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屆中國牛優質肉牛品鑑大會在北京召開

2020-12-04 中國日報網

中國日報12月2日電(記者 王曉東)12月2日,首屆中國牛優質牛肉品鑑大會在北京召開。全國政協委員、農業農村部原副部長、中國農業綠色發展研究會理事長餘欣榮出席大會,農業農村部黨組成員、中國農業科學院院長唐華俊和農業農村部總畜牧師馬有祥發表主旨演講,強調要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準確把握新發展階段對加快畜牧科技創新的新形勢新要求,聚焦「四個面向」,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實現畜牧科技自立自強;加強畜禽種質資源開發利用和育種科研平臺建設,實現產業鏈與創新鏈深度融合,全力推動畜牧業高質量發展,為滿足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鄉村全面振興做出更大的貢獻。

大會由依託中國農業科學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成立的國家畜牧科技創新聯盟主辦,以「品華夏牛肉 興民族品牌 豐百姓餐桌」為主題,品鑑了9個地方肉牛品種和類群的優質牛肉產品,講述了我國本土肉牛的品牌故事。大會期間,渤海黑牛、郟縣紅牛、新疆褐牛、雲嶺牛、晉南牛、魯西牛、文山牛、夷陵牛被授予「高品質牛肉生產推介品種」榮譽證書,頒發了綜合評價優勝獎、最具風味獎、最具觀感獎、最具特色獎、最具效益獎、品質特別獎等獎項,平涼紅牛獲得品質特別獎和最具風味獎。

據了解,國家畜牧科技創新聯盟成立於2017年,由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牽頭,全國140家單位共同建設,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研成果,為保障國家食物安全、推動鄉村振興提供了重要科技支撐。在面向世界科技前沿方面,解析了北京鴨體格大小與羽色白化的遺傳機制;發現了藏馬低氧耐受遺傳調控機理,重現了中國馬馴化起源歷史;創建了家畜個體精準飼餵理論及實時感知傳感器,為「無人豬場」「電子醫生」助力養殖奠定了良好基礎。在保障國家重大需求方面,建立了肉牛全基因組選擇分子育種技術體系並實現大規模產業應用;率先在國內推出了「京芯一號」肉雞基因組育種晶片,成功培育了「京星黃雞103」、「中畜白羽肉鴨」等家禽新品種(系),並實現產業化。在服務現代畜牧業建設主戰場方面,集成示範了生豬、肉鴨、奶牛、肉羊等綠色發展技術,解決技術推廣「最後一公裡」難題,促進產業提質增效;肉鴨「旱養」「免填」養殖,飼料有效能仿生消化評估等技術實現顛覆性創新。在科技機制創新方面,聚焦「種業創新」和「綠色發展」兩大產業瓶頸問題,開展了優質牛肉品鑑、種公牛拍賣、創建肉牛育種聯合會和白羽肉雞育種聯合會等系列從0到1的原創性工作,初步形成了集成解決問題「一體化」,產學研緊密結合「一條龍」的創新格局。

近年來,我國肉牛消費持續增加,牛肉已成為小康社會人民「菜籃子」不可或缺的食材。我國肉牛產業在品種選育、基地建設、技術裝備、質量安全等方面取得了長足進步,產業素質明顯提升。一是畜禽遺傳資源保護保護能力位居世界前列。我國已擁有地方品種牛55個,以地方牛遺傳資源為育種素材,培育了雲嶺牛等培育品種10個。農業農村部近期推動出臺了《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加強農業種質資源保護與利用的意見》,發布了《國家畜禽遺傳資源目錄》,把畜禽遺傳資源保護利用工作推向了新高度。二是自主創新能力實現新突破。2011年,農業農村部發布實施全國肉牛遺傳改良計劃。2019年啟動了國家畜禽良種聯合攻關計劃,企業自主育種能力逐步提升,多種形式的聯合育種組織相繼成立,逐步建立了以市場為導向、企業為主體、產學研相結合的商業化育種體系。三是優良種源質量持續保持較高水平。近10年來,遴選了44家國家肉牛核心育種場,覆蓋肉牛品種26個,36家種公牛站存欄肉用、兼用採精種公牛2200餘頭,冷凍精液年生產能力4400萬劑,能夠滿足國內市場需求。

