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要講的穴位是飛揚穴。
飛揚穴歸屬足太陽膀經,在小腿外後方。外踝尖與跟腱水平連續中點(也就是崑崙穴)直上直上7寸的位置。或者從上往下看,在之前講治痔瘡的承山穴外下方1寸處。
可以針刺,可以艾灸。正常來說虛的多用灸,實證多用針,無大毛病,養生多用灸。
飛揚穴是個頭痛醫腳的穴位,主治頭痛,鼻衄,鼻塞,腰痛,腿軟,腳氣,痔瘡等。
解剖來看針體穿過皮膚→淺筋膜→深筋膜→腓腸肌→比目魚肌→腓骨的後緣→腓骨短肌。
支配該皮區的神經是腓腸外側皮神經。
簡單說下功效機理。
飛揚為足太陽之絡穴,別走足少陰腎,這樣它溝通了兩條經脈,能更好地調節經脈之氣,膀胱經有多了,它會運送點經氣去腎,反過來也一樣,具有明顯的宣發太陽經氣、舒筋通絡、清熱利溼、消腫止痛之功。
可以治療腎的一些問題,比如腎炎,膀胱炎等。
穴位局部的疼痛,比如坐骨神經痛。
膀胱經入絡腦,有人也用來治療精神分裂症。
頭痛的話,一般治療的是後頭部的疼痛。
好了,今天的穴位科普就到這裡了,歡迎關注,歡迎留言,歡迎一起每日打卡。