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繹中國神話故事,浙產三維動畫《嫦娥奔月》後年中秋節上映

2020-12-06 此刻聚焦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數不盡的神話故事為影視創作提供了靈感和素材。如《西遊記之大聖歸來》《白蛇·緣起》《哪吒之魔童降世》等,都成為大屏幕上可圈可點的作品,喚起了觀眾對國產動畫的信心。

嫦娥奔月

2019年12月28日,三維動畫電影《山海奇譚之嫦娥奔月》項目,在杭州市濱江區白馬湖動漫國際會展中心正式啟動。據悉,該片計劃總投資8000萬元以上,預計在2021年中秋節上映。

「她克服『成長』的煩惱、衝破生活的艱難,跨越山海、穿越時空找回自己、贏得自信,她是一位能撐起『半邊天』的現代獨立女性。」浙江起點影視文化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偉光講述了一個不一樣的嫦娥。

該片取材於中國經典神話《嫦娥奔月》,在視覺效果上以中國風為主,主創團隊將以全新視角對嫦娥這位月亮女神進行全新演繹,借用一個古代神話講述一個符合當代主流價值觀的新故事。

啟動

據介紹,這部動畫電影的創作團隊陣容強大,匯聚了國內外一流班底,他們曾參與《大聖歸來》《哪吒魔童降世》《流浪地球》《大魚海棠》《誅仙》等的創作。好萊塢資深動畫導演製片人、艾美獎獲得者傑森斯特魯戈代表國際頂尖特效動畫公司Platige對項目啟動表示祝賀。

張偉光說,今後美國大片不再獨佔鰲頭,越來越多的人把目光投注在國產電影上。未來5年,起點影視計劃推出《嫦娥奔月》等兩部重量級動畫電影,以工匠精神鵰琢精品,獻禮中國電影工業。

應邀出席活動的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高級製片人李早表示,縱觀近年來叫座又叫好的動畫電影,其成功經驗之一是從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汲取元素,推陳出新。

嬋娥奔月

「中華民族在數千年歷史中產生了一系列神話故事,不僅深深地影響了後代的精神格局和生活方式,也深深感染了世界各國各民族。神話故事深深紮根於每個中國人的內心,是代代相傳的精神內核。」浙江中華文化海外傳播促進會學術顧問、浙江大學公共政策研究院客座研究員夏學民表示,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要創造性轉化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文化工作者應把中國優秀傳統神話拍成影視劇,做成動漫遊戲和卡通形象,搭載高科技頻道,以當代人喜聞樂見的面目呈現出來,詮釋並演繹中國優秀傳統神話的精神本質。

作為近年來國內優秀文創企業創新創業的熱土,杭州高新區(濱江)是杭州動漫企業的領聚地,目前已連續舉辦了15屆中國國際動漫節。中共高新區(濱江)委宣傳部部長沈建介紹,目前該區已培育上市文創企業13家,其中「中國網絡作家村」的24部作品通過IP轉化,已改編為影視劇、漫畫和手遊等。2019年,該區兌現區級文創專項資金達4700萬元。2019年前三季度,該區文化產業增加值增加322.5億元,增幅24.5%。

「今後還將加大扶持力度,進一步修訂完善新一輪文創產業扶持政策,並一如繼往以更優質的服務文創企業發展,以助力更多傳承優秀中華傳統文化基因的動畫影視企業。」沈建說。

(綜合 《光明日報》光明網 《中國文化報》文旅中國客戶端)

