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買加藍山咖啡的名氣高,產量少,而且歷史悠久,可說是就算沒喝過精品咖啡,也聽過藍山咖啡。今天前街咖啡就來介紹下,牙買加四大產藍山咖啡的莊園。
牙買加藍山咖啡歷史
牙買加咖啡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8世紀,1717年法國國王路易十五下令在牙買加種植咖啡,二十年代中期,牙買加總督尼古拉斯。勞伊斯爵士(Nicholas Lawes)從馬提尼克島(Martinique)進口的阿拉比卡的種子,並開始在聖安德魯地區(St. Andrew)推廣種植。將咖啡樹種引進了牙買加,在藍山山脈上種植咖啡,其中更分為高海拔的牙買加藍山咖啡、高山咖啡、牙買加咖啡,不同的等級也決定了不同的價格。
藍山山脈位於牙買加島(Jamaica)東部,因該山在加勒比海的環繞下,每當天氣晴朗的日子,太陽直射在蔚藍的海面上,山峰上反射出海水璀璨的藍色光芒,故而得名。藍山最高峰海拔2256米(海拔2256m,只有1700m以下才能種植咖啡,以上為保護林),是加勒比地區的最高峰,也是著名的旅遊勝地。這裡地處咖啡帶,擁有肥沃的火山土壤,空氣清新,沒有汙染,氣候溼潤,終年多霧多雨,平均降水為1980毫米,氣溫在27度左右,這樣的氣候造就了享譽世界的牙買加藍山咖啡,同時也造就了世界上最高價格的咖啡。
只有種植海拔在800米以上的藍山咖啡才是正宗的藍山咖啡,前街咖啡豆單上的藍山咖啡海拔是在1310米,來自於克利夫頓莊園。
正宗的藍山咖啡目前市場上流通的都是採用水洗處理法,但很快就不只是使用水洗法了(下文有解釋)。人工採摘咖啡櫻桃後,會先初步篩選,剔除未熟及過熟咖啡櫻桃再進行去果皮,並確保在12小時內完成,接著實施傳統水洗髮酵,再移置水泥平臺進行日曬乾燥,經過長時間緩慢日曬乾燥會讓咖啡風味更強化。晾曬直至含水率11%-13%時,裝袋置於倉庫靜置熟成,倉庫溫度控制在攝氏24-25℃並以除溼機控制溼度,2至3個月風味穩定熟成後才出貨。
有客戶下單時以小批量低溫去殼、拋光、吹去銀皮塵末,並人工篩除瑕疵豆如破碎、顏色異常、黴菌感染等,每位技巧熟練的工人一天僅能挑選約75磅生豆,每個工作站間以木盆運送咖啡生豆避免碎裂或其他製程瑕疵,完成後以牙買加藍山獨特的木桶包裝封存。牙買加咖啡局Coffee Industry Board of Jamaica (CIB) Regulatory Section 會於空運出口前檢驗每批咖啡風味是否符合標準。
前面為什麼說很快藍山咖啡就不只水洗法,前街咖啡下個月就會到貨一批日曬的藍山咖啡,當然也是經過牙買加咖啡具認證出口的。其實這款日曬藍山咖啡的出產也甚為艱辛,之前為什麼會只有水洗法,那是因為水洗是保證藍山風味最本質的體現,而改動處理法,就一定會改變它的風味結構。這也是為什麼前街咖啡每次在跟客人介紹某個產區咖啡豆的時候,會先推薦水洗處理的咖啡豆,就是因為水洗最能代表該產區的風味。當然藍山咖啡採用日曬處理法,更多的還是跟隨市場的發展,就像前街咖啡前段時間也新增了一款日曬的曼特寧咖啡豆,也是有別於傳統採用的溼刨法。
牙買加藍山四大莊園
牙買加藍山四大莊園有克裡夫頓莊園、斯東尼莊園、金杯莊園、RWS咖啡莊園。
克裡夫頓莊園是牙買加僅有 「熱帶雨林」標誌的藍山莊園。前街咖啡的藍山咖啡豆就是選自這家莊園,風味是在酸度、醇厚度和香氣上達到完美平衡,回味無窮,該莊園歷史有200年。斯東尼莊園更多是和日本公司合作,在國內的知名度不高,莊園歷史也只有80年。金杯莊園的發展歷史更短,只有20年,但其實是合併了兩個百年歷史的莊園,用更為先進的管理技術運營莊園。RWS咖啡莊園則是合併了三個百年歷史的莊園,目的也是為了藍山咖啡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