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山藥也不是茯苓,南方人用它煲湯清甜回甘,北方人吃過的不多

2021-01-08 龍寶家的餐桌

這兩天全國大範圍的降溫,北方很多地方零下十幾度,桂林這邊最低溫度也到了零下1度。媽媽提醒我,趁著現在還不算太冷,買點菜囤著,後面儘量少出門吹風受凍。在菜市裡買了不少菜,出來在街頭看到一個老人推著三輪車在賣山貨。看著老人挺不容易的,於是買了5斤。告訴我這種山貨叫粉葛,可以用來煲湯,但是很多人都不認識,賣3元1斤也很少有人買。

回到家把粉葛拍給朋友看,廣東的網友說,3元1斤都不買,真是不識貨。這種沒加工過的粉葛在南方比較常見,一般用來煲湯的,搭配鯽魚、排骨或者老母雞煲湯,營養鮮美、清甜回甘,而北方人吃過的不多。今天就給大家分享一下粉葛煲雞湯的做法,需要準備的食材有:老母雞 半隻,粉葛 一根,紅棗 8顆,料酒 2大勺,鹽 適量。

它既不是山藥也不是茯苓,粉葛也叫葛根,長條的外形看起來有點像淮山藥,還有些短肥一點的看起來像土茯苓。葛根粉就是用粉葛加工做出來的。

第一步:粉葛簡單清洗乾淨,削掉外皮,切成滾刀塊或者是1釐米圓形薄片。

第二步:老母雞剁成2-3釐米的小塊,雞肉裡的油脂剔出來,煲湯最好用老母雞或者土雞,不要用嫩雞。

第三步:雞肉冷水進鍋,加入2勺料酒,開大火焯水煮到變色,撈出來衝洗乾淨,瀝一下水分。

第四步:焯過水的雞肉、粉葛和紅棗放入砂鍋裡,加足量的水,大火燒開。如果用電壓力鍋煲湯,水可以少放一點。

第五步:大火燒開後,轉中小火煲40分鐘,湯裡的浮沫用濾網撈出來。煲湯我喜歡用砂鍋,小火慢燉,湯更好喝。

第六步:粉葛煲熟透關火,按照家人口味加入適量的鹽調味,攪拌到融化就可以了。這一鍋清爽不油膩的粉葛雞湯,全家人都說好喝。

不是山藥也不是茯苓,南方人用它煲湯清甜鮮美,北方人吃過的不多。老人街頭賣山貨,3元1斤很少有人買,廣東網友:真不識貨。

今天分享這篇粉葛煲雞湯的做法,您喜歡嗎?粉葛,您家吃過嗎?如果您有什麼建議或者想法,歡迎給龍寶留言,您的指點是龍寶前進的動力,如果您喜歡今天分享的內容,請收藏,轉發,關注龍寶可以看到更多的美食日記。龍寶家圖文原創美食,每天更新,謝絕一切抄襲洗稿,盜用必究!

