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後,海水淹沒陸地,超12億人或無家可歸,人類該警惕嗎?

2021-01-07 環球科學貓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系列徵文賽

作者:文/虞子期

全球變暖在任何時刻,可以說都受到大家的關注,因為它的轉變對我們地球具有深遠的影響,而長期以來,全球變暖還保持越來越嚴重的狀態,所以如今我們遇到了更加極端化的氣候現象,而它的連鎖效應也是越來越多了。

根據《西班牙地質與礦業研究院》發布的一項關於地球地貌變化的數據顯示,在2040年的時候,全球大範圍的陸地區域可能都會被海水淹沒,這是一項針對土地下沉的研究。

這個消息可以說令人很擔心,當然海水資源的增多,海平面的上升與冰川融化關係最強,所以這也是為何科學家們不斷強調,要降低地球的溫度,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才可能緩解一部分。

20年後,大約1200萬平方米土地被淹沒

這次科學家們研究的並非是冰川融化這麼直接,是對科學家們說得最少的一個問題進行研究,那就是「土地下沉」,這個問題的出現除了自然因素之外,還有人類的因素,人類主要是在加速這個被淹沒的過程,例如在實施石油,天然氣,其他礦物質開發的時候,加速了土地下沉的這一過程,然後又有外圍的海平面的影響,所以在多種因素的影響之下,只會出現更多的土地淹沒,同時還有一個就是地下水乾涸,也會導致土地下沉嚴重。

按照如今的速度持續下去,該研究報告指出,再過20年,大約1200萬平方米的土地都將位於海水之下。這是利用《科學》雜誌2040年地球模型分析出來的,並且受影響最嚴重的地區包含了非洲、南美和亞洲。

當這些土地完全被淹沒之後,屆時超過12億人的生命將受到威脅,面臨無家可歸的可能性,所以人類該警惕了,因為這部分人都是生活在人口密集的區域,也是受影響最大的地帶,這就是土地下沉可能帶來的一些利問題,這是科學家們完全建立在土地下沉上面來說的,當然我們也說了地球的持續變暖,其實沒有土地下沉也會有更多地淹沒出現,因為全球變暖還在持續。

地球升溫已經達到什麼狀態?

說溫度之前,我們先來了解下《巴黎協議》,《巴黎協議》的出現其實就是為了減緩溫室氣體對人類的影響,但是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都沒有嚴格按照協議實施。按照目標來看,我們是要求將全球變暖的上限控制在2度以內,儘可能的限制在1.5度,但是從如今看來,1.5度的控制目標不太可能了,因為全球的升溫情況可能已經超過了1度的界限了,變暖近1.2度,所以1.5度也很快要到了。

按照聯合國的預估數據指出,如果人類希望將其控制在1.5度以內,必須要在2030年,也就是10年左右的時間之中,實現每年將排放量減少7.6%才可能實現這個目標,但是很顯然是不可能的。在2020年的時候,我們也看到了,不僅沒有努力減少排放,甚至還有國家離開了《巴黎協議》,甚至部分國家還加大了對生態系統的破壞,森林砍伐非常嚴峻,所以要想實現目標真的太難了。

地球升溫還會帶來什麼影響?

很明顯,除了我們看到的極端性氣候現象,海平上升城市淹沒這麼簡單的情況,更為嚴峻的是氣候還有氣候的「連鎖效應」。在全球升溫之後,藏於永久凍土的甲烷也會釋放出來,甲烷作為地球的第二大溫室氣體,相同的甲烷氣體產生的溫室效應是二氧化碳的基本,而全球變暖正在將它們從永久凍土之中釋放出來,所以導致形成了氣候的連鎖效應,這是一個什麼規律。

地球升溫——永久凍土融化——甲烷釋放——增強地球升溫,所以這就形成了氣候的惡性循環,人類也更加應該警惕,這樣下去地球不升溫都是不可能的事情,而只有在永久凍土之中的甲烷完全釋放了,那麼這個循環過程也才會徹底失去,不然是不可能消失的,所以只會將地球至於更加極端化的條件下。這就是地球升溫對永久凍土的影響。