中國農科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發揮國家畜牧科技創新聯盟的科技協同創新優勢,力爭把「中國牛優質牛肉品鑑大會」打造成為推進我國肉牛產業優質化、品牌化的全國性、專業性的優質牛肉綜合品鑑平臺,培育和挖掘地方黃牛品種生產優質牛肉的潛力,引領行業,引導消費,提振民族種業信心,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高品質牛肉品牌,豐富百姓餐桌,為人民健康和健康中國貢獻力量。

甘肅省政協副主席、平涼市委書記郭承錄,農業農村部種業管理司司長張興旺、農業農村部畜牧獸醫局局長楊振海,農業農村部科技教育司司長周雲龍,全國畜牧總站黨委書記時建忠、中國種子協會會長張延秋等出席會議。牧醫所所長、國家畜牧科技創新聯盟理事長秦玉昌、中國肉類協會副會長陳偉、中國烹飪協會副會長鄧立為大會致辭。農業農村部、中國農科院、國家畜牧科技創新聯盟成員單位、地方政府及部門負責同志、國家肉牛核心育種場、種公牛站、肉牛養殖企業等約260人參會。

來源:中國日報網

相關焦點

  • 首屆中國牛·優質牛肉品鑑大會在北京召開 平涼紅牛榮獲品質特別獎...
    首屆中國牛·優質牛肉品鑑大會在北京召開餘欣榮 唐華俊 馬有祥 郭承錄出席平涼紅牛榮獲品質特別獎和最具風味獎每日甘肅網12月3日訊 據平涼日報北京報導(記者胥富春)12月2日,首屆中國牛·優質牛肉品鑑大會在北京召開。
  • 2020首屆「中國牛·優質肉」品鑑大會暨第二屆平涼紅牛節籌備對接...
    2020首屆「中國牛·優質肉」品鑑大會暨第二屆平涼紅牛節籌備對接工作會議召開郭承錄主持 秦玉昌出席每日甘肅網11月4日訊據平涼日報報導(記者呂婭莉)11月3日,2020首屆「中國牛·優質肉」品鑑大會暨第二屆平涼紅牛節籌備對接工作會議召開。承辦方中國農業科學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平涼市委、市政府就大會籌備有關事項進行具體對接。
  • 牛!無棣渤海黑牛在首屆中國牛優質牛肉品鑑大會上奪冠
    濱州日報/濱州網訊12月2日,在北京召開了首屆中國牛優質牛肉品鑑大會。在首屆中國牛優質牛肉品鑑大會上,全國政協委員、農業農村部原副部長、中國農業綠色發展研究會理事長餘欣榮出席大會,農業農村部黨組成員、中國農業科學院院長唐華俊和農業農村部總畜牧師馬有祥發表主旨演講。
  • 湖北肉牛養殖如何「牛」起來
    湖北日報訊(記者劉勝、通訊員謝毅)12月2日,由國家畜牧科技創新聯盟主辦的首屆中國牛·優質牛肉品鑑大會在北京召開。我省夷陵雪花牛獲得最具特色獎、最具效益獎兩項殊榮。消費者現場滿意度很高,農業農村部相關專家評委表示,部分指標已超過了日本雪花牛肉。
  • 「中國黃牛」牛起來——我國肉牛品種40年保育發展記
    2020年12月,中國「牛界」的一場盛會——首屆「中國牛·優質牛肉品鑑大會」在北京召開。從全國各地赴會而來的牛肉產品濟濟一堂,它們肉色鮮紅、細嫩多汁、風味清香,在展臺上一爭高下,讓現場食客大飽口福。即將到來的2021年,是中國農曆「牛」年。在源遠流長的農耕文化中,牛是勤勞和奮進的代名詞。
  • 牛!「郟縣紅牛」榮膺國家級牛肉品鑑會最高獎
    12月2日,由國家畜牧科技創新聯盟舉辦的首屆中國牛•優質牛肉品鑑大會在北京召開。河南郟縣參選的郟縣紅牛經過前期「品種鑑定、屠宰化驗、酮體排酸、分割定級以及專家品鑑」,最終在全國63家參評單位中脫穎而出,喜獲「高品質牛肉生產推介品種」和「綜合評價優勝獎」(本次大賽最高獎項)。郟縣縣委書記丁國浩作為獲獎代表現場推介郟縣紅牛和郟縣紅牛雪花牛肉。
