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專訪①|我在遺囑庫做登記:身後之事更關乎生活和真情

2020-12-04 浙報融媒體

2018-04-03 15:41 | 浙江新聞客戶端 | 見習記者 施佳琦

浙江遺囑庫負責人葉世娟在接受諮詢。

編者按:清明是一個獨特的節日,一面是對逝者的感懷與追思,一面是滿目春日的治癒。時代變遷,現代人如何面對死亡?清明來臨之際,我們採訪了一群人,他們中有遺囑登記員、器官捐獻協調員、選擇生態葬的老人。我們試圖透過他們的視角,探尋新時代人們對生命的價值的感知。

清明將至,祭掃先烈、親屬之外,人們得到一個節點來思索「生死」之事。當一個生命從世界消逝後,會留下什麼?在浙江,越來越多的老人在生命最後,選擇用遺囑表達對親人的情感。

從畢業後來到浙江遺囑庫,今年是慧玲在遺囑庫工作的第三年。十幾平米的大廳裡坐滿了等待訂立遺囑的鶴髮老人,穿梭在他們之間的慧玲是一名「90後」,腳步輕快,笑容燦爛,在大廳裡添得一份亮色。2016年,法律相關專業畢業的她,聽說剛設立的浙江遺囑庫在招人,沒有多想就報了名。「當時了解到這是個公益助老的事,覺得也挺有意思的。」慧玲說。

位於錢塘江畔的浙江遺囑庫是由浙江民生社會養老服務中心和杭州市南都法律服務所共同設立的公益項目,免費為浙江省60歲以上的老人辦理遺囑法律諮詢、免費遺囑登記和免費遺囑保管服務。設立兩年來,遺囑庫現在平均每天要接待十幾個老人,忙的時候還要提前兩三個月預約。

遺囑諮詢溝通、指紋掃描、影像留存、法律見證、文件存檔……一天下來,包括慧玲在內的5、6個現場工作人員,時常沒時間吃午飯。不大的空間裡,牆上掛著此前老人送來感謝遺囑庫法律服務的錦旗,來訂立遺囑的老人圍坐在一起,毫不忌諱地分享著各自的身後之事,更有熱心者,生動地普及著立遺囑的好處。

遺囑多涉及老人身後財產問題,大部分老人初次來到遺囑庫諮詢,都只有一個簡單的分配意向。繼承人往往是自己的直系子女,也有在慧玲看來比較恩愛的兩老夫妻,會在遺囑裡寫明,希望自己過世後對方能夠再婚等意願。來立遺囑的老人,幾乎都不太會為自己做打算,這是慧玲工作以來最大的感受,「死後不要開追悼會,不要鋪張浪費,甚至垂危之際不要花錢搶救……這些都會根據老人意願寫進遺囑,身後事在這裡被看得很淡。」

對於遺囑庫來說,老人的意願始終是排在第一位的,問答確認意願、錄音錄像和手抄遺囑,都是為了保證老人知曉每一條內容。但作為一個公益助老機構,慧玲和遺囑庫的夥伴們更希望在解決老人後顧之憂的同時,更多的給老人普及法律知識,盡力維護老人的生前利益通過立遺囑形成一種良好的社會孝親氛圍。

就在不久前,年過七旬的李玉琴來到遺囑庫,希望通過訂立遺囑,在身後把自己的房產留給堂侄女。由於子女都已過世多年,日常生活都是堂侄女一手打理,對於身後事,李阿姨沒有更多的考慮,因為擔心後事給侄女添麻煩,今後拜祭也只有她一人,所以只要求把骨灰撒江。考慮到李玉琴的養老,慧玲建議老人用遺贈扶養協議代替遺囑繼承,「協議對遺贈人和扶養人之間有生養死葬義務作了明確的約定,包括撫養人要照顧老人日常起居、情緒穩定等等,能消除老人的養老顧慮。」慧玲說,這是一份對親情延續的保障。

在大廳裡「交流經驗」的老人,不乏周邊居民,尤以獨居老人居多。遺囑訂立完成,並不意味著老人和遺囑庫之間聯結的結束,老人根據情況變化可隨時撤改遺囑。慧玲和老人也保持著日常的聯繫,方便及時溝通交流。除了遺囑和身後事外,遺囑庫的大廳也成了家長裡短的交換地。至於生死,在這裡似乎變得再平常不過,「遲早有這麼一天」,在遺囑庫做登記,「慧玲們」看到更多的是對幸福生活的嚮往和真情的延續。

(應採訪對象要求,文中慧玲、李玉琴為化名)

浙江新聞+

浙江範圍內60以上的老人想要立遺囑可以前往浙江遺囑庫諮詢,地址:杭州市上城區紫花支路22號諮詢(上城區人民法院旁邊),聯繫電話:0571-86576052、86576053,公交車:198、62、8至三郎廟站下或復興路紫花路口站,地鐵4號線南星站A出口沿錢江路往四橋方向走到紫花支路。

