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老俗話說「人狂天收,狗狂人收」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2021-01-08 調侃文史

民間俗語是我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許多流傳的俗語不僅反映出當時人們的生活狀態,還告誡子孫後代不要誤入歧途,否則會招來災禍。

那麼農村老俗話說「人狂天收,狗狂人收」是什麼意思?到底有沒有道理?

人狂天收

俗話說:天欲其亡,必令其狂。要想毀滅一個人,那麼首先就是讓他陷入瘋狂。當一個人狂到一定的程度,那麼必會招來橫禍,這是有道理的。

為什麼許多有才能的人喜歡低調行事?其實就是因為怕招來別人的嫉妒。狂妄是需要資本的,並不是所有人都可以那麼狂妄的。許多德不配位還沾沾自喜的人,只要有心人略施小計就能將他打入深淵。

為什麼說人狂天收?就是因為有些是自己做得太過了,即使是上天都看不下去了,因此才會有「天譴」懲罰。比如說那些喜歡在公路上飆車的人,他們以為自己的行為十分酷炫,以為可以為所欲為,但是最終的後果往往是他們承受不起的,甚至付出生命的代價。

做人不能太過狂妄霸道,一旦超越法律道德的底線,自然會有人收拾他們。因此老祖宗才會教導後人要低調行事,不要因為太狂而惹上不必要的麻煩。

狗狂人收

做人尚且不能太狂,狗同樣是不能太狂的。有個詞語叫做狗仗人勢,如果有個霸道的主人,那麼狗就會仗著主人的氣勢而變得狂妄。但是一旦狂妄過頭,那麼迎來的就是災難了。

生活在農村的朋友都知道養狗是一件尋常的事,記得那時候村裡的一戶人家養了一條大黑狗,本來這也沒有什麼大不了。但是這戶人家不喜歡將狗鎖在家裡,反而喜歡將狗獨自放出到外面閒逛。

而這大黑狗只認這一戶人家,見到別人的時候不斷狂叫,甚至有時候會直接追著人咬。村民對此也和這戶人家溝通過很多次,但是這戶人家依舊我行我素。直到有一天那隻大黑狗咬了一位村民的小孩子,幸虧是咬在屁股上,如果咬在眼睛耳朵這些重要的部位上,那麼後果不堪設想。

之後人家直接叫人上門要賠償,那戶人家自己理虧,也答應賠了一些錢財。這件事過了幾天之後,那隻大黑狗卻突然消失了,那戶人家找了很多地方也沒有找到。至於是在外面逛的時候不小心掉進河裡衝走了還是被別人抓走了就不得而知了。不過那段時間村民教導孩子不要在河邊玩水時都會怎麼說:千萬不要獨自到河邊玩水,不然會像某某人家那條狗一樣衝走回不來了。

