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說「與人不和,勸人養鵝;與人不睦,勸人架屋」是什麼意思?

2021-01-10 寒劍丹心

「與人不和,勸人養鵝;與人不睦,勸人架屋」。這句諺語乍一聽好像是教人向惡,慫恿彼此打擊報復的「邪惡教條」,如果這般理解那真是大錯特錯了,事實上,這段諺語正是教人向善,得饒人處且饒人的「先賢之談」。

這段話最早是出自《增廣賢文》裡的一段,「與人不和,勸人養鵝」:鵝,古代既是家禽,還是看家守門之物。有吉祥之義。「與人不睦,勸人架屋」:架屋安梁在古代是喜慶吉利的大事(在今天的農村,家裡蓋房上大梁主人需要大擺宴席以示慶祝)。所以這段話沒有任何教唆的意味,它只是告誡世人,捐棄前嫌,勿結仇怨。這一點可以從後面緊接著的句子「但行好事,莫問前程」一句體現出來。

俗語有云: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江湖是什麼,其實江湖就是「是非」,它不僅涵蓋大面兒的人類社會,甚至小到一個公司,一個小組裡也有自己的「江湖」,而在這個江湖裡,是非曲直是不容易被清楚認知的,就如同你在職場上,看不慣人家這般作為,但當有朝一日人家成功了,反而他的作為會被奉為「教科書」一般傳召世人,所以何為對錯,何為曲直,誰又能真的分的清楚。

所以與人不和時,不要一味的記恨,須知,在第三人看來,你的作為何嘗不讓人覺得可恨呢?《聊齋》中就寫到一對原本極為要好的朋友,就因為輕信了長舌婦的話,結果反目成仇,妻離子散,家破人亡。所以,與其說「是非」是由人捏造或搬弄出來的,不如說是由人「信」出來的。信「是非」的壞處於普通人來說,除了心生嫌隙,徒增煩惱,影響人際關係外,還損害健康。而不聽「是非」的好處就是耳根清淨、心情舒暢。

天道昭昭,須知報應不爽!北宋開國之初,南唐後主李煜舉國來降,太祖趙匡胤善待了他,給了他應有的尊嚴。其實「尊嚴」看似無形,確是人類窮其一生最為奢侈的贈與,太祖知道人心之中的愁苦,得饒人處且饒人,所以他同樣善待了後周皇族,然而繼位不純的太宗趙光義卻沒有這樣的容人之量,他心中就有一個「信」,相信「斬草要除根」,於是他毒死了李煜,禁錮了後周皇族,以為這樣沒事了嗎?百年之後,他的子孫徽欽二帝,也是如李煜一般的才情,也是一般的舉國投降,結果真的是報應不爽。

唯一從牢籠中逃出的太宗後人趙構,雖然在江南再造大宋,但由於在戰亂中受到驚嚇,此生再無後代,無奈之下只得傳位於太祖趙匡胤的後人,就是後來的宋孝宗趙昚,最後南宋也沒有逃過被滅亡的命運,在蒙古人的不斷進攻中,最終在1279年宰相陸秀夫背負年幼的皇帝在崖山投海自盡,南宋滅亡,同樣雷同於趙匡胤篡位時,孤兒寡母的後周朝廷,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不是不報時候未到。做事但凡留一線,善意對待每一個人,不僅是自信強大的表現,更是為自己的將來留的希望。

