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四合院少不了三樣「標配」,養金魚的「魚把式」講究真不少

2020-11-24 北晚新視覺網

「天棚魚缸石榴樹」,這是老北京人四合院中的「標配」。魚缸,就是養金魚的。養金魚,一是為觀賞,一是為吉慶。不是常說「吉慶有魚(餘)」麼!

作者 宗春啟


(清)虛谷《紫藤金魚圖軸》

為「金魚」正名

金魚起源於我國,現在世界各國的金魚都是直接或間接由中國引進的。我國從南宋時代就開始了對金魚家化的遺傳研究。它起源於野生的「赤鱗魚」,魚綱,鯽科,是由鯽魚演化而成的觀賞魚。它的正名是「金鯽魚」。蘇東坡《去杭十五年復遊西湖》詩中,有「我識南屏金鯽魚,重來拊檻散齋餘」之句,就是說,蘇東坡在杭州當地方官的時候,杭州已經飼養有金鯽魚了,那是北宋熙寧初年的事情,公元1071年到1074年。而杜工部的詩句「沿橋待金鯽,竟日為遲留」,則把我國蓄養金魚的歷史,又向前推了二三百年。

南宋人吳自牧在《夢粱錄》中說:「金魚有銀白玳瑁色者……今錢塘門外多蓄養之,入城貨賣,名魚兒活。」這段話說,南宋時,杭州城西門之外已有養殖金魚的專業戶,並已形成商業規模了,而且金魚的品種也已相當豐富,顏色不僅有紅色,還有銀白色和玳瑁色。這裡的「魚兒活」,當是小販賣金魚時吆喝聲。

「金魚」之名,當由「金鯽魚」簡化而來,而最初的名字,是「紅鯽」、「朱鯽」。《聊齋志異》中,就有一個讓笨僕人送朱鯽的故事:笨僕人到地方後把活朱鯽送弄死了呈了上去。他不知道,主人送朱鯽給朋友,是讓朋友養著觀賞的。

金魚可分為草、文、龍、蛋四大類,品種達二百多個,國內現存有140個左右。草金魚就是紅鯽魚,最普通,價格也低廉。文種魚體型短小,有背鰭,各鰭都比較長,尾鰭雙葉,因俯視有如「文」字故名。沒有背鰭的是蛋種魚,體型短小,圓如雞卵。龍種的特徵是眼球突出,各鰭發達。龍種魚的種類較多。

宋代、金代、元代、明代,宮廷裡都養有金魚。一些高官顯宦也有在家中餵養的。

明代,北京外城已有成規模的金魚養殖地,在今天的天橋以東、天壇以北,清代已有地名為「金魚池」。這裡曾是永定河古河道,由於地勢低洼,遼金時形成許多小湖泊,湖畔居民以養魚為業。明以後,這裡成為北京城乃至全中國的金魚出產地和集散地。《燕都遊覽志》中說:「魚藻池在崇文門外,俗呼曰金魚池。蓄養朱魚,以供市易。」

《燕都遊覽志》和《帝京景物略》都把天壇以北的金魚池說成是金中都的魚藻池——此說有誤。金中都的魚藻池應在今廣安門、白紙坊一帶。

清代的《順天府志》中說:(金魚池)「池廣數十畝,分百餘池地」。據民國時期的報紙報導,這些魚池大大小小有六七十個,且深淺不一,深的能沒人,淺的也深過一米。金魚池所養的魚分為食用魚、紅鯽魚、金魚三種。食用魚多是產於他處的鯉魚、草魚、鯽魚等,轉養於此以待上市出售的。紅鯽魚,即城中挑擔子叫賣的「小金魚兒」,價格低廉,普通市民樂於購買幾條養著玩兒。而上檔次的名貴品種,像望天兒、繡球、五花龍睛等等,價格不菲。民國時期,一尾龍睛魚最貴的可賣到六七塊銀元,幼魚也要四五角。而且,名貴的金魚飼養起來也不容易,需要有專業的知識和豐富的經驗。舊北京的官宦人家,常僱有專門的魚把式來伺候金魚。

清代的「養魚經」

在清代學者姚元之(1776—1852)的《竹葉亭雜記》中,抄錄著近四千字的《養魚之法》。這四千字來自一位對養金魚頗有研究的武官,他名叫寶奎,字五峰,號文垣,官拜負責統領鑾儀衛或旗手衛的冠軍使。