相關焦點

  • 兩千多浙江老人早早立下遺囑,他們在焦慮什麼
    眼前,這群兩鬢斑白的老人,正聚集在這個只有兩間門面的地方——浙江遺囑庫,完成自己的遺囑登記。2016年6月28日,浙江民生社會養老服務中心和杭州南都法律服務所共同發起成立的浙江遺囑庫正式啟動運行,可為我省60歲以上老年人提供免費辦理遺囑法律諮詢、遺囑登記和遺囑保管等服務。自此,一向安靜的紫花支路開始熱鬧了起來。凡事預則立。
  • 老人立遺囑前精神評估:認動物猜狗猜豬錯幾次
    而遺囑公益服務早有先行者,為年滿60周歲的老人免費進行遺囑登記的「中華遺囑庫」,歷經一年半平穩運行,已為北京不少老人所熟知。  從中華遺囑庫到公證處,伴隨相關知識的普及,「遺囑」正逐漸褪去「不吉利」的色彩,為越來越多的老人接受和重視。如何立一份有效的遺囑?老人們「惦記」的是什麼?記者走進中華遺囑庫,揭秘在工作人員幫助下老人們對「身後事」莊嚴又不失溫馨的規划過程。
  • 遺囑庫白皮書:傾向於早立,超99%老人選防兒媳女婿條款
    北京日報客戶端3月21日消息,剛剛,中華遺囑庫召開六周年新聞發布會,向社會發布《2019中華遺囑庫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對所保管的12萬餘份遺囑進行數據分析。同時,位於北京站東街信通大廈的北京第二登記中心正式宣告投入運營。
  • 遺囑早立早安心,別給子孫留麻煩
    為此,筆者走訪了法學專家郝惠珍律師在,請她講講儘早訂立遺囑的主要性和緊迫性。福無雙至 禍不單行筆者:郝律師,您為什麼一直大力提倡一定要儘早訂立遺囑呢?郝律師:我先講個案例吧!楊先生和妻子育有一子兩女,女兒出嫁後,老兩一直和兒子住在一起。後來,妻子突發心臟病去世了,老人非常傷心。都說福無雙至禍不單行,老伴去世不滿一年,兒子也因為單位效益不好下崗了。
  • 90後將支付寶、遊戲帳號等虛擬財產寫入遺囑 如何處理自己的數字...
    數百名90後將支付寶、遊戲帳號等虛擬財產寫入遺囑引發討論——網絡時代,如何處理自己的數字遺產?近日,一名90後電競選手在綜藝節目中給自己立下遺囑,並將自己的支付寶、遊戲帳號等虛擬財產寫入遺囑,引發關注。中華遺囑庫的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8月底,90後立遺囑人數已達236人。在立遺囑的年輕人中,年齡最小的只有18歲。
  • 你我身邊的「社會生活百科全書」 ——民法典學習解讀(二)
    民法典是一部集萬眾智慧,應時代所需,是「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是一部十分複雜的法律,下面我節選每一編中與我們生活聯繫較為密切的部分與大家一同學習。(一)總則「總則」規定民事活動必須遵循的基本原則和一般性規則,統領民法典各分編。
  • 代表委員專訪|馬蕭林委員:建議各省加快建立古代人類骨骼標本庫
    代表委員專訪全國政協委員、河南博物院院長馬蕭林「文物是老祖宗留給我們的寶貴遺產,是不可再生資源。古代人類骨骼是特殊的文化遺產,也是不可再生資源。」同時對理解和揭示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的形成與發展過程,促進民族認同與文化認同,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也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馬蕭林介紹,當前,在我國考古工作中,對於古代人類骨骼的田野採集、室內保存和管理利用,還存在一些值得關注的問題。
  • 專訪《簡悅》:改善 318 類網站,只為做最好的「閱讀模式」
    我記得在 Twitter 上解決了一個新用戶的困擾,他後來跟我說,他已經安利給好多他身邊的朋友。能和你的用戶做朋友,我想這應該是做簡悅以來最高興的事情。你覺得目前網頁插件的市場在哪裡?由於一直處於在家工作狀態,所以對生活和工作的劃分有「嚴苛」的要求。我有一個獨立的房間,在這個屋子裡不能做任何與娛樂有關的事情(甚至於使用的電腦都不能做娛樂的事情)。反之,離開這個屋子就不再接觸任何和工作有關的事情,即用物理隔斷的方式來劃分工作和生活。
  • 一起聊聊「遺囑」那些事兒!
    法庭上,王一拿出一份遺囑,說:「這是爸爸寫的遺囑,說好了這套房子留給我,白紙黑字,這房子應該是我的。」王二說:「爸爸怎麼會寫遺囑給王一。」王三表示:「我這也有份爸爸的遺囑,說不給王一了。」王四也說:「王一撒謊,他都沒有好好贍養爸媽。」
  • 寂寞生前事,熱搜身後名-虎嗅網
    中國人又特別在意身後之名,辛棄疾說:「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白居易給好友元稹寫墓志銘,潤筆高達六七十萬,還是友情價,這大概也算是中國特色。所以每有名人辭世,網上就會特別熱鬧,微博和朋友圈裡聲情並茂的追思和哀悼不少。與其說是向回憶致敬,不如說是祭奠自己的青春。
