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責 涵洞吞7命誰能脫責 警示牌不是免責牌

2021-01-21 央視新聞

  22日上午9時左右,廣州警方接到群眾報警稱,在白雲區棠樂路京廣鐵路涵洞橋底,發現一輛被積水浸泡多日的小車,車上連同司機在內的7名乘客全部溺水身亡,其中5名大人,2名小孩。


△「吞人」的鐵路涵洞


涵洞積水淹沒小車 一家7口溺亡


  事發地點位於廣州白雲區棠樂路中段一個鐵路涵洞內。警方上午趕到現場勘察時發現,出事的小車已經被積水浸泡了3日,車上的7名乘客已全部溺水死亡,其中2名小孩只有不到兩歲。

  據了解,7名死者是一家人。21日,其中一名死者的哥哥李先生還在本地媒體及微博上發布尋人消息,稱妹妹一家7口自19日晚之後就失去聯繫。沒想到,從東莞前來廣州探親的七名親人,竟殞命涵洞內。



△涵洞積水淹沒小車 一家7號溺亡


涵洞逢雨必淹或存設計缺陷 警方已介入調查


  事發的京廣鐵路涵洞寬約5米,高約4米,是連接棠樂路和石槎路最便捷的通道,也是幾千名附近居民去往石槎路的必經之路。附近的居民稱,平時只要下暴雨,半個小時內涵洞就會被水淹,積水多時能達到數米深,之前多次有車在涵洞內拋錨。有居民表示,之前雨很大的時候有工作人員拉過警戒線,不知道為什麼這次卻沒有。他們也曾經將情況反映給當地水務部門,對方表示該涵洞只是鐵路的便道,設計可能存在缺陷,會儘快通知工作人員前往抽水。

  目前,廣州警方正對該起事件作進一步調查。如今,涵洞內的積水大部分已被抽走,在涵洞約2米高處的牆體上,仍有明顯的水漬。在距離涵洞10米左右的路邊,豎立著一幅黃色警示牌,用紅色字體寫著:下雨天有積水 禁止通行。


涵洞前設石墩 嚴防車輛駛入


  事故發生後,相關部門緊急「補鑊」。22日晚,相關部門連夜施工,在石槎路和機場路兩個方向的涵洞入口架設方形木頭模子,澆築水泥墩。今後,機動車將不能進入涵洞。

  在涵洞上方的京廣線一直有鐵路人員把守著。看守保安說,這個涵洞水浸,不是一天兩天的事。周邊居民遇到涵洞積水無法通行,經常冒險橫穿京廣線,即使京廣線每隔幾分鐘就有火車通過,村民也鋌而走險。「我們在鐵路兩邊設了鐵絲網,還加派人員阻攔,但仍有人會橫穿鐵路。」


△出事涵洞前已經加裝了封路的水泥墩,並塗上了警示色


媒體多次報導 水務部門一直「將改造」


  據統計,對於棠樂路的京廣鐵路涵洞的「水浸」問題,廣州當地媒體從2011年以來曾持續對此進行報導。當時,白雲區水務局負責人說,將加快相關區域的市政排汙排水設施建設,防止因該區域的雨水回流至鐵路涵洞,加大涵洞排水壓力。對鐵路涵洞原抽水房進行升級改造:增大用電量,提高抽水泵功率,加大排水管徑,從而提高排水能力,縮短排水時間。

  但直到今年6月,這個涵洞再次發生水浸被報導後,白雲區水務局三防辦的回覆依然是,整改方案正在走程序的流程。


鐵路公司:已交地方管理 水務局:不屬於市政道路


  據悉,棠樂路尾京廣鐵路涵洞於2000年由廣州鐵路(集團)公司羊城鐵路總公司建設完工。目前,羊城鐵路公司已經撤銷。據廣鐵集團透露,集團只負責建設鐵路涵洞,建好後的日常管理工作已移交給地方部門。

  白雲區水務局表示,2001年,棠湧經濟聯社投入150多萬元,協調羊城鐵路公司,由鐵路公司建設棠樂路鐵路涵洞,連通村民交通,同期建設了涵洞抽水設備,根據建設時的實際情況,當時設置抽水機2臺,抽水管的尺寸為10寸。由於該路段為棠湧村機耕路,不屬於市政道路,建設完成後由村負責管養。只有在出現大的險情,才會向水務局上報。

