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胸懷浩大,博採眾長,不用瞧不起的目光牴觸他人

2020-12-04 大濤走天下

在曾國藩的同僚中,有位官員怕小老婆是出了名的。

有一次,曾國藩決定打趣一下一位以怕小老婆出名的幕僚,隨口說了副上聯:「代如夫人洗腳」。他以為某君平日雖才思敏捷,但這回肯定會當眾犯窘,大出洋相。誰知某君情急之下,不再考慮嘲謔自己的人是湘軍大帥—一自己的頂頭上司和衣食父母,而是想給這位悍然來犯的「對手」以致命的還擊。於是,某君應聲對出下聯:「賜同進士出身」。

曾國藩聽了後,臉刷地紅了,因為他的進士身份是「賜同」,也就是考試成績沒達到一甲、二甲,而屬三甲,也就是三等進士身份。曾國藩自取其辱,大感慚愧。事後,曾國藩很後悔,雖然自己比人家官大權高,但每個人的人格是平等的,怎麼可以隨便取笑對方呢?人不是萬能的,不可因為別人暫且沒有獲得成功就輕視他,即使從功利的角度來考量,自己也應該尊重他人,何況尊重更是體現人生美好品德的一個方面。曾國藩喜歡設身處地為對方著想,這樣就消除了許多偏見和歧義。

他的一個手下人對那些趨炎附勢、溜須拍馬的人非常反感,總想找機會教訓他們一下,於是就在一次批閱文件時,將其中一位拍馬的官員狠狠諷刺挖苦了一番。曾國藩看過批閱的文件後,把執筆的手下人喊來,對他說:「那些人本來就是靠這些來生存的,你這樣做,無疑是奪了他們的生存之道,那麼他們以後必然也將想盡辦法置你於死地。人不可徒貧賤,連蘇東坡這樣的大才子,在科舉初中,也是通過德高望重的官員來推薦自己……」聽了曾大帥的一番話,這位手下人似乎恍然大悟,一臉窘態。曾國藩衝他笑了笑,告訴他以後得注意地位不如己者的生存需要,要對他們好一點,謙和一些,儘可能改變對他們的看法。「小角色」的力量匯在了一起,足以推翻任何一個「大角色」。所以不要輕易得罪「小角色」,不要輕易與人發生正面衝突,以免留下後患。

曾國藩在事業上的成功,與胡林翼的支持有很大關係。鹹豐四年至鹹豐六年,湘軍連連受挫,曾國藩陷入到了人生的低谷。鹹豐八年,胡林翼約官文向皇上奏請,讓曾國藩再度出山,對此,曾國藩心裡非常感激。胡林翼對自己的關心和信任。曾國藩很想幹一番事業,請詔復出,他深感再生之德。曾國藩很佩服胡林翼能夠說服名為支持湘軍、實際上嫉妒漢人的滿洲權貴官文一起上奏,實在難得。曾國藩在胡林翼身上學到了不少做人的方法。當年官文年紀輕輕就做上殿前藍翎侍衛,許多人不把他放在眼裡。誰知官文官運享通,一路升遷,從頭等侍衛突然變成廣州漢軍副都統,然後又是湖廣總督。湖北司道府縣大部分官員平日對官文沒有好感,作為巡撫的胡林翼卻不願得罪官文,儘管對方對胡林翼事事橫加幹涉,常說些無理的話,可胡林翼仍舊謙讓著他。

不久,官文的六姨太過生日,總督衙門向武昌官場發了很多請柬目的是收些禮金並熱鬧一下。可是那天將近中午了,也沒有人上門,官文府前冷冷清清。官文心裡很難受,感到自己在湖北被人孤立了起來。死要面子的官文左等右等,等來的卻是稀稀拉拉的幾個沒分量的人物,他愈加感到羞愧。「他們不來,上門去請!」官文此話剛一落音,只見一輛綠呢大轎抬了過來,前面儀仗森嚴,後面跟著幾輛花呢繡轎。官文見此不由得心頭一熱,有些感動。正在這時,一個家丁飛奔來報,湖北巡撫胡林翼大人來了。官文喜出望外,立馬上前迎接。

