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的村民家裡養了土雞,如果公雞半夜打鳴該怎麼辦?

2020-11-26 社會百科大雜燴

生活在農村,村民家裡養土雞,公雞半夜打鳴這種情況還是時常發生,在所難免的!作為村裡的左鄰右舍,生活在一起時間久了,早已有了一定的感情基礎,還有村裡人的深厚的人情味,都不許大家因為這些事情鬧的不愉快!

首先,作為飼養土雞的村民,要及時關注周圍鄰裡情緒變化,做出相應調整!在我印象中,一旦誰家餵給土雞,鄰裡都會講剩飯給送去餵雞,這既不浪費糧食,又加深鄰裡感情,何樂不為!倘若一段時間不再來了,說明出了問題,你就要考慮,是不是土雞亂啄食,啄到鄰裡家的菜園,或者長大的公雞半夜打鳴影響大家的休息!如果真是這樣,可以講土雞圈養一段時間,晚上公雞給帶上嘴套,防止公雞打鳴!

其次,作為鄰居如果感到公雞半夜打鳴影響到了休息,要及時委婉告知主人家!如果公雞打鳴影響了休息,尤其家中有小孩或者上學的學生,公雞半夜打鳴肯定會影響孩子,這時鄰裡要及時委婉溝通,都是近鄰,不講人情的農村人還是不多見,和睦相處比養土雞更重要!

估計題主不是農村人,所以不了解公雞的習性。農村人都知道,雞是夜盲症,酉時上架(進雞窩或上樹休息),丑時打鳴。也就是說,太陽落山,天剛擦黑,大約5點到7點的時候,雞就進窩上架,再晚了就看不見了。而早上1點~3點就開始打鳴,這就是雞的作息。正因為近乎半夜,雞打鳴太早,才有「聞雞起舞」的感人故事。白居易《醉歌》有句:「黃雞催曉丑時鳴」,說的也是這碼事。

雞就習慣早睡早起身體好,就像貓頭鷹白天睡覺晚上活動一個道理,你不讓公雞那個時辰打鳴,它還算什麼報曉的雄雞?雄雞一唱天下白,尤其是這個季節,晝長夜短,早上天亮的很早。阿兮這一年半裡夜裡照顧母親,睡眠很少,對夜色觀察比較仔細,凌晨2點左右,天已經蒙蒙亮了,到4點的時候天光已經大亮,不只是雞打鳴,城市裡的鳥雀,也早就鳴叫成一片。

據說,解放前有一個姓周的大地主,人稱周扒皮,家有良田萬頃,靠僱長工剝削農民和放高利貸起家。他對長工們要求頭雞啼下地,熄燈時收工。可他這樣還不滿足,經常一個人半夜到雞捨去裝雞叫,迫使長工早起床早下地幹活。後來,終於被長工發現了秘密,把他當做偷雞賊毒打了一頓,。從此,周扒皮再也不敢半夜裝雞叫了。

過去,農村都很窮,既沒有手錶也沒鬧鐘,一般都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但一到晚上都以公雞打嗚來計算時間。以前是二個小時為一個時辰,頭雞啼應該是在三點鐘左右,雞啼二遍是在四點半,雞叫三遍已經是六點了,冬天六點剛好蒙蒙亮,東方已開始發白,而夏天六點已經是日上三竿了。

那麼,作為農民,一天辛辛苦苦的剛進入夢鄉,半夜突然來個公雞打嗚,那該怎麼辦好?

一、1:公雞在早晨黎明前會叫,主要是因為雞長期積累的生物鐘影響。出現提前半夜叫,那很可能是因為雞的生物鐘出現了混亂。而雞的生物鐘受本身疾病,白天活動程度,是否受驚嚇,周圍氣溫、溼度、氣壓、潮汐等各種因素。所以,可以通過這些因素,慢慢排查,找出真正的原因,然後加以處理就可以了。睡我的覺。

二、如果是雙搶的話,公雞準時打嗚,頭雞啼的確可以起床下地開早工了,四點鐘都大亮了。農民雙夏喜歡早起幹活涼快,寧可中午太陽大的時候在家休息一下。可以查看下,最近公雞的飲食是否正常。如果,餵養的食物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也可能導致雞生物鐘混亂,半夜雞叫。只要把餵養的食物換回來,就好了。