相關焦點

  • 中秋節視頻:嫦娥奔月的故事
    中秋節:嫦娥奔月的故事 嫦娥奔月:中國上古時代神話傳說故事,講述了嫦娥被逢蒙所逼,無奈之下,吃下了西王母賜給丈夫后羿的兩粒不死之藥後,飛到了月宮的事情。
  • 論「嫦娥奔月」神話從原始到成熟的演變
    中秋節即將伴隨著假期來到我們身邊。在小編的印象中,像中秋節這樣的中國傳統節日,通常都離不開美食和典故。說到與中秋節有關的典故,相信很多人都會想起"嫦娥奔月"的美麗傳說。傳說嫦娥、玉兔、吳剛都住在月亮上,吳剛沒完沒了地砍樹,玉兔則使勁搗藥。嫦娥好像沒事幹,估計整天自怨自艾。中秋佳節,我們仰望天空看月亮,也許是與上面單身多年的嫦娥對上了眼。
  • 關於中秋節除了嫦娥奔月還有的幾則傳說
    說中秋節,就想到明月、嫦娥、吳剛和玉兔這些人物、角色,和他們傳世的故事。唐朝有一種精湛的「月宮鏡」,融合傳統中秋節日的民俗故事於工藝鑄造中,既實用又精美,代代傳說中秋故事。傳統故事傳說被鑄入銅鏡背面裝飾畫中,「月宮鏡」傳播著中秋月亮的故事。「月宮鏡」有著圓形或類似圓形的外型,光照似明月 ,造型大氣,充滿泱泱活力,文飾風格洋溢大唐盛世的風採,盛唐氣象萬千「溢於鏡表」。大家閨秀,「開匣見明月,持照如嫦娥」。
  • 用年畫訴說古老神話故事《嫦娥奔月》
    「『嫦娥奔月』是我國著名的神話故事,寒亭又是『嫦娥奔月』的地方,寒亭區已將『嫦娥奔月』申報為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名錄,並正在申報省級非遺名錄。」近日,在寒亭區青少年活動中心,中心主任、畫家王乃雲向記者介紹道。
  • 嫦娥奔月的傳說上古就有,為何中國人過中秋節,卻始於唐朝初年?
    中秋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賞月、拜月、吃月餅、賞桂花、飲桂花酒等習俗是中秋節特有的習俗。嫦娥奔月,是中國上古時代神話傳說故事。講述了天上有十個太陽,百姓炎熱困苦不堪,造成莊稼枯萎,河流乾涸,水源枯竭,民間英雄后羿射落九個太陽。
  • 「嫦娥奔月」,「唐明皇遊月宮」,這些神話傳說憑什麼膾炙人口?
    我們一談到中秋節,中繞不開那幾個神話傳說,對於中秋節的來源津津樂道,其中佔據主流地位的神話傳說就是「嫦娥奔月」,連幼兒園的小朋友都知道,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位嫦娥,因為偷吃了王母娘娘的靈藥,而飛到了月亮上去。當然這個故事也有很多不同的版本,但是都指向了同一個文化活動——中秋賞月。
  • 關於中秋節的民間傳說,除了嫦娥奔月,還有這3個你應該了解!
    關於中秋節的民間傳說,除了嫦娥奔月,還有這3個你應該了解!文|少年的歷史故事在悠久的歷史長河中,其中出現了許多的歷史人物以及事情,而在這裡邊就有我們今天所要說的中秋節的民間傳說,而這其中除了嫦娥奔月以外,還有這3個你應該了解一下!
  • 中秋節的由來簡短故事 臨沂人從小就知道嫦娥奔月
    中秋節不僅是一個團圓的節日,同時也是一個浪漫的節日,從古至今流傳著很多關於中秋節的浪漫傳說,你知道哪些呢?   中秋節由來簡介:   根據史籍的記載,「中秋」一詞最早出現在《周禮》一書中。到魏晉時,有「諭尚書鎮牛淆,中秋夕與左右微服泛江」的記載。
  • 從嫦娥奔月、吳剛伐桂,來看中國人與月亮的不解之緣
    馬上又要到了中國的傳統節日中秋節,很多人都會回家和家人團聚。然後一家老小吃著月餅,賞著月亮,一起聊聊天,共享家庭的溫暖。這也是千百年來,我們中國的一項傳統。而說到這賞月,我就想到了下嫦娥奔月、吳剛伐桂這些跟月亮有關的神話故事。今天就透過這些故事,來看看咱們中國人跟月亮的不解之緣。
  • 專家解讀「嫦娥奔月」神話由來
    新華網天津10月25日電 (記者周潤健、蔡玉高)今年最大最圓月26日將現身夜空,人們在賞月的同時,自然會想到「嫦娥奔月」的故事。那麼,「嫦娥」是不是一個真實存在的人物?「嫦娥奔月」的美麗傳說如何而來?有關專家對此進行了解讀。
  • 神話故事:嫦娥奔月
