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目標:
1.了解因果關係的複句中一些關聯詞語的用法,學會運用因果關係的關聯詞語寫句子。
2.回顧本組課文學習,交流學習本組課文的收穫和啟示。
3.閱讀短文,了解短文的主要內容,明白生活中到處都有發明創造的契機,只要你善於觀察,抓住契機就可以有所發明有所創造。
4.積累科學家名言,學習他們的科學精神。
5.通過「小產品大推介」的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口語交際能力。
6.以「我的一次科學嘗試」為主題寫一篇作文。
教學重點:學會運用因果關係的關聯詞語寫句子及積累科學家名言。
教學難點:以「我的一次科學嘗試」為主題寫一篇作文。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激發興趣。
同學們,今天我們又來到「語文百花園」,我們快看看,這座語文百花園裡都有哪些迷人「景色」,讓我們欣賞。請你瀏覽一下,看看你能獲取哪些信息。
二、學習「溫故知新」。
1.齊讀例句,體會帶點詞語在句子中的用法。
(1)因為公德,他將手錶送還給我。
這句話的前一分句表示「因」,後一分句表示「果」,但後一分句省略了「所以」這個詞。
(2)這一壯舉,讓海內外所有的炎黃子孫激動不已,因為他們知道,中國已經踏出了圓千年之夢的堅實一步。
這句話是因果關係倒置的複句,前一分句表示「果」,後一分句表示「因」,通常只在後一分句前用「因為」連接就可以了。
(3)不過,也許讓瓜結出豆並沒有什麼太大的意義,因此,恐怕也不會有科學家做這件事。
這句話也是前一分句表示「因」,後一分句表示「果」,兩分句之間只用「因此」連接,其作用相當於「因為……所以……」。
2.小結:這三個句子都是因果關係的複句,運用了不同的表示因果關係的關聯詞語。如,「因為……」「……因為……」「因此」。用好這些詞語,能使我們的表達更準確、更嚴密。
3.歸納:
因果關係:前面的原因導致了後面的結果
表因果關係的關聯詞語:
由於……所以……/因為……所以……
……因此……/之所以……是因為……
由於/因為/因此/所以/因而/致使/以致/從而
既然……就……/既然……那麼……
4.用「________,因為________。」「_______,因此______。」各寫一句話。
三、拓展與交流。
齊讀對話並思考問題:
1.請大家讀寧寧和丫丫的對話。你從他們的對話中發現了什麼?談談自己的發現。
2.結合本組的其他課文,交流自己的讀書體會和感受。
3.評一評:誰的發言最好?為什麼?
四、閱讀平臺。
1.自由讀課文,思考問題。
(1)自由讀短文《奇想與發明》,要求:把短文讀正確、通順。
(2)默讀課文,思考:短文介紹了哪幾種發明?你閱讀這篇短文得到了什麼啟發?
(3)談談還有哪些發明創造和孩子的奇想、發現有關?
2.討論、交流。
(1)短文介紹了三種發明。分別是:一次性成像照相機、兩輪傳動腳踏車和隱形眼鏡。 發明者都是在日常生活中產生的創造靈感,抓住了機會,經過潛心研究而獲得了發明成果的。
(2)(引導學生聯繫生活實際來談自己受到的啟發。)生活中到處都有發明創造的契機。只要你有一顆敏銳的心和善於發現的眼睛--即善於觀察,抓住契機就可以有所發明有所創造。
(3)(讓學生結合短文後面的問題,獨立閱讀思考,相互交流,在閱讀實踐中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3.小組討論交流。
4.請派代表匯報。
5.拓展:生活中到處都有發明創造的契機。只要你有一顆敏銳的心和善於發現的眼睛——即善於觀察,抓住契機就可以有所發明有所創造。還有哪些發明創造和孩子的奇想、發現有關?
五、積少成多。
1.自由讀名言。
2.說說對名言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