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為何,很多爸媽都對給寶寶「補鈣」這件事有一種迷之熱愛。
三天兩頭就有人跑到後臺真誠發問:
對此,要在這裡說一句:
父老鄉親啊,請你們放過鈣,多看看維生素D吧!
要知道,因為大多數人對維生素D的補充缺乏基本認知,導致維生素D缺乏,已經成為全球性的健康問題!
據《美國骨科協會雜誌》發表的臨床調查表明:全世界有近10億人維生素D水平不足。我國北方地區兒童的維生素D缺乏率甚至高達70%!
我國南方地區,雖然日曬條件更好,也依然有10%-40%的兒童缺乏維生素D。
而且,近期看到參考消息報導:
新聞來源:參考消息
那麼,缺乏維生素D會給寶寶造成哪些傷害?爸媽應該如何判斷?維生素D應該如何正確補充?
今天好好跟你聊聊!
1、缺維生素D有2大危害!1招判斷
危害1:致娃缺鈣,甚至引發佝僂病
為什麼缺維生素D會讓寶寶缺鈣呢?
打個比方!
假如吃進去的鈣,是可以幫助我們身體建立各種「健康循環」的建築工,那麼要想順著腸道進入到核心「工地」就需要坐個船。
這個船,就是維生素D了!
維生素D是一種脂溶性維生素,它能促進鈣的吸收和利用,使骨質變硬。
處在骨骼發育期的兒童,如果長期缺乏維生素D,很可能導致佝僂病等問題;
對成人來說,長期維生素D缺乏,也可能會加大骨折風險,甚至引發骨軟化。
危害2:新生兒缺維生素D,精神分裂的風險增加44%
看到第2個危害,相信很多爸媽都會眉頭一緊:
出家人從不打語,科大大從不胡說!
誑
據每日科學網報導,澳洲、丹麥科學家的聯合研究發現:
若新生兒體內缺乏維生素D,成年後患有精神分裂症的風險比正常新生兒高出44%。
新聞來源:人民網
那爸媽們可以通過哪些症狀判斷娃是否缺乏維生素D呢?
很遺憾,缺乏維生素D最可怕的地方就在於大多時候並沒有明顯缺乏表現。
這也就意味著:當寶寶的身體長時間默默承受了缺維生素D帶來的一系列變化後,爸媽們才能看出來一些端倪。
這也是為什麼有些無遺傳病史、合理餵養、一直身體健康的寶寶,會突然出現抽搐、夜鬧、翻白眼的情況。
前段時間,就看過這樣一則新聞:
新聞來源:人民網
當然也並非毫無辦法!既然症狀上看不出來,爸媽們還可以牢記這一招:及時做檢測!
如果爸媽平時沒有給寶寶規律補充維生素D,科大大建議及時帶娃檢測一下血清25(OH)D水平,參考指標如下:
那家長該如何幫寶寶及時補充呢?跟科大大往下看!2、越補越錯!3大補充誤區,別踩
母乳中鈣含量充足,維生素D含量卻很少,所以新生兒出生幾天後,就要補充維D。
但在補充維生素D的路上總有爸媽踩進大坑,不是做了無用功,就是抱娃回首眼淚千行。
今天就跟爸媽好好闢個謠!
誤區1:曬太陽補充維生素D
雖然皮膚在曬太陽時,能在UVB的作用下,產生維生素D,但產量並不穩定,不是曬了太陽就一定有用的。
而且寶寶皮膚嬌嫩,可能維生素D還沒曬出來,自己先變成小黑娃了!
誤區2:單純靠飲食補充維生素D
根據《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 版的建議,0 - 50歲的人群每天至少要攝入400IU的維生素D,也就是10ug(微克)。
但食物中的維生素D含量特別少,根本不能滿足上述建議。
有多少呢?
以常見的煮雞蛋為例!
每100g 煮雞蛋中約含2.2ug維生素D,如果一個煮熟雞蛋的重量是50g,也就相當於每天要吃將近10 個煮雞蛋!
想想就覺得噎得慌!
不僅吃雞蛋很難,其它食物的中的維生素D的含量也比較低,所以單純靠飲食補維生素D還是在夢裡想想吧。
小提示:
IU(international unit)為國際單位,ug是微克,1IU=0.025 ug。
維生素D製劑在購買時一般以IU為計量單位。每粒維生素D含有多少IU都有明顯標註。
誤區3:媽媽吃維生素D通過母乳過渡給寶寶
媽媽攝入維生素D,能轉化到乳汁中的量非常少,所以別再做無用功了!
那說了這麼多,正確補充方式到底是什麼呢?跟科大大往下看!
3、超強補充指南,關鍵問題1次說清
根據專家建議,新生兒出生幾天後就要補充維生素D,條件允許的話,建議終身補充!
但在這期間,有許多問題在爸媽腦袋裡繞了又繞,今天就用簡單幹脆的回答,幫你把這些疑問全打消!
第一問:維生素D怎麼選?
這份超實用挑選指南請查收!
另外,記得使用後要低溫避光保存哦!
第二問:不同年齡的寶寶每天補多少?
如果是早產兒、低體重兒、雙胎兒寶寶,推薦攝入量800~1000IU/d(對應20-25ug),3個月後改為400IU/d(對應10ug)。
第三問:不同情況的寶寶服用方法是什麼?
母乳餵養的寶寶
在母乳前將滴劑定量滴入孩子口中,然後再進行母乳餵養。
配方奶餵養的寶寶
根據美國兒科學會的建議,每天攝入1000ml的配方奶就能夠獲得足夠的維生素D。
如果寶寶每天喝不了這麼多的奶,可以額外補充400IU。
服用時,同樣建議喝奶前將滴劑定量滴入口中,不要混入奶粉中。
吃輔食或大人飯的寶寶
視寶寶的咀嚼情況選擇片劑或滴劑,注意不要放到容器中或混在輔食中餵給寶寶。
因為維生素 D 是脂溶性的,容易粘到容器壁上,導致寶寶吃不到足夠的量。
今天要講的就多這麼多,你們都學會了嗎?
老規矩:有問題留言,學到了點在看!
【來源:中科血康血液病醫學研究院】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