屈軍俠通過自己不斷的學習,慢慢了解到手編工藝的妙處,這門手藝屬於傳統文化的一部分,而且手工編織的東西環保美觀,也具有實用性,在國內、國際市場都特別受歡迎,她也就慢慢將這門生意堅持了下來。

「草編產業對從業者要求不高,技術簡單易學,就業門檻低,能夠帶動更多農村富餘勞動力和貧困人口。」屈軍俠告訴筆者,現在公司已經在洛南縣16個鎮辦及渭南、丹鳳、山陽等地擁有生產基地21個、研發及技能培訓基地1個,擁有各類技術人員135人,輻射帶動周邊5000多農戶從事草編及相關產業,其中包括300多戶貧困戶和120多位殘疾人,2019年實現銷售收入1956萬元。

在合作社內,筆者看見好多堆放的搖籃,還有一些正在製作的訂單,工人們也都在趕工。而製作這些手工藝製品的人,大多數都是殘疾人,他們完全靠著自己的雙手,來改善自己家庭狀況。

工人們正在編制。

歷經挫折 堅守初心

創業初期,她得知同類產品大多銷往國外,但本地都是散戶在製作,經常被外地收購商聯合壓價,導致產品出售價格低,所以很多手藝人不再編織,轉而出去打工,僅留下一些老人和殘疾人在堅持。針對這些情況,她走訪編織戶、聯繫外貿企業,對當前草編商品的發展進行可行性調研。2011年,她聯合多家編織戶成立巧手草編專業合作社,準備將大家組織起來,共同發展。

但事情並沒有想像中的順利,除了合作社中的社員外,剩下的一些編織戶自立門戶,與她的產品進行價格競爭,使得社員不僅沒有獲得實惠,收入還比以前減少了許多。在這種情況下,屈軍俠於2012年10月走遍西安、山東、福建和廣東等地的外貿企業,達成合作意向。為後期合作打下良好的基礎,她在2012年年底成立了洛南縣巧手工藝品有限公司。

成立公司以後,製作手工藝的原材料從哪裡來,怎樣才能實現手工藝產品的長久化發展?這些都是落在她肩上的難題。

「可能是我的心態比較好吧,遇到的那些難題,從不氣餒,就想著如何去解決。前些年開藥店認識的一些鄉親看見我經常去收購草編工藝品,二話不說答應將編織的東西賣給我,就這樣一傳十、十傳百的,越來越多的人加入進來了。」說起公司創業時的困難,屈軍俠笑稱都是得了鄉親們的幫助。

為了實現草編產業長久發展,屈軍俠和同伴們投入研發經費,聘請藝術類院校的專家教授,聯合當地草編藝人組建專業研發團隊,在繼承和弘揚當地傳統工藝、民俗文化的基礎上,對產品進行系統化升級改造,並根據國內外市場需求,推出兼具實用性、觀賞性、收藏性和藝術性為一體的全新產品,取得了國家「谷麥」註冊商標及實用型發明專利9項。

因為草編手工藝製品大部分銷往國外,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外貿企業大大受挫,但屈軍俠依然有著很好的心態。「今年疫情確實對外貿生意影響非常大,往年光前半年我們公司就要出口10多個貨櫃的草編工藝品,但今年到目前也僅僅出口了4貨櫃,很多都堆放在庫房裡,慶幸的是手工藝製品不怕放,不然今年就賠光了。還好,現在工人製作的都是付過訂金的訂單,所以我們還能堅持下去。」

據了解,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公司在大力宣傳、嚴格防控的狀態下,工人仍然正常進行手工編織工作。「畢竟是手藝活,要是長久不做,手生了再想拾起來就難了。」屈軍俠笑稱,雖然當前銷售困難很大,但她和大夥都有信心,疫情終將過去,國外的市場遲早會打開。

壯大企業 帶富鄉親

事業不斷壯大的屈軍俠從沒有忘記過周圍的群眾。她採取「合作社+公司+生產基地+農戶」的生產模式和「合作社+公司+客戶+外貿企業」的銷售模式,形成集技術培訓、原料供應、訂單生產、網絡營銷、內銷出口等為一體完整的產業鏈條,使各生產基地周邊的農村富餘勞動力足不出戶就能靈活就業,增收致富。

在洛南縣保安、洛源一帶,各村都建有生產基地或產品收購點,回收農戶草編產品,使很多家庭因手工編織擺脫了貧窮,走上致富路。通過公司的幫助,這些貧困人口實現了年人均增收4000元,部分編織戶增收超過8000元。

