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垃圾不分類行為開始吃罰單,2450家單位存在問題

2020-11-28 環京津網

原標題:北京垃圾不分類行為開始吃罰單,2450家單位存在問題

一個混裝爛果和塑膠袋的垃圾桶,引來了大罰單。5月11日,豐臺大成路附近一超市因違反《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被北京市城管執法局立案調查,並將面臨3000元以上3萬元以下罰款。新「條例」實施以來,北京市城管執法部門已檢查各類賓館、飯店餐飲行業、機關事業單位、樓宇物業、商場超市、居住小區1.5萬餘家(個),對其中存在問題的2450家單位予以批評教育、警告和責令改正。

「你好!我們是市城管執法局的,這是我們的執法證,要檢查一下咱們的垃圾分類情況。」11日9時許,北京市城管執法局執法隊走進豐臺區大成路翠微大廈及物美超市大成路店,對超市、餐飲企業等進行執法檢查。

5月4日,城管執法部門曾在翠微大廈大成路店檢查中發現該商場海底撈火鍋店、盒馬鮮生超市、風光老灶麻辣香鍋店存在生活垃圾混投混放等問題。昨天,執法部門對上次檢查的問題進行複查。城管隊員在後廚和垃圾處理區域檢查中發現,三家店都已經按照城管執法部門前期提出的整改要求予以改正,配備了四類垃圾桶,並按照標準分類投放生活垃圾。

執法人員在對物美超市大成路店檢查時發現,在賣場入口的水果車旁放著一個敞口垃圾桶,草莓和塑膠袋等混扔在一起。在稱重臺旁的垃圾桶中同樣存在混裝混放問題。市城管執法局執法總隊七分隊分隊長張震當場指出,賣場垃圾桶設置不規範。爛果是廚餘垃圾,塑膠袋是其他垃圾,「應該分開設置,你只有一個桶肯定容易混裝混放。」

據了解,屬地城管執法部門前期曾到該超市多次進行「條例」和生活垃圾分類相關要求的宣傳告知。針對該超市未按規定設置生活垃圾分類收集容器的問題,市城管執法局執法總隊當場開具了責令改正通知書和談話通知書。該超市將被立案調查,並面臨3000元以上3萬元以下罰款。

北京市城管執法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在開展垃圾分類檢查中發現,目前存在的主要問題為未指定專人負責指導、監督垃圾分類工作,未按規定設置並管護生活垃圾分類收集容器,未將生活垃圾分類投入相應標識的收集容器、生活垃圾分類管理責任人混裝混運。

5月11日起,城管執法部門重點對前期已履行告知、警告、責令整改等執法程序,對依然存在違法行為的單位進行處罰。據了解,綜合執法將採用教育勸阻、書面警告與執法處罰相結合的方式,分階段、分步驟推進,現階段將以宣傳告知、教育整改為主。對拒不履行分類義務、拒不落實分類措施、拒不整改、屢教屢犯、阻撓執法的單位和個人,將採取處罰、曝光和信用懲戒、聯合懲戒等手段。

