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廚房技能的學習過程中,燉肉,絕對是必不可少的一個關卡。從最便宜的豬肉到更加美味的牛羊肉再到必須把控好時間的魚肉,每一種都需要初學者下很大功夫,那麼,有沒有什麼小竅門能幫助到大家呢?在火候和刀工方面都必須身體力行的去實踐,唯一能偷懶的,恐怕就只有調味品的準備了。燉肉時都需要放哪些調味品?有些增香去腥,但還有一些畫蛇添足。
第一類,增香去腥的:
1.生薑。如果單純聞或者吃生薑的話它的味道是很刺激的,和辣椒不一樣的辣味讓人難以接受,但是,當你把它燉在湯裡的話它就會把自己的味道轉化成湯汁的香味,同時還能去除肉類本身的腥氣。如果害怕在喝湯的時候誤食了它的話可以在燉好湯之後就把它挑出來,小朋友們吃的時候會更加放心。
2.料酒。雖然它的名氣中有酒字但是和普通的酒完全是兩種東西。它的酒精度數非常低,根本達不到普通酒精的效果,在加入到燉肉裡面之後才能發揮出自己的功能。同時它的味道也能遮蓋出肉類本身的味道然後把它和自己融合起來變成一股異香,現在有很多人只要製作肉類就肯定要用到它了,比別的調味品好用不少。
3.花椒。燉肉不用花椒的人肯定不常下廚,只要使用過一次,基本就沒人能在放棄它了,從中就能看出它的作用有多強。除了燉肉,平時吃火鍋或者涼拌菜的時候適量的放一點花椒也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果怕味道太濃烈的話可以提前煮成花椒水。
第二類,畫蛇添足的:
1.味精雞精。雖然已經有人澄清了這兩樣東西對人體無害了但是老人們仍然不會對它們完全放心,畢竟是加工製品,無論如何都不可能達到和肉類相同的香味的,吃多了以後反而會對它產生反感,在日常生活中還是少用為宜。如果不放的這兩樣東西的話食物散發出來的味道是很天然的香味,放上之後聞多了就會感到噁心,你能區別出它們的不同之處嗎?
2.鹽。看到最後這種東西一些人會覺得很納悶,「百味鹽為主」,不放鹽的話不是就沒有味道了嗎?大家不必太擔心,這裡提到它的意思是不要在燉肉的過程中放鹽,燉好出鍋的時候再放,味道會更加好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