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完這本《發現之旅》,被300幅手繪美哭了,敬畏生命,敬畏自然

2021-01-13 刺蝟讀書

最近,讀完《發現之旅》,真的對大自然充滿崇高的敬畏。所有的動物也好,植物也好,在探險家發現他們之前,他們就存在著。只是他們那個時候還沒有名字,他們是自己。

植物真的美,植物的世界別有洞天。我對植物的一切知之甚少。我認識的植物,用手指就能數的清楚,更別提去辨認植物了。這可能與我從小接受的教育有關,我們小時候並沒有植物課,也沒有人會仔細的告訴你植物的分類,課本上的知識太過籠統,毫無細分,綠色的是葉子,紅色的是花,能飛的是鳥,能遊的是魚,對於科屬這一概念非常的模糊。之前看過一個紀錄片,國外的一個小孩子,能辨別幾百種植物。我在讀國外的小說或者書的時候也會發現,但凡出現植物的地方,都會有清楚清晰的學名出現,可見他們對自然的認識是非常細緻的,而自然也在給他們回饋。

讀《發現之旅》之前,了解到它在豆瓣的評分9.0。讀完之後知道為什麼評分這麼高了。跟隨17世紀的一個個偉大的探險家和博物學家,操控航海之船,穿越大海,去發現世界、認識世界,去一個個未知的土地,留下自己的足跡,發現美的事物。與其說這是一本與植物有關的故事,不如說這是一個探險者的故事。

我想起童年時,自己也曾經收集過標本,一些簡單的樹葉還有一些昆蟲,只是為了應付老師留的作業,這其中的奧妙,當時並沒有參透多少。幸運的是現在還留著一些當時收集的植物的葉子,它們已經被磨平,但依舊能看出紋理,它們好像一碰就會碎,但那隨著時間變舊的顏色使他們莊重而沉穩,它們躺在書頁之間,這真的是自然給予我的。

300年前,探險者的每一次航行,幾乎都能發現新物種。但因為當時沒有相機,如果想留下新物種的形態資料只能用筆畫下來。所以當時每一次航行的隊伍中,都一定會隨行一個畫家。他們留下了無數,栩栩如生、惟妙惟肖的手繪和素描。這本書裡收錄了300多幅手繪、素描和手記,孔雀、雪海燕、小金背啄木鳥、貓頭鷹眼蝶、長吻狗魚、棋盤腳樹、黃秋葵、野鳳梨… … 它們太美了,有整體圖還有細節圖,用放大鏡看真是過癮,畫家們個個都是觀察家,因為沒有細緻入微的觀察,根本畫不出來那樣形象的標本圖畫,有一章介紹的是毛毛蟲,又想看又下不去眼兒,一邊感慨畫的真美啊… 一邊捂眼睛… 如今他們都收藏在倫敦自然史博物館,所以讀完這本書能看到這些珍貴的,當時的手繪資料,也是很難得的。

跟隨漢斯.斯隆爵士、保羅.赫爾曼等一大批探險家、收藏家和藝術家們的腳步,你會不停的驚嘆大自然的奇妙和偉大,他們是勇敢的,睿智的,傑出的。但是,對於大自然而言,他們卻是闖入者。他們航向牙買加,探索錫蘭,漫遊北美洲,橫跨太平洋,勘測澳大利亞、深入亞馬孫雨林、探測深海… …,人類的足跡和身影,漸漸抵達地球的每一寸。但是,反過來想,也許自然,就在等著被他們發現呢。只要不去破壞自然,只要尊重自然,我們可以去發現美、感知美。因為我們共存於地球。

讀完《發現之旅》,有四點感慨:第一,理解生命、敬畏生命、熱愛自然,因為,我們未知的事物還有很多。第二,一定要多讓孩子接觸植物、動物和自然界的萬事萬物,不要限制他們的好奇心、創造力、想像力還有探索精神。第三,致敬那些發現者。第四,致敬自然。

