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脫貧故事」養上扶貧牛 生活樂悠悠|清鎮市流長鄉水淹衝村...

2021-01-16 天眼新聞

我從來都沒有想到過,我這樣一個目不識丁的大老粗,在貧困線上苦苦掙扎,生活了大半輩子,是黨和政府多措並舉,真情幫助我、扶持我拔掉窮根,還讓我走出了一條致富路。從那以後,我一家三口的生活展開了嶄新的一頁,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我叫龍配坤,穿青族人,今年69歲。2001年,49歲的我與26歲的王慶群結婚並組建家庭,老婆王慶群現年46歲,智力和視力都不好,屬於二級殘疾,沒有讀過書;2004年9月29日,我們夫妻倆生育兒子龍尚倫,現年16歲,去年下半年升入清鎮市四中讀高中。我家是清鎮市流長苗族鄉水淹衝村一組的建檔立卡貧困戶。  往事不堪回首,每當與別人談及或者想起過去自己貧窮的日子,眼淚在眼眶泛濫打轉。以前,家庭生活情況異常艱苦。最困難的時候,一年難得吃上幾頓肉,菜裡也沒有幾滴油,生了小病了都不敢去醫院,只能熬著。我沒有一技之長,去礦山上打礦石、在建築工地幹活……只能憑力氣幹苦力活。老婆雖然比我年輕,但她智力低下,眼睛不好,只能料理家務、帶帶年幼的小孩。  風裡來,雨裡去。鈔票掙了一年又一年,土坯房住了一年又一年,家庭生活拼搏一年又一年。可是家庭貧困現狀難以擺脫。我精神萎靡不振,過一日算一日。

龍配坤家餵養的一頭祀牛和其繁殖的已經長大的一頭牛崽這時,國家扶貧政策如雪中送炭,及時幫助我度過難關。政府、村裡的扶貧幹部給我講解國家的扶貧政策,並結合實際情況和意願,給我出謀劃策,幫我理順思路,鼓勵和引導我走養殖祀牛(母牛的俗稱)之路,繁殖小牛長大後出售。在他們的幫助下,我領取了政府給予的養牛補貼款4000元,加上自己平常節衣縮食攢下的1000多元,在馬場牲畜集市上購買了一頭扶貧小牛進行餵養。  2010年,在國家啟動推進實施危房改造補助政策項目中,政府、村裡的幹部調查摸底,了解我家住房情況符合危房改造條件,幫助我申請了建房補貼款25000元。我那不足40平方米的房屋,居住了幾十年,房屋破舊、潮溼、陰暗,再加上常年累月的煙燻火燎,屋內一片漆黑……我何嘗不想擁有新房呢?我領了建房款,再向親朋好友借來不足部分的錢,我和老婆花費幾個月的時間,終於建成一座99.7平方米的磚混結構的新房屋。我一家三口終於有了這寬敞的房屋,感到無比幸福。

龍配坤和王慶群在家裡烤火

有了自己的新居,我和老婆就可以安心地一邊進行農業生產,一邊精心餵養扶貧牛。近十年來,當年那頭扶貧牛已先後繁殖七、八頭牛,都被我出售後陸續還了建房所欠的債務。在養牛的過程中,我又兩次獲得了政府補貼的扶貧牛款累計8000元錢,增強了我繼續養牛的信心。前年,政府還給我家發放20隻幼鵝、40隻幼雞、1頭小豬等項目進行扶持。近幾年來,硬化路、生活用水、太陽能路燈也通到家門口。

2020年2月,為做好「陽光校園·空中黔課」工作,清鎮市流長民族中學校長張永海和校團委書記兼班主任黨鵬,家訪學生龍尚倫的學習和生活情況我記不清楚哪一年被納入建檔立卡困難戶的,鄉村幹部先後幫助我和老婆辦理了殘疾證;還將我家納入農村合作醫療保險費補助和低保補助,我們一家就醫有了保障。小孩龍尚倫從小學到高中讀書期間,每年都享受國家教育扶貧資助款,使我少操了心。