  • 「90後」立遺囑人數已達236人 支付寶、遊戲帳號等成遺囑新style
    最近,一名90後將自己的支付寶、遊戲帳號等數字財產寫入遺囑,在網上引發熱議。數字遺產可以被繼承數字遺產,是指網際網路上的數字文化遺產,包括微信、支付寶、遊戲帳號和虛擬幣等。現如今,很多人的網絡帳號上都有大量現金,一些90後、00後更是在遊戲帳號上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和金錢。因此,在採訪中,有市民表示,希望這些數字遺產由家人繼承。
  • 清明節安康祝福語,清明長假送親朋好友的問候語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清明節安康祝福語,清明長假送親朋好友的問候語 1清明時節雨紛紛,最美人間四月天;春草新綠花苞開,桃花一香好運來;朋友真情總常在,身體健康人人愛;紅紅太陽幸福在,快快樂樂曬一曬!清明節快樂! 2一年之計在於春,觀花賞景踏青行。
  • 法律英語900句:遺囑和繼承
    一份遺囑需要立遺囑人和兩個證人籤字。 2.He bequeathed his shares to his daughter. 他將他的份額遺贈給他的女兒。 3.He was named executor of his brother's will.
  • "我沒那麼酷" 言承旭上《真情指數》吐苦水(圖)
    中新網北京3月27日消息:F4成員言承旭因主演《流星花園》一夜成名,成為眾多少女的心中偶像,昨日在TVBS《真情指數》節目接受主持人蔡康永專訪時,透露成名後所帶來的壓力,並無奈的表示:「我希望觀眾看到我的努力,不要只是把他當偶像。」
  • 「繼承權」新規下,「不孝子女」無法過戶父母房產,有遺囑也沒用
    2021年,既是十四五的開局之年,也是諸多「新規」實施的一年。《民法典》自1月1日正式施行,這是中國首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也被稱作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一系列關乎中國民眾婚姻、居住、網絡生活,甚至是如何起名的新規也正式施行。
  • 清明節最新祝福語大全,清明假期溫馨祝福語句子精選
    3清明節,去掃墓,祭先祖,寄哀思;清明節,雨紛飛,春光美,踏踏青;清明節,發簡訊,送祝福,許心願,祝願你,清明節,幸福伴,吉祥隨,一切事,皆如意。4清風明月本無價,近水遙山皆有情,山花爛漫香盈袖,徐徐清風吹哀愁,踏青出遊親自然,深深祝福心中留,清明節到來之際,預祝幸福安康!
  • 清明安康問候語簡短一句話 清明發給家人朋友的寄語祝福
    天歌狂飈:清明時節白花幡,風搖香飄天堂間;清明最是飛雨時,哀思悲情淚雨試;清明天歌為飈狂,一曲安魂飛天上。  3、 清明到來柳絲長,和順甜蜜隨風揚;清明到來花飄香,平安幸福繞身旁;清明到來心歡暢,走出戶外享春光。清明節,願你快樂!  4、 春光美好豔陽照,柳絮飛揚燕兒舞,發條簡訊送祝福,願好運多幸福罩。清明節來到,祝平平安安、快快樂樂、倖幸福福、健健康康。
  • 白紙黑字遺囑惹來繼承糾紛 老人意願咋寫才好
    白紙黑字惹來繼承糾紛 老人意願咋寫才好  北京市西城區法院審結的自書遺囑糾紛案中,20%被認定無效或部分無效  劉帆  現在,越來越多的老人不再避諱談死亡,選擇在生前訂立遺囑安排自己的身後事。  自書遺囑不規範影響效力  嚴先生與結髮妻子領養了一個兒子,取名嚴格(化名)。妻子早逝後,嚴先生購買了單位的一套房改房,又與周女士結婚。後來因周女士年事已高無法照顧嚴先生,嚴先生與養子媳婦關係又不好,就住進了養老院。嚴先生去世後,嚴格持遺囑訴至法院。該遺囑中稱:「我名下房產系我一人所有,在我死後由周女士使用,但沒有所有權,其處分應由嚴格。」
  • 身後之事早打算,這些App幫忙解決你的「後顧之憂」
    當他向YouTube的觀眾做自我介紹的時候,他興高採烈地向大家揮手致意並說道:「Hi大家好,我是Will。我已經離開這個世界了。」他接著說:「儘管我的家人們對我的離去有點難過,但他們不必因喪葬事宜備受壓力。這都要歸功於我在離去前所做的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註冊Everest並預約它的服務。」Everest是美國休斯頓一家提供喪葬服務的公司。
  • 言承旭吐露真情:不想做暴龍只想做個小白兔(圖) - 娛樂頻道
    千龍新聞網訊據《新明日報》報導,F4成員言承旭前天在TVBS《真情指數》節目接受專訪,對節目主持蔡康永吐真情,表示受盛名所累,差一點想立刻離開演藝圈!  以《流星花園》迅速走紅的言承旭,當著蔡康永的面侃侃而談成名的壓力,以及遭媒體的誤解,現在的他,每天承受最大的壓力,就是起床閱報,讓他再也不想當暴龍,只想做個小白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