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南日報數字報-《海南鸚哥嶺鳥類圖鑑》正式出版
本報海口11月19日訊 (記者孫慧)秋高氣爽季節,海南的山澗林間不乏鳥兒翩躚的身影。但關於海南山區的鳥類,大家知道多少?
-
海南日報數字報-鸚哥嶺經驗播灑四方
鸚哥嶺保護區萬衝片區友誼第一組的護林員趙泳軍笑著說。 2008年,鸚哥嶺保護區首次推出了自己的統一服裝,並設計了特有的「三重山」LOGO,成為海南保護區發展史上的一大創新,引來了其他保護區的高度關注。 「這其實是我們自己摸索出來的TMC模式的一部分。」
-
海南日報數字報-鸚哥嶺團隊榮獲生態英雄獎
據新華社北京6月28日電 由光明日報社主辦的「森林中國·首屆中國生態英雄」評選結果28日在京正式揭曉
-
海南日報數字報-鸚哥嶺保護區發現兩個植物新種
本報海口9月3日訊 (記者周曉夢)近日,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北京植物園和香港嘉道理中國保育的研究人員在國際植物分類學刊物《PHYTOTAXA》(在線版)上聯合撰文,描述了在海南鸚哥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發現的兩個川苔草科植物新種
-
野生動植物保護|海南:鸚哥嶺識鳥人
符建靈在用望遠鏡觀察鳥兒 圖片來源:海南日報2019年出版的《海南鸚哥嶺鳥類圖鑑》一書記載,在鸚哥嶺地區已記錄到的250種鳥類中,非雀形目鳥類97種,雀形目鳥類153種,其中,留鳥為146種,候鳥為104種。這些鳥兒,都是符建靈的錄音對象。
-
海南周刊 | 鸚哥嶺樹蛙:高山精靈跡難尋
文\海南日報記者 王迎春 鸚哥嶺樹蛙——這是一種僅生活在鸚哥嶺高山上的精靈,全身碧綠,蹤跡隱秘。 起源於一顆受精卵,經過卵裂和分化後,烏黑鋥亮的小蝌蚪在水裡自由地穿梭。時機成熟,伸出後腿,再長出前腿,隨著尾巴的消失,完成變態發育的成蛙即將踏上又一個生活史的循環。
-
《海南鸚哥嶺鳥類圖鑑》正式出版
原題:《海南鸚哥嶺鳥類圖鑑》正式出版 詳細介紹鸚哥嶺200種鳥類 秋高氣爽季節,海南的山澗林間不乏鳥兒翩躚的身影。但關於海南山區的鳥類,大家知道多少?近日,由鸚哥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組織編著的《海南鸚哥嶺鳥類圖鑑》正式出版,該書以圖文並茂的形式詳細介紹了鸚哥嶺中有記錄的200種鳥類。 位於海南島中南部的鸚哥嶺,擁有我國華南地區連片面積最大的原始熱帶雨林,生物資源豐富,至今已記錄到4300多種動植物在此繁衍生息,其中被記錄到的鳥類有250種,屬62科17目,包括海南山鷓鴣、海南孔雀雉在內的珍稀瀕危鳥類。
-
海南日報數字報-探索數字健康「海南模式」
同時全國首個「數字健康生態村」落地海南生態軟體園,23家企業當天籤約入駐。今年以來,海南生態軟體園已聚集了上百家數字健康企業——海南以數字健康產業為引擎,「健康中國」正翻開「海南篇章」。 大會由中國衛生信息與健康醫療大數據學會、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有限公司、省衛健委主辦,海南生態軟體園等單位協辦。
-
南國都市報數字報-「記者書記」鸚哥嶺下扶貧記
元門村,海南鸚哥嶺下的黎族山村,也是個「十二五」建檔立卡貧困村,曾經有超過四成的人口是貧困戶
-
海南日報數字報
