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3個展示人性之惡的心理學實驗,原來人性如此醜陋

2021-01-21 心理學與人際關係

人性有多醜惡,看看下面這三個實驗你就明白了

1.米爾格拉姆服從實驗

社會心理學上最著名最有爭議的實驗。若論社會科學歷史上實證研究的貢獻,可能無出其右。

下圖是米爾格拉姆設計的實驗場景:實驗者要求兩名志願者一人扮演教師,另一人扮演學習者,如果出現錯誤,則要進行懲罰,給學習者逐漸施加增強的電擊。

研究者告訴教師,學習者每答錯一次,就提高15v。而學習者其實是研究人員假扮的,如果教師服從研究者的要求,那麼他會在75伏時聽到學習者的哼哼聲,在120伏時聽到學習者大喊太疼了,150伏時學習者會咆哮到,超過270伏抗議聲會變成痛苦的尖叫。米爾格拉姆在教師詢問和要求停止實驗時會說,學習者不回答就被視為回答錯誤,並嚴厲的要求其繼續進行下去。

你會將實驗進行到什麼程度,實驗前,大多數人認為自己會在135伏左右不服從命令。然而,在對40名男性做測試時,有26人一直進行到了450伏。最後超過70%的人都將檔位提升在150伏以上。

這說明了什麼,對權威的服從是可以戰勝道德甚至法律的,上述的實驗成功的向我們證明了權威的力量。似乎我們就明白了,二戰時期,平常勤勤懇懇的小職員,可以變為屠殺猶太人的劊子手,婦女和兒童,可以變成自殺性襲擊的實施者。

2.斯坦福監獄實驗

1971年,美國史丹福大學心理學家菲利普津巴多領導的研究小組開展了一項「斯坦福監獄實驗」。實驗把徵募來的24名心理健康的大學生分成兩組,一組扮作獄警,一組扮作犯人,要求他們保持監獄秩序。獄警和犯人很快適應了角色,並一步步地超過了預設的界限。實驗最初的24小時內,在幾乎沒有指令的情況下,獄警們開始對犯人進行肉體和心理上的虐待。接下來幾天,獄警對待犯人更加嚴酷,經常不讓他們休息,讓他們做各種卑賤的工作,想出各種方法來懲罰他們。獄警暴力、惡劣的行為讓預期要進行15天的實驗不得不在第6天緊急叫停。

上一個實驗揭示了人們服從權威的可怕,那麼這個實驗就表明了,哪怕沒有權威,只要給自己分配角色、貼上標籤,管一些人叫獄警,另一些叫犯人,就足以引發病態行為。特殊的環境和沒有監督的權力會讓一個溫文爾雅的紳士變成嗜血狂魔。人有攻擊、暴力的一面,得到權力後會讓人性中這醜陋的一面暴露出來。

3. 《韻律0》

1974年,行為藝術家瑪麗娜.阿布拉莫維奇在義大利舉辦了一場名為《韻律0》的行為藝術。被稱為史上最驚心動魄的心理學實驗之一。

具體的過程如下:她把自己綁住不能動彈,而她的跟前有一個桌子,上面有72件器具置於觀眾面前,他們可以任意用這些器具擺弄她的身體,其中包括鞭子、鐵鏈和槍。

開始的時候人們只是在她身上簡單的畫畫,看到她不能反抗之後,人們開始變的更加大膽。有人用剪刀把她的衣服剪掉,有人用刀子在她身上劃,還有人把玫瑰花的刺刺進她的身體。有一個觀眾甚至把手槍對準了她的嘴巴。此時她充滿了恐懼,但是身體卻不能動。六個小時過後,她的身體終於慢慢的恢復了知覺,她含著眼淚走向觀眾,觀眾一下像做了壞事一樣紛紛逃離。

這個實驗最能揭示人性的惡,沒有任何權威強迫,沒有任何貼標籤,全都是人們的自主選擇。這個實驗則充分證明了:當人們不用為自己的行為承擔責任時,人類心理的陰暗面是多麼可怕。

結語:

人性的醜惡,不是僅僅幾個實驗就能展現出來的,你有什麼對人性醜惡的認識麼?不妨在評論區分享。

相關焦點

  • 永遠不要去試探人性|心理學解析歷史上最著名的三大心理學實驗
    對於人性的看法,個體的社會經歷不同會產生不同的主觀感受。歷史上,曾經有很多心理學家或是社會機構進行過人性實驗,下面為大家選取了三個歷史上最著名的心理學實驗,其中揭露了黑暗的人性。一、嘉士伯社會實驗丹麥嘉士伯啤酒公司曾進行過這樣一次社會實驗,研究人員讓一些毫不知情的情侶們進入預先準備好的電影院中。
  • 心理學實驗之四服從權威實驗
    心理學實驗之四服從權威實驗服從權威實驗服從權威實驗是 1961 年耶魯大學心理學助理教授斯坦利·米爾格蘭姆做的心理學實驗,證明了:人類有一種服從權威命令的天性,在某些情景下,人們會背叛自己一直以來遵守的道德規範,聽從權威人士去傷害無辜的人。
  • 14個讓人細思極恐的心理學實驗,揭示了人性的複雜...
    20世紀是心理學發展迅速的一個時期,在過去的100年裡,心理學家們進行了很多偉大的心理學實驗,其中很多實驗,揭示了人類本性中我們自己都意識不到的問題。  人類總是自以為對自己的了解已經足夠,然而boredpanda最近總結的一些著名的心理學實驗之後,讓我們發現——人類其實真的非常複雜...
  • 《狗鎮》:女子誤入偏遠小鎮,揭露人性之不堪,鎮民行為太醜陋
    最後,鎮上的男人們,紛紛模仿查克的行徑,格蕾絲陷入萬劫不復之地。更令人氣憤的是,鎮上的婦女紛紛認為,這一切,都是因為格蕾絲的勾引,似乎長得好看,是格蕾絲的原罪。純靠心中的道德束縛,人性到底是黑是白?《狗鎮》這部電影,無疑是試探人性之下限的深刻之作。
  • 一次逼近人性真相的心理學實驗:對權威的服從
    無論你的答案是哪一個,精讀君認為我們每個人都應該看看這個心理學歷史上著名的實驗——服從實驗。1960年代,在耶魯大學任教的心理學家斯坦利·米爾格拉姆進行的這一系列實驗,永遠地改變了我們對個人道德和自由意志的看法。而這本米爾格拉姆編寫的《對權威的服從》則完整的記錄了此項實驗:【二】這是一個怎樣的實驗?
  • 心理學實驗告訴你:永遠不要考驗人性!
    無意中看到一個視頻,是關於人性考驗的。說的是一位記者在人流較多的路上假意丟掉錢包,裡面有錢,銀行卡和各種證件,視頻中看到的人大多交給了警察,甚至有人在原地等待失主許久。乍一看覺得挺好的,似乎證明人們的整體素質提高了,都拾金不昧了。不過細想起來感到奇怪,這樣去考驗總覺得不妥。
  • 心理學:一個逼近人性真相的實驗——對權威的服從
    1960年代,在耶魯大學任教的心理學家斯坦利·米爾格拉姆進行了一系列著名的實驗,也許會顛覆你對個人道德和自由意志的看法。當你大肆譴責和審判他人時,也許並不是因為你有多高尚,而是足夠幸運地沒有被裹挾進對邪惡權威的服從中。更可怕的是,在權威的影響下,即使你真的作了惡,也可能不會認為自己違背了道德,甚至在內心裡認可這種行為,作出各樣的解釋。
  • 巴甫洛夫的狗:改變心理學的50個實驗(圖)
    (原標題:巴甫洛夫的狗:改變心理學的50個實驗(圖))
  • 哲思| 5大經典心理學實驗,改變你的認知
    來源 | 人民論壇網(rmltwz)轉載請註明來源人之初,性本善還是性本惡?關於人性的討論,從古至今不絕於耳。來看看這5大經典心理學實驗,也許能改變你的自我認知。2盲目服從變壞人1961年,耶魯大學心理學家斯坦利·米爾格拉姆做過一個著名實驗。實驗測試人們在權威人士授意下,能將一個人傷害到什麼程度。這是一次人性道德和盲從權威之間巨大的心理角力。米爾格拉姆想通過這個實驗來了解為什麼納粹戰犯大屠殺能做出如此慘無人道的行為。
  • 心理學實驗:服從權威實驗,天使和魔鬼有時只有一步之遙
    心理學實驗:服從權威實驗,天使和魔鬼只有一步之遙在討論這個心理學實驗之前,我們先來做一個設想,為了更好管理,你的老師賦予你懲罰的權力,在其他人犯錯時,你可以對他進行懲罰,懲罰包括棍打、電擊等等能讓人感覺到疼痛的懲罰方式,懲罰根據所犯錯誤的大小分為1~5個等級,數字越大,懲罰越重。
  • 心理學:可以獨自進行的4個心理學小實驗,超有趣,一起來試試吧
    在我們的印象中,心理學實驗好像都是心理學家們經過嚴格設計,進行調控,還需要有一大堆幫手和志願者才能進行的。但那是為了研究全新的理論。其實一兩個人也可以嘗試很多心理學實驗。比如下面這4個實驗,十分有趣,可以獨自完成。
  • 聚焦心理學分析,心理學專業是什麼...