同時在永久凍土之中有一樣東西也是需要警惕的,那就是遠古病毒,前段時間在北極出現遠古生物屍體的時候,我們就說了遠古病毒的問題,在全球變暖的影響之下,可能會加大它們出現的可能性,並且很多遠古病毒都是我們人類未知的,這會讓更多的人感到不安,科學家曾在西伯利亞冰層,發現了一種在楚科奇苔原生存1萬多年的病毒。

這個病毒被稱為「千年超級病毒」,它是隨著猛獁象的滅絕塵封到冰層之中的,同時科學家表示,這些病毒危害非常大。與天花,非典這些病毒相比較,簡直小巫見大巫,其危害可見一斑,所以人類讓地球升溫,正在讓這些可怕的病毒現身。

如今我們看到地球非常的安全,並不意味著未來安全,科學家們多年來,一直警告的問題可能正在上演之中,所以要不要保護地球生態系統就看人類自己了,如果持續下去,那麼未來就可能面對這些問題,當氣候超過臨界點,再想改變基本不可能,如今改變氣候可能也是在拯救自己。也不知道這與人類自己息息相關的事情多久才會往好的方向發展,如今反正沒有,全球變暖還在加劇。

相關焦點

  • 海洋中的鹽可讓陸地增高153米,夠人類吃170億年,難怪海水很鹹
    那麼我們先來看看地球上的海洋總共有多少海水?地球上的海洋總面積大約有3.6億平方公裡,平均深度大約3795米。因此我們可以粗略地計算出地球上海洋中的水量大約是13.66億立方公裡。實際上,地球上所有的水量大約是13.86億立方公裡,海水的總量大約是13.5億立方公裡,佔到了世界總水量的97%。可供人類飲用的淡水只有2%。因此,別看地球上水很多,但是人類很缺水。
  • 如果地球上,所有的海水都變成淡水,會發生什麼?
    等海水都變成淡水後,我們將擁有綠色海洋,但那時你準備好搶鹽了嗎?天賜之物淡水海洋,地球之耳,羅布泊成為生命禁區,樓蘭古城神秘消失。這都與淡水資源的匱乏有關。目前地球上只有3%的水可以飲用,海水之所以鹹得無法飲用,是因為在40億年前地球上的水在不停地循環運動。
  • 全球變暖,冰川融化,這不是北極熊的問題,而是幾億人將無家可歸!
    「作為地球的中央空調,一個無冰的北極帶來的後果,可能是人類難以承受的。」 「一個無冰的北極帶來的後果,可能是人類難以承受的。」也就是說北極熊等生物或者可能在未來40年迎來滅絕,那接下來呢?是人類嗎?生態平衡被打破,海平面上升,上升將近70米,會淹沒絕大部分沿海城市,這將是毀滅性的災難。
  • 沙特發現距今12萬年前的人類腳印,網友:旁邊還有一塊警示牌!
    沙特發現距今12萬年前的人類腳印,網友:旁邊還有一塊警示牌! 9月17日,據相關媒體報導稱,沙特遺產委員會當地時間16日下午向外界宣布,考古學家在沙特北部塔布克地區發現距今12萬年前的人類和動物足跡,這是迄今為止在阿拉伯半島上發現的最古老人類活動痕跡,報導稱,在考古團隊十年多的研究中,共發現了屬於7個早期人類、107頭駱駝、43隻大象以及其它動物的足跡,還發現了233塊動物化石,這些發現將為考古學家們研究人類、動物遷徙以及人類定居提供一定的線索和證據
  • 冰川融化對人類有何影響?專家預測,2050年阿爾卑斯山冰川將融化
    因為全球變暖,世界各地的冰蓋、冰川面積都在減少,專家們預測,到2050年,阿爾卑斯山冰川或將只剩一半。眾所周知,冰川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儲藏地,全世界近70%的淡水都儲存在冰川中。自1850年冰期結束以來,全球冰川開始出現退縮現象,當然這屬於正常的氣候變化現象!但從上世紀四五十年代開始,來自世界各地的資料顯示,全球冰川正在以前所未有的最快速度在多個地區融化。
