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癌王登基,乳腺癌取代肺癌成為全球第一大癌,是什麼原因導致

2021-01-11 騰訊網

最近,世衛組織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發布了2020年全球最新癌症負擔數據。該數據統計了全球185個國家36種癌症類型的最新發病率、死亡率情況以及癌症發展趨勢。

令人詫異的是,最新數據顯示,2020年全球乳腺癌新發病例高達226萬例,超過了肺癌的220萬例,肺癌屈居第二,乳腺癌正式取代肺癌,成為全球第一大癌。中國乳腺癌發病率也以每年3%-4%的增幅快速增長,高於世界平均水平。

乳腺癌發生率如此高,哪些人是乳腺癌高危人群?

1.乳腺癌家族史

有乳腺癌家族史,特別是其父母、姐妹或女兒曾是乳腺癌患者,發生乳腺癌的危險性是正常人群的2~3倍。有卵巢癌家族史的婦女,發生乳腺癌的概率也比普通人群要高。

2.攜帶BRCA1或BRCA2基因突變

BRACA1/2基因編碼腫瘤抑制蛋白,與雙鏈DNA受損後的複製修復有關。BRACA1/2基因發生突變有87%和50%的機率罹患乳癌和卵巢癌。而父母雙親中任何一方攜帶有此突變基因,會有50%的概率遺傳給後代。所以BRACA1/2基因突變會引起家族性的乳腺癌或卵巢癌。

3.月經過早,停經過遲

乳腺癌的發生與激素水平密切相關,月經來潮小於12歲,或絕經年齡大於55歲者患乳腺癌風險增加。

4.未婚未孕未哺乳者

第一次妊娠年齡大於35歲的婦女以及從未生育過的婦女,40歲以後發生乳腺癌風險增加。母乳餵養可降低乳腺癌發病的危險性,從未哺乳者乳腺癌風險增加,可能因哺乳推遲了產後排卵及月經的重建,並使乳腺組織發育完善。

5.體重和年齡因素

肥胖人群比正常體重者患乳腺癌風險增加,體重指數BMI每增加1公斤/平米,乳腺癌風險增加3.1%。我國乳腺癌發病的高風險年齡為45-55歲,比歐美國家早近10年。

6.不良生活方式

喜歡吃高熱量、高脂肪類食物,如偏食油炸、油煎、燻烤食物及人造甜食,且不愛運動的女性乳腺癌發生風險增加。每周鍛鍊超過4小時的女性患乳腺癌的風險降低。有菸酒等不良嗜好,生活不規律,喜歡夜生活及熬夜的女性乳腺癌風險增加。

7.長期精神壓力過大

女性長期勞累、精神壓力過大,焦慮、抑鬱等負性情緒,會引起體內激素水平紊亂,增加乳腺癌風險。

8.良性乳腺疾病

病理證實曾患乳腺囊性增生病,尤其含有活躍的導管上皮不典型增生或乳頭狀瘤病結構者。曾經患一側乳腺癌,許多年後對側患乳腺癌風險增加。

9.使用雌激素藥物

長期、大量服用含有雌激素的保健品,尤其是絕經後長期使用雌激素替代產品或人工合成雌激素藥物的女性,其發生乳腺癌的風險會明顯增加。年輕女性長期口服避孕藥也會增加乳腺癌風險。

10.胸壁放療史

為治療癌症而對胸部實施放療會增加患乳腺癌的風險,這種風險的增加從治療後10年開始。患乳腺癌的風險依賴於放療劑量以及接受放療時的年齡,在乳腺正在發育的青春期接受放療,將來患乳腺癌的風險最大。