保安鎮北灣村農民要小慧,有著多年從事草編工作的經驗,通過自己的手藝活,現在家中已經建起兩層小洋樓;殘疾人吳淑霞多年來只能靠編草編產品維持生活,現在不僅擁有了幸福的家庭,也有了孩子,平時忙完家裡的活計就做草編,給家庭增加收入;殘疾人王治娃,父親患有腦溢血,家裡日子艱難,屈軍俠了解到他家的情況,專門派技術員上門教學,通過學習草編,現在編織一對花瓶就能收入600元,王治娃高興得逢人便說:「我這殘疾人靠草編一樣可以過上好日子。」

屈軍俠告訴筆者,為了進一步做大草編產業,保護和傳承這一非物質文化遺產,讓農業廢棄物變廢為寶、農民群眾增收致富,她們公司計劃從今年開始,在現有生產規模的基礎上,再通過3到5年的努力,重點擴建幾個較大規模的生產基地,增加農村集中編織點和收購網點,發展關聯產業、豐富現有產品種類。在穩定國內市場的同時,積極開拓國際市場,把公司發展成為陝西省規模最大、在全國同行業內具有一定影響力的草編工藝產品研發、生產、銷售、出口和草編技術培訓基地,將洛南及相關區域的優質玉米苞葉和小麥秸稈,全部加以回收和利用,統一加工銷售,出口創匯。項目完全建成並投入生產後,預計每年可實現綜合銷售收入4500萬元以上,至少新帶動1萬多名農村富餘勞動力就業。

經過多年創業,企業不斷發展壯大,已成為一家依託洛南悠久草編工藝傳統及優質原材料優勢,從事草編、柳編、塑編工藝品研發、加工、銷售、技能培訓為一體的現代化企業。巧手草編工藝產品遠銷山東、河南、江蘇、廣東等地及日本、歐美等國家和地區。

屈軍俠告訴筆者,她們公司也將繼續秉承「務實進取,超越自我」的創業理念和「發展草編產業、富裕地方群眾」的企業願景,把巧手草編做強,把「谷麥」做成知名品牌,為農村產業結構調整、農業增收增效、農民脫貧致富做貢獻。

