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性分裂!烏克蘭東正教脫離俄教會獨立

2021-01-10 觀察者網

【觀察者網 綜合報導】

當地時間15日,烏克蘭自主東正教會在首都基輔舉行閉門會議後,表決通過成立脫離俄羅斯東正教會的獨立教會,並選出39歲的新領袖。烏克蘭總統波羅申科作為觀察員出席。分析指出,此舉將加劇烏克蘭與俄羅斯的緊張關係。

據《紐約時報》15日報導,閉門會議在基輔聖蘇菲亞大教堂舉行,這場表決是俄烏兩國的最新一次對立。在投票前,俄羅斯東正教會呼籲聯合國、德國和法國領袖、天主教宗和其他精神領袖保護烏克蘭的東正教信徒。

報導截圖

據報導,現年39歲的基輔宗主教聖統主教埃皮法尼烏斯(Metropolitan Epiphanius)將出任新的烏克蘭自主東正教會領袖。

埃皮法尼烏斯向聚集在教堂外的數千人說,「上帝聽見我們的懇求,並給了我們預期的團結」。他強調,新教會的大門將向所有人敞開,鼓勵烏克蘭人團結一心。

參加會議的精神領袖致力於建立一個愛國的獨立教會。神父德米特裡耶夫表示,「有鑑於烏克蘭與俄羅斯間的衝突不斷,我們應該擁有自己的教會,而不是克裡姆林宮在烏克蘭的代理人」。

烏克蘭總統波羅申科表示,烏克蘭不是、也不會是俄羅斯教會的領土,建立一個獨立的烏克蘭東正教會已成為國家安全問題的一部分。

他說:「這是烏克蘭國家的問題,我們掌握精神上的獨立,這可以比作政治獨立,我們打破了與俄羅斯綁在一起的鎖鏈。」

波羅申科在場講話 圖烏克蘭總統新聞處

但是另一邊,數十名東正教徒聚集在當地著名景點,烏克蘭作家舍甫琴科紀念碑附近,手持東正教旗幟,抗議波羅申科淪為西方國家的傀儡,分裂東正教會。

17世紀末以來,烏克蘭的東正教會一直是俄羅斯東正教會的一個分支,而不是真正的教會獨立。許多烏克蘭人不滿這意味烏克蘭是俄羅斯附庸。

今年十月,烏克蘭東正教會,獲得東正教名義領袖君士坦丁堡牧首批准,脫離莫斯科宗主教區獨立,成立自主教會,終止俄烏東正教會逾300年的從屬關係。

俄羅斯東正教會大牧首基裡爾的發言人15日表示,儘管烏克蘭新的獨立教會成立,莫斯科宗主教區將繼續在烏克蘭運作。莫斯科宗主教區在烏克蘭約有1.2萬座教堂,這些教堂的未來存在疑慮。