  • 人類祖先真的是魚嗎?
    遠古時代大西洋和太平洋都很小,遠沒有現在這麼大,陸地面積是現在的10倍至100倍。美洲大陸和中國都是陸路相連的,後來歷經無數次大洪水,很多陸地都被淹沒了,很多生物包括恐龍都被淹死了。人類以前是生活在水下,和海豚類似,所以才幸運的存活下來了,後來因為各種生存原因才上岸生活,人類沒有其他動物的體能和厚實的皮毛,但人類擁有頂尖的智慧,才成就了現在的地球之王。
  • 在地球活了4億年,如今生物學家告知人類:鯊魚已「功能性滅絕」
    在大多數人的認知中,古生物幾乎都已經滅絕了,現代人類只能通過化石去了解它們。但實際上目前地球上還存在著許多古老的「活化石」,例如國寶熊貓、有上億年歷史的娃娃魚和銀杏樹等等。在海洋中,有一種動物的歷史也十分悠久,它雖然沒有引起全人類的重視,但現在生存狀況並不樂觀,這種動物就是鯊魚。
  • 印尼強震引發海嘯 2004年印度洋海嘯讓人記憶深刻
    截至目前,地震和海嘯已造成至少1人死亡、5人失蹤,另有多人受傷,數百座建築物倒塌。由於當地電力和通信仍然中斷,給救援行動造成影響。印尼中蘇拉威西省28號下午發生多起地震,造成至少1人死亡、10人受傷,數百座房屋損壞。其中,一次7.7級地震一度引發震中附近海域發生1.5米至2米高的海嘯;目前海水已經回撤。不過,中蘇拉威西省帕盧市海邊的一戶家庭被海嘯捲走,目前已確認失蹤。
  • 全球海平面每年上升3.1毫米,今年上半年海水溫度歷史最高
    其目的是擴充人們對於氣候機制的認識,預測氣候變化,監測人類活動對氣候所產生的影響。這份由包括我國科學家在內的全球90多名科學家聯合撰寫的評估報告,對1993年以來全球海平面變化及其貢獻因素進行了分析。自1993年以來,全球海平面上升的主要原因,在於海洋升溫導致的熱膨脹效應,以及陸地冰川和冰蓋融化導致的淡水向海洋注入。
  • 全球變暖使海平面上升,從而引發海水沿河道倒灌,我們該怎麼辦?
    全球變暖是當今人類面臨的最重要的環境問題。儘管我們對全球變暖的原因仍有許多分歧,但自工業革命以來,或自人類有氣象數據記錄以來,全球平均氣溫確實在不斷波動中上升。近百年來,全球平均氣溫上升了約0.6℃,全球變暖帶來了海平面上升、自然災害加劇、生態系統發生變化、極端天氣現象頻繁發生等一系列後果。
  • 青島一群跳跳魚,因灘涂暫時被海水淹沒,吸在海堤上曬太陽
    在魚類中,大部份的魚類都離不開水,若離開水,很快就會缺氧窒息而死,但也有魚類能在陸地上一段時間,離開水比較長一段時間,其中跳跳魚就是這樣一種魚類。近日在青島膠州灣北岸海堤上,經常可以拍攝到大量的跳跳魚像壁虎一樣,吸在海堤上曬太陽。
  • 約4億年前的生物被發現,科學家如獲至寶,它或是最古老陸地動物
    約4億年前的生物被發現,科學家如獲至寶,它或是最古老陸地動物 在英國蘇格蘭,古生物學者找到了一種看起來好像是「千足蟲」的古生物化石,不過在經過研究後,卻發現它並不是「千足蟲」,屬於一個已經滅絕的遠古種群,從時間上來看,距今大約4.25億年前,它或是目前已知的,最古老的陸地動物,這項研究報告也發布在最新版的《歷史生物學》上。
