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曬太陽少了,娃就要補鈣、補維D?

2021-01-07 晨財經

不知為何,很多爸媽都對給寶寶「補鈣」這件事有一種迷之熱愛。

三天兩頭就有人跑到後臺真誠發問:

對此,要在這裡說一句:

父老鄉親啊,請你們放過鈣,多看看維生素D吧!

要知道,因為大多數人對維生素D的補充缺乏基本認知,導致維生素D缺乏,已經成為全球性的健康問題!

據《美國骨科協會雜誌》發表的臨床調查表明:全世界有近10億人維生素D水平不足。我國北方地區兒童的維生素D缺乏率甚至高達70%!

我國南方地區,雖然日曬條件更好,也依然有10%-40%的兒童缺乏維生素D。

而且,近期看到參考消息報導:

新聞來源:參考消息

那麼,缺乏維生素D會給寶寶造成哪些傷害?爸媽應該如何判斷?維生素D應該如何正確補充?

今天好好跟你聊聊!

1、缺維生素D有2大危害!1招判斷

危害1:致娃缺鈣,甚至引發佝僂病

為什麼缺維生素D會讓寶寶缺鈣呢?

打個比方!

假如吃進去的鈣,是可以幫助我們身體建立各種「健康循環」的建築工,那麼要想順著腸道進入到核心「工地」就需要坐個船。

這個船,就是維生素D了!

維生素D是一種脂溶性維生素,它能促進鈣的吸收和利用,使骨質變硬。

處在骨骼發育期的兒童,如果長期缺乏維生素D,很可能導致佝僂病等問題;

對成人來說,長期維生素D缺乏,也可能會加大骨折風險,甚至引發骨軟化。

危害2:新生兒缺維生素D,精神分裂的風險增加44%

看到第2個危害,相信很多爸媽都會眉頭一緊:

出家人從不打語,科大大從不胡說!

據每日科學網報導,澳洲、丹麥科學家的聯合研究發現:

若新生兒體內缺乏維生素D,成年後患有精神分裂症的風險比正常新生兒高出44%。

新聞來源:人民網

那爸媽們可以通過哪些症狀判斷娃是否缺乏維生素D呢?

很遺憾,缺乏維生素D最可怕的地方就在於大多時候並沒有明顯缺乏表現。

這也就意味著:當寶寶的身體長時間默默承受了缺維生素D帶來的一系列變化後,爸媽們才能看出來一些端倪。

這也是為什麼有些無遺傳病史、合理餵養、一直身體健康的寶寶,會突然出現抽搐、夜鬧、翻白眼的情況。

前段時間,就看過這樣一則新聞:

新聞來源:人民網

當然也並非毫無辦法!既然症狀上看不出來,爸媽們還可以牢記這一招:及時做檢測!

如果爸媽平時沒有給寶寶規律補充維生素D,科大大建議及時帶娃檢測一下血清25(OH)D水平,參考指標如下:

那家長該如何幫寶寶及時補充呢?跟科大大往下看!2、越補越錯!3大補充誤區,別踩

母乳中鈣含量充足,維生素D含量卻很少,所以新生兒出生幾天後,就要補充維D。

但在補充維生素D的路上總有爸媽踩進大坑,不是做了無用功,就是抱娃回首眼淚千行。

今天就跟爸媽好好闢個謠!

誤區1:曬太陽補充維生素D

雖然皮膚在曬太陽時,能在UVB的作用下,產生維生素D,但產量並不穩定,不是曬了太陽就一定有用的。

而且寶寶皮膚嬌嫩,可能維生素D還沒曬出來,自己先變成小黑娃了!

誤區2:單純靠飲食補充維生素D

根據《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 版的建議,0 - 50歲的人群每天至少要攝入400IU的維生素D,也就是10ug(微克)。

但食物中的維生素D含量特別少,根本不能滿足上述建議。

有多少呢?

以常見的煮雞蛋為例!

每100g 煮雞蛋中約含2.2ug維生素D,如果一個煮熟雞蛋的重量是50g,也就相當於每天要吃將近10 個煮雞蛋!