寶奎對金魚習性的觀察可謂非常細緻,且有自己的獨到之處。比如對如何分辨魚的雌雄有幾種說法。寶奎寫道,那些說法「皆不足憑之論」。他說:「其雄雌動作氣質究有陰陽之分(可以從好動與否來分辨);近尾下腹大而垂者為雌,小而收者為雄;(體型)粗者為雌,細者為雄。」能讓魚長時間存活已屬不易,能讓魚繁殖則更不易。寶奎寫道,穀雨前後,一見雌雄相互追逐,就是要產卵了,要趕快「將閘草縛小石墜於缸內」;待雌魚將卵粘在草上,「亟取出納別水缸內」,否則會被雄魚吃掉。魚卵七八天後「便能生動,如螞蟻蠅蛆之狀,生長最速」。對於養魚所用之水,寶奎寫道:「養魚先要講究水之活,魚得長生矣」;「養魚之水斷不可用甜水。近河則用河水,不然用苦澀井水……新泉水尤佳。」「凡換水,必先備水一缸曬之,曬兩三日乃可入魚。」「魚最忌新冷水也。水頻換,則魚褪色」。

對於餵魚之法,寶奎寫道:「魚餵蟲必須清早,至玩令其食盡。如有未盡者及缸底死蟲,晚間打淨。夜間水靜(淨)則魚安,不然亦致魚死之道。」

寶奎的《養魚之法》裡還有如何度夏越冬,乃至魚病了如何治療調理等等,都有一套細緻、完整的辦法。對於一個二百年前的武將來說,能得出這些經驗很是難得。

清端康太妃延禧宮觀魚

「不謙虛」的劉先生

說到養金魚的人,家住北京西城福綏境的劉景春先生不能不提到。

劉景春先生是上世紀30年代的大學生,教了一輩子書,也養了一輩子金魚。筆者上大學時,劉先生是我們的英語老師。畢業之前,我們幾個同學去他府上串門,一進院便被十幾大盆金魚驚住了,脫口贊道:「跟中山公園的金魚似的。」劉先生聽了,靜靜地說道:「中山公園的金魚沒有我養的好。」我當時心中暗想:這位老先生真不謙虛。

1998年,我去採訪在農展館舉行的金魚評比,跟幾個養金魚的人提起了劉先生。想不到養金魚的「把式」們都知道,而且心悅誠服地稱讚道:「劉先生的金魚養得好!」我這才知道劉景春先生那句話的「含金量」。

1999年,我專程去採訪劉先生。一進門,只見當初養金魚的大盆全都底朝天地扣在院子裡。聽了我的來意,劉先生嘆息道:「今年八十有五,實在伺候不動了,打去年春天就扣了盆兒。」

劉先生是老北大的畢業生,一直以教書為業,業餘,便養金魚。 新中國一成立,劉先生就把金魚都送人了。讓劉先生痛下決心的原因是,他預料今後該沒地方撈魚蟲去了。劉先生大學學的專業是世界史,他知道義大利、德國統一之後幹的第一件事就是大搞環境衛生,是坑就填、是溝就平。他想:新中國大概也不例外。要是坑都沒有了,去哪兒撈魚蟲兒?結果,解放四五年過去了,北京城周圍的坑、溝大都還原樣留著,魚蟲更好撈了。於是劉先生把大瓦盆、大木海又支了起來,這一養,就養到了上個世紀90年代。

小心伺候「紅虎頭」

劉先生養金魚,能自己繁殖、自己選育。最讓劉先生引為自豪的,是劉先生繁育的紅虎頭。紅虎頭渾身通紅,額頭上突起一堆見稜露角的肉,堆肉上面還有凹陷窄細之紋,仔細去看,隱約是個「王」字。這種金魚風行全中國甚至國外。歐洲人稱之為獅子頭,日本人謂之「蘭儔」。解放前,東四錢糧胡同王先生家,養著十幾盆紅虎頭,都是五六年以上的大魚。劉先生從他那淘換到一尾小虎頭,精心養大之後,發現是尾雌魚。劉先生為這尾雌尾頭找了兩位「郎君」——東興樓飯莊安經理養的兩尾雄虎頭。雌雄交尾後,在一束水草上產了卵。劉先生小心伺候,從孵化出的幼魚中,篩選出數十尾成樣的小虎頭。這在當時成了件新聞,外地慕名來求種魚者絡繹不絕。紅虎頭從此由北京傳到了外地。可以說,如今全國各地的紅虎頭,大多是從劉先生當年那一把水草上的魚籽中繁衍出來的。

劉先生培育的最出色的魚,是額頭紅。額頭紅是由紅虎頭蛻變而成:將周身的紅色褪去之後變成了銀白色,單單留下額頭堆肉的隆起部分為深紅色,色彩對比鮮明,被譽為金魚中的尤物。由於不易繁殖選育,故而價格昂貴,養者寥寥。而劉先生卻養著幾十尾額頭紅,每尾一斤多二斤來重,要哪兒有哪兒,挑不出毛病來!