相關焦點

  • 最新全球癌症數據:乳腺癌發病率躍居全球第一,中國發病率死亡率最...
    (原標題:最新全球癌症數據:乳腺癌發病率躍居全球第一,中國發病率死亡率最高為肺癌) 雖不必談癌色變,但癌症一直是人們健康面臨的潛在威脅。
  • WHO發布最新癌症數據:乳腺癌取代肺癌成全球最常見癌症
    近期,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發布了關於全球癌症負擔的最新估計。數據顯示,到2020年,全球新發癌症病例已上升到1929萬例,其中男性1006萬例,女性923萬例;2020年全球癌症死亡病例996萬例,其中男性553萬例,女性443萬例。
  • 黑龍江省最新癌症分析報告出爐:肺癌、乳腺癌、結直腸癌、肝癌和...
    生活報訊 (實習生楊絮 郭佳鑫 記者呂曉豔) 近日,記者從黑龍江省癌症中心獲悉,2016年黑龍江省腫瘤登記地區惡性腫瘤發病死亡分析報告出爐:結果顯示2016年黑龍江省腫瘤登記地區合計發病率最高的癌種是肺癌,粗發病率為65.23/10萬,佔全部新發惡性腫瘤病例的22.81%。其次為乳腺癌、結直腸癌、肝癌、甲狀腺癌、胃癌、宮頸癌、卵巢癌、胰腺癌和子宮體癌。
  • 得癌之人都後悔吃過它,快點提醒家裡人看!
    2014》顯示,全球超半數肝癌病人在中國。胰腺癌是一種消化系統惡性腫瘤,因死亡率高、治療效果差,也被稱為「癌中之王」。與腸癌一樣,胰腺癌也和高脂肪、高蛋白、高糖食物「吃」得過多密切相關。此外,吸菸和飲酒也是導致口腔癌的原因。香菸中含有69種致癌和促癌物質,其中危害最大的尼古丁會直接刺激口腔黏膜,誘發癌變。而有些人喜歡飲烈酒,喜歡那種烈酒入口的「燒灼感」,其實這是對口腔黏膜的刺激損傷,最終引發口腔癌。
  • 什麼是陰莖癌 是什麼原因導致的
    那麼,什麼是陰莖癌呢?陰莖癌的原因是什麼?它有什麼症狀?接下來就跟小編一起來看看吧。什麼是陰莖癌陰莖癌是一種惡性腫瘤,它是起源於陰莖頭、冠狀溝和包皮內板黏膜,它大約佔陰莖腫瘤的九成以上。最常見的病理類型是陰莖鱗狀細胞癌,約佔陰莖癌的95%。因此,陰莖癌幾乎成為陰莖鱗狀細胞癌的代名詞,致使大家忽視了其他類型陰莖癌的存在。
  • 得了三陰乳癌必死無疑嗎 這些症狀警惕三陰乳腺癌
    乳腺癌已經成為威脅現代女性的第一大殺手之一了,乳腺癌是人們經常聽到的名詞,那麼三陰乳腺癌你知道嗎?相信好多人都不知道。有人說,得了三陰乳腺癌必死無疑,是這樣嗎?三陰乳腺癌的症狀是什麼樣的呢?下面一起來看一下吧!
  • 肺癌晚期臨終前症狀 4大症狀會讓患者感到痛苦
    肺癌患者到了晚期的話,癌細胞會不斷地擴散到身體的各個部位。肺癌晚期臨終前症狀是什麼,很多人都相對肺癌晚期患者的生存情況進行了解,由於不知道肺癌晚期臨終前症狀有哪些,導致病危的時候也沒有採取及時的治療措施,造成終身遺憾。因為癌細胞嚴重破壞了人體的臟腑功能,還將人體的免疫功能給破壞掉,會讓人體陰陽失去平衡,導致臟腑功能衰竭,從而死亡。
  • 26歲查出癌前病變!這是癌症的最後一道防線!可惜很多人沒重視!
    小青一聽,慌了:「癌前病變?是不是就是宮頸癌?可是我之前沒有什麼不舒服的表現啊,醫生,我才26歲,我不想死啊!」 癌前病變其實是一種病理學的診斷,它是一個雙向環節,可能會向不好的方向發展,也可能恢復到正常狀態。也就是說,癌前病變是個可控甚至可逆的狀態。 從癌前病變階段發展到癌症,一般需要幾年甚至數十年左右的時間。
  • 聚焦「癌中之王」——胰腺癌
    核心提示:在眾多惡性腫瘤中,胰腺癌因其發病隱匿、高度惡性、極為兇險,被稱為「癌中之王」。4月26日舉行的新民健康大講堂重點聚焦「癌中之王」,邀請了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胰腺肝膽外科名譽主任、中國抗癌協會胰腺癌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倪泉興與市民交流防癌之道。
  • 10大秘訣讓你一輩子不得癌
    如今,晚婚晚育已成為城市女性的普遍趨勢。然而,晚育或放棄生育不利於防癌。美國研究指出,女性一生中如有一次完整孕育過程,能增加10年免疫力,患卵巢癌、乳腺癌等婦科腫瘤的風險將大大降低。母乳餵養也有類似作用。英國研究發現,堅持母乳餵養6個月可使女性患癌死亡風險降低10%。中華醫學會婦科腫瘤學分會主任委員曹澤毅教授指出,女性最佳生育年齡是25歲~33歲。  找到情緒宣洩渠道。
  • WHO最新數據:乳腺癌取代肺癌成全球最常見癌症
