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話「人狂天收,狗狂人收」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你怎麼看

2020-12-05 餘一鬥

眾所周知,我國農村是一個相對傳統的社會結構。在為人處事方面,農民都教導自己的子孫後代,要儘可能地保持謙虛謹慎,要戒驕戒躁,不能狂妄自大。為此農村裡面還有專門在教導人們為人處事方面的一句俗語,叫做人狂天收,狗狂人收,那麼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有沒有道理呢?

中國是一個禮儀之邦,為人處事方面本身就比較內斂低調。當然這並不是說中國人沒有底氣,其實在中國人看來內在底氣才是最重要的,而不是僅僅表現於表面上,有的人表面上看起來很狂妄,其實是一個很懦弱的人。但是與此同時,一個看起來非常狂妄的人,性格中自然有不少的缺陷。

而狂妄的人在做事情的時候,也不會考慮到別人的感受,也不會有所顧忌,這樣的人做起事來總是不擇手段,不計後果,如果與這樣人打交道很有可能倒黴。但是這樣的人也很容易就會遭到天譴,所謂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如果一個人過於狂妄的話,最終有可能栽在自己的狂妄之上。

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點,也有自己的缺點,我們需要做的事,將自己的優點不斷放大,將自己的弱點不斷改善,這樣才能進步,這樣才能成為更好的人,但是那些狂妄自大的人是聽不進去別人的建議的,只會不斷放大自己的缺點。當他遇到比自己更強勢的人,當他比遇到比自己更厲害的人的時候可能就會吃虧,這也就是所謂的惡人自有惡人魔。

在農村裡面面對這樣的人都會有一種說法,就是如果一個人過於狂妄,一般人不敢惹的話,老天爺也看不過去,老天爺也會出手幫忙收了他。這就是這句話的意思。

而後一句狗狂人收其實跟前一句的意思是一樣的。大家都知道農村裡面很多人家都養狗,狗仗人勢,如果主人兇惡的話,狗也比較兇惡,但是對於這樣的狗,你不但不能怕它,反而要表現出比它更強悍,這樣的時候才能將狗嚇走。

可能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經驗,當你遇到一隻惡狗的時候,如果你調頭就跑,可能他就會追上來,但是如果你表現出比他更兇猛,手裡面拿一塊石頭或者拿一根棍子,也許狗最終就被嚇跑了。

所以這句話其實還是非常有道理的,不管放在哪一種環境下,哪怕是在今天也是如此。做人不能太狂妄,做狗也要一定的低調,要看清形勢,千萬不能以為自己天下第一,誰都不怕。如果真這樣做的話,可能最終害的是自己。你算是我對這句話的理解,如果你有什麼不同的意見或者想法,歡迎你在下面留言評論,說一說您的觀點,感謝閱讀。