相關焦點

  • 北京嚴查垃圾分類混裝混運違法行為 總結現存主要問題
    隨後,在稱重臺旁,執法隊員發現這裡也放置了一個垃圾桶,其中同樣存在混裝混放問題。「賣場垃圾桶設置不規範」,市城管執法局執法總隊七分隊分隊長張震建議,超市在每個點位起碼設置兩個桶,一個廚餘、一個其他垃圾,方便顧客分類投放。城管隊員當場對其開出責令改正通知書。張震介紹,該賣場涉嫌未按規定設置生活垃圾分類收集容器,按照條例規定可處3000元至30000元罰款。
  • 北京五一開始垃圾分類 個人違反最高罰200!怎麼分?
    北京五一開始垃圾分類 個人違反最高罰200!怎麼分?一圖看懂→北京的盆友們最近有沒有發現身邊的垃圾桶有了「新裝」?5月1日起北京將全面開啟「生活垃圾強制分類」與上海等地不同北京垃圾分類的標準主要在於「有害」和「無害」那麼,在北京垃圾誰來分?責任誰來管?違規怎麼罰?擔心自己「傻傻分不清」也別慌,剛柔並濟是本次北京垃圾分類新規的一個特點。
  • 鄭州垃圾分類1年罰款共10.5萬 垃圾分類「辦法」有望升級為「條例」
    「不少督導員在居民扔垃圾時能很好督導,但在其他時間就顯得力不從心,另外宣傳也都處在起步階段,還沒能讓垃圾分類習慣入腦入心。」鄭州市分類辦相關負責人說。他介紹,從明年開始,鄭州市分類辦將要求各區加大物業和督導員的培訓力度,同時要求入戶宣傳,「我們還將聯繫各企事業單位,發動志願者參與進來。」
  • 北京垃圾分類正式實施 大棒骨、玉米棒是其他垃圾
    原標題:北京垃圾分類強制時代來了!如何正確操作看這裡從今天(5月1日)起,新版的《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正式實施。新版條例最大的特點就是對單位和個人分類投放垃圾採取強制措施,有了處罰條款。這意味著北京的垃圾分類將步入強制時代。
  • 幹垃圾和溼垃圾怎麼分類如何區分 生活乾濕垃圾分類圖片標識
    乾濕垃圾分類圖片標識  新華社圖表,北京,2018年12月31日。 漫畫:從小抓起。龍蝦肉是溼垃圾,龍蝦殼又是幹垃圾?」也有網友發出疑問,「如果大棒骨是幹垃圾,雞骨頭為什麼是溼垃圾?」  另外,什麼樣的塑料可回收?如果礦泉水瓶能回收,奶茶杯子能不能回收?塑膠袋、吃外賣的塑料飯盒能回收嗎?  上海市綠化市容局環衛處處長徐志平介紹,垃圾的分類跟末端處置工藝有關。幹垃圾以焚燒處理為主,而溼垃圾經過粉碎後則進行無氧或有氧發酵。
  • 「軟硬兼施」,不讓垃圾回錯家
    「原來開門隨時投放,後來要下樓,再後來還得挑時間,一開始不太適應,現在也慢慢習慣了。」柳麗珍說。「垃圾分類工作,最難解決的就是居民的習慣。」江頭街道環衛所所長李啟超對此深有感觸。從一開始要求垃圾分類,到高樓撤桶,再到後來小區投放點定時鎖桶、撤桶乃至定時定點+直收直運,垃圾分類工作每往前推進一小步,他都會收到一大堆信訪投訴件。
  • 湖北2地喜提垃圾分類重點城市!速轉垃圾分類指南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15日發布了《生活垃圾分類標誌》標準,將於12月1日起正式實施。截至目前,我國237個地級及以上城市已啟動垃圾分類。包括武漢、宜昌在內的46城喜提垃圾分類重點城市,你家開始垃圾分類了嗎?常見生活垃圾到底如何分類?
  • 北京垃圾分類七個月:分類設施改造年度目標接近完成
    北京商報訊(記者 陶鳳 王晨婷)12月2日,北京市城管委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北京生活垃圾分類啟動七個月以來的進展。市城市管理委副主任、新聞發言人張巖介紹,分類設施改造年度目標接近完成。東城、西城、石景山區和行政副中心桶站規範化建設已基本完成。
  • 垃圾分類,日本40年前就開始做了,而且做到「變態」的程度
    2019年的夏天,出現了一個讓2600多萬上海人疑惑不解的問題:「你是什麼垃圾?」自7月1日上海進入強制性垃圾分類時代以來,截至到昨晚24點,剛好一周。第一周在城管共開出190張罰單的「耀眼戰績」中鳴金收兵。
  • 關於垃圾分類的20個問題答疑解惑
    未按規定分類罰200?關於垃圾分類的20個問題答疑解惑  新版《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即將實施,你是否還有不少疑惑:「生活垃圾分4類,家裡要備4個垃圾桶嗎」「未按規定分類投放就罰200元?」  針對這些疑問,新京報記者梳理了北京市城管委等相關部門發布的信息,帶來20個你最關心問題的權威解答。
  • 創建「垃圾分類先行示範區」
    所以我們政府可能會想當然的說你怎麼就不知道呢,但確實是很多人不知道,所以不要讓我每天拿一堆垃圾在垃圾桶面前思考往哪扔,開始懷疑人生和自己的智商。在日本你每搬一次家,你第一件事情就是在社區裡領垃圾分類的冊子,這個冊子很厚也很多,但是絕對不會曖昧不清,一定會非常清楚的告訴你怎麼分,所以這種有效的宣傳教育,政府要想辦法。
