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力教授:BRAF V600E突變在肺癌治療中的研究進展

2020-12-05 醫脈通

張力教授:BRAF V600E突變在肺癌治療中的研究進展

2020-10-10 來源:醫脈通


肺癌是我國最常見的惡性腫瘤,其發病率及死亡率均居惡性腫瘤首位,其中非小細胞肺癌(NSCLC)佔肺癌總數的80%-85%[1][2]。基因突變已成為NSCLC已知的致癌因素,而BRAF基因是繼EGFR基因、ALK基因和ROS1基因之後,NSCLC又一個重要的驅動基因,其最常見的突變位點為BRAF V600E。有研究表明,BRAF V600E突變的NSCLC患者對BRAF抑制劑和MEK抑制劑較為敏感,或能從BRAF抑制劑聯合MEK抑制劑中獲益。近日,醫脈通有幸邀請到了中山大學肺癌研究所副主任張力教授,為我們解讀BRAF V600E突變在肺癌治療中的研究進展。


醫脈通:BRAF基因是NSCLC的驅動基因之一,其中V600E突變類型佔到一半以上,請您介紹一下BRAF V600E突變的NSCLC的疾病特徵及治療進展?

 

張力教授:近幾年,肺癌驅動基因的研究進展可以說是日新月異,特別是那些少見的驅動基因,BARF V600E實際上就是一類肺癌中的少見驅動基因。雖然整個肺癌中,BRAF基因突變率並不高,但V600E突變類型約佔整個BRAF突變的50%,而對於有BRAF V600E突變的肺癌患者,採用達拉非尼聯合曲美替尼治療其實已取得了相當好的療效。

 

《柳葉刀•腫瘤學》雜誌於2016年和2017年分別發表了兩篇BRF113928研究分析結果[3][4],雖然該研究是Ⅱ期臨床試驗,但無論是初治還是經治BARF V600E突變陽性 NSCLC患者,接受達拉非尼聯合曲美替尼治療後其客觀有效率(ORR)都在60%以上,且PFS均超過10個月。


達拉非尼聯合曲美替尼後線治療BRAF V600E突變NSCLC中位PFS[3]


達拉非尼聯合曲美替尼一線治療BRAF V600E突變NSCLC中位PFS[4]

 

此外,在真實世界研究中,達拉非尼聯合曲美替尼使患者PFS率更高。總體來講,對於BRAF V600E突變陽性的NSCLC患者,達拉非尼聯合曲美替尼治療的療效是非常令人鼓舞的。因此,NCCN指南已將達拉非尼聯合曲美替尼推薦作為BRAF V600E突變陽性NSCLC的標準治療。

 

醫脈通:達拉非尼聯合曲美替尼在肺癌的適應症註冊臨床研究正在進行中,作為該研究的leading PI,能否請您介紹一下該研究?

 

張力教授:在中國,達拉非尼聯合曲美替尼已在黑色素瘤領域獲批兩個適應症,包括治療BRAF V600突變陽性的不可切除或轉移性黑色素瘤以及BRAF V600突變陽性的III期黑色素瘤患者完全切除後的輔助治療。在肺癌領域,達拉非尼聯合曲美替尼通過兩項臨床試驗已經獲得了NCCN指南的推薦,但是根據我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的要求,在批准適應症前需要做一項單臂的臨床試驗,所以我們目前正在進行這項試驗。

 

該試驗預計共招募20例患者,包括初治患者10例和經治患者10例,所有受試者都接受達拉非尼和曲美替尼的聯合治療。全國有十個中心共同參與這項臨床試驗,我們希望各位同道如果有符合納入標準的患者,可以轉介到這些參加臨床試驗的中心,我們也希望這項臨床試驗儘快完成,在完成註冊以後能讓這兩種藥物儘快地造福我們中國的肺癌患者。

 

醫脈通:您認為對於BRAF V600E突變的NSCLC治療,未來還有哪些進一步探索的方向?