相關焦點

  • 農村老俗話說「人狂天收,狗狂人收」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那麼農村老俗話說「人狂天收,狗狂人收」是什麼意思?到底有沒有道理?人狂天收俗話說:天欲其亡,必令其狂。要想毀滅一個人,那麼首先就是讓他陷入瘋狂。當一個人狂到一定的程度,那麼必會招來橫禍,這是有道理的。為什麼許多有才能的人喜歡低調行事?其實就是因為怕招來別人的嫉妒。狂妄是需要資本的,並不是所有人都可以那麼狂妄的。
  • 農村俗話「收秋不收秋,先看五月二十六」是啥意思?有沒有道理?
    農諺是存在於農村、流傳於農村的一種特殊表達方式,這類俗話有簡單易懂、朗朗上口等優點,目的是為了指導或者預測莊稼長勢和收成。從某些方面來說,這是我國農民在長期的農業勞動中,總結出來的一些經驗,導致這些俗話產生的理由很多,有相應道理的也不少,但也有很多具有時代色彩。比如有一句是這樣說的:收秋不收秋,先看五月二十六。
  • 農村俗話「十分聰明用七分,留下三分給兒孫。」啥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有句話俗話叫「十分聰明用七分,留下三分給兒孫;倘若十分都用盡,後輩兒孫不如人」。很多人冷不丁看到這句話時,常常會產生誤解。因為大多數人會向玄奇迷信上理解走。比如說我們村以前有個人叫「王學道」,他會一些東西,就是能看到別人看不到的東西,一輩子為別人看病,看邪氣啥的。他去世後,他的後人現在村裡不那麼聰明,看著呆呆的。
  • 農村俗語「先胖不算胖,後胖壓塌炕」是什麼意思?有什麼道理?
    農村俗語「先胖不算胖,後胖壓塌炕」是什麼意思?有什麼道理?俗語「先胖不算胖,後胖壓塌炕」,這樣解釋合理嗎?歡迎補充指正在農村流傳著許多的民間俗話,這些俗話都是農民群眾在實際生產勞動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智慧,經過時代的變遷和時間的洗禮,經久不衰,這些流下來的許多膾炙人口的民間俗語,讀來詼諧幽默卻又富含哲理,談笑之間,就把一個活生生的道理為你陳列於眼前。
  • 立冬時節電閃雷鳴,俗語「立冬聞雷,天收一半」啥意思?有道理嗎
    導讀:立冬時節電閃雷鳴,俗語「立冬聞雷,天收一半」啥意思?有道理嗎?最近天氣真是比較奇怪,昨天我們還是28℃,今天就立馬下降到20℃了,天空還電閃雷鳴,現在在開始下雨了。最近好久沒有下雨了,我村的文大爺又與往常一樣碰到人就告訴今天的天氣,氣溫下降快,還有雷電出現。不過,下點雨可以給油菜地的秧苗補充點水分,保土壤墒情。
  • 老話說「看天得看四月二十三」,是啥意思,這日子有啥特別的?
    原創文章,嚴禁轉載老農朋友只要是閒下來,就會坐在門前,跟鄰近的村民聊天,於是許多的俗話就從他們的口中吐出來,啥也不知道的年輕人,聽到俗語就會好奇,這話的意思究竟是什麼。面對著這樣的旱情,一直以來都是依靠著天去吃飯的農民朋友們,就顯得非常憂愁,一些坐不住的村民就抱怨,這些日子,就算是下雨,也只是毛毛細雨,根本就沒有作用,他們的嘴上還喃喃道:「看天得看四月二十三啊」。對於這個說法,不少人就存在疑惑,為什麼這麼多日子不去看,偏偏要找準四月二十三這天呢?老話說「看天得看四月二十三」,是啥意思,這日子有啥特別的?
  • 農村老農民說,收秋不收秋全看五月二十六,說的是什麼道理?
    問:農村老農民說,收秋不收秋,全看五月二十六,說的是什麼道理?農曆的五月二十六是小神爺陳光蕊與龍女結婚的日子,陳玄奘的父親陳光蕊被稍公劉洪打落水中後,又被龍王救起,因陳光蕊長的一表堂堂,龍王就把寶貝女兒龍女許配給他,成婚那天正是五月二十六。
  • 農村老話:「家財萬貫,帶毛的不算」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語言的魅力除了妙筆生花和能言善辯之外,樸實之語自有其魅力所在——這次,就讓小編帶你走進農村俗語,體會質樸言語的美。俗語一:賣了麥子買蒸籠,不吃饅頭爭口氣這句話和「幸福是奮鬥出來的」的意思有些不謀而合,只有靠個人努力種田收麥,才能由農田走向「蒸籠」。農業社會走向工業社會,離不開勞動人民的智慧與汗水,加之「不為五鬥米折腰」的堅持,我們才能真正活成一個大寫的人。
  • 農村俗話「雲裡日頭洞裡風,蠍子尾巴後娘心」是啥意思?有道理嗎
    比如這句「去裡日頭洞裡風,蠍子尾巴後娘心」就是講這個的,這裡面突出一個後娘不好當,也想暗地裡說明後娘的心是毒的,因為有前面的排比句。那麼,這句農村老話究竟是想說個什麼道理呢?我們得先明白這句話的意思,然後再說其中有沒有道理。
  • 明年是寡婦年,農村俗語「寡年不見春,地收人不收」,是啥意思?
    時間過得真快,今天已經是農曆十一月二十六日,距離春節還有30多天的時間。隨著新一年馬上就要臨近,關於2021年的新消息也越來越多,聽農村的老人說,明年是沒有立春的寡婦年,在農村有「寡年不見春,地收人不收」的說法,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話還有道理嗎?
  • 農村說井裡蛤蟆醬裡蛆,飯裡的沙子老規矩,啥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有不少老話、俗話,還有不少的歇後語。不管是俗話還是老話,又或者是歇後語,有個最基本的要求就是通俗易懂。但是,這個通俗易懂並不代表就是粗俗,事實上,這是無數人對於生活的總結,有著一定的道理。雖然有些話中的道理會隨著時代的時步而過時,甚至是淘汰,但大多數還是具有警示意義的。
