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會經常聽到「醒」的說法,比如,蒸饅頭的時候需要醒面,喝紅酒的時候,也需要用醒酒瓶先醒醒酒,我們也很清楚醒面和醒酒的做法跟作用,醒一醒,能讓口感變得更好。但是你知道嗎,在泡茶的時候,也是需要先醒茶的,這裡的「醒茶」是什麼意思,又該用怎樣的方法來醒茶呢?下面我們就一起來學習,掌握了醒茶的竅門,你也能泡出一壺口感更加香甜的好茶。
1.什麼是醒茶?
就像我們早上睡醒需要打開窗戶呼吸一下新鮮空氣讓自己清醒過來一樣,茶也是需要呼吸的,醒茶,就是讓密封存放已久的茶葉,通過與空氣或是水分的接觸,恢復活性,清醒過來,葉片在呼吸中,茶性被喚醒,從而能泡出更為香醇的滋味來,如果我們省了醒茶這一步驟,茶葉的口感就會大打折扣,即使茶葉再好,泡出來的茶湯還是差強人意,像普洱一類的熟茶,一般都需要醒茶,對於年份近的茶葉,醒茶可以消除茶葉的渥堆氣,年份久的,容易香氣渙散,味道沉悶,醒茶便能喚醒茶質,祛除雜味。醒茶的方式主要有兩種,一種是「幹醒」,即在衝泡前就將茶質喚醒,第二種是「溼醒」,即在衝泡時喚醒茶質。
2.幹醒茶
幹醒茶是在衝泡前喚醒茶質的方法,主要是通過改變存儲方式以達到凝香聚氣的目的。幹醒茶的第一步是將茶餅、茶團或密封緊壓的茶袋拆分開來,去掉包裝袋,將緊湊的茶葉解散開來,若茶葉結構比較緊,就需要使用茶針或茶刀,將茶坨細緻輕緩地挑撥開來,注意別弄碎了茶葉。第二步,是將解散的茶葉自然攤放,將茶置於清潔的宣紙上,使之與空氣充分接觸,以消除茶葉的雜味或悶氣,攤放時要注意環境要乾燥,以免茶葉受潮變質,攤放時間以一周左右為宜。第三步,是將攤放通風透氣後的茶葉,置入醒茶罐中儲存,儲存環境要通風乾燥,潔淨無雜味,紫砂壺避光隔熱,透氣性好,利於茶葉香氣的凝聚,適合作為醒茶的容器,置入紫砂壺的茶葉,醒茶時間為1-3個月。
3.溼醒茶
溼醒茶也叫做「潤茶」或者「溫潤泡」,是在幹醒茶的基礎上,在衝泡茶葉時的二次醒茶,利用水及較高的水溫幫助茶葉舒展,並洗去茶葉的雜質,充分喚醒茶性,泡出茶葉最佳的品質來。溼醒茶時,首先要溫杯潔具,用開水提高茶杯的溫度,然後再投放茶葉,隨後注入熱水,數秒之後便可倒掉茶水。潤茶時要注意水溫不宜過高,時間不宜過長,以免潤茶過程中茶葉釋放出過多的成分而影響了真正品飲時的口感。#茶生活#
【本文由「神農溪茶業」新媒體原創出品,圖片來源於網絡。未經授權,請勿轉載、複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