  • 【微•現場】科學培育未來:今天的健康犢牛,明天的高產奶牛——首屆國際後備牛大會在保定隆重召開
    奶業復甦:蘇衍菁與蘇華維為了進一步展示後備牛最新研究進展和分享我國後備牛養殖理念,首屆國際後備牛大會於7月16~18日在河北保定隆重的召開。、國家肉牛犛牛產業技術體系以及北京東方聯鳴、北京立時達藥業、北京首農畜牧發展有限公司奶牛中心、勃林格殷格翰、荷蘭紐維德公司(荷蘭皇家菲仕蘭旗下企業)、荷蘭希爾斯公司、聯英飼料(天津)有限公司、薩諾(楊凌)現代動物營養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
  • 科學網—聯合育種,讓肉牛「牛」起來
    只要業界齊心協力,把聯合育種做起來,堅定地走下去,我國肉牛種業一定「牛」起來,肉牛產業一定強起來。 ■本報記者 秦志偉 一頭牛竟然值24萬元,什麼牛這麼「牛」?走進8月8日在內蒙古烏拉蓋管理區舉辦的「第二屆全國種公牛拍賣會」現場就會明白,原來是一頭種公牛。每位競拍者都為能競拍到這樣優質的種公牛而高興。
  • 中國肉牛產業的「雲嶺牛」模式
    2013年11月,雲南省農業廳向國家畜禽遺傳資源委員會提交肉牛新品種審定申請;2014年10月27日,農業部在北京召開國家新品種(配套系)終審,「雲嶺牛」通過審定;經公示,2014年12月8日,農業部為「雲嶺牛」頒發了新品種證書。
  • 梨樹縣孤家子鎮榮獲「中國水稻優質產區」大獎
    梨樹縣在大賽中脫穎而出,受到了大會組委會專家評委們的極大關注,梨樹縣孤家子鎮榮獲中國優質大米產區大獎,參加入圍的5家企業優質大米全部榮獲全國金獎,其中2家企業分獲金獎第一名和第三名,奪得「東風井關杯」特別大獎,並分別獲得價值13.65萬元的高速插秧機一臺的重磅獎勵。此次大會,通過米食味值的國際頂級儀器檢測和30位中外知名專家評委的現場品嘗,讓梨樹縣的優質大米在全國乃至全世界榜上有名,一路飄紅。
  • 首屆反芻動物大會暨2018規模化牧場可持續發展高峰論壇的通知
    為全面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加快農業「轉方式、調結構」和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決策部署,強化政策扶持和科技支撐,堅持種養結合和草畜配套,進一步優化產業結構和區域布局,加快草食畜禽種業與牧草種業創新發展,以奶牛、肉牛、肉羊為重點,大力推進標準化規模養殖,反芻動物大會組委會和荷蘭禾眾基金會將於2018年3月28-31日在河北石家莊舉辦首屆反芻動物大會暨2018規模化牧場可持續發展高峰論壇, 進一步推動種養加一體化
  • 【荷斯坦◆現場】第二屆反芻動物大會暨2019年規模化牧場可持續發展高峰論壇濟南召開 800餘人參加
    由中國奶業協會、中國畜牧業協會和中國農業科學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等多家單位的組織的支持下,由反芻動物大會專委會主辦,「愛要夠新鮮」衛崗乳業獨家冠名的「第二屆反芻動物大會暨2019年規模化牧場可持續發展高峰論壇」3月27-29日在山東濟南召開。
  • 中國肉牛「產業航母」搶灘孝感,「鵬和境牛」讓人「爽口」……
    據了解,「鵬和境牛」湖北孝感北京一路形象店將於7月28日正式開門納客。屆時,孝感市民將隨時前往採購,享受特色牛肉並一飽口福。「鵬和境牛」堅持綠色發展的理念,實現人與自然、工廠與生態的和諧共生。秉承「打造中國肉牛產業航母,創建國際農業經典品牌」的企業使命,專注產品品質,凝聚品牌力量,立足行業特點,搶佔市場主動權,將技術優勢逐步轉化為市場優勢,構建起完善的質量控制體系,不斷滿足市場需求,推動深加工產業發展和產業鏈的延伸擴張,實現產業升級。