  • 在一個學校裡,宣傳畫和分類垃圾桶結合在一起,哪種垃圾應該扔到...
    租住在農林下路的張小姐說,她只知道電池這種垃圾的危害,不敢隨便扔,但對於其他垃圾,她說根本不知道如何去分類。」很少看到有這樣的宣傳,即使有分類垃圾桶,也找不到如何分類的介紹。」她建議應在垃圾桶旁豎一個指引,」丟的時候還可以參考呀。」經費成問題推廣垃圾分類,政府一直提出不增加市民支出,但一些社區物業資金不足,難以應對。
  • 南京生活垃圾分類正式實施:倒垃圾您分類了嗎?
    上午,記者來到南京秦淮區三山花園小區,在垃圾房前,85歲的朱先生手提兩袋垃圾,他先將廚餘垃圾傾倒至「廚餘垃圾桶」後,再將塑膠袋和其他垃圾一起扔至了「其他垃圾」箱內。朱先生告訴記者,從6月份開始他們小區就試行垃圾分類了,習慣也慢慢養成了,有的時候子女們將垃圾放錯垃圾桶了,朱先生還會糾正他們。
  • 垃圾分類不做「選擇題」
    作為全國垃圾分類的先行者,廣州從2000年開始探索生活垃圾分類,2015年成功創建全國第一批生活垃圾分類示範城市,初步探索出一條具有特大型城市特點和廣州特色的垃圾分類路子。即便如此,生活垃圾強制分類試點9月1日正式實施的消息一傳出,還是引發了強烈關注。 一家五口人,開了個家庭會議,決定設立一個存錢罐。誰扔廢物、倒垃圾的時候沒有分類放對地方,就罰款,小孩1元、大人5元。
  • 北京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達35%
    來源:北京商報作者:陶鳳 王晨婷北京商報訊(記者 陶鳳 王晨婷)1月5日,北京市城管委召開《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實施8個月情況新聞發布會。市城管委副主任張巖介紹,北京垃圾可回收物體系建設加快推進。
  • 北京垃圾分類的「破袋」尷尬:廚餘垃圾分出量猛增,但部分小區仍...
    11月初,東城區一小區內,一名垃圾分類指導員正在二次分揀從5月1日新修改的《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下稱「條例」)正式實施開始,北京實施生活垃圾強制分類已經超過半年時間。在廚餘垃圾分出量猛增背後,許多像張青這樣的分類指導員、守桶人做了大量的工作。由於北京垃圾分類並未像上海一樣強制要求「定時定點」和破袋投放,但廚餘垃圾清運時要求其中不含有玻璃陶瓷、金屬雜物和塑料橡膠,除了部分示範小區外,不少小區都需要靠人工進行二次分揀才能滿足清運標準。為何會出現二次分揀?
  • 千萬別以為北京垃圾分類比上海簡單!一篇教你get垃圾分類全部要點
    上海朋友:「大街上的垃圾桶沒有人看管,但明顯少了,而且只有幹垃圾和可回收垃圾兩種!」小愛:「所以你們真的是用豬來判斷垃圾的嗎?」上海朋友:「……」 有多少寶媽和小愛一樣,忙著吃瓜圍觀上海人民與垃圾相愛相殺? 其實不過是五十步笑百步,因為北京也要開始了!
  • 從人類行為學看垃圾分類
    「垃圾分類的效果如何能長效維持?復旦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系的瑪麗·哈德教授專門針對與我們開展合作的社區作為研究對象,從人類的可持續行為研究角度分析出12個關鍵要素。瑪麗教授覺得,我們已經抓住其中的絕大部分,這也是我們在推廣垃圾分類上比較成功的原因。」常年帶著保溫杯,幾乎不買瓶裝水的宋慧告訴記者。
  • 實行階梯計量收費,解垃圾分類難題
    ■特派記者 陳月紅【現狀】生活垃圾「一包扔」、「混裝」「混運」問題突出2017年3月,國家發改委、住建部發布實施《生活垃圾分類制度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確定北京、天津、上海等46個城市作為重點,先行實施生活垃圾強制分類,2020年底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達35%以上。
  • 強制垃圾分類來了!姐姐,您了介是嘛垃圾?
    那個時候只覺得好好笑但是現在我可能笑不出來了因為它!到!!天!津!了!咱們也要開始每天接受「您了介是嘛垃圾?」大家都知道天津市十七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一次會議審議通過了《天津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天津垃圾分類從12月開始正式實施在12月之後所有的垃圾都將進行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