相關焦點

  • 冬天,廣東人最喜歡用它來煲湯,和胡蘿蔔搭配,味道清甜又下火
    冬天,廣東人最喜歡用它來煲湯,和胡蘿蔔搭配,味道清甜又下火聽說,關注「黑貓的廚房」的人,怎麼吃都不會胖!廣東入冬後,一直沒怎麼下過雨,所以今年的冬天特別乾燥。應對冬季的乾燥,平時用溫水衝服蜂蜜水,也能緩解氣候帶來的皮膚乾燥現象。
  • 老廣東教你煲湯,搭配兩種常見的藥材,祛溼健脾有奇效,清香甘甜
    其實一般比較懂煲湯的人一眼能看出來,那是新鮮出土的土茯苓和牛大力。這兩種都是好東西,新鮮貨更是可遇不可求。好不容易遇上了,必定得買多一點。趁著新鮮煲一鍋老火靚湯,剩下的可以切薄片曬乾,現在夏天太陽這麼猛烈,一兩天就可以曬得透透的。然後密封放入冰箱冷藏保存,想什麼時候來一碗,隨時拿出來煲。土茯苓和牛大力是很常見的中草藥材,具有藥食同源的特性,氣味甘香,尤其適合用於食療入湯和煲粥之用。
  • 它是柿子又不是柿子,是蘋果又不是蘋果,不僅好吃,還能做菜煲湯
    但是,今天要說的這種柿子,它並不普通。俗話說柿子專挑軟的捏,可這種柿子卻是個不服軟的硬漢,甚至可以說是掰不開摔不爛,但是吃起來卻蘋果般甜脆爽口,所以村裡人都管它叫「蘋果柿」。,非常的清甜,整個口感近乎於蘋果的感覺,但又帶有柿子的清香,真的是非常的獨特,非常好吃。
  • 北方人常說整倆「硬菜」,到底有多「硬」?南方人:這硬菜硌牙嗎
    在我國,北方是指秦淮河以北的地區,南方是指秦淮河以南的地區。由於南北氣候條件、日照時間、溫度和地形的不同,南北作物也不同。例如,南方喜歡米飯,北方喜歡饅頭,所以飲食上的差異是顯而易見的。因此,近年來,南北飲食差異一直是一個熱門話題,甚至擊敗許多明星話題,成為熱門話題。北方人永遠無法理解為什麼南方人點沒有肉的蔬菜。
  • 吃火鍋時,北方人熱愛的芝麻醬?南方人為什麼不理解
    北方有一句俗話「看人下菜」,意思是投機取巧對人不能一視同仁,這句話用在人身上是種諷刺。但是如果稍微變化一下形容火鍋卻非常合適,「看鍋蘸料」是吃火鍋的哲學。火鍋主要分為五種,北方、川渝、雲貴、粵系和江浙,火鍋蘸料更是講究,各有千秋。
  • 來自南方的水果,比蜂蜜還甜,賣的很貴,卻很多人吃
    水果當然是當季的最好吃,不過隨著現代交通的發達和冷鏈技術的發明,很多南方的水果也開始往北方大量的售賣了,對於吃慣了南方水果的北方人來說是一個大福利。不過在南方還有一種水果十分特別,它是一種雜交水果,不過它特別甜,比蜂蜜還厲害。
  • 素食吃什麼補氣?
    說了補血就得來說說補氣,氣血足了什麼都會好起來的,氣血不足人就會顯得病怏怏的,臉色蒼白四肢無力。山藥補氣補脾的山藥,也是冬季燉菜可以經常用的根莖類菜,做成拔絲山藥也很好吃哦!不過要想山藥有藥效必須用鐵棍山藥,自然購買並不是很方便的嘍!
  • 《秋姐煲湯課》:淮山薏米茯苓湯,赤小豆的祛溼效果非常好
    所以在這種時候,我們就急需要一款祛溼解暑的營養好湯,來讓我們的身體得到一定的緩解,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這款「淮山薏米茯苓湯」,正是能夠起到很好的祛溼效果,尤其是湯汁裡面用到的赤小豆,它的祛溼效果可是非常好的。那麼接下來的內容裡,我們就與大家分享這款「淮山薏米茯苓湯」的製作方法,如果您也在夏季有同樣的困擾,不妨就跟隨我們的步伐,將這款湯學習製作起來吧!
  • 中國有一個省份,北方人認為它是南方的,南方人卻認為它是北方的
    中國的南北分界線是秦嶺淮河,而且由於氣候不同,南方和北方的風俗習慣是有較大差異的,但是我們中國有一個省份,一直以來大家對它的爭議都比較大,北方人認為它是南方的,南方人卻認為它是北方的,它就是安徽。我們都知道,北方主要種植小麥,所以北方人都很喜歡吃麵食。安徽越往北的地方跟隨北方的飲食,也很喜歡吃麵條、包子之類的東西。南方主要種植的是水稻和茶樹,所以南方人喜歡喝茶、吃米飯,安徽越往南的地方和南方人的飲食習慣簡直一模一樣,所以安徽的茶葉在中國也是比較出名的。
  • 北方人來南方後:「我親眼見證南方舍友徒手摁死了蟑螂!」
    北方人來南方後:「我親眼見證南方舍友徒手摁死了蟑螂!」 北方人永遠都無法理解 我們南方人對雪的追崇 就像他們不能理解我們的飲食一樣 畢竟誰又能想到 最能吃辣的城市在我們南方
