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農說:「一旦公羊欲望差,雄蠶蛾兒請到家」,雄蠶蛾兒有用嗎?

2021-01-09 老胡說三農

羊價大漲,想飼養肉羊的農戶已經越來越多,而飼養肉羊則是需要羊崽的,因此,打算飼養母羊用來下崽的農戶也在增多。而要想使母羊下崽,公羊也一定不能少,但飼養公羊的農戶卻並不多。

李大哥是一個退休工人,由於退休工資較少,因此,總想搞一些副業用來補貼家用。但搞什麼副業比較好呢?李大哥一時也拿不定主意。直到有一天李大哥看到鄰村的張某靠飼養公羊配種賺錢後才忽然茅塞頓開,於是,絲毫沒有養殖公羊經驗的他也到集市上買了一隻公羊,想模仿鄰村的張某靠飼養公羊配種賺錢。

公羊是買回來了。雖然這隻公羊看上去威武雄壯,但實際是一隻「窩囊廢」。因為這隻公羊就根本不願意與母羊呆在一起,即便強行將它與母羊圈在一起,它也會像「大姑娘」一樣「害羞」地躲在羊圈的角落裡,從來就沒有衝動的表現。因此,讓李大哥焦躁不已。

上個月的一天,李大哥在與一位老農聊天時聊到了自家公羊的身上。當李大哥說完自家公羊身上所存在的問題時,老農卻說:你家公羊身上存在的問題非常好解決啊!咱們農村不是有「一旦公羊欲望差,雄蠶蛾兒請到家」這句俗語嗎?你去找一些「雄蠶蛾」不就行了嗎?

「什麼?咱農村還有這麼一句俗語?我怎麼沒有聽說過呢?雄蠶蛾對於解決公羊身上存在的問題有用嗎?」對於老農的說法,李大哥有些大惑不解。

老農哈哈一笑回答說:這句俗語在咱們農村已經流傳了上千年了。你之所以沒有聽說過這句俗語,那是因你不經常在家造成的。雄蠶蛾可是一種非常有名的壯陽中藥材,是肯定對公羊有用的。

「那您能給我講一講雄蠶蛾嗎?」李大哥急切地問。

老農說:我當然能夠給你講講雄蠶蛾。你既然想了解,那我就給你講講吧!

接下來,老農開始給李大哥講解起雄蠶蛾來。老農說:

雄蠶蛾是屬於蛾類的一種昆蟲。它的體內含有非常豐富的活性物質,比如,維生素B12、煙酸、細胞色素C、B-蛻皮酮、a蛻皮酮等,而更重要的是:雄蠶蛾的體內還含有比人參、鹿茸、黃芪、丹參等諸多中藥中含量還高的雄性激素物質。自古以來就被當做名貴的助陽藥使用。

《本草綱目》中稱:「丈夫陽痿,未連雄蠶蛾二升......炒為末,蜜丸梧子大。每夜服一丸,可御十室。

同時,在中國明朝時,雄蠶蛾就已經被確定為「國寶」,被譽為「天駟龍精」,供皇室服用。

現代科學研究表明:雄蠶蛾不但能夠增強人體免疫力和性功能,而且,具有促進細胞生長,刺激真皮細胞分裂,再生新的生命細胞和生殖細胞的作用。並被認定為「名貴中藥材」。

自古以來,公羊養殖戶就喜歡給公羊使用雄蠶蛾。如果發現公羊欲望很差,公羊養殖戶便會去中藥鋪購買一些雄蠶蛾粉末飼餵公羊。一般情況下,他們會每次給公羊灌服5克雄蠶蛾粉末,每天灌服2次,連續灌藥10天後公羊身上存在的問題就會徹底解決掉。並且,經過一次治療之後,公羊就不會再出現類似的問題了。

聽了老農的講解之後,李大哥感覺雄蠶蛾似乎對公羊有用。於是,他便去藥店抓取了一些雄蠶蛾對公羊進行治療。可誰知僅僅治療了7天,公羊身上存在的問題就徹底解決了呢!於是,李大哥逢人就說:雄蠶蛾,就是好,養殖公羊少不了。