  • 「2019酵素產業發展大會」在北京隆重召開
    由中國生物發酵產業協會酵素分會主辦、北京中酵國康酵素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承辦、全國酵素研究中心、渭南酵素產業發展服務中心、北京中農富源集團有限公司、麗江得慈延年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恆利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森格蘭特(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協辦的「2019酵素產業發展大會」於2019年12月18日至19日在北京黃河京都會議中心隆重召開。
  • 第十八屆國際動物繁殖生物技術大會在山東淄博舉行
    第18屆國際動物繁殖生物技術大會「目前,單靠常規的技術遠遠不能滿足發展快速發展的畜牧業,此次大會的目的便是提倡利用生物技術來提高整個產品的產量,改善產品的質量。」許尚忠說。本次會議主要由日本知名胚胎工程學專家鈴木達行教授和布萊凱特黑牛創始人董雅娟教授發起,由國際動物繁殖生物技術協會、中國畜牧業協會牛業分會和山東布萊凱特黑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同主辦。
  • 德御坊粗糧快飲攜手首屆回合制玩家品鑑會
    2010年12月5日下午,在京廣兩地同期舉辦的中國首屆回合制網遊玩家品鑑會上
  • 德江縣召開2021年肉牛產業發展現場觀摩推進會
    據德江縣政府網消息:2021年1月11日至12日,德江縣2021年肉牛產業發展現場觀摩推進會召開。11日,全縣組成五個觀摩組,利用1天時間深入10個肉牛產業發展重點鄉鎮、6個培育鄉鎮有關肉牛養殖專業合作社、養殖戶和城北北京英美爾飼料銷售部、貴州農夫兄弟科技公司農機銷售中心等90餘個觀摩點進行了現場觀摩。12日上午,與會人員結合現場觀摩情況,圍繞如何做大增量、擴大總量進行了分組討論。
  • 目前中國優質牛種簡介
    皖南牛屬南方牛種,山地類型皖南牛主要產於安徽省長江以南的黟縣、歙縣、績溪、旌德及部門各縣和皖浙、皖贛交界的山區。皖南牛主要用於耕種,少量群體為肉用型。南陽牛是中國地方良種 ,在中國黃牛中體格最高大 南陽牛產於河南省南陽市行河和唐河流域的平原地區,以南陽、唐河、鄧縣、新野、鎮平、社旗、方城等8個縣、市為主產區。許昌、周口、駐馬店等地區分布也較多。其特徵主要體現在:體軀高大,力強持久,肉質細,香味濃,大理石花紋明顯,皮質優良。南陽黃牛毛色分黃、紅、草白三種,黃色為主,而且役用性能、肉用性能及適應性能俱佳。
  • 引進優質牛促增收
    引進優質牛促增收11月5日,錫林浩特市農牧和科技局工作人員走進寶力根蘇木額爾敦塔拉嘎查牧民達古欽家,為他家30頭從澳大利亞引進的純種海福特牛進行為了保證引進肉牛的質量,錫林浩特市農牧和科技局畜牧工作站技術人員專程到澳大利亞實地考察、檢驗後幫助4戶牧民引進了首批150頭優質海福特牛,並且結合《錫林郭勒盟優質良種肉牛產業發展扶持辦法》,給予牧民每頭牛5000元補貼。達古欽家便是4戶牧民的其中一戶,他說:「有了補貼,我自己每頭牛再添9500元就可以購買純種海福特牛,通過養殖這些優質良種肉牛可以有效增加收入。」
  • 第四屆中國獸藥大會在北京隆重召開
    第四屆中國獸藥大會國際論壇現場2012年9月3日至4日,由中國獸醫藥品監察所、中國獸藥協會聯合主辦的第四屆中國獸藥大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