想想就覺得噎得慌!

不僅吃雞蛋很難,其它食物的中的維生素D的含量也比較低,所以單純靠飲食補維生素D還是在夢裡想想吧。

小提示:

IU(international unit)為國際單位,ug是微克,1IU=0.025 ug。

維生素D製劑在購買時一般以IU為計量單位。每粒維生素D含有多少IU都有明顯標註。

誤區3:媽媽吃維生素D通過母乳過渡給寶寶

媽媽攝入維生素D,能轉化到乳汁中的量非常少,所以別再做無用功了!

那說了這麼多,正確補充方式到底是什麼呢?跟科大大往下看!

3、超強補充指南,關鍵問題1次說清

根據專家建議,新生兒出生幾天後就要補充維生素D,條件允許的話,建議終身補充!

但在這期間,有許多問題在爸媽腦袋裡繞了又繞,今天就用簡單幹脆的回答,幫你把這些疑問全打消!

第一問:維生素D怎麼選?

這份超實用挑選指南請查收!

另外,記得使用後要低溫避光保存哦!

第二問:不同年齡的寶寶每天補多少?

如果是早產兒、低體重兒、雙胎兒寶寶,推薦攝入量800~1000IU/d(對應20-25ug),3個月後改為400IU/d(對應10ug)。

第三問:不同情況的寶寶服用方法是什麼?

母乳餵養的寶寶

在母乳前將滴劑定量滴入孩子口中,然後再進行母乳餵養。

配方奶餵養的寶寶

根據美國兒科學會的建議,每天攝入1000ml的配方奶就能夠獲得足夠的維生素D。

如果寶寶每天喝不了這麼多的奶,可以額外補充400IU。

服用時,同樣建議喝奶前將滴劑定量滴入口中,不要混入奶粉中。

吃輔食或大人飯的寶寶

視寶寶的咀嚼情況選擇片劑或滴劑,注意不要放到容器中或混在輔食中餵給寶寶。

因為維生素 D 是脂溶性的,容易粘到容器壁上,導致寶寶吃不到足夠的量。

今天要講的就多這麼多,你們都學會了嗎?

老規矩:有問題留言,學到了點在看!