無論什麼原因,在那之後確實再也沒有見過那條大黑狗了,當狂妄到了一定程度,那麼或許就會有災禍上身吧。至於是天災還是人禍就不得而知了。

所以說「人狂天收,狗狂人收」還是有一定道理的,這或許就是老祖宗給後輩留下的告誡,避免惹上不必要的災禍。

相關焦點

  • 農村俗話「人狂天收,狗狂人收」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你怎麼看
    眾所周知,我國農村是一個相對傳統的社會結構。在為人處事方面,農民都教導自己的子孫後代,要儘可能地保持謙虛謹慎,要戒驕戒躁,不能狂妄自大。為此農村裡面還有專門在教導人們為人處事方面的一句俗語,叫做人狂天收,狗狂人收,那麼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有沒有道理呢?
  • 農村俗話「收秋不收秋,先看五月二十六」是啥意思?有沒有道理?
    農諺是存在於農村、流傳於農村的一種特殊表達方式,這類俗話有簡單易懂、朗朗上口等優點,目的是為了指導或者預測莊稼長勢和收成。從某些方面來說,這是我國農民在長期的農業勞動中,總結出來的一些經驗,導致這些俗話產生的理由很多,有相應道理的也不少,但也有很多具有時代色彩。比如有一句是這樣說的:收秋不收秋,先看五月二十六。
  • 農村老俗話說「買豬看圈,娶媳婦看院」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老俗語經過千百年的傳承,其中勢必有一定的道理,很多老俗語聽起來不順耳,但是話糙理不糙。一、買豬看圈。我家每年都要餵十幾頭小豬,今年養豬比較划算,目前70多斤的小豬可以賣30元1斤。養豬最怕的就是豬得病,豬患病很可能使一年的心血白費。
  • 立冬時節電閃雷鳴,俗語「立冬聞雷,天收一半」啥意思?有道理嗎
    導讀:立冬時節電閃雷鳴,俗語「立冬聞雷,天收一半」啥意思?有道理嗎?最近天氣真是比較奇怪,昨天我們還是28℃,今天就立馬下降到20℃了,天空還電閃雷鳴,現在在開始下雨了。最近好久沒有下雨了,我村的文大爺又與往常一樣碰到人就告訴今天的天氣,氣溫下降快,還有雷電出現。不過,下點雨可以給油菜地的秧苗補充點水分,保土壤墒情。
  • 農村老俗話說「人怕臘月生,又怕臘月死」,說的是什麼意思呢?
    歡迎關注煙雨濃,帶你領略不一樣的農村風情,每天都有新的農村事物分享給你,感謝有你的陪伴。農村老俗話說「人怕臘月生,又怕臘月死」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這句老話其實是過去的一種說法,隨著生活條件的提高,對於漫長寒冷的冬季,早已經不像是過去那樣難捱,在過去不論生,仰或是死,對於寒冬臘月都是非常麻煩的一件事情,臘月也是一年之中氣溫最低的時候,數九歌的最寒冷的三九四九都是在臘月之中度過,而且還會盡力小寒大寒凍死老漢的節氣,可見沒有什麼季節比寒冬臘月在冷的了。
  • 農村老農民說,收秋不收秋全看五月二十六,說的是什麼道理?
    問:農村老農民說,收秋不收秋,全看五月二十六,說的是什麼道理?農曆的五月二十六是小神爺陳光蕊與龍女結婚的日子,陳玄奘的父親陳光蕊被稍公劉洪打落水中後,又被龍王救起,因陳光蕊長的一表堂堂,龍王就把寶貝女兒龍女許配給他,成婚那天正是五月二十六。
  • 明年是寡婦年,農村俗語「寡年不見春,地收人不收」,是啥意思?
    時間過得真快,今天已經是農曆十一月二十六日,距離春節還有30多天的時間。隨著新一年馬上就要臨近,關於2021年的新消息也越來越多,聽農村的老人說,明年是沒有立春的寡婦年,在農村有「寡年不見春,地收人不收」的說法,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話還有道理嗎?
  • 農村有一種職業,收狗人,他們收的狗用來做什麼
    如今農村興起的收狗人,見過太多,也買過自己的狗,最終我沒有賣,因為我很愛它,感謝它和我在一起的日子,只想好好的讓它度過晚年,有的人覺得狗狗年齡到了,不會再像以前為自己看家,就連吃東西都費勁,對自己來說只是累贅,能賣錢最好,可是你忘了它的付出,就因為它不會說話嗎?
  • 今日立秋,農村俗語「雷打秋冬半收」是啥意思?立秋打雷不好嗎?
    立秋不僅代表著秋季的開始,也意味著收穫季節的到來,所以在農村中關於立秋節氣的俗語有很多,其中有很多是和立秋當天的天氣有關。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雷打秋,冬半收」,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立秋打雷不好嗎? 雷打秋,冬半收的意思是,如果在立秋當天打雷下雨的話,那麼便預示著今年秋末冬初的收成會很不好,產量很有可能會減半
  • 農村俗話說:「男人手大掌官印,女人手大忙不停」,有道理嗎?
    農村老俗話說「男人手大掌官印,女人手大忙不停」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農村老俗話一般都是經過長時間的觀察,或者是親身的體驗總結而形成的一種流行的言語。在一定的社會環境條件下會有一定的實踐意義當然隨著時代的不同一些,農村老化的原先的寓意已經改變,但是也對後人會有一定的警示作用。對於農村老話「男人手大掌官印,女人手大忙不停」究竟是什麼意思呢?其實這句話來說,也不能證明為百分之百的正確,男人好多手大的都是勞碌之命,女人好多手大的也可以成為官宦一族。很簡單的分析以下這句農村老話的寓意是否有一定的道理?