  • 立秋將至,農諺:「立了秋,涼颼颼,哪裡有雨哪裡收」,有道理嗎
    導讀:立秋將至,農諺:「立了秋,涼颼颼,哪裡有雨哪裡收」,啥意思呢距離立秋節氣還有不到十天的時間,現在正值中伏階段,也被譽為冷在三九,熱在中伏,中伏是全年氣溫最高的時間段。這段時間的天氣,暑氣下沉陽光接近於直射,晝長夜短讓白天變得很漫長,也相當的炎熱,大家都是翹首以盼下一個節氣:立秋節氣的到來,立秋作為秋季的第一個節氣,雖然立秋之後天氣還會很熱,但明顯的可以感受出來,在早晚的時候,習習涼風會讓人感覺舒爽很多。農諺立了秋,涼颼颼,這句俗語有好多種的說法,因為立秋有不同的叫法,有的早立秋,晚立秋之說,還有公秋和母秋之分。
  • 農村有一種職業,收狗人,他們收的狗用來做什麼
    如今農村興起的收狗人,見過太多,也買過自己的狗,最終我沒有賣,因為我很愛它,感謝它和我在一起的日子,只想好好的讓它度過晚年,有的人覺得狗狗年齡到了,不會再像以前為自己看家,就連吃東西都費勁,對自己來說只是累贅,能賣錢最好,可是你忘了它的付出,就因為它不會說話嗎?
  • 農村俗話說「男怕耳輪向前,女怕鼻孔朝天」是啥意思?有道理嗎?
    其實,這看似很無稽和可笑,但卻折射出了一部分的人心態,而且這個在農村也早有俗話,這句俗話叫「男怕耳輪向前,女怕鼻孔朝天」。這句話在我們這邊流傳非常廣,小時候趕集時、走親戚時,到了吃飯的時候,親戚們都會看對方孩子的耳朵或者鼻子,仿佛這是一件永遠也不會厭倦的話題。其主要目的是要看孩子有福沒福,其主要根據是男的看耳朵大不大,女的看鼻子挺不挺。
  • 農村俗語:「耕牛無宿草,倉鼠有餘糧」,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農村俗話有時候含義是多重的,可以從各方面解讀。主要原因是因為農村俗話其實是生活的經驗及智慧的結晶,每個人的生活經歷不同,於是就解讀出了不同的東西。這樣的解讀我們不能去評判誰對誰錯,因為這東西本來就沒有個誰對誰錯,從各自的立場和經歷出發去解讀,別人沒有經歷過,怎麼能說對錯呢?
  • 農村老人常說的「羊不姜,牛不韭」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羊不姜,牛不韭」,還有「豬不椒,羊不料」,不是農村老人的俗話,是廚師行業的老話,行業箴言。我們從三個方面來解釋「羊不姜,牛不韭」,什麼是羊不姜,什麼是牛不韭。為什麼「羊不姜,牛不韭」。至於怎麼不搭,真要搭配會出現什麼問題?後面會分析到。第二,食物的藥性理解根據我們「醫食同源」的傳統文化,我們吃的、喝的、用地,包括看到的、感受到的、想到的,都是藥,都有藥物的治病和致病的作用。中藥配伍講究陰陽協調,五行平衡。因此就有了配伍禁忌,什麼和什麼不能搭配,否則出大問題。
  • 今日立秋,農村俗語「雷打秋冬半收」是啥意思?立秋打雷不好嗎?
    立秋不僅代表著秋季的開始,也意味著收穫季節的到來,所以在農村中關於立秋節氣的俗語有很多,其中有很多是和立秋當天的天氣有關。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雷打秋,冬半收」,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立秋打雷不好嗎? 雷打秋,冬半收的意思是,如果在立秋當天打雷下雨的話,那麼便預示著今年秋末冬初的收成會很不好,產量很有可能會減半
  • 農村種植諺語:豬來收,馬來賤,灰菜窩裡吃飽飯,說的是什麼意思
    歡迎關注棒奔霸,帶你領略不一樣的農村風情,每天都有新的農村事物分享給你,感謝有你的陪伴。民以食為天,家有餘糧心不慌,不論是在過去還是現在,農業生產的豐收,跟我們的日常生活是息息相關的,尤其是在過去農業設施不發達,很多時候都是靠的望天收,只有一個風調雨順的好年景,農田裡面才能夠有好的收穫,除了直觀的天氣影響之外,農村的一些諺語也是能夠,通過對於一些雜草生長的態勢,能夠分辨出一些端倪,對於今年是否有好的收穫,也有提前的預知。
  • 農村俗語「男怕耳扇風,女怕鼻露空」,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俗話有個特點,就是各地方言各不相同,但意思卻又相同。比如這句「男怕耳扇風,女怕鼻露空」,這在我們這邊的說法是「男怕耳輪向前,女怕鼻孔朝天」。那麼具體是什麼意思呢?有沒有道理?下面一起來看一下:農村俗語「男怕耳扇風,女怕鼻露空」,是什麼意思?俗話說「一命二運三風水」,農村老輩人都說,要知道一個人的命理如何,除了看他的生辰八字,就是看他的長相了。
  • 俗話:「好女一身膘,好男一身毛」是什麼意思?有沒有道理?
    俗話:「好女一身膘,好男一身毛」是什麼意思?有沒有道理?中國的文化內容豐富,許多文化沒有專門的書籍來記載,但都通過口口相傳的辦法延續了下來,最常見的就是人們常說的俗語了。雖然過去的人平均文化程度比較低,但是這些俗語他們卻都銘記在心,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出來,不僅可以增加談話內容的豐富性,很多的俗語還都蘊含著自然的規律。俗語是過去的老人們,通過自己的親身經歷,總結出的蘊含道理的口頭語言,乍聽上去可能感覺有些荒唐,細細品之,很多還是有一定的道理的。過去的教育系統不夠成熟,很多的道理都是通過俗語的形式流傳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