【來源:中科血康血液病醫學研究院】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曬太陽,補維D
    我要補充維D。」很多老年朋友總是不遺餘力地補鈣,但是,吃了那麼多鈣,還是缺鈣,甚至因為補鈣太多,導致結石。其實,我們的飲食不缺鈣,我們缺的是維D。因為缺少維D,導致吃下去的鈣不吸收。而曬太陽是最好的增加維D的方法。另外,缺少維D還會使人增加患乳腺癌、結腸癌、前列腺癌等的風險。所以,我每天趁出門時「攫取」太陽半小時。
  • 補鈣不補維生素d,你的鈣就白補了。那為什麼曬太陽可以補鈣呢
    補鈣不補維生素d ,你的鈣可能都白補了。鈣和維生素d 就像是通電寶和通電線一樣,你要是只有鈣,沒有維生素d,那你的鈣呢就不能被衝進身體裡。如果只有維生素d 沒有鈣,那身體也無鈣可補。如果缺乏維生素d,食物裡的鈣呢,你只能吸收10%-15%。
  • 補鈣不補維生素d,你的鈣可能都白補了。為什麼曬太陽可以補鈣呢
    補鈣不補維生素d ,你的鈣可能都白補了。 鈣和維生素d 就像是通電寶和通電線一樣,你要是只有鈣,沒有維生素d,那你的鈣呢就不能被衝進身體裡。如果只有維生素d 沒有鈣,那身體也無鈣可補。
  • 花錢補維D,不如曬太陽
    適當的戶外運動,曬曬太陽不僅能帶來好心情、抵抗抑鬱情緒,增強人體免疫力,還能幫助人體獲得維生素D,增加骨骼強度、預防骨質疏鬆,防止嬰幼兒佝僂病,可見曬太陽是好處多多。    天然富含維生素D的食物很少    營養素大部分需要從外界攝取獲得,但是自然界奇妙之處在於,總能有些意外的驚喜。有一類維生素被形象地稱為「陽光維生素」,這就是維生素D。
  • 維生素D是「長高衛士」!除了曬太陽,還可以這樣補
    孩子的身高 是每個爸媽們心中的 「頭等大事」 為了能讓孩子長高 當父母的可沒少操心
  • 寶寶曬太陽補維D防佝僂病
    醫生建議,對於「快高長大」的寶貝,爸爸媽媽們應當更加注重科學餵養,勤曬太陽,多多練習翻滾坐爬,一項都不能偷懶。長得快也會得「佝僂病」吱吱的寶貝剛滿7個月,長得又白又胖,十分可愛。上周,吱吱帶著寶寶去做兒保,醫生卻告知寶寶骨密度低,是佝僂病。對此,吱吱十分不解:寶寶吃得好睡得好,活潑又可愛,怎麼會缺鈣?!
  • 曬太陽補鈣?這話我們真是不想聽了
    說到曬太陽補鈣,這真是無數人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其實這話說的不夠科學,也不適合小嬰兒,為什麼呢?我們一起來看看。首先,曬太陽不直接補鈣,而是補充維生素D。只不過維生素D可以促進鈣的吸收而已。即使這樣,想要通過曬太陽給寶寶補充維D,這事還真是不靠譜……想要通過曬太陽補充維生素D,必須滿足三個條件:1.陽光充足2.皮膚暴露範圍足夠大3.陽光暴露時間足夠長以上3點條件很容易受當地季節、居住地緯度、環境汙染等影響。
  • 廣東50歲以上中老年人八成缺維D 曬太陽可補充
    說到骨質疏鬆,很多人想到吃鈣補鈣,卻忽視了身體對維生素D的需求。這就是為什麼有的人天天補鈣,依然發現患了骨質疏鬆。調查發現,廣東省5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80%缺乏維生素D!  中國人飲食普遍缺鈣,女性40歲後開始補鈣  「我天天吃鈣片,為什麼還缺鈣,居然患了骨質疏鬆?」
  • 魚油,魚肝油,維D,鈣劑,傻傻分不清?
    原標題:魚油,魚肝油,維D,鈣劑,傻傻分不清? 糕媽說 中國的家長大概是最熱衷於「補」的家長了……「補點總是好的」、「補一點沒壞處吧,萬一缺了咋辦」、「誰誰家孩子都在吃呢」。
  • 給寶寶補鈣吸收才是關鍵,育嬰師:維生素D挑選有門道
    為啥要吃維生素D相信每個帶孩子去兒保做過體檢的媽媽都會被告知,要給孩子補充維D。維生素D可以促進鈣平衡促進鈣吸收,讓娃的免疫力增強,骨骼強健,由於母乳裡的維生素D含量極低。如果自己合成,就必須有適宜的陽光照射,但寶寶的皮膚經不起長時間的日曬。
  • 咱娃到底該不該補鈣?