    近期,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發布了關於全球癌症負擔的最新估計。數據顯示,2020年全球新發癌症病例1929萬例,其中男性1006萬例,女性923萬例;2020年全球癌症死亡病例996萬例,其中男性553萬例,女性443萬例。
  • 癌王專家倪泉興:胰腺癌致死率或超肝癌達第二,但有人能活20年
    被稱為「癌中之王」的胰腺癌,是人體中惡性程度最高的腫瘤之一。它到底有多可怕,或者說,是不是真的那麼可怕? 22日,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終身教授、胰腺肝膽腫瘤多學科治療協作組首席專家倪泉興,上了一堂《人文與醫學》共享學分課。
  • 右肩膀疼痛是什麼原因?後背酸痛是什麼原因引起的?當心癌!
    然而,並不是所有的肩膀疼都這麼單純,可能跟一些「癌」掛上了勾,也可能跟脖子有聯繫。下面就以案例形式,來說一說右肩膀疼痛是什麼原因?後背酸痛是什麼原因引起的?右肩膀疼大半年,竟然患了乳腺癌61歲的趙女士本身就有肩周炎,平時也老是右肩膀疼,經常自己按揉和活動,當別人問她的右肩膀疼痛是什麼原因?
  • 腫瘤標誌物高了未必就是癌
    在多種腫瘤疾病,如惡性淋巴瘤、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非霍奇金淋巴瘤、多發性骨髓瘤、肝癌、肺癌、胃癌、結腸癌、直腸癌等,患者血清和尿液中β2-MG會明顯升高。(6)鐵蛋白(Ferr)是動植物體內廣泛存在的一種貯存貼的蛋白。其水平升高主要見於肝癌、肺癌、胰腺癌、乳腺癌、白血病、淋巴瘤等腫瘤疾病。
  • 外陰癌有什麼症狀 應該怎麼預防
    現在女性的疾病有很多,對女性身體健康極為不利,外陰癌就是其中的一種,治療的難度也比較大。那麼,外陰癌有什麼症狀呢?它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呢?應該怎麼預防?下面就跟小編一起來看看吧。外陰癌有什麼症狀早期表現有些病人會有一些先驅病,例如外陰白斑、外陰瘙癢等。在早期的表現一般有一下幾種。
  • 「家庭癌」到底是怎麼回事?
    一旦「條件」合適,這類基因被激活,於是引起細胞不受控制地增殖,最終導致了癌症的發生。現在比較肯定乳腺癌、結腸癌、肺癌、視網膜細胞癌(即視網膜母細胞瘤)、白血病等都屬於有一定遺傳傾向的腫瘤,例如其母親或姐妹患有乳腺癌的女士,她本人患乳腺癌的風險比一般女性高3倍。
  • 六旬大伯耳朵後面長了個小疙瘩 不痛不癢竟是癌
    美中不足的就是二、三十歲時染上了抽菸的壞習慣,一天一兩包,抽了幾十年,也沒有感覺到什麼不舒服,甚至連感冒咳嗽也很少。&nbsp&nbsp&nbsp&nbsp半年多前,王大伯洗臉時無意中在耳朵後面摸到了一個小疙瘩,按著不痛也不癢,就沒有放在心上。過年時孩子去看他,發現他耳後的疙瘩已經長成了一個包塊,趕緊帶他去浙醫二院腫瘤內科就診。
  • 權威專家繪製「癌症地圖」:原來身上這6個地方最易得癌!
    核心提示:不久前,世界衛生組織發現了一份2030年死因預測報告,裡面提到:在未來100年裡,癌症將繼續位列人類死亡原因首位。為什麼得癌的這麼多,哪些部位需要重點保護? 不久前,世界衛生組織發現了一份2030年死因預測報告,裡面提到:在未來100年裡,癌症將繼續位列人類死亡原因首位。
  • 肺癌晚期死前症狀往往比較明顯,主要包括什麼
    近50年來許多國家都報導肺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均明顯增高,男性肺癌發病率和死亡率均佔所有惡性腫瘤的第一位,女性發病率佔第二位,死亡率佔第二位。肺癌的病因至今尚不完全明確,長期大量吸菸與肺癌的發生有非常密切的關係。那麼肺癌晚期死前症狀是什麼?治療肺癌的偏方有哪些,一起往下看吧。
  • 著名聲優因癌去世,這些早期徵兆要知道,推薦3種食物,遠離癌症
    那些經典的動畫片可是我們很多人的回憶啊,比如說:精靈寶可夢大木博士、海賊王大將黃猿、火影忍者再不斬、JOJO的奇妙冒險中的喬瑟夫喬斯達都是老爺子的作品。這個消息一出,讓很多人惋惜不已,癌症是全球的主要負擔疾病,每年約發生新病例1100萬;全球最常見的癌症為肺癌,乳腺癌和結腸、直腸癌,最常見的癌症死亡為肺癌、胃癌和肝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