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生物多樣性是全球生物多樣性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人類可持續發展的支柱之一。隨著全球氣候變化,大多數海洋物種會遷徙,逃離赤道附近的熱水域,並跟隨適應的水溫移動。海洋生物想從氣候變化中倖存就要遊得更快?氣候變化是「操縱」海洋生物遷徙?溫度升高對海洋生物多樣性帶來哪些影響?今天(6月8日)是世界海洋日,小編和您一起去看看。
哪些氣象因素影響海洋生物多樣性?
氣候變化引起的海洋表層溫度升高。
氣候變化引起的二氧化碳濃度上升。
氣候變化引起的海平面上升。
降雨量變化。
紫外線輻射增強。
溫度升高影響海洋生物多樣性
1.溫度升高影響海洋生物物種的分布。英吉利海峽西部浮遊動物和潮間帶生物數量時空變化研究表明,全球氣候變暖使得該海域暖水性種類種群數量增加、棲息範圍擴大。
2.溫度升高引起物種組成發生變化,對熱帶海域物種組成影響嚴重。全球變暖引起的珊瑚白化已成為珊瑚礁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隨著全球持續變暖,大範圍珊瑚礁白化出現頻率正在增加,珊瑚礁白化甚至將在大多數熱帶海區每年發生。
3.溫度升高影響海洋生物後代性別。研究發現,太平洋地區溫度上升導致海龜繁殖的後代雌性比例遠高於雄性,從而威脅整個海龜種群的存活率。
二氧化碳濃度上升影響海洋生物多樣性
原因:二氧化碳碳酸鹽系統是海洋中最重要的化學平衡,幾乎影響海洋的各個方面,包括海洋生物多樣性。二氧化碳濃度升高會引起海水pH值降低,酸化程度上升,導致海水碳酸鈣飽和程度下降。
體現:海水酸化引起所有海洋鈣化生物鈣化速率下降,直接影響到貝類、石珊瑚、浮遊有孔蟲、球石藻、翼足類以及珊瑚礁鈣質藻等鈣化物種的鈣化速率。
海水酸化還引起魚類、甲殼類和頭足類等海洋非鈣化動物的呼吸蛋白質氧親和性急劇下降,從而影響這些動物的分布。
與陸地不同,二氧化碳濃度的增加並不能對海洋主要初級生產者浮遊植物的生長產生增肥作用,長期高濃度二氧化碳會導致大多數海藻的光合作用能力下降,不過研究發現多種海草物種的生長速度和生物量會隨著海水溶解態無機碳濃度的增加而增加。
氣候變化「操縱」海洋生物遷徙
海洋生態學家一直面臨著一個難題。他們本來認為,隨著氣候變化威脅海洋,大多數物種會向極地遷徙,逃離赤道附近的熱水域,並跟隨適應的水溫移動。不過研究揭示,一些物種似乎會向著「錯誤的」方向遷徙。現在研究人員顯然已經解開了這個謎題:在過去的40年裡,在北美海岸發現的海洋物種大多數會沿著更冷的水域移動,不過這並不意味著是朝著極地方向。
新研究「增加了海洋學、魚類生理學和物種運動學等科學領域的信心」,加拿大溫哥華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的漁業科學家Daniel Pauly如是說。這些發現也表明,隨著氣候變化的繼續,大多數海洋生物將會逐漸離開其傳統的棲息地。
該新研究可能會幫助科學家預測海洋物種的未來活動,這些信息也許能幫助人們更好地管理漁業,或者為保護海洋物種及生態系統選擇更好的地點。將海洋保護區固定在一個地方是沒有意義的,由於氣候變化,之後物種還是會離開那裡。(來源:人民網)
海洋生物想從氣候變化中倖存就要遊得更快
國際海洋科學家警告說,海洋生物只有遊得更快才能從氣候變化中倖存。
根據一個國際科學家小組在《科學》雜誌上發表的新研究,海洋生物,特別是印度洋、西太平洋、東太平洋和亞北極海洋中的海洋生物,為了避免滅絕,將面臨適應和遷徙所帶來的不斷增加的壓力。
「我們的研究顯示,物種如果不能適應不斷變溫暖的水,它們在遇到氣候變化時將不得不遊的更遠更快來找到一個新家」,小組成員兼昆士蘭大學的教授約翰·潘多爾菲說。這一發現有這非常嚴重的含義,尤其是對於海洋生物多樣性熱點地區。(來源:中國海洋食品網)
微小海洋生物可能極大影響氣候變化
美國密西根州立大學的一項研究表明,未來較暖的海水可以顯著改變海洋浮遊植物種群的分布,微小生物體可能對氣候變化產生重大影響。研究人員稱,到21世紀末,較暖的海洋會導致這些微小海洋生物種群在兩極附近蓬勃發展,而在赤道水域萎縮。
研究人員認為,由於浮遊植物在調節大氣中二氧化碳水平方面發揮了關鍵作用,因此這種變化可能會反過來引起全球氣候的進一步變化。研究人員說,微生物利用光、二氧化碳和養分茁壯成長。雖然浮遊生物小,但它們活躍在各大海洋中,消耗著約一半排放到大氣中的二氧化碳。當其死亡後,一些下沉到海洋底部,便會將碳沉澱在沉積物中且能封存很長一段時間。
水溫強烈地影響著它們的成長率。在更溫暖的近赤道水域附近,浮遊植物的增長速度遠遠超過冷水區域。據預測,隨著未來海洋溫度的升高,許多浮遊植物由於不能調節自身的溫度或者進行遷移,可能無法足夠快地適應這種變化,最後遭遇生存危機。
研究表明,變暖的海洋明顯限制了海洋生物的發展和多樣化,這對全球碳循環具有深遠的影響。(來源:科技日報)
世界海洋日由來及主題
2008年12月5日第63屆聯合國大會通過第111號決議,決定自2009年起,每年的6月8日為「世界海洋日」。聯合國希望世界各國都能藉此機會關注人類賴以生存的海洋,體味海洋自身所蘊含的豐富價值,同時也審視全球性汙染和魚類資源過度消耗等問題給海洋環境和海洋生物帶來的不利影響。
2015年主題:健康的海洋,健康的地球。
(新氣象網綜合 責任編輯:顏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