2020年4月15日,清鎮市流長苗族鄉塝寨小學的3位老師在向龍配坤宣傳教育扶貧資助政策我一家人在黨和政府的脫貧政策幫扶下,走出了困境,日子越過越有奔頭。我感到很滿足,也沒有喝悶酒了,我和老婆更加恩愛,一家人和和睦睦的。  過去,我吃了沒有文化的虧,我常以過去的苦難經歷告誡、教育兒子龍尚倫,要不忘黨恩,不忘那些幫助我們的好心人,要好好讀書,將來做一個有所作為的人。兒子也爭氣,那些家訪的老師告訴我,他在學校裡學習刻苦,成績也優異。

龍禮飛 整理

編輯 肖慧編審 王璐瑤

相關焦點

  • 「我的扶貧故事」群眾如期脫貧了,我明年結婚咯丨納雍縣沙包鎮水淹...
    我再一次無言以對。近30歲的我,又何曾不想有個家呢?但200個蔬菜大棚種植實施方案要重新擬定,走訪排查要再一次開展,信息要進一步核實,檔案資料要再完善……本來打算國慶節結婚,因為手中工作太多,實在抽不出時間作準備,婚期只得一拖再拖。陳靜查看通組路修繕進度我叫陳靜,2014年10月,大學畢業1年多的我在家鄉貴州畢節大方縣東關鄉當志願者,初步接觸脫貧攻堅工作。
  • 「我的脫貧故事」我是脫貧攻堅的參與者,更是受益人!|清鎮市流長鄉...
    我叫周金菊,現就職於貴陽市清鎮市流長苗族鄉扶貧開發和農村電商服務站,我是2018年大學畢業選聘到流長鄉參加扶貧工作的「三支一扶」志願者,更是流長本地人。回首大學畢業後的匆匆瞬息,驀然如光似影。在流長鄉電商扶貧站的工作崗位上走過了兩年的光陰,我之於脫貧攻堅首先應該是受益人,然後才是參與者。   我出生於一個地地道道的農民家庭,家裡有7口人:雙目失明的奶奶,肢體二級殘疾的父親,長期患病的母親,還有一個大我兩歲的姐姐,一個小我兩歲的弟弟和一個小我六歲的妹妹。我家是典型的人多地少、子女眾多、缺少勞動力的家庭。
  • ...如期脫貧了,我明年結婚咯丨納雍縣沙包鎮水淹壩村扶貧特崗陳靜
    我再一次無言以對。近30歲的我,又何曾不想有個家呢?但200個蔬菜大棚種植實施方案要重新擬定,走訪排查要再一次開展,信息要進一步核實,檔案資料要再完善……本來打算國慶節結婚,因為手中工作太多,實在抽不出時間作準備,婚期只得一拖再拖。陳靜查看通組路修繕進度我叫陳靜,2014年10月,大學畢業1年多的我在家鄉貴州畢節大方縣東關鄉當志願者,初步接觸脫貧攻堅工作。
  • 「哭臉」向「笑臉」的幸福轉變——清鎮市扶貧「情緒牆」跟蹤服務...
    情緒牆清鎮市積極推動黨建與脫貧攻堅深度融合,將民情走訪、臺帳管理和扶貧「情緒牆」有機結合起來,建立起「三位一體」的扶貧服務格局,實現管理有臺帳、牆上有「情緒」,詳細展示貧困戶「一達標兩不愁三保障」政策落實情況和跟蹤服務動態,精準做到建檔立卡戶生產生活有保障、穩定脫貧不返貧。
  • 會寧縣富家岔村:養安格斯牛!牛了
    村裡人都說她不僅是個養殖高手,還視牛為親人,和牛一起直播。這確實是個新鮮事。會寧縣八裡灣鄉富家岔村 建檔立卡戶 邵繼一:我家有八寶,它們就是牛,八寶身體棒,致富好能手。「八寶」就是邵大姐養的八頭牛。她把牛當成寶貝,是因為這些名叫安格斯的牛不一般。
  • 「我的扶貧故事」從「扶貧新兵」到「扶貧尖兵」丨錦屏縣河口鄉巖...
    其就讀錦屏中學的女兒每學期有400多元的生活費,兒子在河口中學讀書每學期又有620元的生活補助。基於以上收入和條件,在2018年貧困戶動態調整的評議會上,按照當年的脫貧標準,範華銀家已按程序脫貧出列。然而,天有不測風雲。2018年6月,正是農忙時節,作為家裡頂梁柱的範華銀在耕田時突發腦溢血,倒在水田裡不省人事。幸好有同在坡上勞作的鄰居把他背到家,及時聯繫醫院救護車把他送到縣醫院治療。