相關焦點

  • 古話說「與人不和、勸人養鵝」是什麼意思?很多人都理解錯了
    當然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生活環境產生了很大變化,有些自古流傳的、本是通俗易懂的俗語,現代人反而理解起來有些困難了,比如為什麼俗話說與人不和,勸人養鵝?現在恐怕只有農村的人才能懂。與人不和,勸人養鵝。這句話在《增廣賢文》中也有記載,最少也有百年的歷史了,後邊還有一句,叫與人不睦,勸人架屋。這句同樣叫人難以理解,養鵝和架屋,跟與人不和睦有什麼關係呢?
  • 俗語:「男要俏,一身皂,女要俏,三分孝」,啥意思?穿衣有講究
    相對於年輕一點的人來講,對俗語的了解甚少。他們活得很自在,並不關心其中的道理。現在我來給大家講幾條我最近聽到的農村俗語。一、 男要俏,一身皂,女要俏,三分孝這句俗語啥意思呢?是說以前的男孩子要想俊俏,得穿一身黑衣服,「皂」指黑色。黑色的衣服給人以正式的感覺,讓人看起來很端莊。
  • 俗話說「富不住大屋,子孫齊享福」,老祖宗的話總結太在理
    俗話說「富不住大屋,子孫齊享福」,意思是說,即便是非常富有了,也不要住大房子,不必擁有豪宅別墅,保留勤儉持家、艱苦奮鬥的好傳統作風,才能讓子孫後代福蔭長存。一、古人為何說「富不住大屋」俗話說「富不住大屋,子孫齊享福」,現在人們普遍認為越大的房子住著越舒服,越小的房子住的越不舒服,所以說現代人普遍覺得掙了錢,發達之後就應該住大屋。可是古人卻說「富不住大屋」著實讓人費解,很多看了這樣的說法都會覺得很迷惑,有錢了為什麼不能住大房子,難道住了大房子子孫對子孫不好了?
  • 農村俗語:「人住麻雀屋,輩輩出棟梁」,「麻雀屋」指的是什麼?
    農村人都喜歡燕子來家築巢,大家都覺得燕子能給家裡帶來好運。但是麻雀卻很少去有人住的家裡築巢,不過農村有句俗語叫:「人住麻雀屋,輩輩出棟梁」,難道麻雀來家築巢,家裡就會出棟梁?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呢?雖然麻雀經常在有人的地方活動,但是很少有麻雀會把窩安在有人住的家裡,因為很多農村人還是不太喜歡麻雀,因此麻雀也不敢把窩安在別人家裡。記得小時候村裡的孩子都會上樹掏鳥蛋,其實掏的大部分都是麻雀蛋。什麼是「麻雀屋」呢?
  • 老人常說「人會被自己的舌頭拖累」,啥意思?古人在告誡我們什麼
    我們只有明白了古人這些俗語的意思,才會被我們所使用,才會成為我們為人處世的標尺。我們常聽老人們說這麼兩句俗語,叫「鳥會被自己雙腳絆住,人會被自己舌頭拖累」,這兩句俗語其實就是古人對我們處世的忠告,告訴我們哪裡需要警惕,從字面上來看,這兩句俗語的意思我們也能知曉個一二。那麼古人在告誡我們什麼呢?
  • 古人說的「蟲二」到底是什麼意思?
    說起字謎,中國的漢字可真的是博大精深,樂趣無窮,從而文字遊戲也就成了古代文人墨客的娛樂方式之一,古人也給我們留下了很多玄妙無比的文字謎題,至今還有很多尚未得到破解,今天小編就來和大家討論一個比較簡單的文字謎題。
  • 古人講:「初一的娘娘,十五的官」,是什麼意思,多數人都不知道
    初一的娘娘是我的官,那麼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該怎樣來理解?古代人挑選這兩個日子出生的孩子,這樣說是因為大年初一和15這兩日,民間傳說初一是子維新下凡,十五是文曲星轉世,是護法神下凡的日子。正月初一這天出生的女孩摘了大日子的光是娘娘命,所謂是娘娘命,當然了就是指命好,將來可以十指不沾陽春水,有人伺候,衣食無憂,大富大貴,有女如此全家享福。而正月十五這天出生的男孩那就更了不得了,是官家命,將來定會步步高升,高官厚祿,男孩子能有如此發展,家人自然歡欣,家人的美好祝願如此。
  • 俗語「人不辭路,虎不辭山」,啥意思?古人經驗之談!
    俗語「人不辭路,虎不辭山」,啥意思?古人經驗之談!人的一生是何其的漫長,有的人說人生更像一種旅途,在沿途的旅行當中會遇到形形色色的人和物。近代文學家魯迅先生也曾說過這麼一句話叫做「世上本沒有路,人走的多了,也就有了路」,告訴我們,有困難不要怕,要去克服,做任何事情,都有可能遇到困難,也許看不到前方的路,面對困難不知所措從而打退堂鼓,這個時候就需要去嘗試著去做,只要你堅持,辦法總會有的。
  • 俗語「寧勸賭,莫勸嫖,男不三,女不四」什麼意思?有什麼講究?
    那麼農村俗語「寧勸賭,莫勸嫖,男不三,女不四」什麼意思?有什麼講究?寧勸賭,別勸嫖乍一看好像不太對,因為賭博,嫖娼都是不好的習慣。那為什麼說寧願勸人不要賭博,也不要勸人不要嫖娼?這顯然是不合理的。因為賭博可能讓人傾家蕩產,嫖娼也有可能會讓人妻離子散。我認為這是兩害相較取其輕,古人認為如果賭博和嫖娼相比較的話,那麼顯然賭博的危害更大一些。
  • 古人云:「生七不娶,暗九不過,」什麼意思?老祖宗傳下來的忌諱
    俗語是古人對人生經驗的簡短概括,精闢簡短有意思,隨著社會不斷的發展,人們的環境改變很多俗語在今人眼裡都有點摸不清其中的含義,在農村還是多見,其實俗語話糙理不糙,非常能體現老祖宗的智慧所在,今天要說的便是俗語「生七不娶,暗九不過」。