 

張力教授:在黑色素瘤領域,對於有BRAF V600E突變的患者,除了達拉非尼聯合曲美替尼治療以外,也有一些與免疫治療進行聯合的臨床研究,特別是達拉非尼、曲美替尼與PD-1抑制劑的聯合方案已經獲得了較好的初步結果。希望未來會有更多將靶向治療與免疫治療聯合的研究用於肺癌領域。

 

目前,在針對其他驅動基因陽性肺癌患者的研究中,這種聯合方案並未看到較好的療效,但對於BRAF V600突變陽性NSCLC患者,其結果是否會不同呢?我認為這個方向值得我們去探索。特別是我們可以看到,免疫聯合靶向治療用於黑色素瘤患者的安全性是可靠的,所以我也希望這一聯合方案能夠造福更多的肺癌患者。


達拉非尼聯合曲美替尼治療中國BRAF V600E突變陽性轉移性NSCLC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的開放、單臂研究

 

1. 試驗藥物簡介

達拉非尼膠囊是BRAF突變激酶抑制劑。

本試驗的適應症是BRAF V600E突變陽性的轉移性非小細胞肺癌。

 

2. 試驗目的

提供達拉非尼與曲美替尼聯合治療對中國BRAF V600E突變陽性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的有效性證據。

 

3. 試驗設計

試驗分類:安全性和有效性

試驗分期:II期

設計類型:單臂試驗

隨機化:非隨機化

盲法:開放

試驗範圍:國內試驗

試驗人數:20人

 

4. 研究者信息



達拉非尼聯合曲美替尼治療BRAF V600E突變陽性轉移性NSCLC在中國適應症尚未獲批


參考文獻:

[1] Chen W, Zheng R, Baade PD, et al. Cancer statistics in China, 2015. CA Cancer J Clin. 2016 Mar-Apr;66(2):115-32. doi: 10.3322/caac.21338.

[2] Bray F, Ferlay J, Soerjomataram I, et al. Global cancer statistics 2018: GLOBOCAN estimates of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worldwide for 36 cancers in 185 countries. CA Cancer J Clin. 2018 Nov;68(6):394-424. doi: 10.3322/caac.21492.

[3] Planchard D, Besse B, Groen HJM, et al. Dabrafenib plus trametinib in patients with previously treated BRAF(V600E)-mutant metastatic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an open-label, multicentre phase 2 trial. Lancet Oncol. 2016 Jul;17(7):984-993. doi: 10.1016/S1470-2045(16)30146-2.

[4] Planchard D, Smit EF, Groen HJM, et al. Dabrafenib plus trametinib in patients with previously untreated BRAFV600E-mutant metastatic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 an open-label, phase 2 trial. Lancet Oncol. 2017 Oct;18(10):1307-1316. doi: 10.1016/S1470-2045(17)30679-4.



(本網站所有內容,凡註明來源為「醫脈通」,版權均歸醫脈通所有,未經授權,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授權轉載時須註明「來源:醫脈通」。本網註明來源為其他媒體的內容為轉載,轉載僅作觀點分享,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及時聯繫我們。)