三、如果是冬天公雞半夜打嗚,就由它打去,反正該收的都收了,該播種的都播種了。天氣冷被窩裡熱,還是多躺一會兒吧,等有太陽了再慢慢下地也不遲。雞也會像人一樣,會熱氣。餵點涼茶,有可能會改善。

以前農村人家裡沒有鐘錶,看時間的方式方法一個是白天看太陽,還有一個就是晚上聽公雞打鳴了。雄雞一唱天下白,說的就是這個意思。那個時候農民就是根據公雞打鳴的提示,起床下地勞作的。尤其是相邀一起出遠門的人,會約定雞叫幾遍的時候就出發。所以人們是不會嫌棄公雞打鳴影響休息,反倒是依靠雞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南方農村人居住還相對比較分散一些,北方農村人居住得比較集中。一個村子,一排排一家挨著一家居住著,左鄰右舍相互之間的距離很近,一個公雞打鳴,幾乎全村的人都可能聽得見。一雞打鳴引來百雞和,此起彼伏的公雞打鳴聲,仿佛是一首很好聽的交響樂一樣,讓人很懷念那時的田園生活。

相關焦點

  • 公雞半夜打鳴不吉利?老人:如果發現,趕快殺掉吃了
    農村養雞鴨的人可不少,這些雞鴨可以說是農村的標誌,農民們飼養它們,既能解決家裡的剩飯剩菜之外,還能等到節日的時候宰殺祭祖。當然了這些雞鴨也有很大的市場,賣到農貿市場裡,還能換取不少經濟補貼。
  • 老人說:半夜公雞打鳴,家裡會有不好的事發生,農民遇到該咋辦?
    在農村,養雞的人家不在少數,尤其是現在年輕人基本上都外出打工,家裡就留下老人和小孩,如果孩子去上學,那些留守老人們就沒有事情幹了。所以他們經常會在家裡養一些家畜,像雞、鴨、羊等,一方面是為了自己吃,另一方面是能補貼家用,農村村裡都會有集市,這樣老人們就會把雞拿去賣。
  • 選擇在農村搞土雞養殖是養母雞好還是公雞好,綜合3個點進行分析
    農村搞土雞養殖我的觀點是養母雞最好,母雞到一定時間可以下蛋,母雞在市場上更加受歡迎。而公雞雖然長得比母雞要重,但吃土雞的市場需要公雞的人少。母雞能下蛋土雞養殖的時間都比較長,最快出欄需要8個月,如果在8個月不能及時出欄就會造成食物費用的增加。
  • 農村養雞為何只養一隻公雞,母雞卻養一大群?
    說起雞,農村家庭散養的土雞一直是受到很多人歡迎的,一般坐月子時候,很多婆婆和媽媽都會買幾隻老母雞那裡燉成湯給女人吃,是一種大補品,一般看見集市上有老大爺老大媽賣土雞的,基本上一會就會賣完了。去過農村玩的小夥伴應該看見過這個場景,那就是一隻公雞後面跟著好幾隻母雞,而且還都是跟得緊緊的,都是一隻公雞,沒有看見有兩隻的,其實這都是農家人這麼多年來總結的經驗,為什麼只養一隻公雞,母雞卻可以很多呢?
  • 農村家裡有5000隻土雞,賣不出去,該咋辦?
    去年,我家的有一個親戚沒有出去打工了,就在我們村裡承包了20畝的荒地養土雞。這些年,村裡養土雞的人是走了來,來了走,也不知道他們有沒有賺到錢。但是我的這個親戚,肯定沒賺到錢。前期進購小雞苗的時候,就花了不少錢。因為想把養殖場地做的專業一些,所以當時投了不少的錢。那知道,幾千隻雞養了出來。
  • 打算養土雞,該怎麼入手?養公雞好還是養母雞好?看看老農怎麼說
    大家好,這裡是「村東張二狗」,歡迎來到農村專欄,這裡有時下最新的農村人和事,也有趣味冷知識,想要持續收看,不妨點擊上方關注呀!今天討論的話題是:打算養土雞,該怎麼入手?養公雞好還是養母雞好?俗話說得好「家財萬貫,帶毛的不算」,搞養殖的一定要慎重,養少了不賺錢,養多了銷路也是一個大問題。土雞生長周期長,投資又比較高,綜合風險比較大,只要有一絲疫情的跡象,有可能一夜回到解放前,我家父母以前就是養雞,很心酸,很辛苦,如果真的遭要養土雞的話,這裡還是建議你去養母雞,畢竟喜歡吃母雞的人還是不少。