  • 「我的扶貧故事」掛職掛心助脫貧丨黃平縣委常委、黃平縣人民政府...
    抓實東西部扶貧協作  2018和2019年,我共協調對口幫扶資金7050萬元,並將80%以上資金投入到產業項目,為黃平縣10898名建檔立卡貧困戶每人每年增收500元以上。   我與黃平縣委、政府共同牢牢把握產業革命「八要素」,踐行「五步工作法」,紮實推進脫貧攻堅「春風行動」「夏秋攻勢」,將農業產業結構調整作為加快農業轉型升級、推動產業扶貧的重要支撐和促進農民持續增收、脫貧致富的有力抓手。
  • 【我的脫貧故事】將牛棚「裝滿」牛
    【我的脫貧故事】將牛棚「裝滿」牛 2020-11-30 11:00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我的扶貧故事」爭做脫貧領頭雁 帶領村民奔小康
    帶領村民奔小康  ——滴水巖村黨支部書記趙輝的扶貧故事  來到以朵街道滴水巖村,首先看到的是古香古色的觀景平臺,沿著寬敞的旅遊公路繼續向前,一排整整齊齊的村民住宅,圖文並茂的塗鴉文化牆,綠意盎然的花草樹木,……這展現了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嶄新面貌。
  • 「我的脫貧故事」養蜂脫貧後 生活甜如蜜丨盤州市柏果鎮銅廠溝村三...
    我們村平均海拔2100米,與雲南省接壤,石漠化嚴重,系柏果鎮高寒、邊遠的行政村。我小學畢業後,因家庭貧困,父母無力再扶我到鎮上讀初中,便輟學在家。因只有一隻手,不能幹農活,在家當了幾年放牛娃後,便到昆明打臨工,靠從事電工、泥水工等體力較輕的手藝活為生。打工期間,我幹活勤快,儘管只有一隻手,可幹起活來不比別人差,受到工友們的同情與好評,大家但凡接有訂單,都邀我同幹。
  • 「扶貧故事」為打贏「脫貧攻堅戰」而歡欣鼓舞
    編者按2020年是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收官之年。中國科協信息中心策劃推出「決勝小康 奮鬥有我」系列廣播,講述科技扶貧路上的動人故事,傳遞科技工作者全力拼搏、接續奮鬥的堅定信心,匯聚薪火傳、展未來,砥礪前行、乘風破浪的磅礴力量!
  • 「我的扶貧故事」用心用情,做貧困戶脫貧路上的「小太陽」|六盤水...
    2016年,趕上國家的好政策,花場村修建易地扶貧安置房,花場村決戰隊隊員和我多次上門做工作,郭貴祥因個人原因就是願意搬遷,中途也放棄過,但是我沒放棄,我一次又一來到他家,用心和真誠打動了郭貴祥一家人,2016年8月郭太良一家4口從破舊的老瓦房搬遷到現在嶄新的易扶搬遷安置房裡。
  • 「我的扶貧故事」白俊燃:「扶貧小白」成長記
    我叫白俊燃,是甕安縣司法局珠藏司法所負責人,也是珠藏鎮甕朗壩社區的一名網格員。2019年5月,我正式成為一名駐村扶貧幹部,從此我對大山深處有了牽掛。說到扶貧,對於剛剛參加農村工作的我,只是一個門外漢,談不上扶貧經驗。對於剛參加扶貧工作的我,很多扶貧政策不熟悉、不了解。一邊,我所在的司法所僅有我一個人,如何扶貧,怎樣扶貧,又怎樣兼顧本職工作,面對這樣的形勢,不禁拷問著我。
  • 清鎮市流長鄉:聞「凝」而行 保障民生