  據稱,在白雲區類似的水浸黑點還有多處,目前水務局正在進行改造工程,將在今年年底完成。


△涵洞地勢較低,下雨易積水


法學專家:死者和管理方都有責任


  中山大學法學院教授張民安表示,責任判定要判斷涵洞的管理方是否存在責任,要看其是否盡到了安全保障義務。

  根據報導,在事發涵洞口設置有「下雨天有積水,禁止通行」的標識,說明涵洞管理方知道有危險,並對危險進行了警告。但依然有行人通過涵洞,管理方也知道別人對其警告視若無睹,就說明光設置警告牌還不夠,也不足以免除管理方的責任。張民安說,在警告無效的情況下,管理方應直接採取封堵涵洞的做法,或採取措施消除積水保證通行。如果管理方沒有這麼做,造成行人溺亡的情況,就應適用「過錯相抵」的原則——行人不顧警告強行通過有責任,管理方也有責任——至於各自的責任大小,則要視情況而定。


新華社評論:警示牌不是免責牌 7條生命隕落誰負責?


  七口之家,溺亡在一個積雨的鐵路涵洞裡,直到三天後才被發現。悲劇再次凸顯內澇之痛。當地媒體從三年前就持續報導過這個隱患點,然而在廣州這樣多雨的城市,直到今天慘劇發生,一切還是如故。相關部門對於群眾生命安全的漠視到了令人髮指的地步。

  事發地附近確實立有警示牌,然而警示牌不是免責牌。一旦下雨,司機會看不清警示牌,許多不了解路況的外來司機更容易駛入險境。立了警示牌,說明相關部門已經意識到隱患存在,但只有根除積水隱患,才能避免慘劇發生。

  7條生命能喚起相關部門的責任心麼?會有人因此受到處理麼?政府部門必須亡羊補牢,查一查光鮮亮麗的大都市裡還有多少「奪命涵洞」,並及時對存在的安全隱患徹底整改。在這些安全隱患面前,不作為或者敷衍了事的政府部門責任人,應當被嚴肅問責。


(來源:央視綜合)