相關焦點

  • 幫孩子更好地熱愛生命敬畏自然
    近日,一位四川女大學生進入可可西裡無人區失蹤的消息引發社會廣泛關注,一個花季生命的消逝,讓人痛心,同時也令人反思,正是因為生命教育的缺失,導致青少年心理防線和安全意識日趨薄弱,缺乏對大自然基本的敬畏之心,也讓類似悲劇不斷上演。前不久,中國出版協會在北京書市上發布了「兒童閱讀好書榜——生命教育主題」,同時舉辦了頒獎典禮。
  • 2020年高中名校模擬高考作文預測題:拒絕野味,尊重自然,敬畏生命
    對動植物的過度索取,過度的口腹之慾,突破了自然為人類設定的保護和邊界,就容易招來意想不到的災禍。正因為人是萬物之靈,才更應該懂得自身對地球的責任,也才更應該擁有智慧去明白自然本身的平衡之道。萬物平等,自然方才平衡。尊重自然,敬畏生命,善待萬物,就是善待自己。
  • 透過海鳥的眼睛,喚醒對自然的敬畏之心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泰晤士報》《華盛頓郵報》年度好書榮獲英國自然與旅行寫作至高獎——溫賴特獎透過海鳥的眼睛,看到世界最好與最壞的模樣《海鳥的哭泣三趾鷗體內的壓力荷爾蒙可以衡量海洋中的魚類資源是否豐富……《海鳥的哭泣》將帶領我們遊歷信天翁、海鸚、鰹鳥等海鳥的棲息地,並配以栩栩如生的海鳥手繪插圖。
  • 它們神秘而美麗,讓人敬畏的「森林之美」
    世界上有很多的森林,每一片都有自己獨特的地方,它們神秘而美麗,讓人敬畏。敬畏之美」的貝殼杉,這棵已有1200多歲的老貝殼杉至今仍在生長。厚重之美——澳大利亞·丹翠雨林自然之美——哥斯大黎加·蒙特維多雲霧森林
  • 《狼圖騰》:驚喜的合拍片 傳遞對生命信仰的敬畏
    《狼圖騰》裡既傳達著蒙族人對自然的尊敬,例如畢力格老人對騰格里、對自然規律的尊崇;也有漢族人利用先進醫學技術救人,像陳陣千辛萬苦取回青黴素救回噶斯邁兒子,對蒙漢文化都有得當的體現。觀眾得以能從銀幕裡感受蒙族民俗風情,也能讓世界進一步看到中華文化的包容和多元,感受中國多民族文化的魅力和特色。      而且,這是一部合拍片。
  • 世界穿山甲日——拒絕野味,敬畏生命!
    因為被誤解會「穿山」,一些人認為既然穿山甲可以「穿山」,那麼它們的皮肉一定具有「打通」之功效,在「吃啥補啥」的古老邏輯的影響下,穿山甲,這個在地球上生存了4000多萬年,活動範圍涵蓋亞洲和非洲的古老物種,在幾十時年間,被吃的幾近絕種。穿山甲其實並不會穿山,沒有鑿石穿山的本領,不過只是能挖個洞罷了。所謂「穿山」,不過只是人類給它們起的名字,試想一下,你的名字與你本身的特點又有多大聯繫?
  • 讀《蛙》:懷敬畏之心,尊重生命!
    02這個問題就是,中國人對生命缺少敬畏之心,對生命沒有足夠的尊重。文革時期,在批鬥縣委書記楊林的大會上,應該是小說描繪的對人性和生命的第一次踐踏。因為之前有傳言說楊林要去姑姑為老婆,所以姑姑也成了批鬥的對象。這可能是最近幾十年來,中國人對生命的不尊重的開始吧。
  • 不要冷漠圍觀,請尊重生命,保持對生命的敬畏
    平常生活中,人們總會遭遇各種各樣的困難挫折,當自己無法解決的時候,很容易鑽進死胡同,選擇放棄自己的生命。 在這樣的時刻緊急關頭,如果有人能拉一把,如果讓那個深陷死胡同的人感到溫暖,哪怕只是感受到一點點溫暖,激起他對世界上美好的期待,說不定就能挽救一個鮮活的生命。活著,不是才有希望,才有無限可能嗎?
  • 【生活在華盛頓】敬畏生命從一隻花慄鼠開始
    【生活在華盛頓】敬畏生命從一隻花慄鼠開始中青在線 吳語 2017-04-22 14:32顯示圖片 幸運的是,生命還在,但主任左臂嚴重受損,這位在業界一流的耳鼻喉科專家再也不能拿起她心愛的手術刀。     聽完那個悲慘故事之後,跨了半個地球,忙著租房、辦證、考駕照,加上倒時差,等有閒暇審視居住的院落,已是大半年過後。偶然發現後院牆邊有一個黑色突起的小匣子,很像是北京一些老樓牆根用來誘殺老鼠的裝置,想來可能是前房主不勝煩擾,曾以此引誘消除禍害的。
  • 知了蛻變原來是如此艱辛,敬畏生命!
    前天散步發現一隻知了剛剛從泥土裡鑽出來,滑溜溜的。翅膀還包裹在蟬衣裡面,只能爬行,飛不了。要等從蟬衣裡面鑽出來,才能飛。今天散步發現一隻正在蛻變的知了。看見這隻知了時,它正在一張樹葉上掙扎著,蟬衣已經掙脫四分之三,但是看樣子已經精疲力盡了。