劉先生說,養魚可不是個輕省活兒。每天早上天一亮就得起床,把魚缸裡漂在水面兒上的髒東西撇出去,然後餵上魚蟲兒,這再去給學生們上課。晚上回來,得給魚盆換水,把缸裡的髒東西吸出去,添加上新水。十幾盆魚拾掇完了,常常就是晚上十點了。夏天太陽毒,得給魚盆遮上帘子;冬天上凍之前,得換上淨水,把魚盆挪到屋裡去,掌握好溫度,讓魚冬眠……這些環節,哪個也馬虎不得、偷懶不得,一個小小的失誤,就能讓一盆魚毀於一旦。

看劉先生的金魚養得好,少不了有人張嘴要。對這類客人,無論遠近,劉先生都會不客氣地說:「您甭要,要了您也養不活!」

畢竟年歲不饒人,真是伺候不動了,劉先生這才一狠心,把魚都捐給了公園。

養魚的世家代代傳

北京的公園養金魚歷史最久、養的最多的,當屬中山公園。最早在中山公園擔任「魚把式」的,是出身於金魚池養金魚世家的徐國慶(1900—1976)、徐金生(1927—2002)。

自清乾隆十年開始,徐家就有人在宮裡為皇家養金魚,人稱「金魚徐」。「金魚徐」第七代傳人徐文蔚,清代垮臺後回到金魚池,從宮中帶出不少珍稀魚種。民國時將社稷壇闢為中央公園(後改名為中山公園),園中設有金魚苑。「金魚徐」第八代傳人徐國慶、第九代傳人徐金生,便被聘為公園的「魚把式」,飼養金魚、培育金魚新品種。解放以後,徐金生將一些祖傳的名貴金魚品種捐贈給了中山公園。

1954年,徐金生受國務院總理周恩來委派,護送一百尾珍品金魚前往印度,作為「國禮」慶賀印度總理尼赫魯的65歲生日。第十代傳人徐建民,2004年在北京市朝陽區太陽宮創辦了「北京的士金魚場」,發展金魚養殖業,生產了幾十萬尾金魚,遠銷到世界各地。(據張雙林《「金魚徐」與宮廷金魚飼養》)

 