本文編輯 張省

微信用戶如何查閱及分享

點擊右上角→發送給朋友

點擊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或騰訊微博

點擊右上角→複製連結,可發送到電腦上查看

如何訂閱央視新聞微信

添加朋友→查找微信公眾帳號:央視新聞

添加朋友→搜號碼:cctvnewscenter

點擊右上角→查看公共帳號→添加關注

喜歡此文請點讚↓

相關焦點

  • 涵洞下積水 轎車被淹一家7口亡(圖)
    昨日上午9時,白雲區棠湧村的村民發現,棠樂路京廣鐵路涵洞一輛小車被水淹沒。警方通報稱,經勘查,小車上7人(包括5個大人和2個小孩),均符合溺水死亡特徵。  給李明的最後一通電話是在當晚7時30分。「他說在石井,快到我這了」,電話裡掩不住疲憊和興奮。李明說,他們是外地人,對路況不熟,駕車來廣州都靠導航。李明妹夫劉北海的老表郭歡,說自己老表開車用的是安裝在車上的導航系統。「導航導的是最近的那條路線,恰巧經過涵洞。」  當晚8時,李明桌上的飯菜已冷,他再打妹夫的電話,打不通了。
  • 「問責」的倫理意義
    原標題:「問責」的倫理意義 中共中央日前印發的《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從全面從嚴治黨出發,規範和強化黨的問責工作,做到有權必有責、有責要擔當、失責必追究,落實黨組織管黨治黨政治責任,督促黨的領導幹部踐行忠誠乾淨擔當。顯然,明晰權責關係、規範權力運行、擔當管理責任、追究失責行為、助推權力向善等既是「問責」的內在含義,也是倫理調節的應有之義。
  • 陰陽師百聞牌:玩家組套陣容克制狗吞桃,倒計時骰子隊也能打!
    最近也一直用狗吞桃陣容,從天梯五段三階遇到瓶頸,用了狗吞桃連勝到了五段五階,犬神和酒吞童子有卡牌疊加力量,輪番上陣打傷害,很快就把敵方牌手打殘,有桃花妖療傷繼續疊加力量,抓住機會中期便能取勝。目前對倒計時陣容不了解,用狗吞桃總是失敗,有玩家被狗吞桃打到憤怒了,組了一套陣容克制,話不多說,讓我們來看一下吧~玩家組套陣容克制狗吞桃,倒計時骰子隊也能打!
  • 「層層傳導」成「層層加負」,壓責不是甩鍋藉口
    因此,層層傳導變層層加碼,本質上還是甩鍋、推責的表現。  層層傳導不力,會招致推動不夠、作為不力的問責,為了不被因傳導壓力不足而問責,個別上級選擇「寧缺毋濫」的做法,將與工作目標要求但凡相關的要點都列為「規定動作」,在這種「可選可不選」的過程中,經過「層層放大」,到了基層就成了「一座大山」。因此,防止層層傳導變「層層加負」、成為壓垮基層最後「一根稻草」。
  • 高婧:「詛咒警示牌」凸顯社會道德之殤
    原標題:高婧:「詛咒警示牌」凸顯社會道德之殤  鄭州中州大道與興榮街交叉口東100米路北一小區門口,放置了一塊警示牌,看著讓人不寒而慄,上邊寫到:車停此處必出事故 。此處並非拐彎之處地面也非坑窪不平,好端端的咋車停此處就必出事故呢?原來,這是該院保安的惡作劇,知情人說,這是保安對在此停車的車主說的詛咒語。
  • 鐵路涵洞暗藏「通行之痛」,涵洞通行難題到底應該如何破解?
    在這個涵洞裡面我們可以看到,積水比較嚴重的時候,這個水大概能到這個位置,我們能清晰的看到這個水印。在這個涵洞裡面我們還可以看到,可能是有人想要通行,在水裡墊了磚頭。在接下來的走訪中,記者又輾轉來到了石家莊晉州市,對於剛剛下過一場大雨的晉州來說,積水問題更是展露無疑。
  • 「生人勿近,後果自負」,狗咬傷人後主人說有警示牌
    狗主人則稱,自己是合法養狗,還設置了警示牌。近日,常州市金壇區法院開庭審理了此案。今年 7 月,王某前往居住在某小區 6 樓的朋友家中吃飯。當走到三層半樓道間時,被一戶居民朱某飼養的阿拉斯加寵物狗咬傷。王某隨即在朋友的幫助下前往醫院清理傷口並注射狂犬病疫苗。
  • 誰有責 誰受罰!哈囉順風車取消規則升級 責任劃分更公正
    取消判責升級一:誰有責,誰受罰為了讓順風車回歸互助本質,市面上的順風車平臺都會限制車主每天能夠接單的次數,這本是件好事兒,但有些平臺還會把取消的訂單也算進每天接單次數之中,不管是乘客取消還是車主主動取消,不管是乘客有責還是車主有責,這非常影響車主的使用體驗。
  • 微博網友腦洞大開 示範警示牌正確含義
    生活中各種警示牌隨處可見,但是你可能一直都沒用對。微博網友@熊貓佬爺 最近腦洞大開,為大家示範了一組警示牌的正確用法,看完之後再也無法直視警示牌了。也已經記不起它們原本的意思了。 你一直以為,這個警示牌是禁止逗留?不,其實,它只是這個意思。小編已感覺到了森森的惡意。
  •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公開通報六起問責典型案例