  • 農村種植諺語:豬來收,馬來賤,灰菜窩裡吃飽飯,說的是什麼意思
    歡迎關注棒奔霸,帶你領略不一樣的農村風情,每天都有新的農村事物分享給你,感謝有你的陪伴。民以食為天,家有餘糧心不慌,不論是在過去還是現在,農業生產的豐收,跟我們的日常生活是息息相關的,尤其是在過去農業設施不發達,很多時候都是靠的望天收,只有一個風調雨順的好年景,農田裡面才能夠有好的收穫,除了直觀的天氣影響之外,農村的一些諺語也是能夠,通過對於一些雜草生長的態勢,能夠分辨出一些端倪,對於今年是否有好的收穫,也有提前的預知。
  • 在農村,經常有小販收土狗,只要賣他就收,他們收去幹什麼?
    在農村,幾乎每家每戶都有養一隻土狗,拴在家門口,或者是養在大院裡的狗窩,有的土狗是放養,讓土狗四處亂跑,到處覓食,到了晚上它就會自己回來睡覺,看家。都說狗狗是人類最好的朋友,那麼土狗就是農民們最好的朋友,因為它們看家,趕走靠近家裡的陌生人,又和主人相處得非常好,能夠自己解決方便問題。
  • 立秋將至,農諺:「立了秋,涼颼颼,哪裡有雨哪裡收」,有道理嗎
    導讀:立秋將至,農諺:「立了秋,涼颼颼,哪裡有雨哪裡收」,啥意思呢距離立秋節氣還有不到十天的時間,現在正值中伏階段,也被譽為冷在三九,熱在中伏,中伏是全年氣溫最高的時間段。這段時間的天氣,暑氣下沉陽光接近於直射,晝長夜短讓白天變得很漫長,也相當的炎熱,大家都是翹首以盼下一個節氣:立秋節氣的到來,立秋作為秋季的第一個節氣,雖然立秋之後天氣還會很熱,但明顯的可以感受出來,在早晚的時候,習習涼風會讓人感覺舒爽很多。農諺立了秋,涼颼颼,這句俗語有好多種的說法,因為立秋有不同的叫法,有的早立秋,晚立秋之說,還有公秋和母秋之分。
  • 農村俗語「寡婦牛年馱五穀,四馬駝糧二人分」啥意思?有道理嗎?
    今天是農曆十一月二十八,距離2021年新年還有30天的時間。雖然已經到了三九天,但是最近幾天氣溫有些回升,所以很多農村老人從家中走出來,三五成群坐在一起曬太陽閒聊天。聽農村的老人說,明年是寡婦牛年,在農村有「寡婦牛年馱五穀,四馬駝糧二人分」的說法,這個說法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話有道理嗎?
  • 牛年又是寡婦年,老話說:「寡年不見春,地收人不收」,什麼意思
    農村有句俗語叫做:「寡年不見春,地收人不收」,2021年正好就是寡年,為何是「地收人不收」呢?到底是什麼意思?「寡年」也被稱為「寡婦年」,主要是因為在農曆的一年中沒有立春這個節日。以前人把任何東西都分為陰和陽,立春就代表著少陽,也就是男人的意思,而春天又代表著繁衍生息,如果一年中沒有春天,就好像沒有男人一樣,所以又被稱為「寡婦年」。其實這只是兩種紀年法的時間差而導致的,大家都知道農曆是陰曆和陽曆的一種合曆。陽曆是根據地球繞太陽一周的時間來制定的,而陰曆則是根據月亮繞地球一周的時間來制定的。所以陽曆一年是365天,而陰曆則是354天。
  • 農村老話:「家財萬貫,帶毛的不算」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語言的魅力除了妙筆生花和能言善辯之外,樸實之語自有其魅力所在——這次,就讓小編帶你走進農村俗語,體會質樸言語的美。俗語一:賣了麥子買蒸籠,不吃饅頭爭口氣這句話和「幸福是奮鬥出來的」的意思有些不謀而合,只有靠個人努力種田收麥,才能由農田走向「蒸籠」。農業社會走向工業社會,離不開勞動人民的智慧與汗水,加之「不為五鬥米折腰」的堅持,我們才能真正活成一個大寫的人。
  • 民諺「八成熟、十成收,十成熟、二成丟」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眼下正是秋收秋播季節,今天就來說說「八成熟、十成收,十成熟、二成丟」,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從字面上不難理解,這句諺語主要說農作物成熟的習性以及不同階段收穫所得到的結果。千百年來,人們最為廣泛種植的糧食主要為籽粒作物,如小麥、稻穀、小米、高粱、大豆、芝麻、油菜籽等。
  • 成日叫人收皮,你知唔知收皮有幾種意思?
    收皮是較粗俗的用語,意思是叫人住口或滾蛋,近似「收檔」。
  • 在農村為什麼有人收鴨毛鵝毛卻沒有人收雞毛
    像我們農村這邊,每逢過年過節都很盛行殺雞殺鴨,拔下的羽毛放置一邊,當天就會有小販上門來收,5毛1塊不等,賣來的錢讓小孩子拿去買零食。以下我為大家分享我個人對這個話題的看法與觀點,希望我的分享能給大家帶來幫助,也金希望大家能夠喜歡我的分享。那麼小販們收來作什麼用呢?為什麼只收鴨毛鵝毛卻不收雞毛呢?大都數收來的羽毛供給工廠製作羽絨被和羽絨服羽毛球等。
  • 臘月將至,「臘月見三白,來年好收麥」是啥意思?有道理麼?
    簡單說完臘月,我們切入正題,為何老話說:「臘月見三白,來年收小麥」?這是啥意思?根據「臘月見三白,來年收小麥」這句話的字面意思,只要了解「見三白」,是說臘月多下幾場瑞雪,就明白這句話就是瑞雪兆豐年的意思了。如同有農諺所說:「收麥不收麥,臘月見三白」意思一樣。那麼,這些農諺俗話有道理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