相關焦點

  • 東正教大分裂?烏克蘭教會將脫離俄羅斯牧首獨立
    東正教名義領袖——君士坦丁普世牧首巴爾多祿茂一世在10月11日伊斯坦堡市君士坦丁教區會議中宣布,歷史上一直屬於莫斯科宗主教(牧首)區的烏克蘭教會,將從俄羅斯正教會獨立出來,取得自主教會(Autocephaly)地位,莫斯科及全俄大牧首基裡爾將失去對烏克蘭教會管轄權。
  • 全俄大牧首與君士坦丁堡決裂,東正教再面臨大分裂
    莫斯科及全俄大牧首署對外宗教聯絡局局長伊拉裡昂主教表示,俄東正教會最高會議決定同君士坦丁堡普世牧首區斷絕關係,以抗議君士坦丁堡普世大牧首在烏克蘭設立獨立教會的決定。莫斯科和基輔東正教會在歷史上曾擁有平等的地位,相互獨立並都處於君士坦丁堡普世牧首區的管轄。1686年,君士坦丁堡東正教普世大牧首頒布命令,讓俄羅斯東正教會成為自主教會。由於當時烏克蘭屬於沙皇俄國,俄羅斯東正教會也擁有了對烏克蘭東正教會的管轄權。蘇聯解體後,烏克蘭東正教會分裂成為三部分。
  • 外媒:天主教東正教領袖會面是普京的外交勝利
    報導稱,俄羅斯國有媒體把天主教教皇方濟各與俄羅斯東正教會大牧首基裡爾之間的首次會面作為歷史性事件進行了報導。官方通訊社塔斯社甚至進行了極其詳盡的實時滾動報導。這次會面的價值並不在於任何教會方面的突破:教皇很可能不經意間在克裡姆林宮的宣傳計謀中扮演了角色。
  • 天主教東正教領袖實現千年擁抱 或帶政治上的弦外之音
    【環球時報駐巴西特派記者顏歡 徐珍珍 柳玉鵬】羅馬天主教教皇方濟各和俄羅斯東正教大牧首基裡爾12日在位於古巴首都哈瓦那的何塞·馬蒂國際機場會面,這是自1054年基督教大分裂後,俄東正教大牧首與天主教教皇千年來的首次會晤。路透社分析認為,兩人在俄因敘利亞和烏克蘭問題與西方關係冷淡之時進行歷史性會晤,或許帶有政治上的「弦外之音」。
  • 天主教東正教領袖「再聚首」有苦衷
    羅馬天主教,圖片來源於網絡羅馬天主教教宗方濟各與俄國東正教「宗主教」(又譯大牧首)基裡爾一世2月12日在古巴會晤,並籤署聯合聲明,被歐美媒體渲染為1054年基督教東西教會大分裂近千年後在東正教各位「平等」的宗主教中,還是有個公認的「首席主教」,即君士坦丁堡大公宗主教(或譯普世牧首),現任是1991年登位的巴爾多祿茂一世。2008年夏,巴爾多祿茂一世前赴基輔,參加斯拉夫民族皈依基督教1020周年慶典。當時烏克蘭總統尤先科便請求他允許烏克蘭東正教會脫離莫斯科主教區。此事雖然不了了之,但說明君士坦丁堡大公宗主教才是名義上的東正教最高領袖。
  • 世界東正教領袖千餘年來首聚首 俄羅斯等4教會缺席
    環球網報導據英國廣播公司(BBC)6月19日報導,世界東正教領袖近日在希臘克裡特島舉行了歷史性聚會。但包括俄羅斯在內的4個教會缺席會議。據報導,這次會議是公元787年以後首次東正教領袖會議。
  • 東正教中心是如何轉移到俄羅斯的?
    東正教中心作者|羊洋洋責編|Thomas從信徒人數來看,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宗教是基督教,據研究估計其信徒約有22億人。但擁有龐大信徒數量的基督教,在發展過程中因信徒對教義的理解認識不同以及其他一些矛盾,先後經歷了兩次分裂。基督教的第一次分裂發生在11世紀,作為羅馬國教的基督教隨著羅馬帝國的分裂而導致東西方之間交流變少。
  • 當羅馬教皇和東正教大牧首跨越千年會晤時,普京笑了
    近日,羅馬教皇方濟各(Pope Francis)和俄羅斯東正教大牧首基裡爾(Kirill)在古巴歷史性會晤,被西方媒體描述為又一個普京試圖為其所用的機會。當地時間2016年2月12日,古巴哈瓦那,羅馬天主教教皇方濟各和俄羅斯東正教大牧首基裡爾舉行歷史性會晤。
  • 俄國史:俄羅斯東正教會的分裂
    17世紀下半期俄羅斯東正教會的分裂,是俄羅斯轉向西方過程中出現的社會文化分裂的一種表現形式。導致俄羅斯教會分裂的直接原因是總主教尼康所進行的宗教改革。從羅斯接受基督教以來,宗教儀式發生過一些變化。起初畫十字是用兩個手指,從12世紀末開始,用三個手指畫十字逐漸被公認,做禮拜時呼「阿利路亞」的次數也被認為應該是三次。
  • 「基督教」和「天主教」、「東正教」到底是什麼關係?