    1月以來,清鎮市流長苗族鄉迎來今冬第二場低溫凝凍天氣,路上積雪結冰,溼滑難以通行,給群眾出行帶來嚴重影響。為確保行人安全、保障群眾生活,流長苗族鄉多措並舉抗凝凍保民生。部門聯動,加強巡查保暢通。流長苗族鄉積極組織值班人員、安監站、派出所等部門在S106省道及通村公路凝凍路段實施早晚交通管制,同時每天清晨值班領導帶領應急人員在主要路段化雪除冰,遇到車輛及時勸誡注意行車安全,遇到凝凍路段勸誡車主禁行,保障道路交通安全。開展救助,走訪排查送物資。
  • 《我的扶貧故事》徵稿選登⑾——脫貧攻堅督導有感系列詩詞
    《我的扶貧故事》徵稿選登⑾——脫貧攻堅督導有感系列詩詞 2020-12-14 16:5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我的扶貧故事 我的脫貧故事|扶貧之「手」 託起生活的希望
    息烽縣鹿窩鎮馬屯村駐村第一書記鄒佩言:在脫貧攻堅戰場上揮灑青春和汗水我叫鄒佩言,是市委統戰部一處的工作人員。2019年1月,我被選派到息烽縣鹿窩鎮馬屯村駐村,6月份調整為駐村第一書記。2019年10月底,我在前往鎮政府對接工作的路上不慎摔傷,經醫院檢查為肘關節粉碎性骨折,並進行了手術。手術後在家養傷的3個月裡,即使左手吊著繃帶,我的心思也時刻牽掛著村裡,隨時和村裡保持著聯繫。2020年春節剛過,在胳膊恢復了部分功能後,我又立刻回到駐村崗位,一頭扎進了疫情防控和脫貧攻堅戰中,迅速推動馬屯村土地流轉、辣椒產業籌備等工作。
  • 「我的扶貧故事」掛職又掛心 以實幹助力脫貧攻堅|黃平縣平溪鎮...
    我叫李宏清,經中共黔東南州紀委黔東南州監委選派,於2020年1月到貴州省黔東南州黃平縣平溪鎮掛任鎮黨委委員、副書記。這次掛職與我上一次來平溪掛職的想法一樣,打算在平溪這片充滿生機的土地上幹點事,為平溪的老百姓過上更加幸福的生活踐行責任擔當、貢獻一份力量。撲下身子,深入群眾。
  • 全市扶貧攻堅優秀共產黨員、優秀黨務工作者和 先進黨組織擬表彰...
    劉啟競 市外事辦翻譯室副主任,烏當區新堡布依族鄉長坡村第一書記  謝凡才 市公安局烏當分局經偵大隊教導員,烏當區東風鎮高穴村第一書記  周文龍 貴州省山地資源研究所助理研究員,烏當區下壩鎮谷金村原第一書記  陳 生 烏當區下壩鎮谷金村黨支部副書記、農業綜合服務中心負責人、扶貧工作站站長  5.白雲區(4名)
  • 「我的扶貧故事」群眾生活無憂就是我最大的滿足丨晴隆縣紫馬鄉新...
    我是晴隆二小的一位教師,當接到上級通知,讓我到紫馬鄉新洋村扶貧時,我是很驚訝的,因為這是個我只聽說過的地方。由於是山區道路彎道多,車輛行駛的較慢,去紫馬鄉的時候,要兩個多小時的路程,到達目的地後整個人都是暈頭轉向的,假如碰上雨雪天氣,山體落石、路面打滑,更是不敢想,讓人後怕。
  • 「我的脫貧故事」精準扶貧的春風,吹進了我的家裡|清鎮市新店鎮王...
    2015年,在幫扶幹部、村支兩委的動員下,我開始嘗試肉牛、生豬等養殖。隨後,新店鎮政府補貼了我2頭肉牛、6頭生豬、20隻蛋雞,還為我免繳合醫款,解決了我養殖初期的燃眉之急,也讓我對生活重拾了信心。  「開宇,你家的雞好多錢一隻?等下我想買一隻走親戚。」  「開宇,你家今年賣豬應該掙得到錢嘛?今年豬價漲了挺多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