胡林翼完全可以像別人一樣不來,因為官文不是自己的頂頭上司,總督、巡撫兩個人談得來就談,談不來各幹各的,井水不犯河水,何況胡林翼知名度比官文高、影響力比官文大、資格比官文老。然而胡林翼卻不這樣想,他認為以後需要官文支持的地方一定不少,於是帶著母親、夫人一起來祝賀六姨太生日快樂,當然還送上了一份厚禮。正委屈的抹眼淚的六姨太,見胡巡撫來給自己撐臉面,頓時笑逐顏開,獲得了一些安慰。胡巡撫到官文府上慶賀六姨太生目的消息很快傳開,不到一個時辰,湖北藩司、臬司、鹽道、糧道、漢陽知府、武昌知府大小官員全都趕來了。由此,官文非常感激胡林翼帶了個好頭。

宴席上,胡林翼老母、夫人對六姨太說了不少恭維好聽的話把個六姨太喜得合不攏嘴。臨別時,胡母鄭重邀請六姨太到胡家去做客,六姨太樂意地接受了。第二天一早,一輛花呢大轎將六姨太抬進了胡府。胡林翼老母、夫人設宴熱情款待,陪著玩牌聽曲,談七扯八,非常開心。六姨太自幼喪母,見胡巡撫的老母這樣喜歡自己,便提出要認胡母為乾娘。胡母立即答應了,說認這麼好的義女是自己的福氣,說罷送給六姨太一副金鐲,一對耳環、一枚金戒指,算是給義女的見面禮。從此,官文不再給胡林翼找岔子,兩家夫人經常來往親如一家了。

當胡林翼提出想奏請皇上讓曾國藩出山,官文馬上表示了支持。有人對曾國藩說起這事,認為胡林翼太軟弱了,竟然用討好一個姨太太的手腕來換取官文的合作,豈不是有失堂堂大丈夫的氣節!曾國藩搖了搖頭,心想,胡林翼對官文如此謙和禮讓,其高明之處勝過了自己。曾國藩是把儒家和道家從對立位置放到互補的位置後,看到了胡林翼的高明之處。儒家思想也好、道家思想也好,入世也好、出世也好都有它的局限性。獨尊某一種思想、某一種哲學,而排斥另一種思想和哲學,這是幼稚和不成熟的表現。

他在日記中寫道:「謙者,眾善之基,傲者,眾惡之魁。」他認為智和愚、善和惡,這都是截然對立的東西,但是,對這些截然對立的東西卻不能用截然相反的態度去對待,因為對智愚和善惡的愛憎分明的立場往往會落於俗見,給具體問題的處理帶來負面影響。所以,《荀子·非相》中提出了「兼術」,意思是:君子賢能而能容納不賢的人,聰明而能容納愚笨的人,博學而能容納淺薄的人,精純而能容納雜駁,這就是所謂的「兼術」。

簡單地說,「兼術」就是包容,即一種好的美德能包容不好的東西,因為君子立身正直,所以這種包容不僅不會損害自己的美德,反而會給君子的美德增輝。「知而能容愚,博而能容淺」,這事實上也反映出了一個人的胸懷也是做人處世的雅量。雅量體現著一個人的修養,其中雖有天生的成分,如有的人生來就心平氣和、不急不躁,有人生來就是急脾氣,但它更多地還是體現著後天的品行。