  • 農村土雞這樣餵 越長大越漂亮 這才是正宗的農村土雞
    春天來了,萬物始生,鄉村農戶家裡,抱窩的母雞開始孵化雛雞;秋天了,雛雞長成半大雞了,就會飛上房前屋後的低樹掗上去,星羅棋布,一層層的。清晨,整個村子裡,那些棲息在樹上過夜,剛學會低頭使勁打鳴的年輕公雞,和引頸吭歌的老公雞,交織在一起,催喚起勞動的村民。
  • 農村婦女成土雞司令,一年養5萬隻雞,全村跟著一起養
    近年來,特色養殖在農村搞得是熱火朝天,大家都根據地域的不同選擇了不同的養殖對象。在江西有一位農村婦女她靠養殖土雞率先在村子裡富了起來。她自己一年能養5萬隻雞,年收入達到了十幾萬。她不僅自己養雞,還帶動著全村婦女跟他一起養雞,大家都稱呼她為土雞司令。
  • 在農村,為什麼母雞學公雞半夜打鳴,就會被殺掉?有道理嗎?
    在農村,母雞如果半夜打鳴就會被殺掉,這是一種怎樣的民俗?有道理嗎?文/農夫也瘋狂農村裡養雞的不少,尤其是家中有老人的,那他們每年都會養幾隻雞,對於他們來說,如果不養雞那就是不稱職的農民。而農村人養雞的原因也是比較好理解的,農村的場地大,養雞也比較方便,每天早上把雞舍打開,把它們餵飽以後就不用管了,等到天黑了會自己從野外回來,吃完了雞食又會自己主動進入到雞舍,算得上是一種很讓人省心的家禽了。而且養雞還能下蛋,吃不完的雞蛋、雞都是可以拿去集市上售賣的,然後可以補貼家用。那你可聽過這樣一種說法:如果自家養的母雞在半夜的時候學公雞打鳴,那就要把它殺掉,這是一種怎樣的民俗呢?
  • 農婦賣土雞玩新鮮,買公雞送小母雞,結果無人敢買
    這農村大集是越來越熱鬧了,買土貨的競爭也越來越激烈,一個集市往往有好幾家競爭對手。不少農民在此市場中也不斷地想著法子賣貨。近日集市上就有個農婦,她出的點子讓人無不佩服,農婦自家養了幾十隻土雞,每次都帶一些到集市上賣,可惜農村養土雞的人多不好賣,於是她想了個點子,買公雞送小母雞,這促銷的生意本想給自己打開銷路,不料這賣土雞玩新鮮,誰知結果搞得無人敢買。在農村的大集上,賣土雞的攤子不下10家,可見這攤生意十分不好做。
  • 農村養雞時,為什麼養一群母雞,卻只養一隻公雞?老農說出答案!
    不過現在人們對吃的也是越來越挑了,就拿吃雞肉這件事情來說吧,人們更加喜歡土雞而不是飼料雞,所以現在農村養的雞會更加的受歡迎,若是你在農村看過養雞的話,就會發現這樣一種情況,就是一群雞裡面只有一隻公雞,這是咋回事?聽聽養雞的老農是怎麼說的吧,農村養雞時,為什麼養一群母雞,卻只養一隻公雞?老農說出答案!
  • 養公雞幾個月出售?養公雞的成本是多少利潤是多少?
    對於土雞,消費者一般追求外觀品相、肉質的口感(緊實等)和性價比。土雞的散養周期一定要偏長一點,肉質才會更緊緻一些,營養的沉澱也夠好,口感更佳。 很多養殖戶認為土雞必須餵一年以上,但是要知道,農村自己家養幾個,幾十個,不指望賺錢,餵得時間長點沒關係,而養殖土雞作為養家餬口的事業,如果土雞公雞餵10個月以上,基本上賺不到多少錢的。
  • 農村的土雞和土雞蛋城裡人很難吃到了