    2020年7月至8月,因高新區行政審批局在支持企業復工復產和維護群眾切身利益問題上慢作為,王孝民受到黨內警告處分,該局副局長趙楊受到黨內嚴重警告處分。其他有關責任人員受到相應處理。  三、湖北省武漢市公安局東湖新技術開發區分局豹澥派出所原所長李智取因該所未按照法定程序辦理損害群眾利益案件問題被問責。
  • 陰陽師百聞牌:測試服犬神調整有得有失 犬吞桃判下賽季可能下水道
    犬神升級時可以獲得一張羈絆的價值,升級三勾有三張,加上卡組滿編一局可以增強5次,後期身板可以達到7攻9血,我們知道犬神覺醒可以無限復活,二勾也有復活牌,狗養起來後期很強勢。 有對比就有傷害,酒吞童子沒有永久增強效果,一勾2張牌是通過自殘獲得力量,戰鬥後氣絕增強力量消失,二勾形態鬼王是6攻7血,提前自殘才有7攻7血身板,關鍵在於上場戰鬥後活不到下回合
  • 你脫掉的不是羽絨服,是你的命!
    先移動老人雙腿,讓其保持平衡為了避免老人的嘔吐物影響呼吸她用紙巾擦拭著老人的嘴角讓老人靠在她的懷裡……半小時內,王霞撥打了8次120電話報告老人的情況寒風刺骨她將自己的羽絨服披在老人身上當日清晨,室外氣溫極低王霞看到老人沒穿棉襖她毫不猶豫地將自己的羽絨服脫下來
  • 鄭州一涵洞橋瓷磚7年間每年碎爛 遭多次曝光(圖)
    隨後,中原路涵洞橋近1萬平方米的牆面,被鏤空粘貼上瓷磚。然而讓人沒想到的是,這些瓷磚上牆後,頻繁破碎。現場|涵洞橋瓷磚多處損壞王寶喜,是鄭州市二七區一名巡防隊員,他和隊友巡邏的區域,就包括中原路涵洞橋。從2007年至今,他目睹該涵洞橋「變臉」後,帶來的諸多問題。「這個涵洞,夜晚經過的時候,一定要小心!」
  • 狗狗誤吞異物,這份急救寶典,關鍵時刻能救狗狗的命!
    狗狗是好奇心很重的動物,它看到什麼不認識的東西,就會想用嘴巴去品嘗一下,這就導致了狗狗經常會誤吞異物。那狗狗誤吞異物後,該怎麼進行急救呢?下面這份急救寶典,關鍵時刻能救狗狗的命!狗狗誤吞異物的症狀:1、狗狗誤吞異物,可能會出現嘔吐或者是食欲不振的情況;2、如果異物卡在喉嚨中,狗狗可能會出現、流涎,抓撓喉嚨等表現;3、如果異物比較尖銳,很可能會劃傷食道,導致出血,便便中就會有血。
  • 狗狗誤吞異物,這份急救寶典,關鍵時刻能救狗狗的命
    狗狗是好奇心很重的動物,它看到什麼不認識的東西,就會想用嘴巴去品嘗一下,這就導致了狗狗經常會誤吞異物。那狗狗誤吞異物後,該怎麼進行急救呢?下面這份急救寶典,關鍵時刻能救狗狗的命!狗狗誤吞異物的症狀:1、狗狗誤吞異物,
  • 涵洞裡的孩子(組圖)
    表面看上去是一個普通的涵洞,在許多農村地區,尤其是南方,隨處可以見到,幾乎沒有人會注意它。可是,在江蘇省泰州市老莊村附近,這樣的一個涵洞裡,卻發生了驚險的一幕。  江蘇省泰州市老莊村 村民 宗遠平:一個開店的女的講,一個小孩掉涵洞裡了,我們就過來看。  小孩掉進了涵洞,附近的村民們紛紛聞訊趕來。掉進涵洞裡的孩子叫甜甜,今年9歲,父母都不在身邊,爺爺奶奶領著他生活。
  • 橋梁路基涵洞工程的施工
    涵洞蓋板採用在預製廠內集中預製,吊車吊裝,混凝土強度達到設計強度的70%後,方能脫模吊運。施工順序為:施工準備-測量放樣—基坑開挖—基底處理—基礎施工—涵臺施工—臺帽施工—蓋板安裝—防水層—檢驗—回填。(1) 挖基:採用挖掘機挖土,人工配合修整。機械開挖時要預留30cm厚,採用人工開挖。基礎開挖要符合設計圖紙的要求。基坑平面尺寸每邊放寬0.5~1.0m以便於施工。
  • 馬鞍山公園 警示牌有誤
    本報訊 (見習記者朱綺輝)近日,有市民向本報《民生一線》欄目反映稱,位於梅江區客都大道與梅水路交叉路口的馬鞍山公園,裡面一處警示牌上的英文翻譯有誤,容易對景區指引工作造成不便。 昨日,記者來到馬鞍山公園看到,在公園最頂端的觀景臺階梯處,確有一塊刻著「注意防火」的警示牌,其下方有相應英文翻譯:「Fie Hazard Area」。
  • 福飛涵洞被淹 女司機遊泳逃生
    N海都記者 餘少林/文 包華 毛朝青/圖 關注理由 昨日傍晚5時許,一場暴雨突襲福州,福飛路涵洞再度積水,水深一度達到一米多,多輛小車被淹。其中一輛白色轎車的女司機,及時從車窗逃出,遊向路邊。水務部門回應,福飛路排澇泵站遭雷擊,無法正常運轉。此外,暴雨還導致省直湖前小區、原厝路(大儒世家小區)、五四北滿洋路等多地被淹。
  • 女子雨夜蹚渾水過涵洞 連人帶單車落暗渠失蹤(圖)
    昨日下午3時20分,廣州市天河區市政維修隊開始在涵洞內的暗渠進行搜救,經過3個小時的地毯式搜索,在暗渠中未發現王嶽清,只找到她下班時用的單車。  意外 連人帶車被急流衝進暗渠  6月3日晚9時許,來自湖南省衡陽市衡山的王嶽清剛下班,恰逢暴雨,她與7名同事推著單車通過涵洞回岑村的出租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