喜歡的話就請評論、收藏、分享哦。若您有不同的見解,歡迎評論提出,大家共同學習。

相關焦點

  • 設在浩園內的藝芳女中
    本文原載《長沙百年名校》 藝芳女中今名長沙市田家炳實驗中學,曾名長沙市十四中、長沙市實驗中學 ,老校區位於今開福區局關祠,校園系原曾國藩祠浩園的一部分。藝芳女中始建於1918年,創始人為曾國藩後裔曾寶蓀、曾約農姐弟。
  • 曾國藩:真正聰明的人,一輩子「三不說」,但多數人卻樂在其中
    很多人就會覺得,聰明人就是能不用多做就不勞而獲,但我認為,真正的聰明人,不是不勞而獲,而是明白用簡單的方法去生存。曾國藩,被後世稱為「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的完人,他及其家族都福報深刻。一直到現在,曾氏家族仍然興旺發達,人才輩出。
  • 博採眾長:真正厲害的人,懂得萬物為我所用,你會嗎?
    今天要分享一個成語智慧就是博採眾長,博採眾長強調懂得廣泛利用別人的長處,建立一個強大的世界。 他人是我們身上的一部分,真正厲害的人懂得博採眾長‍ 一個人越厲害,越懂得,他人也是自己的一部分。
  • 曾國藩與左宗棠關係不和,左寫信挑釁,曾國藩笑回了四個字
    後來多虧曾國藩、胡林翼為他擔保,朝廷這才要曾國藩「酌量任使」。據此,曾國藩於左宗棠有恩,二人不應有隙,這可能還是與兩人性格差異有關。據說,曾國藩曾出上聯請左宗棠對下聯,聯云:「季子敢言高,與餘意見輒相左。」左宗棠字季高,聯中嵌有「左季高」三字,又含蓄地批評了左宗棠對自己的不尊重。左宗棠看後沉思片刻,即揮筆寫了下聯:「藩臣徒誤國,問爾經濟有何曾。」
  • 曾國藩:人生「六戒」
    作者 | 儒風君·聞清晚清名臣曾國藩,天資不夠聰穎,做人諸多缺點,卻被譽為「半個聖人」,他著書立說,更有家書傳世,為後人所稱道。縱覽曾國藩一生,從三十歲之前「一身毛病」,到三十歲之後成就斐然,其成功之道或許就藏在他恪守的「六戒」之中。第一戒:久利之事勿為,眾爭之地勿往前半句講的是,做人不可欲求不滿。
  • 曾國藩:兩大貴相和兩大富相
    曾國藩從做人、做事的角度,提出了人的兩大貴相和兩大富相。但左宗棠有一個壞脾氣,就是喜歡罵人,當年罵總兵叫樊燮「王八蛋」,事情鬧到京城,皇帝下令要殺左宗棠,幸好曾國藩、胡林翼等人從中斡旋,左宗棠才死裡逃生。左宗棠在曾國藩的舉薦下,步步高升。左宗棠謾罵曾國藩,可以說到了不擇時、不擇地、不擇人的地步。左宗棠有時在家裡罵曾國藩「挾私」,結果家庭教師範賡聽得都不耐煩了。 左宗棠還多次鼓動大臣彈劾曾國藩。
  • 被稱為「半個聖人「的曾國藩,心高氣傲的左宗棠感慨:自愧不如
    我們所了解的曾國藩都知道他是從一個「愚者」變為「智者」,科舉考試7次不過,但後來卻智慧高升,被成為了「與他們同期的還有左宗棠,曾國藩和左宗棠認識的時候,兩個人的身份地位懸殊。曾國藩比左宗棠大一歲,那時候曾國藩到長沙去辦湘軍,已經當了十多年京官,級別和湖南巡撫一樣高。左宗棠是一個普通舉人,任何級別都沒有,給湖南巡撫駱秉章當師爺。
  • 曾國藩:人生2大兇德,務必戒掉,太多人敗在這2點上,別不在意
    在歷史上一些名人在教育子女後人時也說出很經典的話,以此來告誡自己的子孫要如何做,如何為人處世,曾國藩是晚清舉足輕重的名臣,他用一生修身律己,後世稱他為「千古第一完人」。晚年的曾國藩,歷經世事滄桑,悟出人生致敗的兩大兇德:「曰長傲,曰多言」。
  • 曾國藩:「邪正看眼鼻,真假看嘴唇」!
    雖說人人都有一張嘴、一個鼻子、一雙眼,但卻有好壞之分。所謂「邪正看眼鼻,真假看嘴唇」!初次相見,判斷一個是否值得深交,觀其五官便知分曉。【微信公號:老子微言V】邪正看眼鼻曾國藩認為:一個人的臉,對應是大自然的山和水,眼睛是流水,鼻子是高山。
  • 曾國藩:話要軟著說,事要硬著做
    曾國藩:話要軟著說,事要硬著做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言辭是行動的影子,言語也是心靈的圖畫。世上所有的交往無非兩種,以柔克剛,以硬對硬。說話當如水,耐心溝通,態度真誠,潤物無聲,如沐春風。做事應如山,堅定立場,不驕不躁,穩妥有力,敢作敢當。01說話如水,要「軟」。
  • 曾國藩:邪正看眼鼻,真假看嘴唇,面相決定命運!
