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不停轉,美食不停歇。大家好!我是「美堅隨感雜記」,歡迎收看本期的美食資訊,感謝各位粉絲朋友一直以來對我的大力支持,小編一定會在生產優質內容的道路上持之以恆,永不言棄!
華陰有個秘密美食,只有在當地才能嘗得到,它叫麻食菜
很多人去旅遊的目的,不僅僅是為了瞧瞧世界長得是什麼樣子的,感受不同的文化,更多也是想要嘗嘗和自己以往接受味道不同的新奇的味道,很多地方都會有屬於自己當地的特有美食,比如華陰,這裡的味道就是麻,而他們這裡也盛產著一種麻食菜。這個名字的由來,是因為這裡面的主食麵條舒展著看起來很像是一根一根粗粗的麻繩,而小方塊狀的面塊又叫麻食,而且吃起來口味又酸又麻,所以便稱之為麻食菜。而這一道麻食,其實在100多年以前華陰的人民們就已經在接受這一美食的滋養。
在做這道麻食菜的時候,雖然看起來一整鍋亂糟糟的,但是在選材的方面還是略微有所講講究的,能夠選擇的食材不多,只有粉條以及海帶、豆腐,這些味道比較淡的食材,這樣遇到了麻食菜的湯才能夠更好的融合在一起,要是像燻肉或者是臘腸這些味道比較重的食材,下到麻食菜的鍋裡面的話,那麼一來就破壞了這鍋湯,二來在食材的味道也嘗生了衝擊,反而使這兩個菜全部都不能吃了,非常浪費。
而我們來到華陰的時候能夠看到怎麼辨別這一家餐館裡面有麻食菜呢?一般來說,在街邊看到哪一家店的門口有駕著一口大鍋,大鍋上面橫著一根小木條,小木條的上面搭著很多的粉絲,這也就是麻食菜啦。早在客人來臨之前,店主就已經會把麻食菜裡面的湯底先給熬好之後就放在一個大鍋裡面,這些湯料早已經熬熟,但是卻還是嫁在文火上面慢慢的燉,直到客人來跟老闆要上一碗,這個時候老闆才會把粉條放到碗裡面,這個時候才能夠額外的加上花椒胡椒以及姜蔥蒜這些,當然這一道菜也不是完全沒有油花的,如果喜歡吃肉的話,那麼可以讓店主在麵條上面先加上幾片紅燒肉之後,再淋上一鍋滾燙的濃湯,頓時香味四溢。
加了紅燒肉的麻湯,表面上立刻浮出了一件讓人流口水的油花,香氣直往鼻孔裡面鑽。而麻食菜並不僅僅是吃粉條兒,除了粉條之外食客還可以另外在湯水裡面,再點上一兩個鍋盔,然後把鍋盔掰開成一塊一塊的,直接放到麻食菜裡面的湯裡面泡一會兒,然後再來吃,鍋盔吸收了麻食菜的湯汁也就沒有那麼澀硬,而且口感上也豐富了不少,吃起來別具另外一番滋味。
其實這一道麻食菜說實話,在吃的時候食客很多都會覺得吃起來的口感非常的普通,不僅僅是這些菜裡面的用料,非常的普通,而且做法也特別的沒有什麼出奇,所以有一些人可能會覺得也就這樣吧,但是奇怪的是就是在入口之後的那一種不一樣的感覺,總是會讓人特別的回味,吃過之後可能隔上一兩天,甚至是幾個小時,又想要再吃一碗來解解饞,如今在全國的很多地方並不能非常的常見到華陰的麻食菜,想要吃到最正宗最正宗的味道,還是得去到華陰。
如果沒有辦法去的話,那我們自己在家裡面也是可以做的,首先我們去網上買一包麻食菜的底料,然後麻食我們自己做,首先我們準備一個雞蛋,然後加入麵粉以及清水,和成一個光滑的麵團之後,就可以把它們擀成一片非常光滑的面片,不過在擀的時候最好不要把面片長得太薄,就和我們平時吃的餃子皮差不多,然後一邊擀,一邊就要撒上一層麵粉,目的就是不讓這一層面在稍後的層疊時粘在一起,撒好麵粉之後我們就可以把這一層面給它摺疊起來,疊好之後就均勻的切成寬麵條再把每一根麵條給展開,再進一步把這些麵條切成小方丁就可以了。
如果覺得把麵條切成丁燒後再吃的時候,比較麻煩的話,那麼直接麵條下鍋也是可以的,切成小方丁之後就可以用大拇指在小方丁上面一糅,立刻一個麻食就出現了,之後我們再把麻食底燒開之後,就把麻食直接放到鍋裡面去煮,這樣一鍋麻食湯就已經可以上桌吃了,自己做的可能和華陰當地的麻食菜,在味道上可能有一些出入,但至少我們在家裡面可以預先的先解解饞,感受一下,之後到了華陰才知道這道美食該是一種怎樣的體驗嘛,也能有所期待,不是嗎?
好了今天的內容咱們就講到這裡了,還是那句話喜歡小編的記得給贊,不喜歡的也請在下方留言區多多給小編留些意見和建議,另外不要忘記轉發哦,謝謝大家!
文/由百家(美堅隨感雜記)原創,如有轉載請註明(美堅隨感雜記)原創
圖片均來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