    「咱娃該不該補鈣」這是寶媽們每每聚會都常常繞不開的話題問問身邊的人?十個人可能會有十種答案「多曬曬太陽,補補鈣」「給娃多喝骨頭湯,長骨頭」「寶寶不喝奶,多吃奶片補補鈣」「寶寶出牙晚,鈣片趕緊補起來」……這些話是不是都覺得耳熟能詳了?
  • 我國大城市人群維D普遍缺乏 多曬太陽,吃魚、肝和雞蛋能補足
    如果鈣攝入夠了,但吸收不了,那補鈣的效果還是不理想。」因此,他強調,說補鈣,其實不能只是補充鈣元素,還得想辦法增加維生素D的攝入量,這樣才能共同解決包括嬰幼兒的佝僂病、成年人的軟骨症、中老年人的骨質疏鬆這三類骨骼疾病。研究認為,維D缺乏也可能引起免疫力低下或消化系統方面的疾病,但主要的還是與以上三種骨骼疾病相關。為何會缺維D?
  • 維生素D不能給娃亂吃,但是這四種孩子,一輩子都要補
    說到補充維生素D,大家首先想到最普通、常見的方法就是曬太陽。夏天還好說,但是冬天這個方法肯定是行不通的,如果冬天想要通過此方法來補充維生素D,那得在太陽下曬滿2~3個小時,而且季節、維度、膚色等因素都會影響到維生素D的生成。還有人說靠飲食補維D?那更不靠譜。魚類、肉類等含維D很少,水果、蔬菜類就更少的可憐,所以想要通過食補維D的更是難上加難。
  • 「健康」這4個寶寶補鈣的坑,你踩了幾個?趕快看一看
    補鈣絕對榜上有名!怎麼補?問問身邊的人,十個人可能會有十種答案-「多曬曬太陽,補補鈣」、「給娃多喝骨頭湯,長骨頭」、「寶寶不喝奶,多吃奶片補補鈣」、「寶寶出牙晚,鈣片趕緊補起來」……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 隔著玻璃曬太陽,能起到補充維生素D的效果嗎?其實大家都弄錯了
    提到補鈣,除了鈣元素之外,不少人還會想到維生素D,因為它能影響到鈣的吸收。而且各種數據也顯示,就目前的情況來看,我國人民普遍都存在缺維生素D的問題,那到底該怎麼辦呢?相信做過功課的人都知道,天然食物中的維生素D都非常有限,所以靠飲食來補的話,基本是行不通的。
  • 這種維生素,曬太陽就能補!
    說起骨質疏鬆,我們都知道要補鈣,但卻常常忽視了維生素D的作用。維生素D可以促進鈣的吸收,經常曬太陽,通過紫外線照射皮膚可以促進機體維生素D的合成,夏季正是補充維生素D的好時機。 怎麼補維生素D 1 .曬太陽:人體90%的維生素D來自陽光中的紫外線照射,正確曬太陽是補維生素D最簡單有效的方法。 曬太陽時間地點有講究:夏季紫外線強烈,為了防止曬傷,一般選擇陽光不那麼強烈的上午8-9點,下午5-7點為宜。
  • 家長自認為的「補鈣聖品」,很可能把娃吃成小胖墩,央視早已闢謠
    儘管婆媳間因為帶娃這件事出現過不少矛盾,但大部分情況下她都睜隻眼閉隻眼,畢竟婆婆確實盡心盡力,自己又是晚輩。上次閨蜜帶孩子去醫院體檢,大夫叮囑她說:孩子現在太胖了,有早熟跡象,要控制一下。了解過孩子的飲食之後,還特地說了句「骨頭湯要少喝」。閨蜜挺上心,回家仔細查了查,才知道這其中的利害關係。原來婆婆擔心孩子生長期缺鈣,每星期都會熬一兩次骨頭湯。
  • 維生素D補得足,死亡率降低17%:多吃這些,補充維D
    維D充足,全因死亡率下降發表在《臨床內分泌與代謝雜誌》上的一項新研究發現,維生素D水平較好的人因各種原因死亡的風險都較低,其中包括癌症和心血管疾病。在這項研究中,研究者對近40萬名志願者進行了25-羥維生素D水平的測量,並對他們進行了平均近9年的跟蹤調查。這些志願者在研究開始時都沒有癌症、糖尿病或心血管疾病的病史。
  • 30 歲後再補鈣就晚了!
    很多年輕人覺得 骨質疏鬆是老年人才會得的病 與自己無關 但 用補鈣預防骨質疏鬆 在 30 歲之後就來不及了
  • 缺乏維D更容易感染新冠?如何正確補充維D?
    按照《中華兒科雜誌》有關維生素D補充的建議,花爸整理成表格如下:維D雖好,但家長也要注意別補過量了。長期攝入過量的維生素D,可能會引起中毒,具體表現有厭食、體重下降、尿頻與心律不整,且增加孕寶寶患「高鈣血症」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