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加拿大遇到鄰裡糾紛怎麼辦?

2020-12-05 快僑海外移民置業

不管在哪裡定居,與鄰居產生矛盾始終是一件讓人頭大的事。一味忍氣吞聲不是長遠之計,想撕破臉又怕爭吵無法解決問題。找不著居委會,報了警警察不管,到底該如何處理?就讓我們從常見的鄰裡矛盾類型開始說起吧。

加拿大常見鄰裡矛盾:噪音、垃圾、邊界、植物、動物、入侵與侵佔如何解決鄰裡糾紛?除了報警、起訴,還可以找調解員如何預防鄰裡矛盾?房屋受損怎麼報保險?結語

加拿大常見鄰裡矛盾

噪音問題

每個市都有自己關於社區噪聲的相關法規(bylaws),如果你在家裡聽到持續的狗吠、煩人的施工聲、樂器演奏聲、用擴音器放大的音樂聲,首先谷歌一下「城市名+noise bylaw」,看看本地對於這些噪聲有哪些限制(比如周日早上九點之前在家練琴就有可能是禁止的!)如果明顯鄰居的做法已經違規,那就舉報吧。

一般只要你搜到了Noise Bylaw,舉報的方法就會出現在文末。有些市讓市民統一打電話或發郵件到市政府,有些市還會根據噪音的種類區分受理投訴的部門,比如酒後鬧事級別的噪音和混亂請直接報警。

被舉報者會收到市政府發的書面通知,然後根據具體調查結果和情節輕重採取教育、調解、起訴等不同手段。若是最後訴諸公堂,舉報者得提供證詞或證據。

收到被舉報通知當然是一件很不爽的事,很多人寧可鄰居直接找上門。如果你有這個溝通的意願,不妨開誠布公地說明自己深受噪音困擾,相信多數居民都會理解並做出相應改變的。

垃圾問題 Untidiness

Untidiness包括在前後院堆放垃圾或大件廢棄物、雜草叢生等問題。各市政府一般都設有相關法規以保證社區整潔、安全、美觀,若鄰居違規且溝通無果,請谷歌「城市名+bylaw enforcement」,獲取法規執行部門的聯繫方式並舉報。

邊界問題 Property lines

邊界問題可說是產生鄰裡矛盾的重災區,如果你遇到與之相關的問題,首先一定要搞清楚你家的property lines到底在哪裡。買房子之前做的survey裡就有property lines/boundary lines的信息,確認邊界之後,再判斷責任到底在誰。

有人會選擇在邊界線上築籬(fence),請注意,本市很可能對籬笆的高度有規定,如果鄰居建造的籬笆過高了,可舉報。如果你想在邊界線上弄籬笆,一定要事先跟鄰居商量所用材質、籬笆風格、如何分攤花費和日後誰來負責維護的問題!因為邊界線上的籬笆會被視為雙方共同的財產和責任。

植物問題

樹也是個大問題。一般來說,如果你家的樹枝葉茂盛,探到鄰家院子裡,鄰居有權利稍作修剪。如果你家樹的樹根的肆意生長損壞了鄰家的設施,你肯定是要負責的。如果一場狂風暴雨摧殘後掉落的樹枝損壞了鄰家屋頂,你未必會被追究責任,除非有證據表明是你平時沒有勤快修剪樹枝的疏忽導致了這樣的意外。

動物問題

寵物有噪音→向地方政府舉報寵物咬人了→立即報警沒有及時清理寵物的糞便→向地方政府舉報,對方可能被罰款在後院養了一大堆動物→市政府對於後院可以飼養的動物種類和數量有相關規定,如果你發現鄰居違規了,可以舉報。查詢動物類法規請搜索「城市名+animal bylaw」,一般來說在後院養母雞是可以的,養鴨養鵝就不行。溫哥華的動物法規戳這裡;多倫多禁止飼養的動物戳這裡。

入侵和侵佔問題

Tresspass包括兩種情況,一是鄰居本人未經允許侵入你家並且不肯離開,這個當然要報警。還有一種情況是鄰居建造的籬笆或棚屋侵佔了你家的用地(或稱encroachment),若是無心之失,可通過土地調查使對方認識錯誤並改正。若對方不肯讓步,則只能找律師起訴之。

如何解決鄰裡糾紛?