    現在不少人打著土雞的幌子在農村租上一塊地就開始養土雞,跟養飼料雞一樣放在籠子裡,根本不會餵糧食,每天都是餵飼料。兩三個月以後,這些所謂的土雞就長大了開始下蛋,拿出去也宣稱是土雞,蛋就是土雞蛋。這些所謂的土雞蛋價格比飼料蛋貴不少。
  • 在農村,為何母雞半夜打鳴就會被殺掉?或許大家錯怪母雞了
    在鬧鐘還沒普及的年代,人們起床都是靠著公雞打鳴。相信細心的人會發現,在農村,很少有母雞打鳴的。有人說有些農民一旦發現家裡的母雞學公雞叫就會把母雞殺掉,老人說是打鳴的母雞留不得,為什麼要這樣做?或許大家錯怪母雞了!
  • 在農村如果母雞發出公雞的聲音,要被殺掉,這有什麼依據?
    當您看到這篇文章的時候,相信大家應該都算是農村人吧,就算不是農村人,相信老家也應該是農村的,大家應該也明白,在農村總會出現一些比較有趣的事情,那就是動物有點反常,我們知道在農村有一些動物反常叫聲都是有一些說法,比如貓頭鷹笑聲,還有狗哭聲,還有公雞半夜打鳴。
  • 農村奶奶家養的公雞會遊泳,嚇壞了很多網友
    農村人口的整體收入水平相對城市來說是比較低的,我們都知道城裡人是不種田的,都是工作人員,為別人打工,或者說自己當個老闆,是第三產業,農村的很多人以務農為本,隨著城市經濟的滲透,很多農村人開始了牲畜的養殖,特別是農村人對豬的喜歡。
  • 土雞營養好,只是價錢有點貴,真正農村土雞賣多少錢一斤才合適呢
    所謂土雞,就是不餵飼料,淨餵糧食在外放養長大的雞。農村養雞都是餵的五穀雜糧,一般以玉米和稻穀為主,真正種田的人每戶都有養雞,少則幾隻,多則幾十,大家都說餵雞鴨不划算,一年不知餵了多少糧食,把糧食錢加起來比買雞貴多了,但是口裡都這麼說,大家每年都還要照常養幾隻,一般都是自家養的自己吃,養得多的可以賣幾隻,至於賣多少錢一斤都是隨行就市,真的要想從養土雞賺錢是難的,糧食錢算下來只有虧本。
  • 在農村散養100隻土雞,一年的利潤有多少?看完了解了
    在農村養100隻散養土雞,一年的利潤有多少?我是一個養豬的,同時也養殖了幾百隻的土雞,在這裡我來說一下散養土雞的利潤:就散養土雞的利潤來說,其實並不是很多,一隻土雞在去除成本以後,在養殖好的情況下,只能賺不到10元,如果飼養周期長的話,養雞戶可能血本無歸。
  • 放養土雞相互啄毛,怎麼解決?
    放養土雞相互啄毛,怎麼解決?有的朋友說土雞相互啄毛的話,可以關養,還可以給雞戴上眼罩,我覺得那是不可行的。誰看到過農村散養土雞戴著眼罩在村裡活動的,如果有,那定可以評為鄉村第一拽雞了。公雞好鬥,這是天性,而且啄毛啄架的大多數是公雞。有時會因爭吃食物,有時會因爭奪母雞而啄毛。小時候常在村裡看兩公雞啄架,真的是毛飛血流啊!有的人還幸災樂禍的觀戰,看看誰最厲害,如果是主人家看到就會把兩隻雞趕開。農村裡養土雞,都是自己家讓母雞抱窩孵小雞養,有時到街上買小雞種,如果買到生病的瘟病雞,還會傳染到健康的雞,所以很少買。
  • 如果沒有公雞,母雞下的蛋是沒有「靈魂」的,孵不出小雞來
    可是有時候沒有養公雞,母雞自己就能下蛋了。在農村裡幾乎家家戶戶都會養幾隻土雞,因為地方大,養的母雞會下蛋,肉質又比飼料飼養的雞要鮮美,營養價值高。而且雞這種家禽很容易飼養,只需要餵點剩菜剩飯就行了。近年來大家的生活條件水平都有大幅度提高,很多城裡人也喜歡買土雞、土雞蛋之類的,養雞賣錢賣雞蛋也是一項不錯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