相關焦點

  • BRAF V600基因突變是什麼意思?晚期癌症還有得治嗎?
    braf基因位於7q34,編碼一種絲氨酸/蘇氨酸蛋白激酶,與araf和craf構成raf家族;ras-raf-mek-erk信號通路存在於人體多種生物學反應中,ras蛋白通常在細胞膜表面,接受外來的信號刺激後會募集raf蛋白使其磷酸化,從而激活了下遊促分裂素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級聯途徑,braf是mek/erk最為關鍵的激活因子。
  • 肺癌基因檢測與精準治療|王潔教授vs菠蘿直播實錄
    王教授:肺癌可以分為小細胞肺癌和非小細胞肺癌,非小細胞癌又分為腺癌、鱗癌、腺鱗癌和大細胞癌,其中腺癌佔主導地位,其次是鱗癌,而小細胞癌不到15%。對肺腺癌研究的比較多,發病機制研究比較清楚,導致肺腺癌突變的驅動基因突變70-80%已經找到。
  • 2020年肺癌領域進展爆棚,這些研究碩果如何指導臨床用藥?第二期...
    2020年非小細胞肺癌有哪些重要的研究進展?來聽聽宋勇教授的分享。  回顧2020年,疫情肆虐下,腫瘤研究仍然熱度不減,仍然在馬不停蹄地進行新藥研發。在非小細胞肺癌 (NSCLC) 領域,有哪些靶向治療方案取得新突破?免疫治療帶來哪些新改變?本期「名醫功夫茶,宋讀新進展專場」,南京大學醫學院附屬金陵醫院宋勇教授將為大家分享2020年NSCLC臨床研究進展。
  • 從5 項著名臨床研究數據,看阿法替尼為肺癌 EGFR 突變患者帶來的獲益
    阿法替尼 VS 化療:一線治療肺癌療效可觀 1 全球數據:LUX-Lung 3 在 2012 年 ASCO 會議上公布了 LUX-Lung 3 的研究結果:阿法替尼相較標準化療可顯著延緩疾病進展。
  • PD-1/PD-L1 抗體治療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研究進展
    PD-1/PD-L1 抗體治療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研究進展.PD-1/PD-L1 在晚期非小細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治療中有良好療效。本文針對 PD-1/PD-L1 抗體治療晚期 NSCLC 臨床進展進行綜述。正文肺癌為患病率、致死率最高的腫瘤之一。2018 年肺癌新發患者預估佔所有腫瘤的 11.6%,死亡患者佔所有腫瘤的 18.4%[1],均以非小細胞肺癌(NSCLC)為主。目前,晚期 NSCLC 標準化療緩解率、生存期延長有限,能接受基因靶向治療的患者範圍小且後期耐藥不可避免[2]。
  • 誤以為的「野生型」,罕見突變肺癌患者使用TKI竟獲超20年長期生存
    2009年底,她更換了治療方案,這次又盲試用上了厄洛替尼(特羅凱),病情又得到了控制。 2. 基因全部沒有突變 隨著研究的深入,基因檢測開始受到重視。
  • 肺癌治療,選對治療方式很重要!
    3 分子分型 近年來研究發現,某些基因的突變可以驅動肺癌的發生發展,這些基因被稱為肺癌的驅動基因。根據不同驅動基因,肺癌也進一步分為很多亞型。
  • 查出肺癌該怎麼治?腫瘤專家:掌握這些方法少走彎路!
    過去10多年,靶向藥物不斷豐富,我國一大批晚期肺癌患者,尤其是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從中獲益。相對傳統的化療,使用靶向藥物不僅對患者而言副作用小,而且整體生存時間也會延長。不過,針對肺癌不同的基因突變類型,各自適用的靶向藥物是不同的。這就像一把鑰匙(靶向藥物)開一把鎖(基因突變)。
  • 從1970至2021,非小細胞肺癌治療如何升級換代?
    2008鱗癌、非鱗癌「分而治之」2008年,JMDB研究[2-4]發現,在肺腺癌(非鱗癌)患者中,培美曲塞/鉑類方案的中位總生存期可達到12.6個月而在鱗癌患者中結果則僅為9.4個月。這是首次發現不同的組織學類型治療方案療效不同的研究。從此,非小細胞肺癌的治療一改以往「簡單粗暴」的全患者群「掃射」模式,針對不同的患者類型,應該「分而治之」。
  • 【杜楠教授專訪】「D+T」使晚期惡性黑色素瘤患者長生存從理想照進...
    COMBI-d和COMBI-v研究中,BRAF抑制劑達拉非尼聯合MEK抑制劑曲美替尼的「D+T」組合使1/3的BRAF突變患者獲得了5年長期生存。良好的不良事件(AEs)管理是提高患者依從性、確保足劑量足療程用藥進而使優秀藥物價值發揮極致的關鍵之一。基於相同突變驅動基因靶點,「D+T」方案在BRAF突變的肺癌和甲狀腺癌患者中也有了應用。
  • 肺癌重磅!現實世界回顧研究GioTag:阿法替尼+奧希替尼序貫治療中位...
    2020年08月11日訊 /生物谷BIOON/ --勃林格殷格翰(Boehringer Ingelheim)近日公布肺癌研究GioTag的一項新分析,結果顯示,在表皮生長因子受體突變陽性(EGFR M+)、攜帶常見耐藥突變T790M的非小細胞肺癌(NSCLC)美國患者(n=129)中,Gilotrif(afatinib,阿法替尼)和Tagrisso
  • 以生命之鑰,解病痛之困 -- 肺癌一線免疫治療援助計劃正式啟動