    舉個例子來說,比如說學生準備英語考試第一天背了100個單詞,第二天能忘掉多少單詞?以此類推,如果一直不複習的話,在第幾天,學生可以把這些單詞都忘掉。 或者是說,心理學家會測試,人在喝完酒和沒有喝完酒,在開車需要緊急剎車的時候的反應時間會有幾秒的差異。
  • 虐貓事件背後是人性的醜陋
    這背後充分的體現了人性的醜陋。 人性存在的醜陋有 自私,嫉妒,貪婪,虛偽,仇恨,墮落,自以為是,驕傲,自戀,歧視,等等!基督教認為人性有七宗罪:虛榮、嫉妒、倦怠、暴怒、貪婪、饕餮以及色慾。佛教認為人性有五毒:貪嗔痴慢疑。實際人性的醜陋就是過份。
  • 心理學最著名的實驗之一有嚴重缺陷?
    博科園:科學科普-心理學類一項新的研究顯示斯坦福監獄實驗(1971年臭名昭著的實驗)普通大學生被關進模擬監獄,突然變成了好鬥的看守和歇斯底裡的囚犯——存在嚴重缺陷。本·布盧姆(Ben Blum)在《Medium》中寫道:實驗的參與者都是男大學生,他們不僅有機地變成了虐待性的警衛。相反,該實驗的帶頭人、史丹福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心理學名譽教授菲利普津巴多(Philip Zimbardo)鼓勵警衛們表現得「強硬」。此外,布盧姆發現,一些所謂囚犯的爆發不是由監獄的創傷引發。
  • 沒經歷過的人看懂不懂,5幅諷刺插畫,揭露了人性醜陋的一面
    所以想要混得好,就得學著了解人性,利用好人性,不然在別人眼裡就是傻瓜和魚肉,只能仍由宰割。很多插畫家都喜歡通過插畫表露一些對人性和社會的思考,這些插畫往往充滿了諷刺。今天我們就通過下面16幅插畫,觀察畫中透露出的人性和社會的一些醜陋現象,這些諷刺插畫寓意深刻,沒經歷過的人看懂不懂 。
  • 狗狗經常腳痛,原因居然如此醜陋,人性真可怕
    我原以為母親的這些東西只是說說,但當我在母親家住了些天才知道,奶奶活脫脫的像一個潑婦罵街的罵母親,滿嘴髒話,完全不像一個老人的模樣,我甚至懷疑這不是自己的奶奶,我到那時候才知道原來老人並不都是慈祥和藹的,見慣了美好世界的我突然間有些感覺自己是不是見識短淺。
  • 心理學考研:普通心理學之心理學概論
    (1)心理學主要研究心理現象的一門科學,既研究動物的心理也研究人的心理,而以人的心理現象為主要研究對象。既研究個體心理也研究團體和社會心理。   (2)人的個體心理現象的三個重要方面:認知、情緒和動機、能力和人格。   3.心理與行為、意識與無意識的關係是什麼?
  • 人性最大的惡,是不懂感恩!
    不懂感恩,是人性最大的惡,鬥米養恩,擔米養仇,有些人一旦習慣了你的幫助,就無法接受你的拒絕,他們不會念你過去的好,只會記你的現在的錯。人性最大的惡,是不懂感恩,人性最醜陋的一面,是忘恩負義。願我們都能做一個懂得感恩的人,溫柔對待世界,真誠對待他人,重情重義,絕不傷,有恩必報,絕不忘!本文首發格物讀書(gewuliangzhi),閱讀是最美的姿態,每天我們相遇在格物讀書,用美文、聲音、故事和你說晚安。
  • 經典實驗現「信任危機」:心理學「倒退」或許是進步
    這種為了更有價值的長遠結果而主動放棄即時滿足的抉擇取向,並且在等待期中展示自我控制的能力,被稱為延遲滿足(delay ofgratification)。這一概念最早由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提出。在 1970 年,沃爾特·米歇爾(Walter Mischel)首次將延遲滿足作為一個獨立的研究內容進行方法上的探索,也就是我們所熟知的棉花糖實驗。
  •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談談成熟
    那這篇文章就來談談心理學上的人性成熟。心理學認為能直面、處理並適度整合「壞」即為人性成熟,也就說,一個人可以面對、處理、容納並轉化自己和關係中的「壞」。最終,當你徹底整合了強於弱、善於惡兩個維度的矛盾,你也就達到了心理學上講的人性成熟。人性我們都知道是複雜的,而人性的複雜的主要原因是我們不斷試圖把自己不想要的「壞」切割並投射出去,著導致了各種複雜的變化。整合,雖然是最高級的心理功能,但整合容易讓人覺得不痛快、不爽,因為整合意味著你看到客體有好有壞,所以不能痛快地去愛,不能痛苦地去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