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媛媽育兒日記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
前兩天閨蜜跟婆婆大吵了一架,她跟我說雖然心裡有點小後悔,但為了孩子好只能這樣。
她家孩子上小學三年級,從小婆婆就幫著帶了。儘管婆媳間因為帶娃這件事出現過不少矛盾,但大部分情況下她都睜隻眼閉隻眼,畢竟婆婆確實盡心盡力,自己又是晚輩。
上次閨蜜帶孩子去醫院體檢,大夫叮囑她說:孩子現在太胖了,有早熟跡象,要控制一下。了解過孩子的飲食之後,還特地說了句「骨頭湯要少喝」。
閨蜜挺上心,回家仔細查了查,才知道這其中的利害關係。
原來婆婆擔心孩子生長期缺鈣,每星期都會熬一兩次骨頭湯。然而,即便把網上查到的科普知識說給婆婆聽,老人家也堅信吃啥補啥,仍舊我行我素。
看著孩子日漸增長的體重,閨蜜急得不得了,才在發現婆婆又燉了骨頭湯時,一氣之下將其倒進了垃圾桶。
其實「骨頭湯補鈣」這個深入人心的謠言,一時之間想糾正過來還真有點困難。但以孩子的身體健康為重,學會科學育兒還是很有必要的。
01骨頭湯很可能補鈣不成,反損害健康
補鈣一直是廣大家長們關注的重中之重,而一提到補鈣,大部分人腦海中首先就會想起骨頭湯。
但這個家長自以為的「補鈣聖品」,不僅補鈣的作用微乎其微,還很可能把娃吃成小胖墩,央視早就已經闢謠了。
應該不少人都是在爸媽「骨頭湯補鈣,多喝點長高」的囑咐聲中長大的,不過說實話,對長身高有沒有作用不知道,膘倒是養了一身。
根據實驗數據,骨頭湯熬上兩個小時,熬出的鈣含量仍然微乎其微,飄在湯麵上的那一層是脂肪。
即使用高壓鍋燉很長時間,或者往其中加醋,每100毫升中能做到的含鈣量也只有4毫克。補鈣效果極差不說,喝多了還長胖,橫向發展成小胖墩,對長個子可沒有益處。
家長為孩子好毋庸置疑,骨頭湯偶爾喝喝也是可以的,畢竟就味道來說還是非常不錯的。
不要經常熬給孩子喝,這不是愛,真的會損害健康。身體脂肪含量過高,內臟也會負荷不動的。
02給娃正確補鈣,應該怎麼補?
1、多喝牛奶,正確食補
既然喝骨頭湯效率如此之低,倒不如多給娃喝牛奶了。奶製品不僅含鈣量高,還能補充豐富的優質蛋白質。
不過買牛奶家長也要擦亮眼睛,注意看配料表,認準生牛乳。
有些商品雖然打著奶製品的幌子,但配料表前兩位是水和白砂糖,實質上來說就是種飲料,買來給孩子喝有害無益。
此外,添加劑越少越好,最好給孩子購買原味的純牛奶。
2)多曬太陽,補充維生素D
事實上,大部分人之所以缺鈣,根源不在於體內鈣含量少,而是缺乏維生素D。
維生素D不僅有促進鈣吸收的作用,還能防止胺基酸通過腎臟過濾導致丟失。要知道,胺基酸丟失了,孩子也是很難長高的。
因此,平時多帶孩子去戶外曬曬太陽,也是種非常不錯的方式,一般情況下夠用了。如果不是緊急情況,不建議口服D3,自然的方式最好。
3)避免積食
想讓孩子長高,最基礎的條件是身體健康。很多家長關心則亂,擔心孩子營養攝入不足,一味要求他多吃,結果反而致使孩子積食。
飲食營養確實很重要,但平時只要做到均衡全面,基本就不會有什麼問題了。
除此之外,平時要帶孩子去戶外做做運動,晚上早點上床睡覺,保證良好的睡眠質量。面面俱到,就不用擔心長個子的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