  • 古人說「亂世買黃金,盛世藏古董」 是什麼意思?
    這是什麼意思呢?我們先來看頭一句「亂世買黃金」。所謂「亂世」,就是混亂不安定的時代。諸葛亮在《出師表》寫道:「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在亂世中能夠苟且保全性命,就已經很不錯了,怎麼敢奢求在諸侯裡面出名呢?黃金是一種貴重金屬,具有商品的屬性。
  • 古人說「牆上加牆,家破人亡」是什麼意思?這句話如今仍然適用
    我們經常有聽說「牆上加牆,家破人亡」這句俗語,其實這就是古代百姓教育自己孩子時經常說的話,雖然說現在看來屬於迷信的說法,但是窺見其中蘊含的道理,也是有著很好的警醒意義的,那麼這句俗語有什麼含義呢?下面就和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古人的智慧總結吧。
  • 但凡吃點花生米什麼意思什麼梗? 這梗常用於諷刺他人
    但凡吃點花生米什麼意思什麼梗? 這梗常用於諷刺他人時間:2019-10-07 13:58   來源:愛秀美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但凡吃點花生米什麼意思什麼梗?這梗常用於諷刺他人 但凡吃點花生米什麼梗 但凡吃點花生米這個梗的完整說法是但凡吃點花生米也不至於醉成這樣,這個梗表面是說空腹喝酒容易醉,但實際上是用來諷刺某人做夢、反常,就像喝多了一樣,旨在勸人清醒,不要做白日夢   原標題:但凡吃點花生米什麼意思什麼梗?
  • 老話「女人當家,房倒屋塌」是什麼意思,其實下半句才是精華!
    古人要求女人要恪守本分,不要多管閒事,在家庭中也禁止女性掌權。如果一個女性在家中掌握太多的事情,會遭到很多人的非議,會認為這個女子不守婦道。而基於以上的觀點,就有了這樣一則俗語:「女人當家,房倒屋塌」。從字面意思來觀察,意思是非常的明了,這也是俗語文化中很有特點的。古人對能幹的女人有很多誤解和誤區,認為這也的女人應該好好在家做好賢內助的本分工作,如果當家就會導致非常嚴重的後果。
  • 農村人說的「牛不知道角彎,馬不知道臉長」是什麼意思?
    「牛不知道角彎,馬不知道臉長」,農村這句老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在農村,老一輩的長輩雖然沒有給我們留下太多的物質財富,但是卻給我們留下了很豐富的精神財富,農村老話就是其中之一。今天小編要說的就是「牛不知道角彎,馬不知道臉長」這句老話,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呢?
  • 古人常說的五句「髒話」,罵人不帶髒字,沒文化的人聽不懂
    古人常說的五句「髒話」,罵人不帶髒字,沒文化的人聽不懂,看來罵人也要有文化本文約1100字,閱讀時間約2分鐘,感謝收看。所以說嘛!罵人不帶髒字也是文化人才能做得出來的,這句話光看字面意思是沒有什麼「髒」字,但是深刻理解一下其中的意思,你就會發現,這是在說一個人見識淺薄沒文化,就像咱們現在說的「吃啥啥不剩,幹啥啥不行,頭髮長見識短。」
  • 身材高大聲音微弱的人,壽命不長?曾國藩:古人說的很有道理
    認人識人是一門十分古老的文化,早在春秋時期,就形成了一門獨立的學說,即相學,後來,隨著時代不斷發展和進步,在相學的基礎上,融合了人才學、心理學等,更是給我們的社會交往,提供了很多便利和幫助。而「聽音識人」這個方法,早在宋代就開始流行,其中,認為「身材高大聲音微弱的人,壽命不長。」古人說的話到底有沒有道理?晚清名臣、湘軍統帥曾國藩一生閱人無數,尤其是在他編寫《冰鑑》一書時,也認為古人說的很有道理。從一個人的說話聲音中,不僅可以聽出其性格特點,還能聽出其身體健康來。
  • 老不洩殘精,少不食壯火;富不住大屋,是啥意思?
    「老不洩殘精」其實這裡講的就是一個人的精氣神,因為我們都知道男人的精氣神往往都是跟腎相關的,精氣神好不好跟腎是相關聯的,如果腎不好的話,那麼男人看起來就會無精打採的,但如果腎功能強大的,即使是中老年人看起來也會神清氣爽,所以這句話的意思也就是人一旦上了年紀了,那麼精力往往就大不如從前了,要懂得克制自己的欲望
  • 古人說:「人怕仰頭,狗怕背手」,是何意思?祖宗的經驗之談
    有一次回老家,聽到了村裡老人正在說「人怕仰頭,狗怕背手」這句話。剛聽到時不理解什麼意思,後來問了一下鄰居老爺爺,我才明白了一點。從字面意思理解這句話,咱們並不能解讀出有價值的信息。如果深入解讀,咱們就能有所收穫。這裡所說的仰頭不是動作上的仰頭,而是指性格,說這個人太過於傲慢無禮。
  • 農村俗語「富不住大屋,窮不行遠路」是啥意思?住大房子不好嗎?
    對於農村俗語是農村流行的一種有語言精華沉澱之警示語,主要是祖祖輩輩根據現實情況,或者是經驗總結,或者是長時間的觀察的一些社會現象,但是農村有很多俗語,有些俗語帶著濃重的時代感,就比如農村俗語「富不住大屋,窮不行遠路」,接下來我們就看看這句話究竟是什麼意思?住大房子不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