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實驗:服從權威實驗,天使和魔鬼有時只有一步之遙

2021-01-10 風兮XP

心理學實驗:服從權威實驗,天使和魔鬼只有一步之遙

在討論這個心理學實驗之前,我們先來做一個設想,為了更好管理,你的老師賦予你懲罰的權力,在其他人犯錯時,你可以對他進行懲罰,懲罰包括棍打、電擊等等能讓人感覺到疼痛的懲罰方式,懲罰根據所犯錯誤的大小分為1~5個等級,數字越大,懲罰越重。現在請你來想一想,你是否願意聽從老師的話,對犯錯誤的同學進行不同等級的懲罰,不管他人所犯的錯誤在你看來是是大小,老師都會根據他自己的判斷對所犯錯誤進行懲罰的等級進行確定。

終於,有一次你的老師對一個隨地亂丟垃圾的行為進行了5級懲罰的界定,你可以選擇用拳頭使勁毆打,可以用木棍使用較大的力進行擊打,也可以選擇使用120伏的點擊強度進行電擊,那麼,你是否會聽從老師的話對他人進行懲罰?

權威服從實驗,1961年由耶魯大學心理學助理教授斯坦利·米爾格蘭姆做的心理學實驗,這個實驗證明:人類有一種服從權威命令的天性,在某些情景下,人們會背叛自己一直以來遵守的道德規範,聽從權威人士去傷害無辜的人。

在米爾格蘭姆的精心設計下,40名被試參與了實驗。

被試被告知這是「學習中懲罰效應的研究」,老師讓學生對各種各樣的單詞配對進行聯想記憶,如果學生回答錯誤,作為老師的一方就要對學生施加電擊,回答錯誤或不回答都會倍數增加電擊的幅度,而兩個主試,一個假扮實驗研究員,一個假扮被電擊的學生(並沒有真正的電擊,電擊只是表演給被試聽),被試看不到被電擊的學生。

「實驗開始後,隨著學生回答錯誤次數的增加,被試所按下的電擊程度越強,學生從剛開始的痛苦呻吟到歇斯底裡,猛烈撞牆,到最後毫無聲息。剛開始的任務還算簡單,但是,隨著單詞記憶數量的提升,「學生」的出錯率越來越多,被試對他施加的電擊強度也越來越強。75伏開始,學生會發出呻吟聲;到120伏的時候,他喊出聲來:「電擊已經弄得他很痛了!」;到150伏時,他慘叫:「我受夠了,放我出去!」如果此時被試動搖時,站在他旁邊的權威就會以命令的口氣說:「請繼續。」到270伏到300伏時,「學生」會歇斯底裡地叫喊:「我有心臟病,我要立即退出實驗!」被試如果再次猶豫不決,研究者則會說:「實驗要求你繼續進行。」到300伏以上,學生開始猛烈撞擊牆壁。當被試以幾乎祈求的轉向研究者時,他則會更加嚴肅地說:「繼續進行實驗是極其必要的。」超過330伏時,隔壁只有可怕沉靜,但主試會告訴被試,不回答也與答錯做相同的處理「你沒有別的選擇;你必須進行下去。」

實驗結果:

電壓的等級 拒絕在該電擊強度上執行命令的被試人數

輕微的電擊(15伏-60伏) 0人

中等的電擊(75伏-120伏) 0人

較強的電擊(135伏-180伏) 0人

很強的電擊(195伏-240伏) 0人

猛烈的電擊(255伏-300伏) 5人拒絕(35人執行了電擊命令)

極為猛烈的電擊(315伏-360伏) 8人拒絕(32人執行了電擊命令)

危險:嚴重的電擊(375伏-420伏) 1人拒絕(39人執行了電擊命令)

XXX---(435伏-450伏) 26人 拒絕(14人執行了電擊命令)

這個實驗向我們展現的事實有些震撼和駭人,它很有可能改變一些你對人性的理解。比如說,某個心智正常人只是為聽從某位權威人士的命令而對一個無辜的個體施加450伏的電壓!

這就是服從權威實驗。不過,這個實驗也遭到了很大的批評與非議,到今天也是如此。

說完服從權威實驗,回到上面提出的假設,你是否會聽從老師的話對他人進行超出錯誤大小的懲罰?

