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6月24日為世界骨質疏鬆日。說到骨質疏鬆,很多人想到吃鈣補鈣,卻忽視了身體對維生素D的需求。這就是為什麼有的人天天補鈣,依然發現患了骨質疏鬆。調查發現,廣東省5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80%缺乏維生素D!
中國人飲食普遍缺鈣,女性40歲後開始補鈣
「我天天吃鈣片,為什麼還缺鈣,居然患了骨質疏鬆?」對此,專家解釋,女性40歲以後就要注意補充鈣,每天建議補充的量在600毫克左右。
「中國人飲食普遍缺鈣,飲食只能滿足人體每天所需800毫克鈣量的一半,另外一半要從牛奶、鈣片等鈣含量比較高的食品中獲取。」吳文表示,補鈣也會引起憂慮,如引起便秘、腎結石、膽結石。他指出,補鈣與膽結石無任何關係,而合理補鈣不會增加得腎結石的風險。「缺鈣反而有可能導致腎結石,因為缺鈣時身體的平衡機制會動員體內激素,使體內少量的鈣沉積。」為避免攝入鈣片而導致便秘的問題,吳文認為,餐後半小時或睡前吃鈣片可減少便秘。此外,若吃鈣片後真的發生便秘,可儘量以飲食方式攝取鈣,如喝牛奶,也可改選鈣片中添加了潤滑劑的,也可在晚上與果導片同服,還可多吃番薯、芭蕉等潤腸通便的食物。
補鈣還要補維D,老人要吃活性的
而除了補鈣,同時要添加維生素D,這是很多人忽視的。骨骼健康就好比建一座房屋,鈣和維生素D就像水泥和沙石,維生素D可幫助人體對鈣的吸收,從而加強骨的強度和韌度。維生素D還可以增加肌肉的力量,避免因跌倒發生的骨折。
「城市人怕曬,平常打著遮陽傘、抹了防曬霜,導致維生素D缺乏明顯。」吳文表示,他近期做了一個對廣東地區人群維生素D缺乏的研究,發現城市居民維生素D的缺乏狀態很明顯,而且比農村人口更嚴重。究其原因,這與農村人口戶外勞動較多,日照時間也較長有關。他建議,正常人每天至少暴露在溫和的陽光下曬15分鐘,可獲得足夠的維生素D。至於愛美人士和因各種原因不能曬太陽的人,則可以每天口服800-1000國際單位的維生素D3,補充體內維生素D的合成不足,預防骨質疏鬆。
另外,對50歲以上的老年人、肝腎功能下降的人來說,建議食用活性維生素D。「普通維生素D需要經過肝和腎加工後成為能被人體吸收的活性維生素D,若肝腎加工能力差,就需要吃可直接吸收的活性維生素D。」
骨松發生骨折,術後勿忘繼續治療
相關連結
「有的老年女性,越老腰越彎,這就是多次脊柱壓縮性骨折導致的。」骨質疏鬆症最常見的併發症是骨折,輕微外力即可導致骨折,如咳嗽、提水、拿米、下蹲後站起均可發生骨折。60歲以上老年人骨質疏鬆並發骨折者高達12%!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脊柱外科溫世鋒副主任醫師對記者表示,壓縮性骨折當時未必有明顯感覺,一兩天後可有腰、胸背部疼痛,診斷後發現椎體被壓扁了,有的還壓成了紙片厚。
「這種情況下,通常需要做椎體成形術,打入骨水泥,將壓扁的椎體補起來。」溫世鋒稱,很多病人術後不痛了,以為骨質疏鬆的問題也治好了,就不吃藥了。「發生骨折需要做椎體成形術的人都是重度骨質疏鬆的人,手術只解決了骨折的部分,若不治療骨質疏鬆的源頭,其他椎體還會發生骨折。」而且,椎體成形術後,身體力學發生了改變,若再忽視骨質疏鬆的治療,更容易發生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