    不久,后羿娶了個美麗善良的 妻子,名叫嫦娥。后羿除傳藝狩獵外,終日和妻子在一起,人們都羨慕這對郎才女貌的恩愛夫妻。  一天,后羿到崑崙山訪友求道,巧遇由此經過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藥。據說,服下此藥,能即刻升天成仙。然而,后羿捨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暫時把不死藥交給嫦娥珍藏。嫦娥將藥藏進梳妝檯的百寶匣裡,不料被蓬蒙看到了。
  • 嫦娥奔月的神話故事深藏著這麼一些奧秘?
    嫦娥奔月的故事,在中國可以稱得上是家喻戶曉了吧!但是想要精深領悟和認真挖掘,也不是很容易的事情,因為各人的觀點不一樣,故事的版本也有些區別,需要我們耐心地來欣賞這種東方古典美!嫦娥奔月故事有東方古典美剛一上來,這不就遇到了第一個問題?嫦娥奔月的讀音問題,嫦娥奔月拼音讀音,怎麼讀「奔」字?
  • 嫦娥奔月的歷史真相,講述神話背後的悽慘故事
    導語:隨著嫦娥五號的順利升空,中國航天史又添加了沉重的一筆,我們都知道我國月球探測器嫦娥系列名字取自嫦娥奔月這個美麗的神話故事中,但你知道嫦娥奔月的歷史真相以及背後的悽慘故事嗎?嫦娥奔月那麼,嫦娥這個故事到底是怎樣的呢?嫦娥本來的姓姮叫姮(héng)娥,《淮南子》這本書的作者劉安在記述這個神話時,因避當時天子劉恆名諱,所以才有了嫦娥一說。
  • 中秋節玉兔的來歷 中秋節關於月亮裡的嫦娥吳剛玉兔的故事!
    中秋節玉兔的來歷 中秋節關於月亮裡的嫦娥吳剛玉兔的故事!時間:2018-09-22 20:09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中秋節玉兔的來歷 中秋節關於月亮裡的嫦娥吳剛玉兔的故事! 今天是中秋佳節,過中秋大家都要吃月餅,賞月亮,看見月亮就會想到那些久遠而神奇的傳說。
  • 中秋傳說故事四:嫦娥奔月
    訂江西手機報:電信、聯通用戶發簡訊JX到10626655,移動用戶發簡訊JXP到10658000,3元/月   在我國的傳說中,嫦娥奔月是最為動人也影響最大的一個。中秋節要是沒有了月亮和嫦娥的傳說,將無法想像。
  • 《山海經》中的神話故事《嫦娥奔月》,魯迅還寫過一個新版本?
    說到《嫦娥奔月》的故事,每逢中秋佳節,人們一邊吃著月餅一邊賞月的時候,難免不會再次提起這個古老的神話傳說。關於《嫦娥奔月》,其實版本甚多,大家最熟知的便是《山海經》中記載的神話版本,而《山海經》與大文學家魯迅又有著不解之緣。
  • 中秋節童話:眾人皆知嫦娥奔月,卻不知玉兔緣何搗藥
    中秋節快到了,為了讓孩子了解中國傳統文化節日背後的故事,我給孩子讀了嫦娥奔月的故事。可孩子卻提出了一個問題:「月亮上為什麼有玉兔?」是啊,嫦娥因為偷吃了仙藥飛升到月亮上,可玉兔又是因為什麼原因跑到月亮上陪伴嫦娥?關於玉兔的來源,我找到了四個版本,讓我們一起分析。
  • 中秋節的故事簡短20字50字100字 中秋節的傳說故事有哪些
    在我國的傳說中,嫦娥奔月是最為動人也影響最大的一個。中秋節要是沒有了月亮和嫦娥的傳說,將無法想像。除了嫦娥奔月以外,中秋節的傳說還有很多,比較出名的有吳剛伐桂、玉兔入月宮等。小編整理了中秋節的傳說故事簡短介紹。
  • 嫦娥為何奔月?玉兔為何搗藥?若真較真追究 故事就大不一樣了
    於是,嫦娥小姐姐就成為了中國第一個:兔女郎!而吳剛,就成了中國版的西西弗斯,加繆要是中國人,大概就把他那本小冊子《西西弗斯的神話》更名為《吳剛的神話》了吧?廣寒宮,是宇宙第一超級大冷宮,比《延禧攻略》裡的還要冷,實在是太寂寞了。玉皇大帝看她可憐,大發慈悲,就讓一隻兔子與嫦娥為伴。久而久之,玉兔便常作為月亮的代名詞。
  • 中秋節的「嫦娥奔月,吳剛伐桂」,最後竟然還和朱元璋有關!
    八月十五,是我們國家傳統的中秋節,農曆八月中旬,所以稱為「中秋」。中秋節的月亮比其它的月份更圓更大,也更明亮。自古以來人們都有中秋賞月的習俗。月亮象徵著團團圓圓,人們都渴望和家人團聚。其實有關中秋節的故事非常之多,好多都帶有濃厚的神話色彩,並且流傳久遠,深入人心。今天就和大家分享3個中秋的小故事,不但有趣,而且還蘊藏著人生哲理智慧。一 嫦娥奔月相傳在遠古時期,有一個大力士叫后羿,他看到天上有十個太陽,莊稼都給烤枯死了,人們苦不堪言,就登上崑崙山的頂端,運足神力,劍拔弩張,一口氣射下了九個太陽,留下一個太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