相關焦點

  • 吉林趣事兒 抓蠶蛾
    吉林趣事兒 抓蠶蛾吉林市附近的山區,蠶蛾比較多。有的人愛吃,有的人看著害怕,不敢吃。第一次看見炸蠶蛾,我也是嚇了一跳,後來試著吃了一個,炸的金黃的蠶蛾,外面酥脆,肚子裡面帶著黑色圓溜溜的籽,咬起來酥爽彈滑,特別有意思,有點像吃魚籽,但是比魚籽更有彈性。
  • 遼東農家「特供大餐」:蘇葉糕和雄蠶蛾,有錢未必吃得到
    用清水將糯米或高粱米淘洗兩到三遍。用炊帚擋住,將水潷淨。潷淨水份的糯米或高粱米不可在日光下暴曬。普通人家常用的辦法是將清洗過的糯米或高粱米攤在大鍋的周圍,利用坡度使沒有潷出來的水份流向鍋底。午後,新農鎮馬圈子村的老趙用摩託車馱著陰乾(相對的)的一小袋糯米,急匆匆地來到村裡的加工房。在兒時,老趙必須要推著石碾子一圈圈地艱難繞行,方能將陰乾的糯米或高粱米碾壓成面狀。
  • 蠶蛾的功效與作用 蠶蛾有毒嗎?
    幼蟲身體光滑,第8腹節背面有一短角突,化蛹前幼蟲吐絲結繭。蠶是世界絲蠶,原產中國,已傳布世界各地。由野生馴化為家飼,在中國已有4000多年歷史。各地已育種分化為許多品種,絲色有白有黃,寄主為桑。雌雄蛾全身均密被白色鱗片,體長1.6-2.3釐米,翅展3.9-4.3釐米。頭部較小。複眼1對,黑色,呈半圓形,口器退化,下唇須細小。觸角1對,羽毛狀,基部粗,末端漸細。
  • 原蠶蛾
    原蠶蛾(《別錄》)【異名】晚蠶蛾(《日華子本草》)。【來源】為蠶蛾科昆蟲家蠶蛾的雄性全蟲。【動物形態】家蠶蛾雌雄蛾全身均密被白色鱗片。體長1.6~2.3釐米。翅展3.9~4.3釐米。頭部較小。複眼1對,黑色,呈半圓形。口器退化,下唇須細小。
  • 威海地方特色菜——蠶蛾拌黃瓜(圖)
    資料圖主料:蠶蛾150克黃瓜1根調料:食鹽1.5克味精少許蒜10克生抽5克香醋5克香油5克植物油適量蠶蛾拌黃瓜的做法1.雄蠶蛾剪去翅膀2.起油鍋,油熱後,下入蠶蛾油炸出香,撈出控油,晾涼3.黃瓜洗淨晾乾,拍散,手掰成小塊,大蒜拍扁剁成蒜末4.以上原料混合,添加鹽、生抽、香醋、味精和香油,拌勻即可營養功效蠶蛾,別名原蠶蛾、晚蠶蛾,屬食療同源昆蟲。
  • 長尾大蠶蛾:我怎麼這麼好看
    長尾大蠶蛾是中國特有的美麗昆蟲,也叫中國月亮蛾,學名叫Actias dubernardi (Oberthur),屬於大蠶蛾科(Saturniidae),尾大蠶蛾屬(Actias)。棲息在我國湖北、湖南、福建以及西南地區的深山森林裡,喜歡溼冷的氣候。
  • 長尾天蠶蛾,飛行時飄然若仙,是世界上尾突最長的蛾子
    但長尾天蠶蛾的後翅后角的尾突,延長成飄帶狀,可長達至85mm,這就讓長尾天蠶蛾獨具特色,婀娜多姿。飄動起來,自帶仙氣。那幾年,借瑞雲山下新建瑞雲賓館的時機,拍攝了不少的蛾子,其中天蠶蛾也拍攝到8種,只是一直未能遇上長尾天蠶蛾。
  • 這個我有一點點不敢養!綠尾大蠶蛾
    寧波綠尾大蠶蛾 Actias ningpoana 大蠶蛾科vs綠尾大蠶蛾:以前是兩個亞種,綠尾指名(Actias selene selene)。綠尾大蠶蛾的眼斑是紫色,寧波綠尾大蠶蛾的眼斑是黃色。
  • 蠶房裡的「月嫂」每天伺候上萬蠶蛾 手永遠洗不乾淨
    一年到頭,放了秋蠶放春蠶,停不下來,配對、臊籽(產卵)、洗蛾籽,蠶上山了還要抓蠶破蠶再到摘大繭賣大繭......不了解情況的,都覺得你埋汰,沒辦法,它就洗不乾淨啊。」 蠶蛾交配季,一般人會被蠶房裡紛紛揚揚的蛾粉嗆得受不了,但這對蠶農來說卻不是個問題。楊成信說,「俺們放蠶的都習慣了,我都被嗆了60多年了。戴口罩?太影響幹活兒了。」一隻蠶蛾破繭而出。
  • 自博館裡飛來「么蛾子」 綠尾大蠶蛾羽化實況向市民開放
    東方網記者解敏、曹磊3月24日報導:近日,上海自然博物館(上海科技館分館)蝴蝶房內出現了大片綠尾大蠶蛾繭綠裙飛舞的壯觀景象。  上海科技館展教服務處教育研發部副主任劉楠介紹,綠尾大蠶蛾,屬於大蠶蛾家族的一員。
  • 【飼養】寧波尾天蠶蛾失敗的飼養
