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四合院大門上的門簪

2021-01-18 老時光

門簪是北京四合院,甚至一些隨牆門的小院門上的一種飾物。安裝門簪主要是給大門起著裝飾作用。

老北京四合院大門上,門簪是不可少的。門簪如大木的銷釘,把連楹固定在門框上,也為大門起著裝飾作用。門簪外部做成圓柱形或六角柱形。門簪上面雕刻有花卉圖案,或福壽、吉祥或出入平安等頌語。

門簪是門楣上的裝飾物,像婦人頭上插的簪子,所以稱為門簪。也像門的眼睛,縱目圓睜,觀察著大門外的世界。

小戶人家的門簪多為兩枚

門簪外部做成圓柱型或六方、六角圓柱型。門簪上面雕刻有「福壽」、「吉祥」、「平安」或「吉祥如意」、「出入平安」等吉詞頌語。北京的門簪尺寸為直徑6寸左右,柱高7寸左右。門簪要加工成圓形、花瓣形或六邊形,並在上面雕刻飾彩,內容主要是四季花卉或吉祥文字,增添它的裝飾效果。

大宅門的門簪多為四枚

門簪是四合院門樓大門上的木製裝飾構件,同時起到加固門框的作用,廣亮大門上四個門簪,如意門上多為兩個門簪,迎面浮雕花卉牡丹、葫蘆以示富貴之意。但雕文字的為多數,四個門簪上迎面各雕一字,如「惠我迪吉」其意是引我來至吉祥的地方。

大門上的門簪也是地位的一種標誌,百姓之家為兩顆,大宅戶才能是四顆,皇家、王府的門簪可達12顆。

北京朝內大街孚王府大門,12個門簪。

文津街國家圖書館老館大門,依王府規制:綠琉璃瓦覆頂,石獅守門,門釘縱九橫七,輔首銅製鎏金,門簪十二顆(每扇門四顆)。

有人認為新華門是中南海的大門,不可能依守舊制。實際上新華門在有清一代是皇城裡的「寶月樓」,並不與外界相通。袁世凱當政後,將其改造成大門,成為總統府正門,命名為新華門。如今新華門是中南海的南門,是進行外事活動的正門。