  • 民族電影《狼圖騰》影評,對自然應該心存敬畏
    導演對於這部電影的細節刻畫持中立的態度,對於人類不貶低也不讚揚,對於狼群,他也站在狼的立場上,讓觀眾敬畏狼群的尊嚴,讓這部電影非常客觀。一、幕後製作狼圖騰這部電影採用了3D實景拍攝,歷經7年時間,光養狼這一環節就用了3年,可以看出這部電影製作的精良,電影中百分之九十五的畫面全部採用實景拍攝,很多看似特效的鏡頭全部是實拍,也能看出劇組在拍攝上花費的心思。
  • 伯納天純SIMPLE系列:敬畏生命,返簡歸真
    進入工業社會後,這一雙向馴化過程開始加速。人類在得了各種新型怪異文明病的同時,人類的伴侶動物也在遭遇生命不可承受之快!從它們得了狂牛症的「表親們」就可以知道問題的嚴重性了,只是寵物食物過敏顯得更習以為常罷了。
  • 敬畏生命,關愛動物
    此次活動以「敬畏生命,關愛動物」為主題,號召廣大群眾更加珍愛、關心流浪動物。早上9:30分,砼砼志願者們到達青山區的協會科普教育基地後立即開始了志願服務活動,大家給狗狗抹藥、為小動物修剪毛髮、幫忙清潔狗舍、陪它們玩耍以及給它們餵食,用實際行動表達對它們的關愛、安撫小動物的情緒。這次活動,志願者們不僅傳播了愛心和溫暖,還鍛鍊了自己的能力。
  • 死生之大事,喪葬習俗是一種對自然的敬畏
    今天上班路上遇到本地農民正在路祭,這是這邊常見的一種喪葬形式,感覺跟我老家的喪葬習俗有很多不同。我所接受到的父母教育和從小的生活經歷,都突出我們對於生死大事的敬畏。在老家的農村地區,生子是全族都注重的事情,凡是哪家有新生孩子,有落地宴、滿月宴、周歲宴等等以示重視和慶祝。
  • 萬物自然,敬畏、和諧與平等,由宮崎駿《龍貓》談日本人的自然觀
    宮崎駿的作品《龍貓》通過唯美細膩的表述,生動形象的描繪,向我們展示了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完美意境。透過這部作品,我們能夠感受到日本人特有的價值觀。1 《龍貓》中對自然的敬畏。電影中美伊的父親儘管沒有見到過龍貓,也不知道龍貓是什麼,但他卻告訴美伊,龍貓是森林的主人,人類要對龍貓懷有敬畏、感恩之心。
  • 4部豆瓣高分紀錄片:教會孩子敬畏生命,建議家長收藏
    《七個世界 一個星球》將為觀看它的孩子們帶來一次特別的7大洲之旅。  開篇以數百萬年前地球地殼運動形成的全球七大洲為藍圖,逐一展開詮釋地球多樣的生命特別為之動容。  在這部紀錄片中,孩子們能看到平時看不到的壯美景色,領略自然的神奇力量。
  • 敬畏生命:華晨宇的這首歌被嚴重低估,殘酷遊戲你搞清楚了嗎
    01不只是鬥牛《鬥牛》這首歌,華晨宇曾在2018火星演唱會、湖南衛視2018-2019跨年演唱會、極限挑戰第五季及歌手當打之年表演過。鬥牛士和牛,是歌曲中的主角。但是,卻不只是鬥牛士和牛。請牛欄推列出位,莊嚴神聖彼此敬畏,昂起胸鞠躬交會,綢制紅衣鑲金穗,側顏殺刺透光銳,猛然間號角齊吹,競技場席捲沙灰。其後不斷重複的「 Mer」,語氣變化著,如同吶喊,如同嘶吼。一場鬥牛,看的大家血氣賁張。繞場引逗它飛奔不休,戰上幾個回合霸氣洩露,長矛手卡準節奏;刺扎背部它血管爆破,激怒過後立刻兇暴如仇,花鏢手插上金鉤。
  • 感恩生命敬畏生命,孩子需要生命教育,《小鳥的葬禮》是本好教材
    躲在臥室偷偷觀看這兩個可愛的「小傢伙」,還不停地跟它們說:「快吃吧!多吃點」!婆婆給我的桑葉只吃了2天,我要到哪裡去尋找新鮮的桑葉呢?我詢問媽媽,媽媽說後山坡邊的小溪溝邊上好像有一株。媽媽問我為什麼突然要找桑葉?還問我幹什麼?我都支支吾吾說是為了上課用。
  • 不要讓「敬畏自然,尊重生命」,到頭來變成一句空喊的口號……
    乍看之下,這裡荒無人煙,似乎沒有生命存在…但其實,這座小島上住著一位新加冕的狐獴女王,它叫瑪格霍格。它的王國,一共有13名成員。小美和蜻蜓,是它的親姐妹,家族中還有三名雄性成員,它們共同養育著七隻新出生的幼崽。要在如此惡劣的環境養活這麼多口人,瑪格霍格一個頭兩個大。現在是旱季,島上的食物幾乎消耗殆盡。
  • 馬上評|非法穿越還不願認罰,不懂敬畏自然就別徒步
    馬上評|非法穿越還不願認罰,不懂敬畏自然就別徒步 澎湃特約評論員 陳城 2019-05-07 16:51 來源:澎湃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