    野外 雄性在很遠的情況下都能找到雌性 所以它們很會飛~ 再說準備的網籠不大 要找到對方可以說很簡單 還有一點 就是晚上千萬別開燈 它們與其它夜行性的蛾類一樣 具有趨光性 一旦震翅膀 成蟲身上的毛與鱗粉會飄一地 特別可怕......
  • 自然記錄 | 蛾生一瞬(寧波尾大蠶蛾生活史記錄)
    後來再回想起來,那或許就是一種大蠶蛾。因為那隻蛾子,我一直覺得這個世界無比的神奇,我用一隻棍子挑起它殘缺的翅膀,看到背後隱藏的眼斑,那眼斑攝人心魄,直擊我的內心,這個巨大的,翅膀如此脆弱的巨大蝴蝶,真的是世界上存在的活物嗎?這世界還有多少你未知的和恐懼的?大自然又有多少神奇的造物呢?二十多年後,我開始拍蟲子。
  • 高顏值大蠶蛾現身同安汀溪 像剪刀也像風箏
    記者將兩隻小傢伙的照片發給昆蟲生態專家謝欽銘,謝老師確認,它們分屬不同種類,其中,粉綠色的是綠尾大蠶蛾,黃底粉紅邊的是長尾大蠶蛾,二者同屬昆蟲綱鱗翅目大蠶蛾科。  長尾大蠶蛾是世界上尾突最長的蛾。相比起綠尾大蠶蛾,長尾大蠶蛾在廈門更少見到。  兩種蛾喜歡生活在植物資源豐富的地方,「廈門這兩年均在同安區有看見,應該在其他山林區也有。」
  • 美麗又驚悚的大蠶蛾 你認識幾個?
    蠶蛾對大家來說可能都比較熟悉,因為小時候在課餘時間常會養幾條蠶當寵物,這些蠶結繭羽化後出現的小白蛾就是蠶蛾。大蠶蛾,從字面上理解,起碼個頭較大,它是鱗翅目大蠶蛾科昆蟲的統稱,該科昆蟲體型較大,例如烏桕(jiù)大蠶蛾,翅展可以達到25釐米左右,比成人手掌還大。秦嶺、巴山地區沒有烏桕大蠶蛾分布,但銀杏大蠶蛾、綠尾大蠶蛾、長尾大蠶蛾等均十分常見,它們體型普遍較大,色彩豔麗,比起蝴蝶都毫不遜色。
  • 烏桕大蠶蛾再次現身江西安福
    2019年5月12日,江西省安福縣赤谷鄉青山下村一棵旱柳上烏桕大蠶蛾破繭而出。2019年5月12日,江西省吉安市安福縣赤谷鄉青山下村,一棵旱柳上掛著烏桕大蠶蛾的繭。2019年5月12日,江西省吉安市安福縣赤谷鄉青山下村,烏桕大蠶蛾落在村民手上。
  • 江西安福:烏桕大蠶蛾現身山村
    2018年5月9日,江西省吉安市安福縣赤谷鄉書山村一棵旱柳上,烏桕大蠶蛾破繭而出。2018年5月9日,江西省吉安市安福縣赤谷鄉書山村,烏桕大蠶蛾落在村民手上。2018年5月9日,江西省安福縣赤谷鄉書山村一棵旱柳上烏桕大蠶蛾破繭而出。
  • 這兩種「蝴蝶」好漂亮 專家說它們是蠶蛾
    熊江經過圖片比對和考證,從《中國蛾類圖鑑IV》中找到了這兩種飛蟲的真實身份,都屬於「大蠶蛾科」,並不是大家所認為的蝴蝶。    第一種長有黃色圓弧狀翅膀的飛蟲,屬於藤豹大蠶蛾。成蟲一般在七月間出現,以蛹或卵越冬。寄主大多為藤科植物。分布於雲南、福建、印度、中南半島; 第二種長有青色齒輪狀翅膀的飛蟲,屬於樗蠶蛾。一年發生1-2代,成蟲5至9月間出現,在寄主枝葉間結黃褐色繭越冬。
  • 【笑點百科】「說謊」的龍眼雞和被誤解的冬青大蠶蛾~
    頭上有向前上方彎曲的圓錐形長突起。前翅底色為煙褐色,脈紋為網狀,呈綠色並鑲有黃邊,使全翅呈現墨綠至黃綠色;後翅為黃色,翅展70毫米~81毫米。主要寄生在龍眼、荔枝、烏桕(jiù)、黃皮和桑樹等樹木上。龍眼雞的「鼻子」其實是它頭部的鼻狀突起,可不是因為說謊說多了,真是冤枉啊!
  • 綠尾大蠶蛾在自然博物館「破繭成蛾」
    這兩天,淡綠色的綠尾大蠶蛾在上海自然博物館(上海科技館分館)「破繭成蛾」,棲息在花間枝頭和玻璃牆上,吸引了很多觀眾的目光。科技館工作人員介紹,館方從雲南引進了160多隻富有觀賞價值的綠尾大蠶蛾,在給市民帶來美的享受的同時,也希望向市民科普蛾與蝶的區別。
  • 我國首次發現珍稀蛾類——「喜馬拉雅透目大蠶蛾」
    我本打算去鞍子河自然保護區的雞冠山拍攝雪景,但到了海拔1500米左右的地段,才發現公路因為8月份發生的一場洪水被衝毀,當地早已經封路。」趙力說這一次發現純屬偶然。回憶起偶遇該物種,他說當天的路況和天氣情況只能臨時改變計劃,在封路處附近的村莊拍攝風景順便尋找昆蟲,沒想到在天黑後於農家院落的燈光下驚喜地邂逅了該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