編輯:秦秦

相關焦點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金溪:小小黃梔子做成大產業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金溪:小小黃梔子做成大產業 2020-10-19 15:5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 小人參種出大產業
    此前的黎明村交通閉塞,基礎薄弱,是遠近聞名的窮山村,村民居住的房子「雨天掉淚,晴天拄棍」,「夏天河邊去納涼,冬天全靠一鋪炕」,大姑娘外嫁,小夥子光棍,年人均收入不足幾百元。如何讓鄉親們脫貧致富?寬甸縣從該村「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實際出發,引進參仙源參業股份有限公司,依託野山參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帶動村民脫貧致富,小人參種出大產業。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陝西富縣:紅薯產業「紅」起來
    身後是他的紅薯地,剛挖的紅薯整齊地放在一起,色澤紅豔,個大均勻,經包裝後,它們將被發往全國各地。小軍姓楊,是陝西富縣吉子現便民服務中心楊家河村的村黨支部書記,但他更願意將自己定義為「網際網路時代的新農民」。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赫哲匠人用魚皮畫出新生活
    中國小康網 獨家專稿文|《小康》·中國小康網記者 郭煦那些粗糙的魚皮、細長潔白的魚骨在我的手裡變成一件件惟妙惟肖的工藝品,吸引著一批批前來遊玩參觀的遊客。靠著遊客「捧場」,我家的生活也得到了改變。早年間,赫哲族人主要靠捕魚為生,食魚肉、穿魚皮,並用魚皮加工製作各種生活和生產用品。用魚皮做衣服,更是我們赫哲族人的一大特點。時至今日,穿魚皮服裝已經成為歷史,但赫哲的魚皮製品已經成為我們的特色工藝品,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關注。魚皮畫是赫哲族特有的藝術品,通過對魚皮的粘貼和鏤刻,以獨特的形式記錄下我們記憶中的「赫哲生活」。一幅畫從設計圖案、熟魚皮、剪裁到粘貼,整個工序下來得一周多時間。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滄桑巨變 · 飲水思源】涇川:找準好產業...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滄桑巨變 · 飲水思源】涇川:找準好產業 走穩致富路 2021-01-04 17: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陝西隴縣上岔村:種植中藥材 獨活助增收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陝西隴縣上岔村:種植中藥材 獨活助增收 時間:2020-11-13 20:54:05  來源:寶雞學習平臺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致敬脫貧攻堅最美奮鬥者
    ……鄉親們一張張燦爛的笑臉這是你我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道路上最好的禮物他們的行動,是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最美的詮釋他們,是奔跑在這條路上最可愛的人!「但受地域限制,我們的產品禮包銷售仍有局限性。」紫陽縣委書記惠軍民說,「省總工會出臺相關經費政策,聯合糧農集團在全省內整合資源,形成不同農特產品大禮包,以滿足不同節假日職工的多樣化需求,真正實現了紫陽縣想做卻難以真正實現的模式。」據悉,紫陽縣科宏茶業有限公司和陝西茶棒茶科技有限公司進駐「陝西工會消費扶貧採購平臺」以來,僅3個月銷售額達93萬元。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蘇雅拉圖:好手藝換來好日子
    馬鞍匠人的小康生活一直以來鄂爾多斯高新技術產業園區以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的形象被人們所熟知,然而,在園區啟迪孵化器,卻有這樣一家企業,以深深的民族情懷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紮根於民族傳統手工藝傳承,它就是馬鞍匠人蘇雅拉圖創辦的鄂爾多斯市達盈工藝品有限公司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小蘑菇敲開幸福門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小蘑菇敲開幸福門 2020-07-02 16: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蟹稻+」 富萬家
    今天《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專欄,帶您一起走進北方河蟹之都盤錦,看看「蟹稻+」如何富萬家? 從事稻田養蟹20多年,隨著養殖面積越來越大,他家裡的日子也越過越紅火。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山西新絳澤掌鎮:金燦燦的菊花 金燦燦的日子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山西新絳澤掌鎮:金燦燦的菊花 金燦燦的日子 2020-08-28 19:5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生態隔離」好屏障 「官田黑豬」鋪富路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生態隔離」好屏障 「官田黑豬」鋪富路 2020-09-16 12:19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滄桑巨變 · 飲水思源】華亭:電商平臺為...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滄桑巨變 · 飲水思源】華亭:電商平臺為農民脫貧插上「增收翅膀」 2021-01-11 11:5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進村入戶看變化丨扶貧車間的小手工做出了大...
    近年來,詹家營村村「兩委」班子心繫民、重擔當、謀出路,在扶貧、扶智、扶志、扶技、扶業「五位一體」的扶貧路子上啃硬骨關,拔窮根子,壯實了空殼村的集體經濟,群眾生活質量全面晉位升級,村容社貌有了極大改善。據了解,詹家營村除了以培育高原夏菜等拳頭產品和打造特色韭黃明星產業為重點外,還把扶持發展小作坊作為打贏脫貧攻堅戰、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又一利器和中流砥柱。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大堡子鎮朱北村致富記
    11月11日,順著平整潔淨的水泥路,記者走進西寧市城北區大堡子鎮朱北村,漂亮的彩門和整齊的小樓鱗次櫛比。在設施齊備的村組活動場所,孩子們在操場上奔跑嬉戲,老人們在幸福互助大院裡曬太陽,一派和諧愜意的幸福景象。    「短期脫貧靠勞務,長期致富靠產業」是朱北村確立的脫貧思路。曾經的朱北村自然條件差、基礎設施落後、缺乏產業支撐,是大堡子鎮13個村中典型的貧困村。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清水河縣:大棚裡種出甜蜜新生活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清水河縣:大棚裡種出甜蜜新生活 2020-07-06 23:4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布爾津縣:養殖合作社帶領村民搭上致富...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布爾津縣:養殖合作社帶領村民搭上致富「快車」 2020-11-27 18:2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一個偏遠貧困村的「華麗轉身」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滄桑巨變 飲水思源一個偏遠貧困村的「華麗轉身」8月初的涇川縣飛雲鎮南莊頭村,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整齊的小康屋,一處處碩果纍纍的果園,水泥路蜿蜒伸向遠方,村莊內百花爭豔,處處呈現出一派欣欣向榮的新農村美麗畫卷。而誰又曾想到,就在幾年前,南莊頭村還是一個土地貧瘠、交通閉塞的深度貧困村。
  • 《幸福者說》④ 婁底: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湖南重要講話精神,展示婁底經濟社會發展成果,市委宣傳部、市委網信辦組織開展《幸福者說》——婁底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媒體主題報導,由婁底市新聞中心、婁底日報社、婁底市廣播電視臺全程策劃執行,分《蝶變》《新局》《家園》《小康》《和諧》《幸福》六個篇章,通過全媒聯動、多屏共振、跨界融合等方式,形象反映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給人們生產生活帶來看得見、摸得著的好處實惠,生動體現人民群眾實實在在的獲得感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滄桑巨變 飲水思源】靈臺:蔬菜產銷兩旺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滄桑巨變 飲水思源】靈臺:蔬菜產銷兩旺 2021-01-06 16: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