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力教授:BRAF V600E突變在肺癌治療中的研究進展
2020-10-10 來源:醫脈通
肺癌是我國最常見的惡性腫瘤,其發病率及死亡率均居惡性腫瘤首位,其中非小細胞肺癌(NSCLC)佔肺癌總數的80%-85%[1][2]。基因突變已成為NSCLC已知的致癌因素,而BRAF基因是繼EGFR基因、ALK基因和ROS1基因之後,NSCLC又一個重要的驅動基因,其最常見的突變位點為BRAF V600E。有研究表明,BRAF V600E突變的NSCLC患者對BRAF抑制劑和MEK抑制劑較為敏感,或能從BRAF抑制劑聯合MEK抑制劑中獲益。近日,醫脈通有幸邀請到了中山大學肺癌研究所副主任張力教授,為我們解讀BRAF V600E突變在肺癌治療中的研究進展。
醫脈通:BRAF基因是NSCLC的驅動基因之一,其中V600E突變類型佔到一半以上,請您介紹一下BRAF V600E突變的NSCLC的疾病特徵及治療進展?
張力教授:近幾年,肺癌驅動基因的研究進展可以說是日新月異,特別是那些少見的驅動基因,BARF V600E實際上就是一類肺癌中的少見驅動基因。雖然整個肺癌中,BRAF基因突變率並不高,但V600E突變類型約佔整個BRAF突變的50%,而對於有BRAF V600E突變的肺癌患者,採用達拉非尼聯合曲美替尼治療其實已取得了相當好的療效。
《柳葉刀•腫瘤學》雜誌於2016年和2017年分別發表了兩篇BRF113928研究分析結果[3][4],雖然該研究是Ⅱ期臨床試驗,但無論是初治還是經治BARF V600E突變陽性 NSCLC患者,接受達拉非尼聯合曲美替尼治療後其客觀有效率(ORR)都在60%以上,且PFS均超過10個月。
達拉非尼聯合曲美替尼後線治療BRAF V600E突變NSCLC中位PFS[3]
達拉非尼聯合曲美替尼一線治療BRAF V600E突變NSCLC中位PFS[4]
此外,在真實世界研究中,達拉非尼聯合曲美替尼使患者PFS率更高。總體來講,對於BRAF V600E突變陽性的NSCLC患者,達拉非尼聯合曲美替尼治療的療效是非常令人鼓舞的。因此,NCCN指南已將達拉非尼聯合曲美替尼推薦作為BRAF V600E突變陽性NSCLC的標準治療。
醫脈通:達拉非尼聯合曲美替尼在肺癌的適應症註冊臨床研究正在進行中,作為該研究的leading PI,能否請您介紹一下該研究?
張力教授:在中國,達拉非尼聯合曲美替尼已在黑色素瘤領域獲批兩個適應症,包括治療BRAF V600突變陽性的不可切除或轉移性黑色素瘤以及BRAF V600突變陽性的III期黑色素瘤患者完全切除後的輔助治療。在肺癌領域,達拉非尼聯合曲美替尼通過兩項臨床試驗已經獲得了NCCN指南的推薦,但是根據我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的要求,在批准適應症前需要做一項單臂的臨床試驗,所以我們目前正在進行這項試驗。
該試驗預計共招募20例患者,包括初治患者10例和經治患者10例,所有受試者都接受達拉非尼和曲美替尼的聯合治療。全國有十個中心共同參與這項臨床試驗,我們希望各位同道如果有符合納入標準的患者,可以轉介到這些參加臨床試驗的中心,我們也希望這項臨床試驗儘快完成,在完成註冊以後能讓這兩種藥物儘快地造福我們中國的肺癌患者。
醫脈通:您認為對於BRAF V600E突變的NSCLC治療,未來還有哪些進一步探索的方向?
張力教授:在黑色素瘤領域,對於有BRAF V600E突變的患者,除了達拉非尼聯合曲美替尼治療以外,也有一些與免疫治療進行聯合的臨床研究,特別是達拉非尼、曲美替尼與PD-1抑制劑的聯合方案已經獲得了較好的初步結果。希望未來會有更多將靶向治療與免疫治療聯合的研究用於肺癌領域。
目前,在針對其他驅動基因陽性肺癌患者的研究中,這種聯合方案並未看到較好的療效,但對於BRAF V600突變陽性NSCLC患者,其結果是否會不同呢?我認為這個方向值得我們去探索。特別是我們可以看到,免疫聯合靶向治療用於黑色素瘤患者的安全性是可靠的,所以我也希望這一聯合方案能夠造福更多的肺癌患者。
達拉非尼聯合曲美替尼治療中國BRAF V600E突變陽性轉移性NSCLC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的開放、單臂研究
1. 試驗藥物簡介
達拉非尼膠囊是BRAF突變激酶抑制劑。
本試驗的適應症是BRAF V600E突變陽性的轉移性非小細胞肺癌。
2. 試驗目的
提供達拉非尼與曲美替尼聯合治療對中國BRAF V600E突變陽性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的有效性證據。
3. 試驗設計
試驗分類:安全性和有效性
試驗分期:II期
設計類型:單臂試驗
隨機化:非隨機化
盲法:開放
試驗範圍:國內試驗
試驗人數:20人
4. 研究者信息
達拉非尼聯合曲美替尼治療BRAF V600E突變陽性轉移性NSCLC在中國適應症尚未獲批
參考文獻:
[1] Chen W, Zheng R, Baade PD, et al. Cancer statistics in China, 2015. CA Cancer J Clin. 2016 Mar-Apr;66(2):115-32. doi: 10.3322/caac.21338.
[2] Bray F, Ferlay J, Soerjomataram I, et al. Global cancer statistics 2018: GLOBOCAN estimates of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worldwide for 36 cancers in 185 countries. CA Cancer J Clin. 2018 Nov;68(6):394-424. doi: 10.3322/caac.21492.
[3] Planchard D, Besse B, Groen HJM, et al. Dabrafenib plus trametinib in patients with previously treated BRAF(V600E)-mutant metastatic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an open-label, multicentre phase 2 trial. Lancet Oncol. 2016 Jul;17(7):984-993. doi: 10.1016/S1470-2045(16)30146-2.
[4] Planchard D, Smit EF, Groen HJM, et al. Dabrafenib plus trametinib in patients with previously untreated BRAFV600E-mutant metastatic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 an open-label, phase 2 trial. Lancet Oncol. 2017 Oct;18(10):1307-1316. doi: 10.1016/S1470-2045(17)30679-4.
(本網站所有內容,凡註明來源為「醫脈通」,版權均歸醫脈通所有,未經授權,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授權轉載時須註明「來源:醫脈通」。本網註明來源為其他媒體的內容為轉載,轉載僅作觀點分享,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及時聯繫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