仔細看一看,大門規制依舊皇家標準,門釘是橫九路、豎九路,一共是九九八十一個門釘;大門上的「輔首」,銅製鎏金,飾有獸面;門簪十二顆。

相關焦點

  • 老北京四合院的門為什麼都朝著東南方向?看完明白其背後原因!
    去北京總免不了去逛逛獨具特色的北京四合院,仔細觀察會發現老北京四合院的門竟然都開在東南角,這是為什麼呢?中國人建造房屋是講究風水裡的坎宅巽門的,坎指北方,五行屬水能避免水災,所以主屋要坐北朝南。巽指南方,能通天地元氣,所以門開在東南方向。
  • 老北京院門講究「門當」「戶對」?胡同導遊說的靠譜嗎
    「中國人講究『門當戶對』,『門當』說的就是門前這倆門墩,『戶對』就是門框上突出來那個柱頭。戶對有兩個的,有四個的,越多說明官兒越大;門墩有圓形的,有方形的。圓形的代表武官,方形的代表文官。找兒媳婦嫁閨女,得先看看兩家般配不般配:兩個戶對找四個戶對的叫『高攀』,反過來叫『下嫁』……」
  • 古民居那寓意深長的「門簪」
    「門當」指的是石門墩,或叫門座、門鼓石等;「戶對」來源於門楣上的門簪。以前的女子都是青絲高髻、梳妝打扮會插髮簪裝飾。在古代,大宅院中的大門也用所謂的「門簪」來裝飾門面。如今,舊城改造後的城市裡都是高樓大夏,古民居寥若星辰,門簪幾乎銷聲匿跡,可在明清時期,雕刻精美,多姿多彩的門簪卻是一種常見的建築裝飾,成為門面上的一大亮點。
  • 泰和:祠堂門簪被盜,警民抓賊追贓(圖)
    泰和縣的黃某盜竊雕花門簪文物一案,目前正由該縣人民檢察院向法院提起訴訟。11月13日,泰和警方公布了該起案件的偵破經過。  今年6月8日10時許,泰和縣小龍派出所民警接到凌某報警,稱中龍鄉良坪村一幢明清時期的古祠堂,大門上的一對雕花門簪在當日9時許,被一名盜賊盜走了。該盜賊在逃匿過程中不巧被其發現,情急之下,盜賊倉皇逃往了附近的山上。
  • 門簪,大家平時注意不到的中國文化
    在這裡,我要用第一種解釋,即門頭或門框上的裝飾,也就是門簪。漢代已出現門簪。古建築學家劉敦楨《河南省北部古建築調查記》:「門簪的數目,在中國營造學社已經調查的遼、宋遺物中,均為二具。唯此寺(指少林寺)金正隆二年西堂老師培,與元泰定三年聚公塔,增為四具,足證金代的門簪數目已與明、清同。唯其時位於兩側者,雖正方形,可中央兩具,或作菱形,或作圓形,未能劃一,也許是一種過渡時代的作風。」
  • 「二門」指的是四合院的哪道門?
    在中國近代史上,湖廣會館可謂大名鼎鼎,風光無比,當時在此處下榻清談飲茶聽戲的才子、達人多為名動朝野之輩,其中最出名的是康有為和梁啓超。關於該處鬧鬼的傳說由來已久。據傳,這裡曾經是一片亂墳崗子,整天有很多鬼魂的哭泣聲在此飄蕩。後來在民國初年有來自廣東佛山的大商人斥資在此興建義莊,義莊建好後,僱傭了一個面如獅的麻風老者看管。
  • 傻柱和溫情滿滿的四合院
    最近愛上了北京的胡同和四合院,看完正陽門下小女人徐慧真的小酒館之後,又把傻柱的溫情滿滿的四合院看了一遍。正陽門下小女人徐慧真一定要將小酒館保留下來,賺的是錢嗎?不,她只是想保留一種情懷,傳承一種文化,那就是老北京的胡同文化。
  • 書頁翻開老北京「跳」出來
    ■8種代表場景串起老北京 「起初,我們打算用8頁立體書結構來展現8個北京地標建築,像故宮、長城本身就是北京的『名片』。」後來,這個想法被他們自己否定了,「這樣太單薄!這本書不僅是客觀記錄,還要讓讀者感受到北京的溫度。」
  • 為盜百年祠堂門簪竟採取如此惡劣手段
    近期,犯罪嫌疑人黃某因盜竊祠堂雕花門簪,經泰和縣公安局小龍派出所立案偵查後,已由縣人民檢察院向縣人民法院提起公訴。案件發生在今年6月8日10時許,泰和縣公安局小龍派出所接到村民凌某報警,其稱中龍鄉有一幢明清時期的古祠堂被盜。民警經過現場勘查,發現祠堂大門上的一對雕花門簪被鋸斷盜走。
  • 劉家成京城三部曲收官作《情滿四合院》熱播 何冰演活另類「傻」人