    395年,羅馬帝國分裂為東西兩部。西派教會以羅馬為中心形成天主教傳統,東派教會以君士坦丁堡為中心,形成正教傳統。1054年東西兩派教會正式分裂,東派自稱正教(即東正教),西派自稱公教(即天主教)。在天主教與東正教各成體系、分別發展的過程中,西羅馬帝國於476年被推翻,教會隨之進入漫長的中世紀基督教發展階段。
  • 東正教聖誕節期間烏克蘭東部發生武裝衝突
    中新社阿斯塔納1月8日電 基輔消息:在1月7日東正教聖誕節期間,烏克蘭政府軍與東部民間武裝發生衝突造造成人員受傷,並互相指責。  1月7日是俄羅斯、烏克蘭、白俄羅斯等國家大部分民眾信奉的東正教的聖誕節。烏克蘭政府軍反恐作戰指揮中心8日發布消息稱,政府軍在聖誕節期間與烏克蘭東部的民間武裝進行了交火,「武裝分子向政府軍開火72次」。
  • 天主教與東正教領袖將舉行千年來首次會面
    自1054年基督教大分裂以後,天主教與東正教領袖下周將舉行首度會面。梵蒂岡天主教皇方濟各(Pope Francis)與東正教會大主教基利爾一世(Patriarch Kirill)將共赴古巴完成這歷史性的一刻。
  • 世界第一大宗教為什麼分裂成天主教和東正教?
    但作為羅馬國教的基督教在11世紀的時候卻經歷了一次嚴重的分裂,分成了羅馬教皇為代表的天主教,和君士坦丁堡主教為代表的東正教。天主教主要在英法德等西歐國家繼續傳播,在傳播過程中又分成新教和舊教;東正教則是在希臘、巴爾幹半島等國佔優勢。天主教和東正教因為對於誰是領導和一些教義的分歧不能達成共識,相互之間封閉了達千年之久。基督教為什麼會在11世紀分成天主教和東正教呢?
  • 外媒:天主教與東正教領袖將舉行千年來首次會面
    梵蒂岡天主教皇方濟各與東正教會大主教基利爾一世 千年等一回!自1054年基督教大分裂以後,天主教與東正教領袖下周將舉行首度會面。梵蒂岡天主教皇方濟各(Pope Francis)與東正教會大主教基利爾一世(Patriarch Kirill)將共赴古巴完成這歷史性的一刻。據中時電子報援引英國BBC的報導,面對「伊斯蘭國」在中東的崛起,並且對「異教徒」進行大規模屠殺,會談將以基督徒在現代世界遭到迫害的議題為主。
  • 當初的基督教是如何走向分裂的?東正教、天主教和新教有啥聯繫?
    其分為天主教、東正教、新教等三大派系,但因歷史發展的緣故,漢語所稱的「基督教」常專指新教,基督教整體則又另以「基督宗教」、「基督信仰」或「廣義基督教」稱之。現如今的基督教並不是字面意義上的教派,在當今社會,我們所提及的基督教其實包括天主教、新教和東正教。最早的基督教就是字面意義上的基督教,並沒有劃分這三個派系。在羅馬帝國解體之後,基督教正式劃分為東正教和天主教。
  • 俄羅斯東正教在哈爾濱的傳播
    這座教堂的規模比現在倖存的聖·索菲亞教堂規模要大得多,美得多,當時也是哈爾濱的一大景觀,在哈的俄人和東正教信徒都到這裡來舉行婚禮,可惜這座教堂於1971年被拆毀。  1907年,聖·索菲亞教堂在道裏區開始奠基,後經數次重建、擴建,達到現在的規模,它同聖·尼古拉教堂、布拉維音斯卡亞教堂並稱為哈爾濱的三大教堂。
  • 基督徒兄弟反目成「異端」,中世紀東西教會大分裂
    在其他幾位宗主教看來,羅馬教會的首席權只是一種歷史性的禮節。他們所理解的首席權和亨伯特所理解的完全不一樣。對於各大古老教區的主教們來說,羅馬主教只是他們當中的「第一位」(primus inter pares,英文可譯為「the first among the equals」)。
  • 東正教的宗教改革,你聽說過嗎
    基督教教會由於東、西羅馬帝國的大分裂而分出了兩個宗派。以東羅馬帝國君士坦丁堡為首的東部教區被世人稱作「東正教」,而在西羅馬帝國的殘骸上建立起來的西部教會被世人稱為「天主教」。 這為西方人獨立、自由思想的興起和歐洲民族國家的建立打下了基礎。我們很少提及,其實在俄國的王權、教權鬥爭中,曾經也發生過劇烈而震蕩的宗教改革。這次改革所造成的後果,一點也不比西歐遜色。更貼近東方人的東正教主要就是由俄國人傳承下來的,他們也因此驕傲地自稱「第三羅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