相關焦點

  • 心理學實驗之四服從權威實驗
    心理學實驗之四服從權威實驗服從權威實驗服從權威實驗是 1961 年耶魯大學心理學助理教授斯坦利·米爾格蘭姆做的心理學實驗,證明了:人類有一種服從權威命令的天性,在某些情景下,人們會背叛自己一直以來遵守的道德規範,聽從權威人士去傷害無辜的人。
  • 心理學:一個逼近人性真相的實驗——對權威的服從
    在隨意指責他人的同時,有沒有想過一個事情,這些所謂道德和正義又是從何而來?1960年代,在耶魯大學任教的心理學家斯坦利·米爾格拉姆進行了一系列著名的實驗,也許會顛覆你對個人道德和自由意志的看法。當你大肆譴責和審判他人時,也許並不是因為你有多高尚,而是足夠幸運地沒有被裹挾進對邪惡權威的服從中。
  • 一次逼近人性真相的心理學實驗:對權威的服從
    無論你的答案是哪一個,精讀君認為我們每個人都應該看看這個心理學歷史上著名的實驗——服從實驗。1960年代,在耶魯大學任教的心理學家斯坦利·米爾格拉姆進行的這一系列實驗,永遠地改變了我們對個人道德和自由意志的看法。而這本米爾格拉姆編寫的《對權威的服從》則完整的記錄了此項實驗:【二】這是一個怎樣的實驗?
  • 美「服從權威實驗」引爭議
    美國「服從權威實驗」表明,如果相信能把責任推到權威身上,普通人也可能遵命作惡  普通人接到有違道德準則、乃至殘酷的指令,會不會執行?美國廣播公司3日在黃金時段重複一度引發爭議的「服從權威實驗」,將這項實驗與駐伊拉克美軍虐俘類比,並發出疑問:美軍士兵的行為意味著什麼,是本性邪惡,還是有更複雜原因?只有惡人才做惡事嗎?
  • 新華經典·每周一書|《對權威的服從》:一場實驗,揭露人性差異
    1960年代,在耶魯大學任教的心理學家斯坦利·米爾格拉姆進行了一系列以服從為主題的實驗,打破了人們對個人道德的自信和對自由意志的迷信。《對權威的服從》(中文版由新華出版社出版)完整地記錄了此項實驗。實驗的基本方法是:實驗者招聘40名來自不同職業的市民,告訴他們參加一項名為「懲罰對學生學習影響」的研究。
  • 《服從權威》:服從是人性嗎?1960年代直揭人性真相的電擊實驗
    在一九六零年代耶魯大學教授史丹利.米爾格蘭所進行的十九次一連串的實驗,參與人數多達一千人,年紀從二十歲到五十歲,當中沒有人是大學生或高中生,在非使用外部的強制力之下,受試者被告知要進行處罰與學習的效果研究,當被電擊的對象已展現高度的痛苦,很高比例的實驗對象仍然會服從實驗的指示,縱使有所疑慮,仍服從指示持續地按下更高的電力,直到最後的階段。
  • 米爾格拉姆的實驗:如果希特勒叫你電擊一個陌生人,你會服從嗎
    因此,人們遵從權威——它的信息價值和規範性力量—有時會帶來好的結果,有時卻會帶來壞的結果。顯然,這一實驗引起了關於在科學研究中如何對待人類被試這一嚴肅倫理問題的憂慮。由於研究者們對倫理問題較強的敏感性,以及聯邦委員會和大學委員會對研究工作的審查,現在當然無法再進行這樣的實驗,但是,對米爾格拉姆服從實驗的價值與謬誤的爭論仍然在繼續( Baumrind,1964,1985;Miller,1986)。服從權威是一種根深蒂固的習慣。使用相同概念對米爾格拉姆的服從實驗和阿施的從眾實驗進行解釋是一個明智之舉,它能夠闡明這兩種現象的些重要的相似之處。
  • 心理學之——阿希實驗
    阿希實驗是心理學家阿希關於從眾現象的經典實驗,實驗邀請的被試是大學生,在實驗中7個人進行一組實驗,他們坐成一排,其中6個人是事先安排好的,只有一個人是真正的被試。花生心理實驗者在實驗中要求真正的被試報告的順序是最後一個,在第一次第二次測試的時候大家都沒有區別,在之後的實驗中前六名事先安排好的被試會按照實驗者的要求故意說錯,以此來觀察被試的反應,判斷是否發生了從眾行為。
  • 心理學:3個展示人性之惡的心理學實驗,原來人性如此醜陋
    人性有多醜惡,看看下面這三個實驗你就明白了1.米爾格拉姆服從實驗社會心理學上最著名最有爭議的實驗。若論社會科學歷史上實證研究的貢獻,可能無出其右。而學習者其實是研究人員假扮的,如果教師服從研究者的要求,那麼他會在75伏時聽到學習者的哼哼聲,在120伏時聽到學習者大喊太疼了,150伏時學習者會咆哮到,超過270伏抗議聲會變成痛苦的尖叫。米爾格拉姆在教師詢問和要求停止實驗時會說,學習者不回答就被視為回答錯誤,並嚴厲的要求其繼續進行下去。你會將實驗進行到什麼程度,實驗前,大多數人認為自己會在135伏左右不服從命令。
  • 《棉花糖實驗》沃爾特·米歇爾 權威之作