    曾國藩曾說:「寧可不識字,不可不識人。」相由心生,一個人的一張臉,就是一張履歷表。有的人天庭飽滿、慈眉善目,一看就親近動人,而有的人劍眉薄唇,一看就兇神惡煞。雖說人人都有一張嘴、一個鼻子、一雙眼,但卻有好壞之分。所謂「邪正看眼鼻,真假看嘴唇」!
  • 曾國藩:膽小怕事,反而可以練就了一顆強大的內心
    比如說,晚清名臣曾國藩就是這樣的人。曾國藩自己也說:「餘性魯鈍」,學生李鴻章更是當面指出曾國藩的毛病在「儒緩」。在曾國藩身上,我們很容易看到他極度不自信的一面,甚至會覺得他這個人膽小怕事,遇事經常是「受寵若驚」。他在京城當官,深得道光皇帝賞識,十年七遷,屢次被破格提拔,他就一面感謝皇恩浩蕩以及祖宗積德,一面內心誠惶誠恐,覺得福氣太濃厚不是好事,想法設法求缺惜福。
  • 曾國藩:治家八字訣,平淡家常育真知
    曾國藩,字伯涵,號滌生,湖南長沙府湘鄉縣人,近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理學家。曾國藩為曾子七十世孫,道光十八年(1838年)中進士,後為內閣學士,後升為兩江總督、直隸總督,被封為一等毅勇侯,諡號文正。他與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並稱為「晚清四大明臣」。曾國藩一生成就卓著,對中國近代化產生了重要影響。
  • 這個是曾國藩得以成功並保住榮華富貴的關鍵,可現在很多人忽略了
    這個是曾國藩得以成功並保住榮華富貴的關鍵,可現在很多人忽略了 做人要低調。曾國藩說:「吾常見誇己者,以要譽而受嗤也;吾常見媚人者,以求悅而招鄙也。夫士處世,無為非議,勿期人譽,無為可怨,勿期人悅。」
  • 曾國藩的"狗骨頭"理論
    湘軍克復安徽後,水師將領彭玉麟曾給曾國藩上書"東南半壁無主,我師豈有意乎",曾國藩連呼"不成話,不成話"回絕了。其後更有以精通帝王學的王闓運以縱橫之術說服曾國藩起兵,曾國藩只是用手沾水寫了"荒謬"二字回敬,那麼,曾國藩真的沒有對造反動過心思嗎?
  • 骨子裡瞧不起你的人,都有3個表現,早知道早遠離
    但我們也會遇到「不好相處」的人,他們打心底裡瞧不起人,常常是兩面三刀,或者冷若冰霜,趾高氣昂,讓人心寒。尤其在職場這個名利場,有利益的地方就會存在衝突,有些人眼裡只有利益,不把他人放在眼裡。但他們會表現出人前做一套,人後又是另一套的做法,掩飾自己對他人的鄙視。如果我們不察覺的話,還會去迎合別人呢。
  • 曾國藩八副對聯,道盡人間大智慧!
    而曾國藩是對聯大家,他的對聯包含著儒家為人處世的原則,凝結著古代聖賢的大智慧。 今天就同大家一起分享,曾國藩著名的八副對聯。 03 不為聖賢,便為禽獸 莫問收穫,但問耕耘 ▼ 「不為聖賢,便為禽獸」,這句話聽起來極端,實則是曾國藩先生對自己嚴格的要求
  • 老鄉來投奔曾國藩,因吃飯時的一個小動作,曾國藩:此人不能重用
    曾國藩可以說都做到了,因此曾國藩也被稱之為歷史上最後「半個」聖人,別小看這「半個」已經評價很高了。曾國藩之所以有如此之高的知名度,還因為他會識人的本事。  曾國藩的出身很普通,在一個耕讀世家長大,雖然後世的史料中對曾國藩的出身有些添油加醋,比如說曾國藩的爺爺夢見家裡的房梁上,下來一條巨大的蟒蛇,頓時就被嚇醒了,然後第二天曾國藩便出生了。但這聽上去就有些模仿司馬遷在《史記》裡描寫劉邦時的景象
  • 曾國藩:城府很深的人,往往有這3個特徵
    這句話來自於《冰鑑·情態篇》,該書為晚清名臣曾國藩所著,出生於湖南普通家庭的曾國藩,憑藉著自己一套成熟的政治、社交手腕和精妙的觀人術,成為了晚清歷史上舉足輕重的戰略家、軍事家,而冰鑑正是曾國藩思想的集大成之作!
  • 曾國藩將畢生智慧,都濃縮成了10句話!人情薄如紙,人心狠如狼
    曾國藩很笨,甚至稱曾國藩為「天下第一笨人」,中國古代科舉,第一個等級是考秀才。曾國藩從14歲開始考起,考到23歲才考上,考了整整七次。相比起同時代的胡林翼、左宗棠、李鴻章諸人,曾國藩確實算慢的。左宗棠不留情面地批評他「才短」「欠才略」「才亦太缺」「於兵機每苦鈍滯」。梁啓超說:「文正固非有超群絕倫之天才,在並時諸賢傑中稱最鈍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