  • 為什麼北方人吃後者,南方人則...
    大家都知道南方和北方在生活上的很多地方都有區別,比如南方氣候偏暖,雨水較多,而北方則是氣候偏寒,天氣幹; 在食物方面南北也有很大的差異,比如南方人吃豆腐腦和粽子偏吃甜的
  • 南方有甘蔗,北方有什麼?這種水果和甘蔗齊名,南方孩子卻很少吃
    冬天到了,又到了南方人吃甘蔗的時候,不管是直接啃著吃還是煲湯喝,甘蔗每到冬天就是南方人備受歡迎的一種水果,但是,你知道北方人冬天吃啥嗎?南方有甘蔗,北方有什麼?這種水果和甘蔗齊名,南方孩子卻很少吃。甜高粱,很多人記憶中的甜杆,很多地方都已經絕跡了,往年是在地頭的一個畦子裡種這種高粱,為的是等高粱收穫的時候除了可以給孩子弄點零嘴,但是,和甘蔗不同的是甜杆的種類有很多。在南方叫甜稈,在當地叫高粱杆,在上海,去又被叫做蘆粟。在以前的時候,經常在菜市場有賣,很受歡迎的,到上海買菜時很多人都會推薦此甜杆,試著吃後,多年的打嗝竟然不治而愈了。
  • 這種水果只在南方有,北方人沒見過,搭配酸梅粉很美味
    這種水果只在南方有,北方人沒見過,搭配酸梅粉很美味,昨天發朋友圈曬了一下吃的水果,很多朋友問我在哪兒買的,為什麼梨還有紅色的,裡面還這麼多籽,感覺好神奇,還有朋友說這是西瓜變異了嗎,居然長樹上去了,我突然發現這種水果非常小眾,很多人都沒有吃過。
  • 煲雞湯加了這種食材,味道清甜,營養又美味!
    這裡是【芸芸往事】最善於分享美食心得,用味蕾感受美好的生活!關注芸芸,每天分享一道不同美味的家常菜!有一種食材,可能你沒有見過,用它來煲雞湯,味道清甜,營養又美味!冬粉薯煲雞湯前兩天,我在菜市路邊看見一位老奶奶正在擺賣這種食材,很多人都搶著買,我好奇的跑過去看,這食材不大不小,看起來像毛毛蟲又像竹筍又不是竹筍,還是頭一次見。
  • 北方人的飯量有多大?南方米飯免費續,吃了5碗,老闆眼神好難忘
    北方人的飯量有多大?南方米飯免費續,吃了5碗,老闆眼神好難忘!一直以來北方人的飯量都被南方人拿來做笑點,只要提到北方人的飯量,很多南方人就會說北方人像佩奇一樣能吃,一頓飯吃了他們一天的量,讓他們非常驚奇,那麼北方人的飯量有多大呢?今天就來給大家分享一下。
  • 吃石榴也能不吐籽,這麼甜的番石榴,北方人卻很少見
    吃石榴也能不吐籽,這麼甜的番石榴,北方人卻很少見相信大家在吃水果時都吃過番石榴,但是番石榴並不像石榴一樣有著粒粒鮮明的果實包含充足的水分,而番石榴卻是有著飽滿的果實,果實包含著許多果籽,讓人們在吃的同時感到硌牙,但也有一番磨牙的樂趣。
  • 教你用電壓力鍋煲湯,只需按一鍵,湯清味美,簡單快捷,老少愛喝
    教你用電飯鍋煲湯,只需要按一鍵,湯清味美,簡單快捷,老少愛喝。電壓力鍋煲出來湯太好喝了!夏天用壓力煲湯,加點茯苓、枸杞、清熱祛溼,明目安神,每天一碗,一覺睡到天亮。煲湯在廣東是家常便飯,一年四季根據季節不同煲不同的湯,夏天氣溫高,需要清熱,還要祛溼,睡眠也不好。
  • 只因一碗湯,11人被送急診!開平阿母急了!煲湯60年,必須公開!
    但不是食物中毒而是肉湯誘發了結石病原來這11名患者全都患有膽結石,而牛肉湯、羊肉湯、雞肉湯等這些肉湯類的食物中,含有大量嘌呤,非常容易誘發膽結石,同時還會增加腎臟的負擔,進而引發腎臟疾病。冬季進補因人而異有不少人會在冬季給自己和家人進補一些有營養、熱量高的食物。然而,吃的東西不對,不僅達不到進補效果,反而會給身體造成傷害。專家提醒,進補除了要因人而異,更需適度。冬季是心腦血管疾病的高發期,如果進補過度,很容易給心腦血管增加負擔,造成不可逆轉的嚴重後果。
  • 秋天別只會煲玉米骨頭湯,多喝這「四果湯」,不放骨頭,清甜去燥
    廣東人愛煲糖水愛煲湯,北方朋友也學會了幾道家常湯,但你會發現,大家經常煲的都是玉米骨頭湯之類的,並沒有像廣東人那麼講究。  要說天氣乾燥,北方更明顯。所以每到特別乾燥的季節,我就會教身邊的朋友別只會煮玉米骨頭湯,學一學其他廣東家常湯水,滋潤身體,清甜又去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