都說溝通是最好的解決方法,但事實上雙方無法換位思考導致相持不下的情況經常發生。在將雞毛蒜皮的矛盾升級為法律糾紛之前,可以考慮找一個調解員。有些地區有免費的調解服務,有些則是要收費的。

調解過程通常是你先向調解員說明問題,調解員去聯繫你的鄰居,若鄰居同意參與,三方再坐下來談。調解員的主要作用是以中立態度給出客觀意見,引導雙方多反思自己和諒解他人,最後共同商討出解決方案。總的來說有點像居委會,不少非營利組織會提供這種服務。

找社區調解員請搜索「城市名+community mediation」。

如何預防鄰裡矛盾?

主動社交

中國人在異鄉定居,很可能因為文化或本身性格的問題而顯得內向,其實嘗試多與鄰居交流是有很大好處的。要知道每當小區有新的業主入住,周圍鄰居多半會有點好奇。你主動上門做個自我介紹,用親和的態度打消大家對陌生人的疑懼,能為未來和諧關係的發展和維持奠定好的基礎。即使以後發生糾紛,也更容易用理性協商的方法解決問題哦~

了解法規

如上文提到的,不管是修建籬笆、堆放雜物還是飼養動物,本地市政府都可能有細緻的規定與禁令。但凡動了這些念頭,都要了解本地bylaws,避免自己違規。

預先溝通

在開party、修葺房屋、改造前後院之前,先跟鄰居打聲招呼,為可能產生的噪音等問題道歉並尋求諒解,可以省去事後很多麻煩。

心存他人

控制好小孩和寵物,避免他們跑去鄰家院子撒野以致毀壞財物;停車時留意不要阻塞鄰居進出通道;看護好自家樹木以免造成鄰居的損失。此所謂與人方便,自己方便。

房屋受損怎麼報保險?

最後提一下房屋因鄰居過失受到損害後報保險的一般流程:

首先,在發現問題之後要立刻打電話給保險公司,多數保險公司都是全天候接受電話claim的。要通過照片和文字記錄具體情況,向保險公司提供儘可能多的細節。保險公司會派adjuster聯繫你調查具體情形,告知你能賠多少和接下來該怎麼做。填寫Proof of loss表格,交給保險公司。保險公司可能會指定某公司來修理你的房屋,你也可以問保險公司能否自選包工。

結語

總結一下,解決鄰居糾紛的主要途徑有自行溝通、請調解員調解、報警(僅個別情形適用)、向本市bylaw enforcement舉報和找律師起訴。最後一項是最花錢的!希望大家都能遇到通情達理的好鄰居,彼此在這多災多難的時節守望相助~