文\海南日報記者 單憬崗 海南鳥類的記錄史,從很久以前就開始了。17世紀以來編撰的瓊崖郡志中,已普遍有記載。 而對鳥類真正意義上的科學調查,則始於19世紀下半葉,由幾位來到海南島的外國博物學家開創,此後綿延百餘年,直到今天。
-
海南日報數字報-聽海南的聲音……
■ 本報記者 李夢瑤 閉上眼、屏住呼吸,你「聽」到了什麼樣的海南? 也許是海浪拍打礁石的轟鳴聲,山風掠過林梢的簌簌聲,群鳥翩躚和鳴的啁啾聲,或是一首首古樸的山歌,一段段悠揚的「調聲」。
-
海南鸚哥嶺自然保護區有種樹,刷新了海南新記錄,成海南第一棵
伯樂樹樹葉而在海南鸚哥嶺自然保護區發現的伯樂樹,則是海南省第一例,也因為這一例刷新了海南新記錄,從此鸚哥嶺便開始有個海南省第一棵伯樂樹發現地之稱,甚至有專家特地為在海南鸚哥嶺自然保護區的伯樂樹而來,就想著一探究竟,為科學做貢獻。
-
海南鸚哥嶺27名大學生五年深山科考成果豐碩
海南鸚哥嶺27名大學生五年深山科考成果豐碩 中新網海口10月12日電(記者張茜翼)27名大學生,堅守海南中部大山鸚哥嶺,五年裡進行「地毯式」科學調查,歷經艱辛,取得大量科考成果。
-
海南日報數字報-海南龜鱉半天下
文\海南日報記者 單憬崗 海南的龜鱉類十分豐富。我國有現生龜鱉類動物36種,分屬6科18屬,海南島分布有18種,分屬6科14屬,佔全國龜鱉總數的50%,是我國龜鱉物種多樣性最為豐富的3個省份之一。
-
海南日報數字報-「溼地明星」紫水雞
文\海南日報記者 周曉夢 實習生 王靚婷 編者按 紫水雞,一種罕見的水鳥,由於過去遭到大量捕食,一度被誤以為已然滅絕,而未被列為國家一級保護對象。
-
海南日報數字報-船型屋是這樣建成的
文\圖 海南日報記者 賈磊 通訊員 潘達強 一場大雨過後,泥土浸潤著草木的清香,海南日報記者驅車穿梭在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G224國道上,前去採訪黎族船型屋屋頂茅草編織匠人。
-
海南日報數字報-海南農漁業的百科全書
文\海南日報記者 單憬崗 在海南農民眼中,農業是一個非常需要經驗的工作。儋州有句諺語說,「三年易考文武舉,十年難考田秀才」。 千百年來,海南農民在實踐中總結出了大量的農諺,揭示了大自然事物之間的內在聯繫和運行規律,在生產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
海南日報數字報-海南黑山羊:肉香味美 「羊」名天下
海南黑山羊是海南目前唯一的地方優良山羊品種,由於市場需求量大,一直供不應求。我省一直將黑山羊養殖作為海南畜牧業發展的重點之一予以扶持,近年來黑山羊出欄量穩步增長,黑山羊肉量供應能力不斷提升。東山羊就是在萬寧東山嶺放養的海南黑山羊。據傳,早在宋代東山羊就被列為皇室貢品,而今早已名聞四海。 近日,海南日報記者來到位於萬寧東山嶺腳下的源生態東山羊產銷農民專業合作社,在合作社的羊舍裡,上百隻毛色黑亮的東山羊圍繞著工人來回打轉。 「我們一般早上投餵料,下午野外放牧。」
-
海南日報數字報-海報集團融媒體產品
兩會微雜誌 在全國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閉幕後,將第一時間發布「兩會微雜誌」,以「全家福·代表委員參會瞬間」的形式,展示代表委員風採。
-
海南日報數字報-瓊北美味馬友魚
文\海南日報記者 於偉慧 在瓊北的港口中,無論是東寨港、鋪前港、清瀾港,還是東水港、馬友魚都是一個珍貴的魚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