    該劇用跨越30年的時空、47集的篇幅,將一幅充滿老北京氣息的畫卷展現在觀眾面前。劉家成導演說,《情滿四合院》的起源是從《傻春》開始的,在《傻春》拍攝到一半的時候,他就有了拍《情滿四合院》的想法,那就是「年代背景不變,把《傻春》中的女主人公換成男主人公」,而《情滿四合院》的劇本也是在《傻春》還沒結束拍攝就已經創作完成。
  • MAD馬巖松|漂浮的屋頂,樂成四合院幼兒園
    項目佔地9275平米,原址上有一座三進四合院,一座上世紀90年代興建的仿四合院及一棟現代四層建築。2019年底,幼兒園建成,成為一所可容納390位1.5至6歲學童的幼兒園。 "
  • 北京新文化街四合院,竟估價上億也不願賣!
    關注「順益興四合院」,每日更新四合院信息、新鮮資訊,北京政策等……記得關注!在北京這座大城裡,幾乎到處都可以看到高聳的商業樓和居民房,一派現代化的氣息。四合院是傳統建築的瑰寶,承載了幾代人的記憶,兒時的歡笑,因此也被大家情有獨鍾。
  • 新世界:有徐允諾的地方就有蟈蟈 老北京民俗「冬養秋蟲」是劇情...
    新世界:有徐允諾的地方就有蟈蟈 老北京民俗「冬養秋蟲」是劇情發展的伏筆時間:2020-02-17 12:14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新世界:有徐允諾的地方就有蟈蟈 老北京民俗冬養秋蟲是劇情發展的伏筆 正在熱播的諜戰大劇《新世界》,一個最大的看點就是它的京味。
  • 「名人故居」魯迅先生的四合院別有洞天:「老虎尾巴」
    「順益興四合院」每日更新四合院信息、新鮮資訊,北京政策等……記得關注!在北京著名的白塔寺西側,有一個青瓦灰牆的小四合院,在一片已顯得陳舊的名居中,不留意很難發現。但確實我們的文豪魯迅先生在北京的故居。這座有年代感的院落不僅記錄了魯迅在北京的文學創作歷程,也見證了他的感情生活。
  • 行走秦嶺:老村裡人家門上的門簪,做工一般,難道還有人會偷?
    正溝村裡的人家,大致分為三個部分:一部分住在通往廣洞山的岔溝裡,一部分住在通往熊裡溝的主道上,還有十來戶住在交叉口的半山腰上。這一戶人家,以及有大黃狗那家,就住在這半山腰上面。做工粗糙的門簪地上,擺放了兩堆已經鋸好的木材。木材大小,大多如茶杯般粗細,一堆四層,另一堆七層。有網友留言說,這是用來種木耳和香菇的,確實如此。也有網友說,這是用來曬乾了劈柴燒的,這也是對的。
  • 小丫涮 溫暖一座城-—老北京涮鍋
    在鄭州,對於冬天的體會,是城市心跳最直接的表達;人們在尋求暖意的同時,身體更加傾向對味蕾的滿足;對於一個上千萬人口的城市而言,渴望開啟取暖的旅程,「涮食」的含義就顯得尤為重要。冷和暖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內和外拼接出生活的含義;「造物無言卻有情,每於寒盡覺春生」,走近老北京、明識小丫涮、溫暖一座城。
  • 《情滿四合院》誰說傻柱傻,誰才是真的傻
    《情滿四合院》向觀眾展示了發生在這個院子裡的故事,劇中每一個悄然的變化,都是最終的人心所向。觀眾也在何雨柱身上看到了一個與眾不同、層次豐富的「好人」,懷揣著無私的善意,卻依舊帶著正義的稜角,刀子嘴之下包裹的是柔軟的豆腐心腸,有著北京爺們兒的仗義和細膩。
  • 這種老北京的聲音你是否還聽過?
    「豆汁油條鐘鼓樓,藍天白雲鴿子哨」,每個地方都有屬於自己的聲音,鴿哨,就是老北京原汁原味的聲音,也是舊時京城的文化符號。當四合院的上空一群鴿子飛過,便會響起一陣嗡嗡的鴿哨聲,這是老北京電影中常出現的鏡頭,相信也是老北京人記憶深處的古都印記。
  • 何冰《情滿四合院》傻柱「不傻」巧計溫情並行
    傻柱「不傻」巧計溫情並行化幹戈《情滿四合院》以何冰飾演的何雨柱為主線,將三十年間的世事變化人間冷暖都濃縮在了這個四合院當中,喜怒哀樂俱全的四合院不但是一個時代的縮影,更是對人與人亙古不變的「情」字的精雕細琢,用跨越30年的時間,40餘集的篇幅,將這一副充滿老北京氣息畫卷展示在觀眾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