相關焦點

  • 鄰裡糾紛暴力或訴訟解決?北京鄰裡糾紛正反解決故事
    今天筆者延伸一下,通過幾個北京的實例,講講鄰裡交往產生的糾紛故事。關注作者,讓咱們一起:看人間冷暖,品世態炎涼,嘗生活百味,賞芸芸眾生的故事。鄰裡關係如果處理不當可能引發訴訟,甚至惡性案件的反面事例1、2009年媒體報導的「水漫金山」高校教師告上法庭。許女士是北京某高校教師,家住海澱區世紀城三期時雨園小區。她的樓上鄰居是業主王女士。
  • 一根排水管引發鄰裡糾紛 六旬老人用鋤頭打死鄰居
    和諧的鄰裡關係能讓我們的生活收穫更多溫情,而惡化的鄰裡關係也許會給生活埋下不知何時踩爆的「地雷」。60多歲的王某全與50歲的陶某鄰居多年,因一根排水管吵架,竟引發一場命案。近日,四川眉山市中級人民法院審理了該起案件。鄉間血案 只因一根排水管王某全和陶某是眉山市東坡區某村同組村民,兩家相距不到30米。據村民介紹,兩人之前因為田邊地角的事情有過爭執,關係不和。
  • 從半夜狗叫到滅門慘案,看解決鄰裡糾紛的正確姿勢!
    我們在驚嘆、唏噓之後,更應當關注的是以後遇到狗叫擾民的糾紛應如何處置?狗是人類忠實的朋友,養狗似乎無可非議。但我們生活在現代城市中,並非在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的小國寡民社會。相反,在人口密集的居民區養狗,有人尚且不通人性,何況一犬乎?如夜半狗叫,不亞于晴天霹靂,的確是真真擾民,上下左右鄰居肯定是今夜無眠。
  • 遇到理賠糾紛怎麼辦?三個方法解決理賠糾紛!
    如果真的發生理賠,我們應該怎麼辦?今天就從以下幾點就跟大家講講關於理賠的那些事情。 引起保險理賠糾紛的主要原因 理賠糾紛可以解決嗎?那麼未獲賠引起保險理賠糾紛的原因是什麼呢? 1、未能如實做好健康告知。是指投保人在投保過程當中,故意對被保險人的健康情況進行隱瞞,從而使得保險公司無法了解到被保險人的真實健康狀況,因此在理賠時,保險公司會就這一理由,拒絕投保人的理賠。 這也是引起理賠糾紛的主要原因。
  • 因鄰裡糾紛,北京一大爺駕車撞飛鄰居獲刑7年
    因為與住在樓下的鄰居長期存在鄰裡糾紛,年過花甲的男子吳某在小區裡加速駕車將鄰居撞飛,事後還辯稱自己誤將油門當剎車,並非故意傷人。記者今日獲悉,西城法院判決吳某構成故意傷害罪,判處其有期徒刑7年,剝奪政治權利1年。
  • 露臺裝頂棚樓上樓下鬧上法庭 這些鄰裡糾紛你咋看
    日常生活中,鄰裡之間互幫互助都是舉手之勞之事。可也有不少鄰居之間因一些小事鬧了矛盾,甚至鬧上了法庭。近年來,相鄰糾紛案件呈上升趨勢,如何處理相鄰糾紛?以下幾個案例或許能給你一些啟示。  案例一:玻璃頂棚擋住了視線  2006年,市民林先生購買了某小區三樓的房產,裝修時,在室外原有的露臺上設置了玻璃頂棚。
  • 狗吠致鄰裡糾紛 男子持刀傷人致3死1傷
    鄰裡糾紛一家4口被捅傷根據現場視頻顯示,10月10日,在一居民區內停放著多輛警車和救護車,警燈閃爍。醫護人員推著擔架在現場進行救援,現場有群眾圍觀。另有一張圖片顯示一名中年男子趴在救護車內,雙手滿是血跡。
  • 寵物隨地大小便引發鄰裡糾紛,可以援用物權法相關規定!
    關於動物與我們人類之間的關係其實非常兩極化,有些人認為飼養寵物可以提供精神支持,在遇到不開心不順意的事情時,通過和寵物的溝通交流,有利於飼養者減輕生活中產生的壓力,緩解負面情緒,從而提高生活質量和工作效率。但同時還有人認為有些人養狗養貓又髒又臭,還會亂叫,只是為了追求高消費在朋友圈曬幾張圖片而已,在一定程度上其實對寵物並不上心只是利用而已。
  • 狗狗亂吠總是會引發鄰裡糾紛,到底該怎樣制止亂吠的狗狗?
    狗狗們是很可愛的生物,不過總是大吵大叫的狗狗可是一點兒也不討人喜歡,不少鄰裡糾紛都是因為狗狗亂吠不止引發的。作為合格的主人,鏟屎官需要擔負起教導狗狗的責任,讓它們乖乖聽話,避免引起不必要的糾紛。不過狗狗大叫是處於一種生存的本能,鏟屎官該如何制止它們呢?
  • 因鄰裡糾紛,73歲老人被鄰居打斷4根肋骨,因證據不足公安未立案
    江蘇鎮江,73歲的老人因與鄰居存在糾紛,鄰居在老人家門口脫褲子,侮辱老人女兒。隨後雙方發生衝突,老人遭到鄰居多人毆打,導致老人4根肋骨骨折,拇指肌腱斷裂。事情發生後,老人及其家人已經向公安機關報案,但至今10個月已經過去,公安機關卻以沒有證據證明是鄰居將老人肋骨打骨折為由,沒有立案偵查。