    《棉花糖實驗》沃爾特·米歇爾 權威之作   棉花糖實驗之父對自控力的權威註解,每個人都應該熟知的決定一生的科學研究!  自控力之父、當代最著名的人格心理學家  沃爾特·米歇爾 權威之作!工作嚴重拖延,還在沉溺於社交網絡和在線遊戲?快買快賣導致投資頻頻失利?本書告訴你:自控不僅是一種可以培養的能力,更是你自己的選擇。看到第二顆棉花糖,自控便無須努力。  l自控力與意志力的熱論都源於50年前開始的棉花糖實驗,實驗結論一經報導便獲得廣泛關注,然而這場心理學史上最著名的實驗卻遭到了極大的誤讀。
  • 服從權威究竟有多可怕,這是上個世紀的心理實驗,至今備受爭論
    小編之前給大家,講了不少戰爭的故事,相信大家也看煩了,今天就給大家換換口味,給大家講一個實驗,這個實驗特別有意思,當然,我們不對這個實驗進行評價,只是給大家分享出來,大家對此有任何看法,都可以在評論裡留言。
  • 7大駭人心理學實驗
    作者:Eleanor CumminsCredit:HW心理學入門教科書通常包括該學科的歷史故事。當中記錄了創造性的實驗和古老的、令人眼花繚亂的實驗結果。但是,我們認為自己對人類思維方式所了解的許多內容——比如親子關係的深度,或者即使感覺不道德也傾向於服從權威——來自於後來被發現的脆弱、帶有偏見或過於不道德的、今日無法復現的研究。
  • 65%的人會服從權威做壞事?米爾格拉姆實驗告訴你,不要挑戰人性
    這樣的自我辯護在我們平常人看來就是為了脫罪的詭辯,但是美國的一位名叫米爾格倫(也有翻譯為米爾格拉姆的)的社會心理學家卻並不這麼認為,他專門設計了一個實驗來研究服從權威會不會令好人去作惡。這個實驗就是非常著名也頗受爭議的米爾格倫實驗(也有翻譯成米爾格拉姆實驗的)。首先,實驗小組在報紙上刊登廣告和郵寄廣告信的方式招募了40個人參與實驗。
  • 著名心理學實驗(四):米爾格倫電擊實驗
    自孩童時期起,人類就受訓去服從權威。
  • 14個讓人細思極恐的心理學實驗,揭示了人性的複雜...
    20世紀是心理學發展迅速的一個時期,在過去的100年裡,心理學家們進行了很多偉大的心理學實驗,其中很多實驗,揭示了人類本性中我們自己都意識不到的問題。  小提琴家在人潮湧動的地鐵口演奏了45分鐘,演奏了很多世界著名的曲目,然而在他面前駐足的人,卻少之又少,大概只有6個人願意站下來聽一小會兒,有20個人給他扔了錢。
  • 哲思| 5大經典心理學實驗,改變你的認知
    來源 | 人民論壇網(rmltwz)轉載請註明來源人之初,性本善還是性本惡?關於人性的討論,從古至今不絕於耳。來看看這5大經典心理學實驗,也許能改變你的自我認知。2盲目服從變壞人1961年,耶魯大學心理學家斯坦利·米爾格拉姆做過一個著名實驗。實驗測試人們在權威人士授意下,能將一個人傷害到什麼程度。這是一次人性道德和盲從權威之間巨大的心理角力。米爾格拉姆想通過這個實驗來了解為什麼納粹戰犯大屠殺能做出如此慘無人道的行為。
  • 豆瓣9.0,《對權威的服從》:你以為的自由意志其實都是被控制
    在下結論之前,我們先來看看「米爾格拉姆實驗」的結論。一、實驗預期與結論米爾格拉姆團隊一共做了19個實驗,包含4個基礎實驗和15個變體實驗。根據這些實驗,大致可以分為這幾類(只有教師是不知情的參與者,主試、學生等均由實驗方假扮)。
  • 心理學常考實驗大匯總
    在整個心理學的學習過程中,對於很多學生而言除了那些晦澀難懂的心理現象之外,最令學生們頭疼的便是五花八門的心理學實驗了,對於實驗部分很多同學表示記不住哪一種理論匹配哪一個實驗,所以今天就給大家進行一個簡單的總結,希望對於備考教師招聘的考生有所助益:1.深度知覺:吉普森與沃克的「視崖實驗
  • 米爾格倫實驗:可怕的服從心理
    當屠殺猶太人的納粹追隨者在紐倫堡審判中遭到起訴時,許多被告的辯護似乎圍繞著「我不是真正的兇手」這樣的論點,認為「事實上,我只是單純服從命令」。因此,耶魯大學的心理學家米爾格倫希望就受試者對權威人物下達命令的服從意願進行測試。或許你會以為,他只是向受試者詢問?噢,那可不行;那還不夠殘忍。
  • 你沒那麼善良,心理學實驗證明,人人都可能成為惡魔的幫兇
    米爾格拉姆就是想知道志願者們會在電壓到達多少伏時拒絕服從命令。為此,米爾格拉姆事先請來40名心理醫生進行預測,他們預計大部分人會在 150伏內就會拒絕服從命令,只有極少數志願者會在 450伏時仍然繼續電擊,因為這個電壓已經大大超過人的承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