    3月28日,帕博利珠單抗注射液從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獲批帕博利珠單抗聯合培美曲塞和鉑類化療適用於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基因突變陰性和間變性淋巴瘤激酶(ALK)陰性的轉移性非鱗狀非小細胞肺癌(NSCLC)的一線治療的中國適應症,援助項目幾乎同步啟動,4月2日,符合條件的非鱗狀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對項目援助的申請通道就已經打開。
  • 從發病到耐藥,罹患肺癌該何去何從?
    肺癌是一個肺部腫瘤的統稱,但細分的種類包括20多種,不同類型的肺癌對於化療藥物的敏感性是不一樣的,例如,肺腺癌患者,常用培美曲塞聯合奈達鉑的用藥方案,而肺鱗癌的患者則首選紫杉醇聯合鉑類化療,所以說不同類型的肺癌,對應的化療方案有很大區別。 21世紀以來,靶向治療的進展非常顯著,對於肺癌的治療是一個巨大的變革。
  • 呼吸內科專家:肺癌爭取早發現早治療 定期篩查很重要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肺癌是所有癌症中發病率和死亡率的雙料冠軍,且我國發病率逐年升高。據了解,2015 年我國新增肺癌患者78 萬,其中85%的肺癌患者發現時已是晚期。肺癌是如何引起的呢?日前,安徽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呼吸內科主任醫師孫耕耘教授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吸菸及二手菸是引發肺癌的主要因素,除此以外,外界環境如粉塵、汽車尾氣、空氣汙染也會引發肺癌,家族遺傳因素也是肺癌發生的重要危險因素之一。對於肺癌的高危人群而言,定期篩查也格外重要,每年一次低劑量的螺旋CT 檢查可以做到肺癌的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將肺癌扼殺在搖籃裡。」
  • 哪些人更易得肺癌?如何早發現肺癌?
    不過也不用過分擔心,早期肺癌是有機會通過手術的方式達到臨床治癒;面對中晚期肺癌,手術、放療、化療、靶向治療、免疫治療等治療手段的不斷進步,治療效果也已經十分可觀。2、肺癌早篩早診,將如何改變肺癌的治療現狀?       如果能夠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肺癌,就有機會將病灶殺死在萌芽階段。
  • 盧洪洲教授:愛滋病機會感染的診斷治療研究進展
    所謂機會性感染是當人體的免疫功能下降時,原本已寄生在人體中的一些非致病性病原微生物造成的疾病。 愛滋病病毒感染者/愛滋病患者(HIV/AIDS 患者)由於細胞免疫功能低下而極易合併各種機會性感染,機會性感染成為晚期 AIDS 患者發病、死亡的重要原因。因此需要及時識別、及時治療,針對最易發生的機會感染做好積極的預防,降低因機會感染造成的死亡率。
  • 國產3代靶向肺癌新藥阿美樂上市!定價19600元/盒,價格你能接受嗎
    ,且T790M突變陽性的局部晚期或轉移性非小細胞肺癌(NSCLC)成人患者」的治療。資料顯示,肺癌的發病率在中國均居於惡性腫瘤首位,在我國患者中有超過40%是EGFR基因突變的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對於EGFR敏感突變患者,目前主要使用第一/二代EGFR抑制劑(EGFR-TKI)靶向藥物治療,較傳統化療優勢明顯,但約1年後會出現耐藥和疾病進展,其中超過半數是T790M突變所導致。
  • 血液檢測幫助肺癌病人快速選擇最佳治療方法
    2016年10月19日訊 /生物谷BIOON/ --最近一項研究表明基於血液樣本進行的基因組和蛋白組學檢測對於肺癌病人的診斷有重要作用。非小細胞肺癌是一類有共同特性但是存在不同基因特徵的肺癌類型,基因特徵的不同讓病人對一些特定治療方法的應答情況也出現不同。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證實對血液樣本進行基因組學和蛋白質組學檢測能夠快速發現基因突變幫助確定最佳的也最為精準的治療方法。相比於普通活檢方法,血液檢測既可以更加快速地獲得重要的診斷信息,又能夠顯著縮短診斷和治療之間的等待時間。
  • 國內首個、世界第二的肺癌第三代EGFR靶向藥獲批上市
    4月17日下午,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從上海市胸科醫院獲悉,這一藥物是由醫院腫瘤科主任陸舜教授領銜研究,是國內首個、世界第二的肺癌第三代EGFR靶向藥「阿美替尼」 ,目前已經獲得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批准上市。而此前,國內同類藥物是3年前在國內獲批的進口藥物「泰瑞莎」。「阿美替尼」打破了晚期肺癌治療耐藥後只能依賴一種進口藥的困境。
  • 赫捷院士團隊全面綜述:中國肺癌的當前科學認知和診療範式
    這項研究將明確在中國高風險人群中LDCT篩查能否降低肺癌死亡率,並探索最佳篩查間隔。 肺癌診斷:影像學、病理學、隨訪並駕齊驅 目前,肺癌診斷中最重要的技術是高解析度計算機斷層掃描(CT),相比普通CT,尤其有助於發現早期肺癌,觀察肺結節隨時間的微小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