  • 2018年超過2017年水平!海水溫度逐步上升,海平面危機來了?
    所以說全球變暖的影響已經逐步進入到了人類的生活之中,人類對於地球而言,相互的影響可能都是在呈現出來了,還有人說全球變暖是「騙局」嗎?要是還說是騙局的話,可能真的需要去多看看這方面的數據了。根據科學數據顯示,海洋溫度升高已經出現超越的「臨界線」,近十年來,海水溫度在不斷的提升之中,而科學家們也知道了部分原因,就是因為大氣中有害排放物不斷增加而導致的。
  • 如果全世界海水變成了淡水,是好事還是壞事?
    眾所周知,地球其實是一個水球,地球海洋面積佔72%,而陸地面積只佔28%。正是因為地球上面有如此豐富的水資源。才使得地球成為一顆生機勃勃的星球。也正是因為有了如此豐富的水資源,人類才會有在地球上出現的可能。
  • 淡化的海水,你願意喝嗎
    人民視覺 國家海洋局前不久發布的《2015年全國海水利用報告》顯示,截至2015年底,全國已建成海水淡化工程121個,日產海水淡化水規模超百萬噸。 淡化的海水能不能喝?價格還能再降些嗎?海水淡化技術在國外應用得如何?圍繞這些問題,日前記者採訪了相關專家和部門。
  • 人類起源問題最大的騙局,存在100多年,3億年前我們真是一條魚?
    進化論提出的人類起源之說,認為地球所有生物都來自同一祖先,這一祖先最先出現在太古時代,距離現在足有35億至38億年,這一祖先起初只是一簡單生物,由細菌或古菌組成,然後慢慢發生細胞分裂,逐漸進化成複雜物種,最終進化成人類。
  • 花3億年從海洋爬上陸地,這種動物證明了生物進化論,也上了餐桌
    神秘莫測的海洋不僅是地球生命的起源地,也是生物進化論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根據進化論所說,陸地上這些獨具特色的生物,當年都是由海洋中的微生物轉而變成魚,然後歷經數億年的搓磨,最後才呈現出如今的模樣來的。可別不相信,在當今時代就有這麼一種生物,用自己親自證明了進化論的正確性。
  • 地球4億年進化史上的龍蛇虎演義,誰是真正的「遠古之王」?
    科學研究發現,地球在進化的歷史上共存在五次大滅絕事件,依次發生在4.3億年前的奧陶紀末,3.7億年前的晚泥盆世,2.5億年前的二疊紀末,2億年前的三疊紀末,以及6500萬年前的白堊紀末,最後的一次造成了恐龍的滅絕。
  • 2020年的地球怎麼了?未來北極或會消失,人類又該去哪呢?
    2019年的9月,澳大利亞的天氣乾燥炎熱,就在人類認為這不過是一個普通的夏天時,一場意外卻突然降臨了。挺拔寬廣的森林被一場來勢洶洶的野火給籠罩,這場大火足足燃燒了4個月之久,數10億野生動物因為這場大火永遠的消失在了地球上。在森林中隨處可見四處逃竄的松鼠和考拉,天空也被染成了一片紅色。直到今年1月份來臨,澳大利亞終於下了一場雨,這場大火才慢慢被熄滅。
  • 在過去12萬年,96%滅絕動物皆因我們,人類或成物種滅絕推手
    一個科學家團隊通過對一些滅絕哺乳動物的化石進行分析,他們發現這些物種的滅絕事件和人類活動遷徙的時間相吻合,也就是說人類一進入新的生存領地,該地區附近生存的一些物種就開始滅絕,科學家認為這主要和人類的過度捕殺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