  • 飼養寵物公雞引發鄰裡糾紛
    誰知不但影響了鄰裡關係,還差點被罰款,後在執法人員的說服下,主動將公雞處理了。  家住南京鼓樓區東寶路的王大媽最近心煩得很,鄰居在院子裡飼養了一隻公雞,每天凌晨公雞準時打鳴幾次將王大媽的小孫子從睡夢中驚醒,王大媽多次上門交涉,卻被以各種理由拒絕。  南京鼓樓區城管江東執法中隊接到舉報後,派人趕到現場,果然看見一隻公雞。
  • 鄰裡情是社區治理的「粘合劑」
    一個小小安排,既拉近了鄰裡關係,又化解了現實困難,頗具啟示意義。俗話說,遠親不如近鄰。過去一個大雜院或一棟筒子樓裡住的,常是知根知底兒甚至同一個單位的人,鄰裡間的交往和幫襯往往比親戚都多。但隨著時代變遷,越來越多人上了樓、搬進了商品房小區,「單位人」成了「社會人」,「鄰居相見不相識,不知對門是何人」成為常態。
  • 在海外遇勞務糾紛怎麼辦?牢記這些提醒避開風險...
    在海外遇到勞務糾紛該怎麼辦?在國外留學可以打工嗎?這些問題都必須要注意!海外頻遇勞務糾紛 中國公民求助大使館近一段時間來,中國駐外使領館不斷接到中國公民反映各類勞務糾紛問題。在新加坡,求助者向大使館反映繳納中介費後到新務工,工資、工作性質、工作及生活環境與預期不符,因此與新方中介、僱主產生糾紛。出國以後發現工作環境和想像的不一樣的案例並不少見。
  • 樓上漏水惹糾紛,樓下鄰居憤怒堵住其下水道 法院會怎麼判?
    然而隨著城市化建設進程的加快,越來越多的人生活在被鋼筋混凝土纏繞的高樓大廈中,鄰裡之間的關係也隨之變得非常微妙,為了芝麻綠豆大點的小事發生磕磕碰碰、傷了鄰裡和氣,鄰裡間「小事」演變成「官司」的事也時有發生。11月27日,鄭州市惠濟區人民法院就執結一起樓上樓下鄰居之間因為水管漏水所引發的糾紛,在執行法官的勸說下,被執行人履行了全部1000元執行款。
  • 鄰裡社交「近鄰」APP,有戲嗎?-鄰裡社交「近鄰」APP,有戲嗎...
    談起鄰裡社交不得不提美國的Nextdoor,這家公司已覆蓋全美 4 萬個社區並且已拿到 KPCB 和 Tiger Global Management 等國際大鱷的1億美元融資,為了國際化的擴張Nextdoor把英國、加拿大和南非等英語國家作為首選地區,緊接著會進軍巴西和日本市場。那國內的鄰裡社交有戲嗎?如果有戲該如何去做呢?
  • 在社區·愛成都·迎大運 | 蓉城好鄰居、鄰裡好組織,看我縣她力量
    近日,「在社區·愛成都·迎大運」2020年成都社區志願服務暨和諧鄰裡關係營造優秀典型全市共評選出60個鄰裡好組織、60個鄰裡好活動、60名蓉城好鄰居。
  • 寵物寄養圖方便,產生糾紛怎麼辦?
    03 雙方籤署相關寄養協議 對於大部分的寵物店和寵物專業寄養機構,是有這樣一套相關協議的,但通常商家會選擇與寵物主人做口頭承諾,如果發現寄養寵物突發疾病,會及時跟寵物主人溝通,在徵得寵物主人同意之後才會送往醫院,避免因額外的治療費用產生糾紛
  • 在加拿大護照丟了怎麼辦?
    護照丟了怎麼辦?在加拿大,你的中國護照丟了以後你需要儘快的做好以下這些事:報警/到警局備案!補辦中國護照;補辦加拿大籤證;警局備案在你發現你護照丟失或者被偷,第一時間到離你丟失地最近的警局RCMP報案。
  • 上遊•文薈丨午讀丨鄰裡關係,藏著三個人生真相
    她說,出來時不小心把門帶上了,沒拿鑰匙,鍋裡還燉著肉,正不知道怎麼辦好。我趕緊把手機給她,讓他跟老公聯繫送鑰匙,結果老公去了外地趕不回來。我說,那你去找物業,我幫你照看孩子。於是她匆匆下樓,找來了物業,又給修鎖師傅打了電話。當門被打開時,鍋裡的肉幾乎乾鍋。要是沒遇上我這個鄰居幫忙,恐怕女主人焦頭爛額,也無策可施。
  • 請鄉賢化積怨,蘄春縣檀林派出所抽絲剝繭解鄰裡心結
    請鄉賢化積怨,蘄春縣檀林派出所抽絲剝繭解鄰裡心結中新網湖北新聞1月8日電 多年鄰居,因屋前一塊空地起爭執,雙方大出手,鬧得是「雞飛狗跳」。近日,蘄春縣公安局檀林派出所積極踐行「楓橋經驗」,細研判,請鄉賢,成功化解了一起鄰裡糾紛,雙方在「矛盾糾紛化解工作室」握手言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