來源:北京晚報

編輯:tf008

相關焦點

  • 「魚把式」講究真不少 中山公園名貴金魚來自「金魚徐」
    「天棚魚缸石榴樹」,這是老北京人四合院中的「標配」。魚缸,就是養金魚的。養金魚,一是為觀賞,一是為吉慶。不是常說「吉慶有魚(餘)」麼!畢業之前,我們幾個同學去他府上串門,一進院便被十幾大盆金魚驚住了,脫口贊道:「跟中山公園的金魚似的。」劉先生聽了,靜靜地說道:「中山公園的金魚沒有我養的好。」我當時心中暗想:這位老先生真不謙虛。1998年,我去採訪在農展館舉行的金魚評比,跟幾個養金魚的人提起了劉先生。想不到養金魚的「把式」們都知道,而且心悅誠服地稱讚道:「劉先生的金魚養得好!」
  • 天棚魚缸石榴樹,老北京養金魚圖個吉慶有餘
    金魚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養魚史早在戰國時就有記載。古代紅色鯽魚在晉《述異記》中記載:「朱衣鮒,泗州永泰河中所出。」後被人類有意識的畜養成金魚。到了明代宮廷中盆養金魚多起來。宮中設有金魚盆置於案頭供神宗皇帝朱翊鈞賞玩。清代宮廷中設有專門的「養魚處」,其魚屋子、養魚池均由專職太監負責掌管。
  • 老北京四合院的門為什麼都朝著東南方向?看完明白其背後原因!
    去北京總免不了去逛逛獨具特色的北京四合院,仔細觀察會發現老北京四合院的門竟然都開在東南角,這是為什麼呢?中國人建造房屋是講究風水裡的坎宅巽門的,坎指北方,五行屬水能避免水災,所以主屋要坐北朝南。巽指南方,能通天地元氣,所以門開在東南方向。
  • 新世界:有徐允諾的地方就有蟈蟈 老北京民俗「冬養秋蟲」是劇情...
    而徐記車行的老闆徐允諾就是一個典型的老北京,他住的是寬敞的四合院,讓第一次到他家的田丹十分好奇;他開車行,這些人力車   原標題:新世界:有徐允諾的地方就有蟈蟈 老北京民俗「冬養秋蟲」是劇情發展的伏筆     正在熱播的諜戰大劇《新世界》,一個最大的看點就是它的京味。
  • 老北京人真會玩,冬養秋蟲鬥蛐蛐兒
    「冬養秋蟲」 是立冬時節的古老民俗。 冬養秋蟲曾是老北京人的最愛, 秋蟲主要是養蟈蟈兒、 蟋蟀、 油葫蘆、 金鐘兒、 秋蟬以及蝴蝶等, 這裡說說冬養蟈蟈兒、 蟋蟀之俗。 養蟈蟈兒和養蟋蟀曾是我少年時的愛好,那時玩蟲及聽蟈蟈兒、蟋蟀鳴唱是人們的閒趣享受。
  • 金魚養幾條有講究嗎?聽聽鏟屎官怎麼說
    很多人喜歡養金魚,那麼,金魚養幾條有講究嗎?聽聽鏟屎官怎麼說。其實,金魚養幾條我個人覺得吧是沒有什麼講究的,如果真的要找出來什麼講究的話,也只有不是講究的講究了。有人喜歡養金魚的時候圖個好彩頭或者圖個吉利,養金魚的時候就喜歡弄個單數出來,畢竟不是有個成語叫年年有餘嘛。把金魚的數量弄個單數,兩兩配對之後,不就正好有「魚」了嘛。不過說到圖吉利,最好符易經的數目不是更好?風水裡面好像有說1,4,6,9這幾個數是比較能夠旺財的,不過我個人觀點還是信則有不信則無。而且咱們養小金魚的主要目的還是為了觀賞,讓環境更加美觀而已啦。
  • 老北京院門講究「門當」「戶對」?胡同導遊說的靠譜嗎
    「中國人講究『門當戶對』,『門當』說的就是門前這倆門墩,『戶對』就是門框上突出來那個柱頭。戶對有兩個的,有四個的,越多說明官兒越大;門墩有圓形的,有方形的。圓形的代表武官,方形的代表文官。找兒媳婦嫁閨女,得先看看兩家般配不般配:兩個戶對找四個戶對的叫『高攀』,反過來叫『下嫁』……」
  • 這4樣傢伙,老鳥家中常備,不少魚友卻沒有(金魚的王者)
    最近有人來問,家庭養金魚,除了準備魚缸,魚食,魚抄,過濾氣泵之外,還有哪些是必不可少的硬體?今天為大家說說老魚友家中常備的4樣小傢伙,很容易被新手魚友們忽視,一起來看看吧。有些人可能還不知道在同一房間、同一陽臺內,有時兩桶水或兩魚缸水的溫度都不相同:有過濾器的和沒過濾器的不同、有燈的和沒燈的不同、塑料桶的和鐵鉛桶的不同……。這些不同有可能差個1-2°,有時甚至可達3-4°。迎接新魚或者給魚治病加溫時更要用到溫度計,這裡就不詳細展開了。
  • 金魚怎麼養才不容易死?養金魚不死的小竅門~
    不要買太多,初養三到五條即可,最好是買小一點兒的,相對來說病要少點兒,還能在養魚過程中享受到自己養的金魚慢慢變大的樂趣。設備養金魚講究淺盆大口,因此要選擇如果用水族箱養金魚,一般養大魚的水族箱最好水深在25~30裡面之間,養魚苗在20~25釐米之間,其他硬體還有虹吸管、增氧泵和照明設備。
  • 【養金魚】風水位的講究
    師父不提倡求財,不過在這兒還是教你們幾招發財的方法。首先,要聚財的人是善良的人。師父告訴你們,錢財不會往惡人那兒跑的,和氣生財,布施得財,風水進財。   風水真的很重要,如果你們真想有財運的話,家裡真的要放魚缸,養六條魚。家裡的風水位在進門的右手邊。還有一個方法就是用臉盆裝滿水,放在自己的睡房裡面,最好是放在眼睛看不見的地方,比如床底下、櫥櫃下面。
  • 老北京四合院大門上的門簪
    門簪是北京四合院,甚至一些隨牆門的小院門上的一種飾物。安裝門簪主要是給大門起著裝飾作用。老北京四合院大門上,門簪是不可少的。門簪如大木的銷釘,把連楹固定在門框上,也為大門起著裝飾作用。門簪外部做成圓柱形或六角柱形。門簪上面雕刻有花卉圖案,或福壽、吉祥或出入平安等頌語。
  • 這魚能養成巨無霸,不少魚友卻嫌棄它!(金魚的王者)
    快到11月了,今年的當歲魚基本定型,又到了買魚旺季。最近不少買魚的魚友跑來問我,在其他條件差不多的情況下,到底是買公魚好還是母魚好?聽不少人說買公魚好,原因是母魚愛撒子壞水,打理起來麻煩,真的是這樣嗎?
  • 老人屋頂上養幾百條金魚 鄰居們喜聞樂見成一景
    而今,64歲的胡新國在自家屋頂上養起了金魚,看著眼前的十多個大魚缸,很是感慨。胡新國的金魚在魚友中小有名氣,他養魚的地方,更是鄰居們喜聞樂見的一景。  胡新國家住葦坑胡同路東,院子沒有古樸的灰磚高脊、雕花門墩,看上去很不起眼。不過,站在胡同裡,就能看見房頂上的大箱子,頭一回來的人肯定會感覺好奇。順著梯子爬上房頂,完全是另一番天地。
  • 老北京人愛養秋蟲,養蟈蟈兒者居多,挑選起來有何講究與樂趣?
    老北京人喜歡養秋蟲,像蟈蟈兒、蛐蛐兒、油葫蘆、金鐘兒、秋蟬等都常見,但以愛養蟈蟈兒的居多。那時一過立秋,胡同裡就出現賣蟈蟈兒的了。小販們在城外田間草叢中,尋聲捕捉鳴叫的蟈蟈兒,裝在大籠子裡。回到家,用秫秸杆或麥秸編成各式各樣的小籠子,在封口前把蟈蟈兒放進去,一籠兒裝一個。
  • 想要養寵物?那就養一條金魚吧,了解養金魚的技巧
    大多人會有想要養金魚的念頭,但是又無從下手,此時若是想要養好金魚,那麼你就需要了解並學會些許有關養金魚的秘技,那麼小編就來和大家說說一些關於養金魚的技巧。第一個養魚的基本技巧就是準備好飼養金魚的一切用品。
  • 養了幾十年的魚,也養了各種各樣的魚,平心而論,金魚是最難的...
    養了幾十年的魚,也養了各種各樣的魚,平心而論,金魚是最難的。金魚壽命短,近親雜交率高,使金魚抵抗力明顯低於原生魚類。很多人說熱帶魚難養,其實除了個別品種,絕大多數熱帶魚都比金魚好養。常和魚友交流,發現大家在飼養方面有很多誤區,隨便聊聊供大家參考。
  • 養了幾十年的魚,也養了各種各樣的魚,平心而論,金魚是最難的
    養了幾十年的魚,也養了各種各樣的魚,平心而論,金魚是最難的。金魚壽命短,近親雜交率高,使金魚抵抗力明顯低於原生魚類。很多人說熱帶魚難養,其實除了個別品種,絕大多數熱帶魚都比金魚好養。常和魚友交流,發現大家在飼養方面有很多誤區,隨便聊聊供大家參考。
  • 北京這個公園可以欣賞木海觀魚盛景,國粹宮廷金魚實在賞心悅目
    important}現如今,越來越多的家庭喜歡在家裡養點觀賞植物和觀賞魚,來妝點家中的環境,帶來一絲鮮活靈動的氣息。,每天都泡在各大金魚論壇,每每和魚友們聊起金魚都有說不完的話題,曾經家裡也養了不少金魚,後來因為老爸突然忙碌起來,沒時間照顧了就都送人了,不過現在只要北京有金魚展覽,他一準會去看的,這不,最近就陪老爸去勞動人民文化宮看了一場魚展。
  • 為什麼買回的金魚養幾天就死,怎麼做金魚不死?
    喜歡養魚的朋友大多會有這樣的感觸,買回來的金魚養幾天,還沒等自己反應過來是怎麼回事就死掉了,不死心就會再買再死,就這樣養一批死一批,讓人看著都心疼,其實我們飼養任何一種寵物,只要經常用心觀察它,就能及時發現問題所在,養好金魚其實並不難,注意以下幾點就行。
  • 北京這個公園再現木海觀魚盛景,2020宮廷金魚展,種類多還養眼
    北京這個公園再現木海觀魚盛景,2020宮廷金魚展,種類多還養眼現如今,越來越多的家庭喜歡在家裡養點觀賞植物和觀賞魚,來妝點家中的環境,帶來一絲鮮活靈動的氣息。可老爸是個金魚愛好者呢,每天都泡在各大金魚論壇,每每和魚友們聊起金魚都有說不完的話題,曾經家裡也養了不少金魚,後來因為老爸突然忙碌起來,沒時間照顧了就都送人了,不過現在只要北京有金魚展覽,他一準會去看的,這不,最近就陪老爸去勞動人民文化宮看了一場魚展。北京這個公園可以欣賞木海觀魚盛景,國粹宮廷金魚展實在賞心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